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曾翚

曾翚

曾翚(?-1491),字时升,江西泰和人,明朝政治人物,宣德八年(1433)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历任刑部员外郎,以节操品行著称,病归后贫甚,乡人称其贤。

主要影响

曾翚 江西泰和人。宣德八年(1433)进士。历刑部员外郎。有重狱,诸郎不能断决,则由他办理。正统时,历官广西壮族自治区右参政、河南省御史天顺五年(1461)升任山东省右布政使,禁止侵夺百姓垦荒田。成化时,任刑部右侍郎。建议平,开封市积粟,以振济河南饥民。巡视浙江省,考察官吏,上奏罢免不称职者,弊政多所治理革除。有节操品行,所至有名声。及病归,贫甚。绝迹公府,乡人称其贤。

研究书目

《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

《殷太师忠烈录》卷八《别录诗备览·七言律三十六首》

纪念场馆

江西通志》记载,曾翚墓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南小马坑。

轶事典故

廉慎君子

曾翚被誉为廉慎君子,其清廉的生活态度体现在他衣着简朴,即便衣衫褴褛,也坚守原则,不为个人得失所动摇。他的为官之道以淡泊名利、远离权谋为准则,即使有人建议他通过拜访权贵以谋求高位,他也仅以微笑置之。在担任郎中期间,曾翚坚持依法行事,不为外界压力所屈,即使这被一些人视为不利于个人和家族的长远之计。他曾言:“我所遵循的唯有法律,其他非我所思。”尽管他的职位未能完全反映其德行,但他的才能和贡献并未因此而有所减损。

清风高洁

曾翚因年迈体弱请求退休,却遭人诬陷,被控以贪污受贿罪、建造豪华宫殿和图谋不轨等罪名。这些不实之词震惊了朝廷,朱见深随即下令巡抚彻查此事。

巡抚在调查中发现,曾翚的生活极其简朴,所谓的豪华宫殿不过是他亲手搭建的简陋草堂,所谓的“金砖”台阶不过是鹅卵石铺就。曾翚的清贫生活与被指控的奢侈行为大相径庭。实际上,他在刑部左侍郎任内,曾巡视浙江省,清除了多名不称职官员,并依法惩处了多名贪官,因此招致了这些人的怨恨和报复。

明宪宗得知真相后,对诬告者予以严惩,并对曾翚表示歉意,派遣巡抚前去安抚,并赐予“清风高洁”匾额以表彰其高洁品德。尽管如此,曾翚仍婉拒了其他赏赐,仅接受了匾额。

家族成员

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高洁堂”上话曾翚.吉安新闻网.2024-09-09

明史.微信读书.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