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山橙
台湾山橙(学名:山橙属 angustifolius)是夹竹桃科山橙属的植物,也是台湾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台湾海拔1000米的山地林中,目前尚未进行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除花冠有微柔毛外,全株无毛;小枝具棱,节间长1-2.5厘米。叶近 革质,披针形,稀狭长圆形,长5-10厘米,宽0.6-2.3厘米,端部渐尖,基部急尖或圆形;侧脉多数,明显,中脉在叶面略为陷入,在叶背凸起,边缘略为反卷;叶柄长3毫米。聚伞花序顶生,长1.5-2.5厘米,比叶为短,着花3-12朵;总花梗长约1厘米;花梗长2-3毫米;苞片与小苞片卵圆形,长约1.5毫米;花萼裂片圆形,长约1.5毫米,端部有微缘毛;花冠长约6毫米,直径7-10毫米,裂片圆形。浆果橙红色,椭圆形,长5.5厘米,直径3厘米,端部急尖,基部钝。花期夏秋,果期翌年春季。
生长环境
台湾山橙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宜温暖、不耐寒、较耐阴,要求土质肥沃,透水透气性好。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15℃以上的地区。甜橙枝梢和种子萌芽最低温度13℃,枝梢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3-31℃,37-38℃时停止生长。空气相对湿度,是脐橙引种成败的关键。世界上脐橙现有3种生态类型:低湿或中湿(相对湿度50-60%)品系,如华盛顿脐橙、汤姆生脐橙,奉节72-1脐橙(四川)等;高(相对湿度80%)品系,如Greathead、Dream、眉山少核华脐(四川省)等;中间类型品系,如罗伯逊脐橙、Taxas、Caeter等。甜橙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在pH5.0-8.5范围内均可种植并能丰产,而以pH6.0-6.5,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为好。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台湾能高山、恒春镇、台东县。生于海拔1000米山地林中;在台北植物园也有栽培。
主要价值
化学成分
果实含黄酮甙、内酯、生物碱、有机酸等。黄中有橙皮甙、柚皮芦丁、异樱花素-7-芦丁糖甙、柚皮素4'-葡萄糖甙-7-芦丁糖甙、柚皮甙、柠檬素-3-β-P-葡萄糖甙和O-D-木糖基牡荆素。内中有双内酯苦味成分柠檬苦素即黄柏内酯及其衍生物柠檬苦素酸单内酯。生物碱为那可汀。有机酸中主要为柠檬酸和DL-苹果酸。另含根皮酚-β-D-葡萄糖甙及糖类、维生素、钙、磷、铁等。
果皮还含芳香油1.5~2%,其主要成分为癸醛、柠檬醛、d-柠檬烯和正辛醇等。
营养价值
1.橙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柠檬酸,维生素a,B族维生素,烯烃,醇类,醛类等营养素。
2.橙子还有镁,锌,钙,铁,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和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等。
(图册参考资料: )
繁殖
多用嫁接繁殖。砧木主要用酸橘和红橘,中亚热带地区主要用红橘和朱橘,北亚热带地区主要用枳、枳橙和宜昌橙,沿海盐碱地区主要用构头橙。
参考资料
台湾山橙(tái wān shān chéng).植物智.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