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弹性供应链

弹性供应链

弹性供应链(Resilient Supply Chain)是指供应链在遭遇部分失效时,仍然能够维持连续供应,并且能够快速恢复至正常供应状态的能力。这一概念自2001年起开始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哈佛商业评论指出,弹性供应链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并提到了三种增强供应链弹性的方法:增加冗余、提高柔性以及改变企业文化。

影响因素

外部环境

供应链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其外部环境和需求变化是常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供应链的可靠性变得越来越弱。因此,增强供应链弹性的重点在于强化对供应链变化期的管理。

内部因素

供应链内部的因素包括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通过增强这些因素,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弹性。

构建方法

生产冗余

保持适当的生产冗余,即供应链上的企业在生产环节保持协调一致的生产能力冗余,这有助于增强对顾客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可调节性,同时减少满负荷运转带来的风险。

库存冗余

在库存环节保持超出正常需要的库存和能力的冗余,用于临时满足紧急需求或作为替代品。

敏捷性

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可以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突发性需求时,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捕捉机会并快速反应。

委托代理机制

建立供应链上的委托代理机制,即在供应链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长期的、互利的合作关系,以确保各方不会因短期利益而冒险。

应急机制

建立供应链应急机制,提前预警和防范,制定应急措施,以应对风险事件的发生。

测量与模型

模型概述

供应链弹性模型旨在衡量供应链在遭受外部冲击后恢复到正常状态的速度和与原状态的差距。供应链弹性主要受供应链能力和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这两种因素分别起到正向和负向的作用。

模型框架

供应链弹性匹配框架显示了供应链弹性综合能力在资源投入和风险的作用下的三种潜在状态。潜在状态B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匹配状态,因为它既能保护企业免受风险,又不过分消耗企业资源。

解释结构模型

模型介绍

解释结构模型揭示了供应链弹性系统的结构和构建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良好的系统设计与规划、规范的系统管理和三大关键能力的支持。

系统研究

解释结构模型提供的系统研究方法可以帮助避免实证研究的失败,为供应链弹性系统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三因素模型

理论分析

有学者提出了影响供应链弹性的三个要素,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这些要素对供应链弹性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供应链脆弱性对供应链弹性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供应链能力和弹性管理能力则对供应链弹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供应链能力还对弹性管理能力有加强作用。

总结

弹性供应链的构建包括建立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建立委托代理机制和建立应急机制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改善,可以提高整个环节的运作效率,从而达到抵御各方面风险的能力。

参考资料

什么是供应链弹性(What is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搜狐.2024-11-01

如何打造弹性供应链?.思谋网.2024-11-01

敏捷供应链中的弹性测量与评估.豆丁网.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