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演替
自发演替(英语:autogenic succession)是指由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因素驱动的演替,这一过程中,植物本身生命活动造成的环境变化引起新的群落形成。虽然自发演替的机制长期以来存在争议,但学界主流共识认为促进、耐受和抑制机制都对自发演替有作用。演替的概念通常与植被和森林群落相关,但也适用于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与之相对的是异发演替,由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子驱动。
基本介绍
自发演替 autogenic succession 通过群落对环境的反作用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了的条件的作用形成了新的群落而引起演替,这种现象在自然群落中可见到。植物本身(生物组分)通过以下方式导致演替发生:
- 叶片捕捉日光
- 碎屑的产生
- 水分和养分吸收
- 固氮
- 人为气候变化
这些方面使特定地点的生态逐渐发生改变。由于存在既有的植物生命体,自发演替可视作一种次生演替。
促进机制
在自发演替中,植物群落通过其生长和代谢活动,能够改善场地因素,如增加有机质,从而促进环境条件的变化,进一步影响群落结构的发展。这种由群落内部生物活动引起的环境改变,为新物种的定居和生长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演替过程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