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灌口镇

灌口镇

灌口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市,因位于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灌溉渠口而得名,其建镇历史可上溯至16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古巴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全镇幅员面积16.70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为6.5万人,是都江堰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集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便利的交通,发达的通讯,充足的能源于一身,可谓成都市西来第一镇,更有“离堆江水接天流,满城水色半城山”的赞誉。

建制沿革

因其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灌区总进水口——宝瓶口渠口区域处而得名。北魏始建灌口镇。北周设汶山县,唐置盘龙县,灌宁县,宋为永安军永康军,元灌州及明灌县均在此。

宣统三年(1911)改名城厢。

1950年设城关区

1956年改城关镇

1958年更名灌口镇。

1996年,辖灵岩、白花、万岭、高埂4个行政村和以数序命名的29个居委会。

201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都江堰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灌口镇和幸福镇,设置灌口街道、幸福街道、银杏街道、永丰街道、奎光塔街道5个街道办事处。

灌口街道办事处辖南桥、孔子庙、瑞莲、柳河、栏马桥、平义、灵岩、蒲阳路、建兴、紫东、玉带桥、太平、伏龙、西川14个社区所属行政区域。

地理坏境

灌口镇地处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全镇地势呈扇形,西北层峦叠嶂。有2 13国道、317国道、省道106线、川西旅游环线、北灌路、沙西线、成灌路、灌温路、天府大道成灌高速公路成灌铁路出境线,有一环路、北京二环路、内二环等主要干道。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旅游胜地和度假区。名胜古迹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灵岩寺等。

经济发展

镇内工业经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包括建工、建材、机械、冶金、医药、化工、光学光电、能源等行业。其中都江防火涂料、川丰拖拉机、巨龙农用车、都江堰市信凿岩具等十多种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声誉,受到用户好评。2000年全镇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5000万元,财政收入1410万元。

灌口镇除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以外,其旅游和第三产业也较发达,与著名的都江堰景区相邻,已成为山、水、城、林、堰相互交融、城中有景、景内是城的美丽而温馨的城市。随着成灌高速公路的贯通,灌口镇与中心城市成都市的距离仅25分钟,这为灌口镇的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