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估算错误中介赔14万!房产交易这些坑千万别踩
↑↑↑ 关注上海高院,每天学点法律知识!今天聊聊房产交易中中介因税费估算失误被判赔的典型案例。
裁判要点
通过中介交易房产,核心是利用其专业优势高效规避风险。税费作为关键环节,中介必须提供精准政策解读,确保买卖双方清晰预判履约成本。
若中介未尽如实报告或审查义务,造成重大瑕疵并导致实际损失,法院将根据合同履行、过错程度等因素,裁定赔偿金额。
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509条、第577条、第962条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6条、第60条、第107条、第425条
基本案情涉案房屋原为公有住房,承租人施某与妻子朱某某购得产权后于2017年登记为共同共有。2018年施某去世,其子施某某通过公证继承50%份额,2019年11月房屋变更为朱某某、施某某按份共有。
2019年12月11日
施某某与中介签订《房屋出售VIP服务协议》,误标房屋“已满五年”且非唯一住房,委托价340万元。中介承诺提供政策咨询及产权调取服务。
2019年12月12日
施某某、买家倪某与中介签署买卖合同及佣金协议,支付佣金44,400元。
2019年12月13日
双方签订正式《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约定按继承来源缴税。中介出具《税费估算清单》,以300万元为基估算卖方税15,000元,并承诺误差超5%则赔偿超出部分。
2020年5月18日
实际缴税时,卖方个税高达315,000元!房屋过户后,卖方起诉中介,要求赔偿差额279,400元。
中介辩称税费差异因房屋实际未满五年(2017年登记),且卖方未提供完整信息,自身无过错。
审判结果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于2021年1月11日作出(2020)沪0105民初16400号民事判决:
◆ 中介公司向朱某某、施某某赔偿140,000元。
二审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3月24日维持原判。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判决认为:
本案争议焦点为中介是否因居间服务瑕疵承担赔偿责任。
二手房交易中,中介专业服务至关重要。买卖双方依赖其规避风险,中介须履行如实报告和专业审查义务。
依据《民法典》第962条,中介故意隐瞒或虚假报告需赔损。本案中:
第一,如实报告义务:税费是交易关键,中介应解读政策如“满五”标准。涉案房屋经历公房转产权及继承,政策复杂,中介未释明税收差异,属失职。
第二,专业审查义务:中介需核查房屋产权、使用现状等。已知房屋2017年登记且2019年继承,应主动核实“满五”条件。公证书明确载明2017年登记时间,中介未审慎核查,直接按“满五”计税,存在过失。
第三,《税费估算清单》约定误差超5%则赔偿,中介应预见风险。无证据表明卖方提供虚假信息,故约定有效。
综上,中介服务存在重大瑕疵,应赔偿。但卖方作为成年人,亦应了解基本交易规则,对产权时间知情却未质疑,需自担部分责任。法院酌定中介赔14万元。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
作者:吴丹
责任编辑 | 张巧雨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
相关问答
估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学生错误原因常为计算不准,但更深层是缺乏估算意识。部分学生为应付而估算,先算正确答案再编结果,偏离训练初衷。
标准估算的错误是什么意思?
标准估算错误指统计学中用样本估计总体参数时的偏差,可能因样本量、分布差异等导致。需注意误差范围以提高估计准确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