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三日间的幸福

三日间的幸福

《三日间的幸福》是一部由三秋缒创作、E9L负责封面插画、Media Works文库所属的轻小说。该作品最初名为《寿命を买い取ってもらった。一年につき、一万で。》。繁体中文版由台湾角川发行,简体中文版由天闻角川发行,并授权轻文轻小说在其平台上发布电子版。该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得知自己只剩下三天生命时,与女主角相遇并度过了三天的幸福故事。

作品背景

作者认为“死前蠢病才治好的家伙们”眼里的世界应该是美丽又不可方物的。而当他们不断后悔与感叹“我明明生活在如此美丽的世界”或“我明明懂得接纳各种事物活下去”,越是后悔时,这个世界却越是残酷地显得美丽。作者常常想着要将这种美丽化为文字,于是完成了本作。

故事内容

看来在我今后的人生里不会有好事发生了。因此,我余下的寿命被“估价”每年一万日元。对自己未来非常悲观的我,干脆将余下的寿命卖掉了大半,并想着至少让余下的一点点人生过得更幸福一些。谁知无论我做什么都事与愿违。就在我周而复始地做着徒劳无功的挣扎时,“监视员”宫城在我面前出现了。

可惜的是,当我终于意识到为宫城而活是最幸福的事情后,我只剩下不足两个月的生命了。

登场角色

用语解说

出版信息

衍生漫画

作品评价

Anitama的评价

这本如同“临终笔记”般的小说,用文字灼灼叩问着读者生命、幸福和爱为何物。良作当前,不容错过。

第一眼看到《三日间的幸福》,首先被它的封面吸引。远景碧空如洗,鳞次栉比的房屋皆在明处;近景是只有背影的男主和略显阴郁的女主。背景在明,人物在暗,整个画面刻意营造出冷意,仿佛两位主角的生活并不属于这片蓝天下。两人间若即若离的距离,带来浅浅的疏离感,一切都预示着这本小说的与众不同。

“幸福的人有着相同的幸福,然而不幸的人却有着各自的不幸。”用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话来概括小说中角色的命运再恰当不过。书题为“幸福”,内容却充斥着失意、失望和失去。故事越是深入,离楠木三个月后的死亡期限就越近,这世界并不会突然对死到临头的人变得亲切。这个“幸福”的命题,真的能够实现吗,若非看到最后一页,读者心中的答案都会不断变换。

三秋缒老师的小说一向以思想性见长,无论是出道作《重启人生》,还是这本《三日间的幸福》,都是需要时间认真消化的佳作。在本书中,三秋没有大而空洞地鼓吹主流价值观,只是讲述着男主楠木三个月的经历。荒废人生也好,卖掉寿命也罢,楠木的选择没有对错,评判只存在于读者的心里。而那些发人深省的句子,即便在读完小说很久之后,也会令人不时想起,再度回味。

世界上有七十亿人,每秒钟都有人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死去,即使是读着小说的现今。起初我想从书中找到人命的价值,究竟是三十亿、三亿还是三十万。但当楠木和宫城不再期待梦中的永恒的时候,原本重要到值得出卖寿命的金钱也回归了初春残雪、朝间之露的本质,挥洒在空中听“哗啦”一阵响,一生于此尽可释怀。谁说没有价值的人生就不能幸福,又是谁在擅自给人生定价呢?

一言以蔽之,《三日间的幸福》不是一本快餐式的小说,更像是一顿轻奢式的晚餐,没有金玉在外的噱头,却适合一个人独自品尝。死前清单上的事情一项项完成,未来尚存的可能一点点被封死,注定到来的死亡在为情节蒙上阴影的同时,也让楠木和读者走向惟一的终点。哪怕是如白天的萤火虫般不起眼的人生,也会在夜晚为懂它的人发出迷人而温柔的光芒。

天闻角川的评价

相信很多人与《三日间的幸福》男主角楠木一样,在遭遇挫折之前都觉得自己是独一的、无二的存在,往往因为身处顺境就乐观地高估自己的价值。然而当眼前的幻境破灭之后,现实便如一桶冰水当头淋下。从自我制造的幻境中醒来之后,有人能立刻振作起来,痛定思痛。也有人像故事男主角一样,非得把所有的希望之火都掐灭了,才能从彻底的绝望中幡然醒悟。

在这个故事里,楠木从自信到自负,又从自负到自暴自弃。当他决定一直过着浑浑噩噩的人生时,知道了那间收购寿命、健康和时间的店铺。这种设定放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太过天方夜谭,但是所谓的“店铺”,不过是让人暂时停下脚步,好好反思过去与展望未来的契机。

正因为有了这个契机,楠木才能打消一切不切实际的期望,才能遇上改变他的宫城,才能让他原本悲哀至极的人生变得截然不同。最后,在重书后的美好人生前,他作出了旁人看来最不明智的选择。

楠木失去过,也得到过;希望过,也绝望过;甚至“死”过,也重生过。在经历过犹如过山车般的人生之后,比起前途无量的三个月人生,他更愿意享受最浓缩最精华的,最后三天的人生,然后如一缕青烟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三秋缒老师在后记中强调自己并不想通过这个故事来探讨生命之重,但是《三日间的幸福》所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主题。或许正是这种“不刻意”,才让人更想自发地去反思。

参考资料

三日间的幸福.起点中文网.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