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斯底主义
诺斯底主义(英语:Gnosticism,字源于古希腊语:γνωστικός),又称灵知派和灵智派,其“诺斯底”一词在希腊语中意为“知识”。诺斯底主义是一种企图中和物质和精神的二元论世界观,其信徒相信通过个人经历所获得的“灵知”(Gnosis,或译“真知”)能够使他们摆脱无知和现世。诺斯底主义的信徒通常倾向于克制己身,而不是放纵情欲。
历史沿革
诺斯底主义的信念可能源自于史前时代,但它在公元的首数个世纪活跃于地中海周围与伸延至中亚地区。历史上,诺斯底主义教派(尤其基督教的诺斯底教派)都被持有对抗信念的教派所迫害。尽管很多诺斯底主义者都遵循耶稣基督的教导,甚至自称为基督徒,但当中亦有很多不同宗教定位的诺斯底主义者,尤其是远久的波斯先知摩尼的跟随者(摩尼教)及在伊拉克及伊朗早于基督教的曼达安教。欧洲诺斯底主义严重地受到光与暗的斗争的神话观念所影响。这影响导致强烈的二元论发展:在天国的国土与物质的世界有着明显的分隔,这个物质世界是由创造它的无知的神巨匠造物主(德谬哥)所支配。受到基督教广泛的传播所影响,巨匠造物主被认为与撒但十分相似。其中一个二元论的来源可能是直接由其他近东诺斯底主义引入,如鲍格米勒教派。在二十世纪发现的《死海古卷》可找到诺斯底主义的痕迹,但在十九世纪前,基督徒的知识几乎都来自爱任纽、希波律陀、奥利金、德尔图良、伊皮法纽等基督教教父与神学著作。
学派分类
诺斯底主义可分为受琐罗亚斯德教影响而倾向善恶二元神论的波斯学派、以及受柏拉图主义影响而倾向一元神论的叙利亚/埃及学派。波斯学派是诺斯底主义的古老形式,他们是个别的宗教,而非基督教或犹太教的分支。叙利亚/埃及学派是从柏拉图主义引申发展出来的,描述创造是一连串由独一个体的流出过程,最终形成物质世界。后期的诺斯底主义,如清洁派、鲍格米勒派及迦坡加德派却有着包含以上两种元素。
文献著作
诺斯底主义的学派可大致上分为波斯学派及叙利亚/埃及学派。前者有着较重的二元论趋向,反映受着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的强烈影响;而叙利亚/埃及学派就是倾向一元论。后期的诺斯底主义,如清洁派、鲍格米勒派及迦坡加德派却有着包含以上两种元素。里基诺斯书是范伦提纳所写,主张复活不是实在形体。《多马福音》收集了114段耶稣说的话。《腓力福音》讨论圣礼,包括施洗、婚事等。《约翰密传》详细叙述宇宙起源。
社会影响
诺斯底主义对人们实际的生活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身体是超道德的,所以放纵情欲是没有关系的;二是物质的身体是没有真实价值的,所以人可以自己尽情的放纵也可以克制己身,而诺斯底信徒都比较于偏向于克制己身。
相关研究
伊莱恩·柏高丝在其著作《诺斯底福音》(1979年)以及《信仰以外》(2003年)指出多马福音及拿戈玛第经集的经文和佛经极相似。柏高丝认为若把多马福音里的耶稣的名字换成佛陀,经文的许多教诲都和佛经所说的一样。学者菲利普·珍琼士及爱德华·公兹亦持相似意见,认为印度人和诺斯底教派有接触,并指公元三世纪亚述的诺斯底教派神学巴·达伊臣亦曾和印度交换使节。
参考资料
早期基督教视为异端的诺斯底主义,为何在现代引起了广泛关注?.百家号.2024-08-14
诺斯底主义.豆瓣.2024-08-14
初期教会历史(三): 初期教会的错谬(上).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4/....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