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姐告状
《杨三姐告状》,是中国评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是评剧最有影响的代表剧目之一。创作于1919年,由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根据1918年滦州(今河北省州市)发生的真实事件编写而成。
该剧讲述的故事为:1918年,在河北滦县冯家狗儿庄,暴发户的儿子,时任县初等学校教员的高占英与两个嫂嫂通奸,被发妻杨二姐发觉。高为免除后患,残忍地杀害了妻女,造成了一桩骇人听闻的人命惨案。杨二姐之妹杨三姐随母奔丧,发现其姐手指有伤,疑属被害。赴县衙告状不成再赴天津市上告,开棺验尸,终使案情大白,恶人伏法,冤者昭雪。1919年《杨三姐告状》由警世戏社首演于庆丰剧院,中国评剧院成立后于20世纪50、60年代多次对《杨三姐告状》加工修改。80年代再次整理提高,由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搭档赵丽蓉拍摄成戏曲电影。
在评剧史上,《杨三姐告状》不仅开了评剧时装戏之先河,还为以后的评剧现代戏创作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评剧院的看家戏,自搬上舞台以来,演出超过3000场,经典唱段广为传唱。2004年《杨三姐告状》参加戏曲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展演,中国评剧院获得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
创作背景
1918年,河北省滦县(今滦南县)发生了一桩乡村少女不屈不挠告状、为被害姐姐申冤的事件。在杨三姐告状事件发生的第二年,著名评剧人成兆才随警世剧社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演出。有一天,杨三姐家乡的亲戚李兴州经商到了哈尔滨,将命案和杨三姐告状的经过告诉了成兆才。他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立刻到滦州进行了采访,他连夜写出了评剧剧本《枪毙高占英》,全剧分上下集,一共56场。成兆才懂得怎么写戏,怎么把掌握的素材运用到剧本里。让观众看得过瘾,叫演员演得有戏。剧本完成后,由此诞生中国第一部评剧现代戏。后来,改名为《杨三姐告状》。
剧情介绍
1918年,在河北滦县,暴发户高贵章之子高占英娶贫女杨二姐为妻,后却与其大嫂、五嫂通奸。杨二姐觉察后良言相劝,高占英非但不听并嫌杨二姐碍眼,便串通其两个嫂子以及族叔高拐子合谋将杨二姐杀害。杨三姐随母奔丧,发现其二姐手指有伤,怀疑是被人陷害,便到县衙告状。县官牛成受了高家贿赂,将杨三姐赶出公堂,又将杨三姐的哥哥杨国恩押进牢房。杨三姐不服,两次冲进公堂以死相拼,牛成怕事情闹大,放回杨国恩,赔偿杨家150元银元结案。杨三姐将计就计,收下150元大洋当盘缠再赴天津上告。恰巧军阀出身的杨厅长刚到任,在徐律师的帮助下,沽名钓誉,立刻准诉,开棺验尸,终使案情大白,主犯高占英当即处决。年方17岁的农村姑娘杨三姐,终于为姐姐伸冤,报了血海深仇。
剧目角色
角色信息取自中国评剧院拍摄的评剧电影《杨三姐告状》:
剧目特色
《杨三姐告状》这部评剧具有很强的开创性、实验性,比如在语言风格上,注重乡土气息,熟练地运用大众语言;在音乐表现上,较多地使用慢板、反调慢板、垛板、流水板、散板等不同板式,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极为成功。在后来的表演过程中,对该剧也不断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比如,新凤霞在扮演杨三姐这一角色时,就勇于打破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传统唱法,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嗓音特点,创造了大量新唱腔,使杨三姐的艺术形象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杨三姐告状》这部评剧是历史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典范,揭露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法制的黑暗。这在杨三姐滦州告状中表现的最为突出,杨三姐告到滦县后,高家向牛成行重贿,结果一状不准、二状不准,三状三姐带剪刀上堂,牛成依然没有秉公审理,而是为高杨两家“和解”,可以说毫无法理可言。该剧讴歌了劳动人民敢于反抗迫害、敢于追求正义的斗争精神。塑造人物性格鲜明、形象丰满、有血有肉。
作品影响
《杨三姐告状》这部粤剧仍屹立于评剧舞台,是戏迷心中永恒的经典,也成为每位评剧演员心中的高峰。在评剧史上,《杨三姐告状》不仅开了评剧时装戏之先河,还为以后的评剧现代戏创作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评剧院的看家戏,自搬上舞台以来,演出均超过3000场,经典唱段广为传唱。《杨三姐告状》一剧之所以受欢迎,其一因取材于真人真事,杨三姐告状轰动一时。天津市出版的《益世报》1919年10月6日载:“滦州高占英谋杀其妻一案,经高等审判厅判决,判处死刑。”其二还跟它选择了评剧这一剧种有着相当大的关系。评剧是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的,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由于评剧形成较晚,所以跟现时代相对而言更加切合,更加适合于表现现代题材的戏曲内容,与现时代更加容易融合在一起。评剧是平民的戏剧,更加适合于表达普通老百姓的意愿。
改革开放后,由中国评剧院组织全院创作力量对《杨三姐告状》进行重新加工精炼,在保留新凤霞版本精髓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由谷文月等艺术家主演。中国评剧院的《杨三姐告状》已传承到第三代,但无论是唱腔唱段还是剧情结构,都严格遵循着以前的经典版本。除中国评剧院外,唐山市评剧团等许多地方评剧团,也都排演过《杨三姐告状》。评剧《杨三姐告状》创作和演出,使各种艺术形式纷纷利用这一题材,进行艺术地再改编、二次创作,于是杨三姐告状的故事走上了银幕、走上了电视、走上了各种戏曲舞台。《杨三姐告状》还为其它艺术形式所借鉴和移植,比如河北梆子、豫剧、山西晋剧、陕西省眉户剧等,都排演过这一剧目。
人物原型
杨三姐,本名杨三娥,后名杨三姐,清光绪二十七年农历八月二十三(1901年10月5日)出生于滦县(今滦南县)甸子村一个雇农家庭,上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父亲杨玉清、兄长杨国恩在乐亭扛长工,大姐嫁到本县绳各庄金姓的一个小康之家,二姐嫁与本县高狗庄财主高贵章第六子高占英为妻。1983年,杨三姐被选为滦南县政协委员、唐山市政协委员。1984年去世,终年83岁。
相关演出
1919年《杨三姐告状》由警世戏社首演于庆丰剧院,解放前,还有很多戏社都演这出新戏,20世纪50、60年代由中国评剧院组织全院创作力量对《杨三姐告状》进行重新加工精炼,在保留新凤霞版本精髓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由谷文月等艺术家主演。中国评剧院的《杨三姐告状》已传承到第三代,但无论是唱腔唱段还是剧情结构,都严格遵循着以前的经典版本。除中国评剧院外,唐山市评剧团等许多地方评剧团,也都排演过《杨三姐告状》。
2024年7月14日,“‘艺’往情深”曲艺演出周期间,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曲艺团、中国评剧院共同推出的相声·评剧《杨三姐》,该剧在京演·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演出。
参考资料:
相关影视
1980年,中国评剧院一团表演的《杨三姐告状》,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成了评剧电影,导演为石岚,编剧为高琛,主要参演人员有谷文月、赵丽蓉、王景明、张秀兰、张彦生,其中谷文月饰演杨三姐,赵丽蓉饰演杨母。次年上映,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其拷贝发行量居当年戏曲艺术片之首。
所获奖项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史海钩沉】来源于生活的艺术经典——《杨三姐告状》.澎湃新闻.2024-01-25
杨三姐告状.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24-03-24
原汁原味的新派经典《杨三姐告状》登评剧舞台.环球网.2024-01-25
《戏曲影视剧场》 20171123 评剧《杨三姐告状》.央视网.2024-03-23
100岁的《杨三姐告状》为什么还这么耐看.人民网.2024-03-22
《花为媒》《杨三姐告状》.北方网.2024-03-23
评剧《杨三姐告状》.央视网.2024-03-22
杨三姐告状 (1981).豆瓣电影.2024-03-24
“杨三姐”孙子告电视剧侵权案庭外和解.中国新闻网.2024-03-24
相声、评剧演员同台出演《杨三姐》,有笑声更有幕后苦功.今日头条.2024-07-16
100岁的《杨三姐告状》为什么还这么耐看.宁夏新闻网.2024-03-24
杨三姐告状.环渤海新闻网.2024-03-24
文化过大年 “双春贺岁·京演有戏”新春贺岁演出季将开启.金台资讯.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