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

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

《中国文化》第二期编后记 《中国文化》第三期编后记 《中国文化》第五期编后记

图书信息

作 者:刘梦溪

出 版 社: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04-1-1

版 次:1

页 数:246

印刷时间:2004-1-1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43447875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庄子所追求的这种个体生命的自由,见诸生活,是一种享受;诉诸人生,则是一种审美。中国学术,不能无孔子孟子,也不能无老子、庄子。中国文化,不能无儒家、释家,也不能无道家。儒、释、道三家、三派、三教的相拒相融,互动互补,是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特殊存在状态。我们固然应该从社会结构中,去寻找思想形态的归根结底的原因;同样,中国传统社会政治与经济结构的变迁,也可以从儒、释、道三家的互补互动中得到可靠的消息。

图书目录

人生小语

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

传统与记忆

王国维的诸种矛盾和最后归宿

陈寅恪属与现代性

历史学的艺术之境

陈寅恪与国学研究院史实订误

关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明清易代与士人之出处大节

王学的意义

走向理性自觉的中国现代学术

为了学术尊严和学术独立——答旅日学人京都静源君所提之问题

今天,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21世纪的挑战:严洲价值的反省

“提前进入死的状态”——读《道家哲学与现代生死观》致叶秀山先生

《楚学文库》与长江文化

《梁漱溟卷》阅评

藏书与文化》审读意见

《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各志评语

《石头记自传说的检讨》一文审读意见

刘士林《20世纪中国学人这诗研究》推荐意见

刘墨《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推荐意见

新印《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小引

陈寅恪与红楼梦》跋尾

罗门蓉子研讨会学术小结

院庆感言

“西部人文资源课题”开题研讨会致词

文学的负荷

文学批评偶说

王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文化》刊标释义

《中国文化》创刊号编后记

《中国文化》第二期编后记

《中国文化》第三期编后记

“冷文化”和“热文化”——《中国文化》创刊周年座谈会

《中国文化》第五期编后记

关于《钱穆与新儒家》——《中国文化》第六期编后记

中国文化研究的检讨与展望——《中国文化》第七期编后记

张舜徽和《自学成才论》——《中国文化》第八期编后记

《中国文化》五周年记

《中国文化》上海市座谈会记盛

余英时李泽厚的新作——《中国文化》第十一期编后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