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老山檀香

老山檀香

老山檀香,也称白皮老山香或印度香,产于印度,一般条形大、直,材表光滑、致密,香气醇正,是檀香木中之极品。檀木有“老山檀木”与“新山檀木”之分。老山檀香,专指印度所生产的檀木,是檀香中的上乘之品,色白偏黄、油质大、香味恒久。澳大利亚、印尼等地所产檀香,在质地、色泽、香度上均有所逊色。

老山檀香是檀香的一种,檀香( Santalum album L)是檀香科(Sanialaceae)植物,主要分布于印度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我国的台湾省也有栽培 。50年代末期国内开始引种栽培,1974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广东省引种,在西双版纳地区栽培成功 。檀香的木质部以含有芳香油而入药,性味温辛有理气、温中、和胃、止痛等功效,可治心腹疼痛,噎膈呕吐,胸膈不舒等疾患。其挥发由(即檀香油)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和化妆品等日用化学工业檀香木芳香坚实是制作高档家具和雕刻工艺的上等材料。

形态特征

1.一般条形较大多直、纹理通直或微呈波形甚至有纹理交错现象,纵切面有布格纹(木材学上叫波痕,也即像瓦屋上瓦片层层堆积状结构,又叫叠生结构)。

2.心材呈圆柱形或稍扁,生长年轮明显,具波浪纹,称为“水波纹”。

3.表面淡黄棕色,放置日久则颜色较深,转为黄褐色、深褐色以至红褐色(藏族以其作乐器认为颜色深红者为最佳材质)。树龄越老,心材色泽越深。

4.外表光滑细致,或可见细长的纵裂隙。纵劈后,断面纹理整齐,纵直而具细沟;质致密而坚实,极难折断,折断后呈刺状。

5。木材具油性,含白檀油通常为2.5%-6%,根部心材产油率可达10%。

6.包浆不如檀香紫檀、黄花梨明显。

7.干材有划痕现象,可以持续在白纸或墙壁上像蜡笔那样划痕。

8.质地:坚硬、细腻、光滑、手感好。按照色泽有人把老山檀香木分为:黄肉、红肉、黑肉。老龄檀香木密度大,油性足,颜色为深褐色,沉水,也有木材头沉尾浮的半沉半浮现象。

9.用利刃在木材横截面上切削,切片卷曲。用刨子刨,刨花弯曲。

10.香气持久、气味醇厚,与香樟、香楠刺鼻的浓香相比,略显清淡、自然,且有香甜味。放置时间过久,香味不甚明显,但用刀刮表面或以锯子锯开,香气依旧。

主要价值

檀香是一种半寄生植物,生长极其缓慢,通常要数十年才能成材。是生长最慢的树种之一,成熟的檀树可高达十米。檀香树非常娇贵,在幼苗期还必须寄生凤凰木、红豆树、台湾相思等植物上才能成活。故而檀香的产量很受限制,人们对它的需求又很大,所以从古至今,它一直都是既珍稀又昂贵的木材。

生长习性

喜光,不耐荫蔽,较耐干旱,忌积水。在酸性红壤、黄壤或河边冲积砂质壤上均生长良好,忌粘土,在干燥多石砾的土壤上生长缓慢,但心材含油量高;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迅速,但心材质量差。

化学特征

本品粉末燃烧时,有浓郁的檀香气,具异香,燃烧时更为浓烈,性温、味微苦、微辛辣。赛川黄檀香色深,味较浓;白檀香质坚,色稍淡。制造器具后剩余的碎材,称为檀香块,大小形状,极不规则,表面光滑或稍粗糙,色较深,有时可见年轮,呈波纹状。以之为药材,以色黄、质坚而致密、油性大、香味浓厚者为佳。粉末淡黄棕色。乙醇浸泡测试,浸出色清淡,久之为红褐色,含檀香色素(santalin)、去氧檀香色素(deoxysantalin),浸液不可以做染色原料。老山檀香木在密封下有絮状或粒状白色结晶体析出,但是这个不是判别檀香木的捷径。有人认为密封下有晶莹剔透的絮状结晶体析出可以作为鉴别绿檀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红木等也有白色结晶体析出现象,这个说法可能不大可靠。

显微鉴定

①含晶厚壁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直径约至45μm,壁厚,于角隅处特厚,木化,层纹隐约可见,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含晶细胞位于纤维旁,形成晶纤维。②草酸钙方晶较多,呈多面形、板状、鱼尾形双晶及膝状双晶等,直径22-42μm。③韧型纤维成束,淡黄色,直径14-20μm,壁厚约6μm,有单纹孔。④纤维管胞少数,切向壁上有具缘纹孔,纹孔口斜裂缝状,少数相交成十字形。⑤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64μm,常含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物。⑥木射线宽1-3列细胞,壁稍厚,具单纹孔。⑦管状分泌细胞有时可见,细狭,直径在16μm以下,内贮红棕色分泌物。⑧黄棕色分泌物散在,类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块状。此外,挥发油滴随处可见。

参考资料

..2023-12-30

..202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