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知非
臧知非,1958年11月生,男,汉族,宿迁市人,1988年山东大学博士,苏州大学教授,中国哲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出版《秦汉史》、《周秦社会结构研究》、《中国道教发展史纲》、《吕不韦传》、《孝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生存与抗争的诠释: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研究》、《土地赋役与秦汉社会控制》等专著十多部,发表先秦秦汉史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简与秦汉赋役研究》、重点项目《战国秦汉农民身份演变的历史考察》以及国家教育部项目、省政府基金项目多项,《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入选国家社科优秀成果文库,现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民战争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项羽文化研究会会长等职。
人物经历
1978至1985就读于江苏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88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师从田昌五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8年任教授。现为苏州大学中国哲学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先秦史、秦汉史,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
主要贡献
主要著作
以下所列举著作,参考自《土地、赋役与秦汉农民命运》 附录:论著要目:
《周秦社会结构研究》(与田昌五先生合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中国道教发展史纲》(与刘峰合著),文津出版社,1997年。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一卷(全四卷),合著,第一撰稿人,齐鲁书社、文津出版社,1996年。
《分职定位:历代职官制度》(与沈骅合著),长春出版社,2005年初版,2008年再版。
《人伦本原:〈孝经〉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周秦汉魏吴地社会发展研究》(与沈骅、高婷婷合著),群言出版社,2007年。
《细说吕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论语注说》,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生存与抗争的诠释》,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第一后:吕后》,漓江出版社,2012年。
《泗水泗阳历史文化研究》(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
《土地、赋役与秦汉农民命运》,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
《战国秦汉行政与兵制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
主要论文
以下所列举论文,参考自《土地、赋役与秦汉农民命运》 附录:论著要目:
《简牍所见秦和汉初田亩制度的几个问题----以阡陌封的演变为核心》,《人文杂志》2016年第12期。
《刘贺立、废的历史分析》,《史学月刊》2016年第9期。
《政治转型与东方朔仕而不遇发覆》,《南都学坛》2016年第5期。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研究的方法论思考》,《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3期。
《社会冲突的制度史考察:以秦汉土地赋役为例》,《史学月刊》2015年第12期。
《说“税田”:秦汉田税征收方式的历史考察》,《历史研究》2015年第3期。
《战国秦汉赵地学术特征探微》,《邯郸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和安天下:秦汉政治转折与儒学的历史实践》,《历史教学》(高教版)2015年第1期。
《隐而不没----“四皓”与汉初政治转折》,《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14年。
《周瑜研究二题》,《湖湘论坛》2014年第5期。
《从里耶秦简看“书同文字”的历史内涵》,《史学集刊》2014年第2期。
《战国西汉“提封田”补正》,《史学月刊》2013年第12期。
《说“市井”----兼谈东周秦汉的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秩序》,《河北学刊》2013年第1期。
《“闾左”新证----以秦汉基层社会结构为中心》,《史学集刊》2012年第2期。
《农民战争与历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田昌五先生农民战争史研究述评》,《山东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回归本然:朱绍候先生对中国古代史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史学月刊》2011第11期。
《土地问题与历史变革的深层逻辑》,《人民论坛》2011年第28期。
《究历史规律,通古今之变----田昌五先生学述》,《文史哲》2011年第5期。
《汉文帝十三年免除田税新证----兼论汉文帝经济政策》,《中国农史》2011年第2期。
《由霸而王:吕氏春秋的学术史分析与历史实践》,《国学学刊》2011年第1期。
《说“自占年”》,《史林》2011年第1期。
《深入其中,出乎其外:学术史研究中的“主体”与“客体”》,《史学月刊》2011年第1期。
《“西楚”的由来及其政治意义》,《湖湘论坛》2010年第6期。
《传统孝道的历史学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说〈二年律令〉“平贾”及其他》,《秦汉研究》第4辑,2010年。
《返本开新:史学视野下的国学解读》,《光明日报》2009年9月27日。
《“二年常限”新释》,《秦汉史论丛》第十一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史律〉新证》,《史学月刊》2008年第11期。
《秦汉历史转折的思想史分析》,《江汉论坛》2008年第7期。
《“偃武修文”与东汉边防》,《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
《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渊源与流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龙岗秦简“行田”解----兼谈龙岗秦简所反映的田制问题》,《秦汉研究》第1辑,2007年。
《汉儒价值观念变迁的几个问题----答陈启云先生》,《史学集刊》2007年第1期。
《秦始皇“书同文字”新探》,《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十三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
《刑变迁与秦汉政治转折》,《文史哲》2006年第4期。
《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制度设计与农民历史命运----农民战争史研究视角问题琐议》,《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张家山汉简所见汉初马政及相关问题》,《史林》2004年第6期。
《从张家山汉简看“月为更卒”的理解问题》,《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继承制度初论》,《文史哲》2003年第6期。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田昌五先生史学方法与史学思想初论》,《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周秦风俗的认同与冲突----秦始皇“匡饬异俗”探论》,《秦文化论丛》第10辑,2003年。
《汉代田税“以顷计征”新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两汉之际儒生价值取向探微》,《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
《三国吴简“旱田”“熟田”与田租征纳方式》,《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田昌五先生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王杖诏书”与汉代养老制度》,《史林》2002年第2期。
《从〈吏民田家〉看汉代田税的征收方式》,《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
《〈墨子〉、墨家与秦国政治》,《人文杂志》2002年第2期。
《再谈汉代田税征收方式问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尹湾汉墓简牍“提封”释义----兼谈汉代土地统计方法问题》,《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韩非、韩非子与秦国政治》,《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七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秦人“受命”意识与秦国历史的发展》,《秦文化论丛》第六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义不讪上,智不危身”发微----董仲舒春秋公羊学与汉代儒生的人格蜕变》,《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吕不韦、吕氏春秋与秦代政治》,《秦文化论丛》第六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口门逆旅”新探》,《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4期。
《刘秀“度田”新探》,《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汉代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新探》,《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春秋公羊学与汉代复仇风气发微》,《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相地而衰征”新探----兼谈春秋战国田税的征收方式》,《人文杂志》1996年第1期。
《战国人口考实》,《安徽史学》1995年第4期。
《齐国行政制度考源----兼谈〈国语·齐语〉的相关问题》,《文史哲》1995年第4期。
《秦国社会结构散论》,《秦文化论丛》第三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提封田”考问题的提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试论战国山林管理制度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
《论县制的起源与古代国家结构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
《“初税亩”新探》,《学术界》1992年第2期。
《从“约法三章”看秦与六国的心理隔阂》,《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汉代亩制辨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汉代田税及其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3期。
《汉代兵役制度演变论略》,《山东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汉代兵役制度初探》,《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田昌五教授与中国古代史研究》,《文史哲》1990年第1期。
《试论汉代中尉、执金吾和北军的演变》,《益阳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
《论刘秀罢兵的几个问题》,《南都学坛》1989年第1期。
《秦汉“正卒”辨析》,《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
《汉代家兵初探》,《史林》1988年第3期。
《论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开发及其意义》,《西北史地》1987年第4期。
《汉代更赋辨误----兼谈“戍边三日”问题》,《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1.
《简牍所见秦和汉初田亩制度的几个问题----以阡陌封埒的演变为核心》,《人文杂志》2016年第12期。
2.
《刘贺立、废的历史分析》,《史学月刊》2016年第9期。
3.
《政治转型与东方朔仕而不遇发覆》,《南都学坛》2016年第5期。
4.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研究的方法论思考》,《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3期。
5.
《社会冲突的制度史考察:以秦汉土地赋役为例》,《史学月刊》2015年第12期。
6.
《“名田”与“授田”辨正----秦和西汉前期土地制度性质析疑》,《史学集刊》2015年第6期。
7.
《说“税田”:秦汉田税征收方式的历史考察》,《历史研究》2015年第3期。
8.
《战国秦汉赵地学术特征探微》,《邯郸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9.
《和安天下:秦汉政治转折与儒学的历史实践》,《历史教学》(高教版)2015年第1期。
10.
《西汉授田制废止问题辨正----兼谈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授田制的历史实践问题》,《人文杂志》2015年第1期。
11.
《隐而不没----“四皓”与汉初政治转折》,《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14年。
12.
《周瑜研究二题》,《湖湘论坛》2014年第5期。
13.
《从里耶秦简看“书同文字”的历史内涵》,《史学集刊》2014年第2期。
14.
《战国西汉“提封田”补正》,《史学月刊》2013年第12期。
15.
《项羽与怀王:项羽政治品格的历史分析----以王夫之评论为中心》,《南都学坛》2013年第3期。
16.
《说“市井”----兼谈东周秦汉的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秩序》,《河北学刊》2013年第1期。
17.
《封禅与文化认同:秦始皇封禅的政治文化学分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刊》2012年,三秦出版社,2012年。
18.
《文化自觉视域中的历史人物研究----以项羽研究为例》,《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9.
《“闾左”新证----以秦汉基层社会结构为中心》,《史学集刊》2012年第2期。
20.
《农民战争与历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田昌五先生农民战争史研究述评》,《山东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1.
《回归本然:朱绍候先生对中国古代史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史学月刊》2011第11期。
22.
《土地问题与历史变革的深层逻辑》,《人民论坛》2011年第28期。
23.
《究历史规律,通古今之变----田昌五先生学述》,《文史哲》2011年第5期。
24.
《汉文帝十三年免除田税新证----兼论汉文帝经济政策》,《中国农史》2011年第2期。
25.
《由霸而王:吕氏春秋的学术史分析与历史实践》,《国学学刊》2011年第1期。
26.
《说“自占年”》,《史林》2011年第1期。
27.
《深入其中,出乎其外:学术史研究中的“主体”与“客体”》,《史学月刊》2011年第1期。
28.
《“西楚”的由来及其政治意义》,《湖湘论坛》2010年第6期。
29.
《传统孝道的历史学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0.
《说〈二年律令〉“平贾”及其他》,《秦汉研究》第4辑,2010年。
31.
《论汉文帝“除关无用传”----西汉前期中央与诸侯王国关系的演变》,《史学月刊》2010年第7期。
32.
《西汉田税“以顷计征”的史实及其他----再答李恒全同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3.
《返本开新:史学视野下的国学解读》,《光明日报》2009年9月27日。
34.
《“二年常限”新释》,《秦汉史论丛》第十一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35.
《〈史律〉新证》,《史学月刊》2008年第11期。
36.
《秦汉历史转折的思想史分析》,《江汉论坛》2008年第7期。
37.
《“偃武修文”与东汉边防》,《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
38.
《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渊源与流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9.
《龙岗秦简“行田”解----兼谈龙岗秦简所反映的田制问题》,《秦汉研究》第1辑,2007年。
40.
《汉儒价值观念变迁的几个问题----答陈启云先生》,《史学集刊》2007年第1期。
41.
《秦始皇“书同文字”新探》,《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十三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
42.
《赀刑变迁与秦汉政治转折》,《文史哲》2006年第4期。
43.
《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44.
《汉初货币制度变革与经济结构的变动----兼谈张家山汉简〈钱律〉问题》,《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5.
《秦汉里制与基层社会结构》,《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46.
《制度设计与农民历史命运----农民战争史研究视角问题琐议》,《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47.
《汉唐土地、赋役制度与农民历史命运变迁----兼谈古代农民问题的研究视角》,《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8.
《秦汉“傅籍”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为中心》,《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49.
《张家山汉简所见汉初马政及相关问题》,《史林》2004年第6期。
50.
《从张家山汉简看“月为更卒”的理解问题》,《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1.
《道家·黄老·秦汉政治实践与学术发展----重读熊铁基先生〈秦汉新道家〉》,《史学月刊》2004年第7期。
52.
《秦始皇〈会稽刻石〉与吴地社会新论----林剑鸣先生〈秦始皇会稽刻石辨析〉补证》,《秦文化论丛》第11辑,2004年。
53.
《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继承制度初论》,《文史哲》2003年第6期。
54.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田昌五先生史学方法与史学思想初论》,《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5.
《周秦风俗的认同与冲突----秦始皇“匡饬异俗”探论》,《秦文化论丛》第10辑,2003年。
56.
《西汉授田制度与田税征收方式新论----对张家山汉简的初步研究》,《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
57.
《张家山汉简所见汉初中央与王国关系新探》,《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十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58.
《汉代田税“以顷计征”新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9.
《两汉之际儒生价值取向探微》,《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
60.
《三国吴简“旱田”“熟田”与田租征纳方式》,《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61.
《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矿业税收制度试析----兼谈西汉前期“弛山泽之禁”及商人兼并农民问题》,《史学月刊》2003年第3期。
62.
《田昌五先生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63.
《“王杖诏书”与汉代养老制度》,《史林》2002年第2期。
64.
《从〈吏民田家莂〉看汉代田税的征收方式》,《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
65.
《〈墨子〉、墨家与秦国政治》,《人文杂志》2002年第2期。
66.
《从“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到“焚书坑儒”----秦朝文化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再探》,《秦汉文化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67.
《“驳而霸”探微----荀子眼中的秦国政治探析》,《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10月。
68.
《再谈汉代田税征收方式问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69.
《尹湾汉墓简牍“提封”释义----兼谈汉代土地统计方法问题》,《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70.
《韩非、韩非子与秦国政治》,《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七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71.
《秦人“受命”意识与秦国历史的发展》,《秦文化论丛》第六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72.
《“义不讪上,智不危身”发微----董仲舒春秋公羊学与汉代儒生的人格蜕变》,《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73.
《吕不韦、吕氏春秋与秦代政治》,《秦文化论丛》第六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74.
《“口门逆旅”新探》,《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4期。
75.
《刘秀“度田”新探》,《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76.
《汉代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新探》,《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77.
《春秋公羊学与汉代复仇风气发微》,《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78.
《“相地而衰征”新探----兼谈春秋战国田税的征收方式》,《人文杂志》1996年第1期。
79.
《战国人口考实》,《安徽史学》1995年第4期。
80.
《齐国行政制度考源----兼谈〈国语·齐语〉的相关问题》,《文史哲》1995年第4期。
81.
《秦国社会结构散论》,《秦文化论丛》第三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82.
《“提封田”考问题的提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83.
《试论战国山林管理制度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84.
《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
85.
《论县制的起源与古代国家结构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
86.
《“初税亩”新探》,《学术界》1992年第2期。
87.
《从“约法三章”看秦与六国的心理隔阂》,《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88.
《汉代亩制辨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89.
《汉代田税及其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3期。
90.
《汉代兵役制度演变论略》,《山东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91.
《汉代兵役制度初探》,《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92.
《田昌五教授与中国古代史研究》,《文史哲》1990年第1期。
93.
《试论汉代中尉、执金吾和北军的演变》,《益阳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
94.
《论刘秀罢兵的几个问题》,《南都学坛》1989年第1期。
95.
《秦汉“正卒”辨析》,《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
96.
《汉代家兵初探》,《史林》1988年第3期。
97.
《论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开发及其意义》,《西北史地》1987年第4期。
98.
《汉代更赋辨误----兼谈“戍边三日”问题》,《江苏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99. 《西汉屯戍制度的几个问题》,《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
100. “戍制”考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101.《“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试析----兼谈秦的“抑末”政策》,《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102.《秦国相职初探》,《江海学刊》,198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