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仁组织区
核仁组织区(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NOR)参与形成核仁时的染色质区,核仁从核仁组织区部位产生,同时与该区紧密相连。具有核仁组织区的染色体称核仁染色体。核仁组织区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但并非所有的次缢痕都是NOR。染色体NOR是rRNA基因所在部位(5 S rRNA基因除外),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在核仁存在时,核仁组织区的脱氧核糖核酸因为转录活动频繁,DNA压缩比低,会形成一串串如同“圣诞树”的结构。
介绍
对人来说,在13、14、15、21、22对染色体上存在核仁组织区。核仁形成后常发生融合现象,所以虽存在多对染色体,但常见间期细胞中仅有1~2个核仁,如人二倍体间期细胞中含一个大的核仁,它包含有从5对核仁染色体上核仁组织区来的DNA袢环,这些袢环上含有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的基因。人类的rRNA基因分别位于第13号、14号、15号、21号、22号5对染色体上,这10条含有rRNA基因的区段以环的形式集结在核仁中,而每一个襻环上成串排列的rRNA基因就叫做一个核仁组织区,即是专门为合成rRNA提供模板的rDNA。研究表明,核仁组织区上的脱氧核糖核酸序列主要由反复出现的rDNA基因簇组成。
核仁组织区多数位于染色体次缢痕区,一部分核仁组织区的DNA会形成染色体上的随体。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核仁组织区都在次缢痕区,次缢痕区也不一定都是对应核仁组织区。在其他生物中,如大肠杆菌的rDNA操纵子也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类似于核仁的结构,这表明核仁组织区在不同生物中具有相似的功能和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