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是多因先天因素等导致头向一侧偏斜的一种小儿科常见疾病。小儿肌性斜颈目前病因不明,可能是产伤、局部缺血、静脉闭塞、遗传、宫内姿势不良等多种因素导致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出现挛缩和变短而引起的。小儿肌性斜颈的主要症状:患儿出生时并无异常,7~10天后发现颈部胸锁乳突肌中下1/3处有肿块隆起。2~3个月后肿块逐渐缩小,6个月后逐渐消失。仅少数患儿头部因挛缩、肌肉牵拉向一侧偏斜,头与面部因不正常的位置可产生继发性畸形。小儿肌性斜颈主要通过按摩疗法、被动牵拉、手术治疗。小儿肌性先天性肌性斜颈如拖延治疗,除斜颈外,多在2岁以后可继发面部畸形(面部正常一侧肥大,另一侧面部增宽、面部长度变短、眼外眦至口角变短,眼与耳不在同意水平面上)。小儿肌性斜颈多数患儿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可改善症状,12岁以上患儿即便手术也难以纠正面部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