石画
石画是一种源自中国莫高窟壁画灵感的艺术形式,以其制作工艺和耐久性而著称。中国石画艺术经历了四十年的创始、创建与发展过程,是众家同心协力合合而成。创作4000余幅作品,建立了“石画炎黄艺术馆”和“中国石画艺术研究院”,以《中国石画学》立文立世。
历史背景
石画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胡睳首次创造。这种新型的工艺装饰画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还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使其具有观赏价值和实用性。画像石产生于西汉,盛行于东汉,有墓、祠、阙、棺椁画像石,雕刻形式常见减地平雕加阴线刻、浅浮雕、阴线刻,偶见凹面刻、高浮雕和透雕。
制作过程
石画的制作过程包括在玻璃板上绘制图像,然后使用石英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浇注在画面上,形成类似大理石的薄片。通过特殊的脱模工具,可以使玻璃和薄片分离,从而使图像转移到薄片上。为了增强石画的耐用性和美观性,通常会对其进行切割和装框处理。
特点
石画的特点在于其不易受环境影响,能够抵御烟雾、雨水、寒冷和阳光直射的影响,不会褪色或变形。此外,石画还可以复制各种风格的传统国画作品,以及拓片和装饰画等。
用途
石画不仅可以作为单一的装饰品,也可以制成双面屏风等多种日常用品。
新型石画
一种名为奇石画的新式石画应运而生。这些石画采用高品质的非金属固体石材,添加纳米活性炭和纳米阴离子粉等材料,赋予了石画除艺术价值外的健康功效。奇石画的成本相对较低,且可以根据画面内容精心设计石材形状,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经过一系列精细加工和保护处理,奇石画能够长期保持其鲜艳的颜色和清晰的细节。
桂林市石画融汇了传统漆器的螺钿技艺、百宝嵌工艺及传统绘画艺术特色,选用各种宝玉石及桂林特有的鸡血玉、漓江石等为原材料,以石代墨,纯手工制作成画。2018年,桂林石画被列入第五批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然艺术石画
天然艺术石画是由自然界历经亿万年的积淀形成的珍稀艺术品。这些石画不仅是美学上的杰作,也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样本。
参考资料
中国石画艺术的兴起.澎湃新闻.2024-10-21
鉴赏|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澎湃新闻.2024-10-21
爱上非遗⑬:玉石筑景 凿点成画 艺术匠心凝于方寸之石.澎湃新闻.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