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英语:The 伊斯兰教 Republic of Iran),简称伊朗(波斯语:ایران,英语:Iran),是位于西南部的伊斯兰共和制国家,其北部与、土库曼斯坦以及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南部是波斯湾和阿曼湾,东部与及相邻,西部与伊拉克及相邻。首都为德黑兰(Tehran),官方语言为波斯语。截至2021年末,国土面积约为164.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8502.9万人。
伊朗地处伊朗高原,位于横贯欧亚大陆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的中部。伊朗南部是波斯湾、阿曼湾,北面是里海和图兰平原,从西北到西南为扎格罗斯山脉,中部是中央高原和卡维尔大沙漠。平均海拔约1000米。高原和山地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沙漠约占四分之一。伊朗东部和内地属于大陆性的亚热带草原和亚热带沙漠气候,寒暑变化剧烈,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多风;西部山区多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伊朗国内有四大水系,大部分水系的河流无法通航。在中央高原分布有大量盐湖。伊朗全国共有185个各类型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海洋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伊朗的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矿产博物馆”。其中,石储量居世界第一,石储量居世界第三。截至2019年底,伊朗已探明石油储量1580亿桶,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已探明储量33.9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2022年,伊朗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1.9%,天然气占全球天然气总储量的16.1%。
伊朗古称波斯,公元前2700年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到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建立了阿契美尼德帝国,征服了伊朗周边大部分地区。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在中击败了最后一位阿契美尼德皇帝大流士三世。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帝国征服,伊朗开始伊斯兰化。近代,伊朗逐渐沦为英国和俄罗斯的半殖民地。1925年建立,开始大力推进伊朗的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并奉行亲市场化政策,使伊朗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2月11日,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取得成功,同年4月1日伊斯兰共和国建立,霍梅尼被推选为最高领袖。同年底伊朗发生德黑兰人质事件,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1980年伊拉克入侵伊朗,两伊战争爆发,最终到1988年以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接受了联合国的斡旋结束。2023年4月,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和伊朗的外长会议在北京举行,沙伊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伊朗属于中低收入世界经济体,其长期受到欧美国家的经济制裁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经济增长不稳定,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通货膨胀严重。第二产业是伊朗的主导产业,其中石油产业、汽车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产业,贡献了伊朗大部分的外汇收入和经济增长。伊朗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以种植业为主。伊朗第三产业则以旅游业、信息和通信产业为主。2022年伊朗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885亿美元,人均GDP为4387美元。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7:38.9:48.7。
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在医学、天文学、数学、农业、建筑、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诗人菲尔多西的史诗《列王记》、萨迪·设拉兹的《蔷薇园》等不仅是波斯文学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伊朗历史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市是伊朗主要旅游地区,拥有著名景点莫克清真寺、波斯波利斯等。伊朗历史遗产丰富,有27个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最多的10个国家之一。
伊朗伊斯兰教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反对强权政治、反对单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反对西方国家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或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国,与99个联合国会员国保持外交关系,但与美国和以色列没有建立外交关系。
名称
伊朗一词源于萨珊王朝中的古波斯语(ایران),意为“属于伊朗人的”,用来指代伊朗人或伊朗人所居住的大伊朗地区。该词最早出现在纳萨克·鲁斯塔姆帝王的石雕墓葬区(Naqsh~e Rustam)的浮雕上,在浮雕的中古铭文中,国王阿尔达希尔一世的头衔是ardašīr šāhān šāh ērān,安息语(Parthian language)写作ardašīr šāhān šāh aryān,意为“伊朗人的万王之王”。伊朗在原始中写作aryānām,《波斯古经》的写作airyānąm,意为“属于雅利安人的”,泛指的是西起底格里斯河、东至阿姆河之间的大片区域。在历史上,居住在帕尔萨斯的雅利安人又被称作波斯人(Persís),因为“帕尔萨斯”即古波斯语中的“波斯”(Pārsa)。古希腊人便是以波斯(Persís)这一取自古的词汇来称呼伊朗。1925年12月15日,波斯哥萨克骑兵旅指挥官李查汗成为的统治者,并建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王朝。1935年,礼萨·巴列维(Reza Pahlavi)要求国际社会用其本名伊朗来称呼该国。1959年,王朝政权宣布伊朗和波斯这两个称谓可互相替换使用。1979年,什叶派教士鲁霍拉·穆萨维·何梅尼领导的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神权政体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伊朗成为正式的称谓,和波斯不再交替使用。
历史沿革
古代伊朗
上古文明
旧石器时代,包括伊朗在内的西亚地区(又称中东)已有人类居住。扎格罗斯地区的沃瓦西和亚夫泰等遗址发现有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物。公元前一万年,学会农耕的早期人类先是在扎格罗斯山脉居住,而后又分散到其它地区。之后进入铜铲时代,城邦逐渐形成。
埃兰王国
埃兰(英语:Elam),又翻译为伊兰、以拦、厄蓝或伊勒姆。由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出现在伊朗西南部地区的一系列城邦国家组成,史称埃兰王国,其君主制城邦国包括阿万(Awan)、苏萨、西马什(Simash)、安善(Anshan)等地。于公元前3000年达到强盛,公元前639年被亚述所灭。公元前7世纪,埃兰人在对抗亚述人的三次远征中被削弱实力,后被米底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瓜分领土。埃兰阿万第一王朝于公元前26世纪初击败乌尔,称霸两河流域。公元前23世纪末,埃兰人摆脱阿卡德帝国统治,建立统一的埃兰联邦国家。公元前16世纪,帕帕提王朝灭亡,古埃兰时期结束。中埃兰时期以安善王朝的兴起为开端。西尔哈克-印舒希纳克(Shil-hak-inshushiNak,约前1150-1120年)在位时,埃兰占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南部的许多重镇及扎格罗斯山脉东部地区,成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上的强国。后被巴比伦第四王朝击败,中埃兰时期结束。公元前8世纪,埃兰与新巴比伦王国共同对抗亚述。埃兰屡为亚述所败,首都苏萨于公元前647年被亚述巴尼拔攻占洗劫。公元前639年,埃兰最终被亚述所占领。在经历了亚述帝国、迦勒底王国和米底王国的短暂统治后,埃兰成为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个重要行省,称为胡泽行省。
米底王国
米底王国位于伊朗西北部。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米底部落占领位于伊朗西北部的山区和美索不达米亚东北部。后亚述入侵伊朗高原,为了抵抗入侵者,米底部落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78年)建立了第一个属于雅利安人的政权,即米底王国,首都位于都埃克巴坦那。公元前612年,米底王国联合新巴比伦王国将亚述击败,成为了当时西亚最强大的国家。在之后的数次征战中,米底王国将俘获的异族俘虏变为自己的奴隶,成为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53年,米底王国被波斯部落所灭。
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又称波斯神圣罗马或阿契美尼德王朝,《圣经》中称为玛代波斯/波斯米底亚,是古代波斯地区第一个把领土扩张到大部分中亚和西亚领域的王朝,也是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古波斯部落,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定都波斯波利斯。并于公元前553—公元前550年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亚王国,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公元前547年居鲁士二世武力入侵征服了当时小亚细亚半岛西部的吕底亚王国,使阿契美尼德王朝崛起。并于公元前539年征服了新巴比伦王国。居鲁士二世死后,其长子冈比西斯二世继位后于公元前525年征服四大文明古国后王朝。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二世病死,王朝内部随即陷入混乱,波斯贵族大流士一世被推举为新的统治者,叛乱得以平息,并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领土疆域最大的帝国。
公元前499年,波斯帝国的属地——小亚细亚沿岸的米利都,在希腊诸城邦的支持下,发动反对波斯帝国统治的起义。大流士一世派军队征讨,将其镇压下去。大流士一世欲惩罚希腊人,准备征服希腊全境。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军讨伐希腊,史称波希战争,但在两年后的马拉松平原战役中被雅典军队击败,被迫撤军。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486年去世,没有能实现征服希腊的愿望。公元前480年大流士一世之子薛西斯一世再次率军出征希腊,在萨拉米斯海战中,波斯舰队遭惨败被迫撤退,薛西斯无功而返。公元前449年,波斯和希腊军队在塞浦路斯岛进行决战,希腊海军占据上风,波斯军队遭受重创。从此,波斯帝国的军事力量一蹶不振。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在与希腊人的长期战争冲突中损耗巨大,最终灭亡。
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334年春天,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开始率领大军朝波斯帝国前进,后经过公元前333年和公元前331年的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米拉战役,在公元前330年攻破首都波斯波利斯,使阿契美尼德王朝覆灭。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其部下争权最终导致帝国分裂,形成安提柯王朝、托勒密王朝和塞琉西帝国。塞琉古王朝统治着前波斯帝国在亚洲的大部分领土,是分裂成的三个希腊化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其建立者是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塞琉库斯。到公元前130年,塞琉古王朝对伊朗的统治变得名存实亡,到公元前64年,塞琉古王朝灭亡,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
帕提亚王朝
公元前247年,波斯东北地区部的帕提亚人不满希腊人的统治,其首领阿尔萨息举兵起义,建立帕提亚王朝,中国史称安息。此后,帕提亚王朝与塞琉古王朝长期对峙。公元前140年左右,帕提亚人靠着征战已经占领了整个伊朗高原、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的部分地区,形成一个东起阿姆河、西至两河流域的帝国。在地理位置上,帕提亚王国是欧洲与中国贸易交往的必经之地,它处于丝绸之路上,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为了争抢这个贸易通道,多次大举发起进攻,但均被帕提亚的军队击败。最终,罗马与帕提亚王国以幼发拉底河为国界形成两强并列的格局。直到公元3世纪,帕提亚王国的统治才走向终结。
萨珊王朝
公元224年,阿尔塔薛西斯(阿尔达希尔一世)声称自己是阿契美尼德王朝血脉的延续,带领军队攻占帕提亚的首都泰西封,以其祖父萨珊的名字建立新王朝,即萨珊王朝。萨珊王朝版图很大,不仅包括现在的伊朗,还包括巴基斯坦南部、中亚西南部、叙利亚、伊拉克、印度部分地区、阿拉伯半岛部分地区、阿富汗、高加索地区、以及小亚细亚半岛的部分地区。萨珊王朝时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历代君主重视经济发展、兴修水利和道路交通、改革税制、发展文化艺术,是伊朗古代历史中的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宗教思想活跃,国教琐罗亚斯德教促进了不同波斯文化间的融合。此外,基督教、佛教和犹太教均在不同地区有过短暂繁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摩尼教也诞生于这一时期。公元637年,萨珊王朝在尼哈温德战役中被阿拉伯帝国大军击败后灭亡。
伊斯兰化时期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人入侵是伊朗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公元637年,萨珊波斯王朝在泰西封的行宫被攻破。公元642年,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以少胜多击败了萨珊王朝的军队,并向法尔斯、阿塞拜疆和克尔曼等地继续推进。公元650年,又向霍拉桑省和锡斯坦进军。萨珊王朝国王曾派其子卑路斯向中原地区的唐朝求援,但唐朝没有派兵支援。公元651年,萨珊王朝灭亡。公元760年,阿拉伯人才基本掌控了萨珊王朝的原有疆域。但到7世纪末8世纪初的时候,阿拉伯人开始强制推行语言和货币政策,推进阿拉伯化的进程。公元697年,官方文书开始一律使用阿拉伯语,此外还发生了一些暴力打压波斯文化传播的流血事件。在9世纪中叶基本完成了波斯旧地的伊斯兰化进程,伊斯兰教开始变成波斯人的主要宗教,琐罗亚斯德教则逐渐走向边缘化。在种族歧视下,部分波斯人奋起反抗、寻求独立。公元750年,波斯人阿布·穆斯林发动起义推翻倭马亚王朝,建立起阿拔斯王朝,迁都巴格达。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文化上有“舒欧布”运动和“百年翻译”运动,使得巴列维伊朗语典籍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得以传承和保存。在政治上,波斯人进入政府各个重要部门,促进波斯民族文化的复兴以及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文化的建设。在宗教方面,支持阿里党人并逐渐发展出伊斯兰教什叶派。到了9世纪中叶之后,阿拉伯帝国日渐衰弱,逐渐走向分裂割据。
波斯地方王朝
在阿拔斯王朝统治后期,随着中央政权的衰落,一些地方政权在东部崛起并掌握实权,哈里发政权成为傀儡,阿拉伯帝国名存实亡。这些地方政权包括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布维希王朝、阿拉维王朝等。尽管这些王朝依然在名义上承认哈里发是统治者、认可其宗教地位,但实际上却是各自为政。复兴波斯民族文明是这些地方政权所追寻的目标。其中,伊朗东部地区的萨曼王朝延续了萨珊王朝王室、贵族等的血脉,其原本的语言巴列维语在与当地方言融合后形成了一种新语言,即“达里语”,意味“宫廷的语言”。创作民族史诗《王书》一书的作者费尔多和西波斯语诗歌之父鲁达基均出现于这样的背景之下。由于遭到哈里发政权的迫害,伊斯兰教教的什叶派教徒纷纷逃往伊朗北部的塔巴里斯坦,在他们的影响下,当地居民迪拉米人逐渐加入什叶派,共同建立起阿拉维王朝。
突厥统治时期
公元999年,突厥人在阿富汗地区的加兹尼王朝和在中亚的哈拉汗王朝两路夹击消灭了萨曼王朝。此后,加兹尼王朝进一步扩张,占领伊朗北部地区。公元1037年,突厥人达乌德和托格勒尔两兄弟控制伊朗高原东部的霍拉桑省地区,之后消灭布韦希王朝占领巴格达,并于公元1055年建立塞尔柱帝国。塞尔柱王朝时期,伊朗的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但自身文化相对落后,因此不得不启用波斯人进行统治,内扎姆·穆尔克担任首相期间,国家的秩序安稳。内扎姆·穆尔克创作了历史学经典《治国策》。公元1194年,花剌子模王朝推翻了塞尔柱王朝的统治。1219年,哈里发联合蒙古族击败了花剌子模王朝,波斯进入蒙古人统治时期。
伊尔汗国
从1219年开始至1260年,蒙古人曾三次征服伊朗。第一次在1219年,成吉思汗率领20万大军攻克花剌子模王朝。第二次卓尔马罕带领的西征,使花剌子模王朝灭亡。第三次在1252年,先是派怯的不花率领1.2万大军为先锋,而后又派成吉思汗的孙子孛儿只斤·旭烈兀率领12万大军攻入波斯。1258年旭烈兀攻入巴格达,哈里发被杀,阿拔斯王朝就此灭亡。西征期间,蒙古军烧杀抢掠,在伊朗历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西征结束后,旭烈兀建立伊利汗国,其在早期坚持蒙古族传统、排斥伊斯兰文化和波斯文明,但从合赞汗继位开始,伊尔汗国顺应经济文化融合的趋势,甚至将伊斯兰教奉为国教,波斯文明也受到保护。后来由于汗王不赛因后继无人,伊尔汗国陷于分裂。1353年,最后一位汗王被杀,伊尔汗国灭亡。
帖木儿王朝
伊尔汗王朝开始分裂后,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地方割据王朝,包括库尔特王朝、扎拉亦尔王朝、阿塔巴康王朝等。1370年,帖木儿建立帖木儿汗国,定都撒马尔罕。1380年,帖木儿率军攻打波斯地区,孛儿只斤·旭烈兀王朝的地方割据王朝相继受到重创或灭亡。后经过南征北战,1393年帖木儿攻占伊朗全境。作为游牧民族的统治者,帖木儿一心扩大领土,大肆烧杀抢掠,尤其是对萨布泽瓦尔、扎兰季和伊斯法罕城的屠城洗劫。1405年帖木儿去世,帖木儿的第四子沙哈鲁成为汗王,建立哈列国。在沙哈鲁及其儿子乌鲁伯格统治时期,文学和艺术繁荣,注重外交,曾派使团访问中原地区。1449年,兀鲁伯去世,帖木儿帝国分裂为以赫拉特和以撒马尔罕为权力中心的两个国家。1507年,帖木儿帝国被乌兹别克斯坦人所灭。此外,土库曼斯坦游牧部落建立的白羊王朝和黑羊王朝也都对伊朗的西部地区进行过统治。1378年,白羊王朝诞生。1379年,黑羊王朝诞生。1468年,白羊王朝吞并黑羊王朝。帖木儿的一个孙子曾建立霍拉桑王朝,他统治时期国家稳定繁荣,宫廷文人学者荟萃。帖木儿还有一个孙子扎希伦丁·穆罕默德·巴贝尔,他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统治了印度三个半世纪,该朝第五任国王修建了“泰姬陵”。
萨非王朝和伊斯兰复兴时期
萨非王朝
13世纪末,酋长萨菲·丁在阿塞拜疆阿达比尔地区创立萨菲教团。15世纪下半叶,白羊王朝内部动荡,萨菲丁的六世孙谢赫·伊斯玛仪在库曼部落“格席尔巴什”的支持下与白羊王朝争夺阿塞拜疆的统治权。公元1502年,谢赫·伊斯梅尔建立萨菲王朝,定都大不里士,称伊斯梅尔一世。在建立之初,萨菲王朝不断受到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人的侵扰,疆土一度丧失。直到阿拔斯一世时期,先是击败乌兹别克斯坦人,后又不断收复和扩张领土,并在英国的协助下将葡萄牙人赶出波斯湾的霍尔木兹岛,这一时期是萨菲王朝最强盛的时期。18 世纪以后,萨菲王朝内部产生剧烈矛盾。1722年,阿富汗人攻占首都伊斯法罕,萨菲王朝灭亡。萨菲王朝时期有很多民族,包括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包括阿拉伯人、波斯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等。为巩固政权,萨菲家族定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以宗教为纽带、融合波斯文化,将各民族团结在一起。这一时期,自由文学遭到打压,宗教学者增多,绘画得到发展,什叶派神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阿夫沙尔王朝
从1709年开始,阿富汗部落就开始了对萨菲王朝的挑衅,此后共经历三次战争。1722年,国王侯赛因投降阿富汗人,宣告萨菲王朝的时代正式结束。但阿富汗人对伊朗的统治仅维持了7年。冲出阿富汗人包围圈的萨菲王子塔赫马斯普与阿夫沙尔部落的首领纳狄尔联合发起反攻,成功驱逐阿富汗人并拿回了被奥斯曼帝国帝国和俄罗斯占领的领土。1729年,塔赫马斯普在北部称王。1732年,纳迪尔废黜塔赫马斯普,立其子为王。1736年,纳迪尔自立为王,建立阿夫沙尔王朝,在宗教上打压伊斯兰什叶派,扶持逊尼派。统一伊朗后,纳迪尔继续长年征战,先后进攻阿富汗和印度等地获取财富,在此期间民众赋税沉重,纳迪尔渐渐失去民心。1747年,纳迪尔被部下杀死,阿夫沙尔王朝走向灭亡。
赞德王朝
卡里姆是赞德部落的首领,他创建赞德王朝,定都设拉子,到1760年时已经收复了除霍拉桑以外的全部伊朗领土。他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体察民情,重新确立了什叶派的宗教地位,被认为是一位公正仁慈的明君。在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去世后,伊朗再度变得混乱。最终在1794年灭亡。
外国占领和现代化时期
恺加王朝
在赞德王朝的君王卡里姆去世之后,恺加部落的奥高·穆罕默德汗于 1786年在德黑兰自立为王,开启了恺加王朝。这一时期,西方殖民主义列强不断入侵伊朗,迫使当权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04~1813年和1826~1828 年的俄伊战争使伊朗签订《古利斯坦条约》和《土库曼斯坦恰伊条约》,在高加索地区损失了大量领土,包括整个南高加索和达吉斯坦, 尤其是在《土库曼恰伊条约》签订后,俄罗斯逐渐成为伊朗的主导力量,影响伊朗的内政和外交,伊朗逐渐被沦为半殖民地,在俄国的驱使下参加了俄英两国在中亚和南亚地区的大博弈。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首相阿米尔·卡比尔着手改革,如大力整顿财政和军事,降低农民赋税,鼓励教育,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工厂,创办报纸等,使得经济社会状况得到改善,恺加王朝的王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但由于这些改革触犯了欧洲列强和一些贵族的利益,阿米尔·卡比尔被免职并遭到杀害。改革失败后,恺加王朝再度衰败。
主张人人平等及神权主义原则的巴布教,是伊斯兰教的教派之一。1844至1852年,以巴布教徒为主的波斯人发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起义,史称巴布教起义。巴布教的创始人赛义德·穆罕默德,自称“巴布”,意为“信仰之门”,宣称自己是救世主。初期,巴布教尝试在宫廷布道,但由于其威胁到了统治者的利益,被国王下令追捕。后来,巴布在狱中完成了巴布教的圣经《默示录》,并宣称《默示录》将取代《伊斯兰教圣经》。由于宣扬人人平等的思想,巴布教赢得了下层人民的热烈欢迎,到1849年巴布教徒已经发展到20余万。1848年9月,穆罕默德国王去世后,巴布教发起武装起义,一度动摇了恺加王朝,但由于人数少且准备不足,起义失败。1850年7月,巴布被处死。此后又发生多次起义,均被镇压。1852年8月,巴布教徒行刺国王未遂,纳赛尔丁国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剿杀巴布教徒。自此,巴布教再也没有能力威胁到恺加王朝。
19世纪末,恺加王朝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对内剥削压迫,阶级矛盾激化,国家局势动荡。1890年,纳赛尔丁国王将烟草的垄断专卖权出售给英国,引发民众不满,由此引发了“反烟草专卖运动”。运动首先爆发于设拉子,之后遍及全国,1892年终于迫使国王废除了与英国签署的烟草专利协议。20世纪初,莫扎法尔丁国王与欧洲各国签署不平等的贸易协议,将石油开采权和货币发行权卖给英国,将运输、保险以及里海渔业权租给俄罗斯帝国,甚至为了筹集出访经费将海关税收抵押。1905年12月,首都德黑兰爆发起义,人们冲进清真寺要求罢免亲英首相艾恩·多拉、建立“公正院”、改革内政、制订宪法,此举得到宗教界毛拉的支持。1906年迫于民众的压力,莫扎法尔丁国王罢免首相,宣布实行宪政,随后成立国会并于同年颁布了伊朗第一部宪法。宪法承认伊朗除伊斯兰教教之外的三个少数宗教群体:基督徒、犹太人和琐罗亚斯德教。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迅速,非官方报纸开始公开发行。
立宪运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其削弱和限制了王权,触犯了封建主义和欧洲帝国主义的利益,引发了外国对伊朗内政的干涉。1907年英俄两国签订了关于瓜分伊朗势力范围的《英俄公约》。同年穆扎法·厄丁去世,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继位。新国王召回保皇派的前首相阿塔别克·阿扎姆,替代民主派的莫希尔·多拉首相,引发了立宪派和国王之间的矛盾。1908年2月立宪派害怕国王发动政变清洗议会派人刺杀国王,但行动失败。6月初,国王在俄国军官指挥的哥萨克旅的保护下,逃出德黑兰,同时开始派军队围攻议会,逮捕并屠杀立宪派成员。立宪派则在大不里士建立政权反抗国王的镇压。1909年俄英两国害怕伊朗的革命会传播俄罗斯国内和印度境内,决定出兵干预波斯政局。俄国人以恢复秩序为借口,占领了伊朗北部,英军从波斯湾登陆,占领了布什尔、伦格、贾斯克等城市。1911年,在俄国、英国、伊朗保皇派的三重围攻下,伊朗立宪革命失败,虽然有米尔扎·库奇克汗(Mirza Kuchik Khan)继续通过游击战进行抵抗,但恺加王朝的重新掌握政权让伊朗全国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大部分波斯自由派报刊被查封,在全国捕杀立宪分子,立宪运动宣告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伊朗保持中立,但伊朗朝野有亲德倾向,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在伊朗展开斗争,导致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和英国占领了伊朗西部的领土,同时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的南京大屠杀以及由战争引发的饥荒造成至少有200万伊朗平民在战争期间死亡。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苏联政府决定从伊朗境内撤出,伊朗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21年,礼萨·汗发动政变,担任陆军大臣,掌握实权。1925年,改恺加王朝为巴列维伊朗。
巴列维王朝
礼萨汗1919年开始担任哥萨克旅旅长,1921年发动政变,成为恺加王朝的陆军大臣。1925年,伊朗议会决定让礼萨汗继承王位,并以古代波斯的巴列维作为家族姓氏建立巴列维王朝,开始行君主立宪制。1935年1月,礼萨汗下令将国名由“波斯”改为“伊朗”。执政后,礼萨汗推行政教分离,废除宗教司法特权,收复伊朗各地,加强中央集权,下设49个洲。
为了对抗苏联和英国“瓜分伊朗”的阴谋,礼萨汗与德国交往密切,希望在军事和科技方面得到德国的帮助。1929年,德国和伊朗签订多项友好合作条约,并在军事、工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聘请大量德国专家和技术人员。纳粹德国的阿道夫·希特勒也非常重视与伊朗之间的关系,双边贸易大增。1939年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朗尽管亲德但仍旧选择保持中立。不过,由于伊朗依旧向德国输送物资,受到了英国的阻拦,只好借道苏联。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要求伊朗与德国断绝往来。此外,反法西斯同盟要求借由伊朗向苏联运输物资,清除伊朗境内的亲德势力。礼萨·汗迫于压力罢免了亲德首相马廷·达弗塔里,但拒绝驱逐德国侨民。1941年8月,英苏两军分两路进入伊朗,约700位德国人被困伊朗,礼萨汗拒绝将其交出。8月27日,支持礼萨汗的内阁被迫辞职,9月16日礼萨汗被迫逊位。此后,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9月17日,英苏盟军进入德黑兰,逮捕了所有在伊朗的德国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剩余时间里,伊朗成为英国和美国向苏联提供援助的主要渠道,也是超过12万波兰难民和波兰武装部队逃离轴心国前进的通道,后称波斯走廊。
巴列维执政后,借助美国的力量来争取独立地位。1942年1月29日,英国、苏联和伊朗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英国需要尊重伊朗主权并于反法西斯战争结束6个月后从伊朗撤军。同年美国派兵入驻伊朗。1943年应巴列维伊朗邀请,美国派出军事、粮食、经济、医疗相关代表团来到伊朗进行监督。巴列维甚至授权美国人赖特·米尔斯管理伊朗的财政,但这遭到了议会的反对,米尔斯的权力最终被解除。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英苏不愿撤军。美国率先撤军,迫使英国撤军。在英国撤军后,苏联依然拒绝撤军。在苏联驻军的支持下,阿塞拜疆民主党和伊朗人民党发动起义并于1945年12月先后成立阿塞拜疆民族自治政府和马哈巴德共和国,伊朗危机爆发。最终,通过外交斡旋和国际压力,苏联在1946年5月开始撤军,并同意在伊朗北部建立联合委员会,以监督伊朗和苏联的边境事务。同年12月,阿塞拜疆民族自治政府和马哈巴德共和国被消灭。然而,伊朗危机对伊朗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剧了伊朗对外干涉的警惕和国内政治动荡,成为美苏冷战拉开了导火索,从此苏联和美国在中东地区开始了更为激烈的角逐和对峙,甚至一直延续到后冷战时代。
1947年,伊朗和美国签署军事协议,伊朗军队开始美式化。当时,伊朗国内也有很多人反对依附美国,并出现了一些反对美国的民族民主运动。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反殖民浪潮的展开,伊朗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提出应当驱逐外国石油公司。1949年7月7日,英伊石油公司提出增加支付费用,伊政府表示同意,但伊朗民族主义者反对。1951年3月,石油国有化法案得到了伊朗议会的支持。4月29日,“民族阵线”领袖穆罕默德·摩萨台开始担任首相,石油公司被收归国有,国王巴列维伊朗出逃。5月2日,《石油国有化法案》开始实行,但英伊石油公司拒绝执行。6月29日,美国宣布在妥善解决石油问题之前不再对伊朗进行援助。1952年7月17日,摩萨台被迫辞职。1952年7月22日,摩萨台重任首相并兼任国防部长。同年8月,国王的御林军被解散,巴列维伊朗被迫交出王室财产。
在美国中情局的策划下,1953年8月,国王的亲信萨希迪带领王宫警卫队发起政变,摩萨台政府被推翻,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重新掌权并继续实行亲美政策和专制独裁统治,美国恢复对伊朗的援助。萨希迪出任首相,并兼任国防、内政、邮电和外交大臣。在石油国有化问题上,1954年1月10日,美、英、法三国组成国际石油财团与伊朗签订协议,承诺将利润的50%提供给伊朗政府。1953年12月21日,穆罕默德·摩萨台被判入狱3年。这次政变标志着美国在美苏冷战期间首次推翻外国政府。
1963年初,巴列维伊朗国王开始推行一套社会改革方案,希望借此在短时间内将伊朗建成一个强盛且独具特色的现代化资本主义国家。这次改革被称为“白色革命”,其具体内容包括提高妇女权利、土地改革、企业工人参与分红、发展现代化工业等。白色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伊朗的经济发展,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弊端也很多,不少改革项目被认为华而不实,甚至有些还起到了负面作用,这期间腐败滋生,社会两极分化,经济严重失调,贫富差距悬殊,引发了民众的不满。而且一些改革因不符合宗教团体的利益而受到宗教徒的反对和抵制。同时巴列维国王使用秘密警察任意逮捕反对派并对他们施以醢刑,引起了伊朗人民的反感。鲁霍拉·霍梅尼(Ruhollah·Khomeini)是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改革的主要反对者之一,这一时期他因公开谴责政府被捕入狱18个月。1964年获释后被流放。
1973年国际石油价格飙升,伊朗开始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到1974年,伊朗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两位数。1975年和1976年的经济衰退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大批城市工人加入了反对巴列维伊朗政权的队伍中。1978年,左派集团、民主派、少数民族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组成反对派大军,一起参与了全国几十个城市的反政府骚乱。同年8月,德黑兰爆发了有上百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巴列维伊朗任命的新首相埃马米宣布对12个城市实行军事管制,开始镇压骚乱。同年11月6日巴列维任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古拉姆·礼萨·爱资哈里将军为首相,组成军政府继续镇压骚乱,同年12月1~3日,德黑兰爆发了军警与示威群众之间大规模的流血冲突。12月10日,军政府已失去对局势的控制。12月31日,爱资哈里将军辞去首相职务,军政府垮台。伊朗全国陷入无政府的混乱局面。1979年1月16日,在美国的鼓动下巴列维伊朗携带他的家属去美国“长期度假”,从此流亡国外,巴列维伊朗垮台。
伊朗共和国时期
1979年1月12日,伊朗宗教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在巴黎宣布成立“伊斯兰教革命委员会”,积极筹建伊朗临时政府。2月1日,霍梅尼返回伊朗,受到上百万人的热烈迎接。2月5日,霍梅尼任命“自由运动”领导人迈赫迪·巴扎尔甘为总理,组成“伊斯兰革命临时政府”。但巴扎尔甘总理是一位世俗的民族主义者和民主派,反对神权政治,与霍梅尼矛盾不断加深。2月19日,霍梅尼批准建立宗教的“伊斯兰共和党”,以把持政权。同时期,伊朗也出现了关于民族自治权的争论。伊朗库尔德自治区民主党发表政治声明,要求实行民族自治,并与伊斯兰教革命卫队发生武装冲突。3月11日,数万名土库曼斯坦人在贡巴德卡武斯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民族自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权。3月19日,曾参加反国王运动的“人民圣战者组织”、“人民敢死队”、“民族民主阵线”、“伊斯兰左派联盟”、“自由联盟协会”、“美国共和党”和“自由协会”等党派组织发表声明,反对建立神权专制的“伊斯兰教共和国”,要求取消为此举行的公民投票,并号召公民拒绝投票。在3月30日如期举行的公民投票中,绝大多数人赞同成立伊斯兰共和国。4月1日,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兰共和国。
1979年4月5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兰革命法庭。4月7日,该法庭处决了前政府首相胡韦达。4月11日又处决了前政府外交大臣哈拉巴里等11名前政府高级官员。根据霍梅尼的指示,在各级政府机构内设立“伊斯兰教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信仰进行审查,清洗一切反伊斯兰教分子。巴扎尔甘临时政府处于被架空的境地。同年库尔德自治区叛乱、胡齐斯坦起义、锡斯坦、俾路支斯坦和其他地区的起义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新政府的反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新政府用暴力镇压了这些起义,并清除新政府中仍忠于流亡国王的官员。
1979年11月4日,美国拒绝引渡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后,一群穆斯林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并将大使馆内的52名人员和公民扣为人质,酿成震惊整个西方世界的人质危机。同年12月举行了关于伊斯兰教共和国新宪法的公民投票,新宪法获得通过。新宪法规定: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共和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宗教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经济生活全面伊斯兰化。1980年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开展伊斯兰文化革命运动,要求穆斯林严格遵守伊斯兰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宣布大中学校停课,清除有违伊斯兰教义的书籍,对教职人员进行审查和清洗,以排斥东西方意识形态,肃清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入侵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两伊战争爆发。到1982年中期,伊朗军队成功地将伊拉克军队赶回了伊拉克。1982年7月,伊朗决定入侵伊拉克,发动攻势并占领了巴士拉等城市。到1988年,伊朗军队军队在伊拉克境内被击败,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接受了联合国斡旋的停战协议。两伊战争共造成伊朗军队16万人死亡,6万人失踪以及16万平民被杀。1989年6月3日,霍梅尼去世。次日,阿里·哈梅内伊总统被推选为最高领袖。同年7月28日,担任议长的阿克巴尔·哈希米·拉夫桑贾尼(阿克巴尔·拉夫桑贾尼)升任总统,其在任期间专注于重建和恢复经济的务实政策,在给予一定经济自由和社会自由的同时,也积极维护神权政治。1997年,拉夫桑贾尼的继任者是改革派的穆罕默德·哈塔米,他努力实行法治,保障人民享有思想和生活的自由,并使由政府支配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但成果有限。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为主的联合部队占领。由于美国军队与伊朗相邻,加深双方矛盾,伊朗为了防范美军入侵而大举备战。
2005年总统选举中,保守派民粹主义候选人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上台。2009年伊朗总统选举时,内政部宣布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赢得了62.63%的选票,但结果引起广泛争议,并引发民众抗议。2013年6月15日,哈桑·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其在任期间改善了伊朗与其他国家的关系。2017~2018年,因为国内经济疲软、宗教冲突和缺水,伊朗全国均爆发了抗议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导致有数千人被捕。2019~2020年,由于政府将燃油价格上调3倍,伊朗国内再次爆发抗议活动。政府当局关停了全国互联网,并对抗议进行了暴力镇压,几天之内就有数万人被捕,数百人被杀。
2020年1月3日,伊斯兰教革命卫队将军卡西姆·苏莱曼尼(Qasem·Soleimani)在伊拉克被美国军队暗杀,大大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三天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起军事行动,对驻伊拉克美军进行报复性袭击,但意外击落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的752航班,机上所有人员遇难,引发了全国性抗议。2022年9月,伊朗一名妇女被该国道德警察逮捕后在警方拘留期间死亡,引发了伊朗全国性的抗议活动。2023年4月,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和伊朗的外长会议在北京举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会晤后,沙伊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伊朗位于西南部,横跨北纬25°~40°,东经44°~63.5°,其北部是里海,与、土库曼斯坦以及亚美尼亚接壤的同时,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隔里海相望。其南部是波斯湾和阿曼湾,对岸有科威特、阿拉伯、巴林、阿曼、卡塔尔、等国。东部与及相邻,西部与伊拉克及相邻。主要海域有里海,波斯湾和。伊朗的陆地面积为164.5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1.2万平方千米。其首都德黑兰时间每年9月21日至次年3月20日实行冬令时(GMT+3.5),3月21日至9月20日实行夏令时(GMT+4.5)。
气候
伊朗东部和内地属于大陆性的亚热带草原和亚热带沙漠气候,寒暑变化剧烈,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多风;西部山区多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东部沙漠地区的降水量减少到100毫米左右,夏季气温可达38℃;里海一带气候温和湿润,夏季气温很少超过29°C,冬季气温很少低于零度以下,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中央高原平均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伊朗南部的波斯湾和沿海平原属热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温和干燥,夏季潮湿炎热。年降水量范围在135至355毫米。
地质
伊朗夹持在欧亚大陆与印度、阿拉伯板块和阿富汗地块之间,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包括中伊朗微陆块,扎格罗斯褶皱~冲断带,萨南达季锡尔詹变质带,厄尔布仕山和科佩特山造山带,以及东伊朗、莫克兰含蛇绿岩套增生杂岩单元构成等。境内各地质单元经历多期造山活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成矿条件优越。
伊朗从前寒武纪地层到新生代地层均有分布。伊朗的基底地层多在前寒武纪晚期形成,其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地层都经历了前寒武纪时代的“贝加尔”或泛非造山运动,有非常明显的岩浆活动痕迹,主要由碱流纹岩、流纹凝灰岩和碱性岩构成。古生代时期的伊朗地层由浅层海洋沉积物构成,覆盖了伊朗的大片地区,包含大量的石灰岩、白云岩和页岩。志留纪岩石则主要由石灰岩、砂岩、页岩和火山物质组成。伊朗的下三叠纪沉积物主要属于浅海或大陆架性质,广泛分布在伊朗西北部、伊朗中南部等地。在伊朗北部和中部,上三叠纪和侏罗纪沉积物具有碎屑性质,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厚度从几米到3000多米不等。在晚白垩世,与拉拉米德造山运动有关的地壳运动影响了伊朗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许多隆起、褶皱和断层。伊朗的新生代地层始于白垩纪古新世时期,其沉积物种类丰富,不同时期环境有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在上渐新世到下中新世沉积物以海相沉积物为主。中新世至上中新世沉积物多为大陆性沉积物。第四纪地层则主要分布在伊朗平原。
地形地貌
伊朗地处伊朗高原,位于横贯欧亚大陆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的中部。伊朗高原南部是波斯湾、阿曼湾、阿拉伯海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北面是里海和图兰平原,从西北到西南为扎格罗斯山脉脉,中部是中央高原和卡维尔大沙漠。平均海拔约1000米,最高峰是海拔5671米的达马万德山。高原和山地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沙漠约占四分之一,沙漠加上荒地总共约占三分之一。
伊朗北部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呈现东西走向,把中央高原和里海隔开,山北为里海,山南是首都德黑兰。伊朗最高峰达马万德山便位于伊朗北部。里海低地位于伊朗北部,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和里海之间的狭长的平原,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宽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这里土地肥沃,是伊朗的农业宝地。西部是塞菲德河冲积的三角洲,长百余千米,宽40多千米,是伊朗的水稻种植中心。东部是阿特拉克河和戈尔甘河冲积平原,长百余千米,宽80千米。西北部山地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的汇合处,形成了高原地形。此处的最高峰为萨巴兰峰,海拔4821米;另一高峰为萨汗德峰,高达3722米,在雷扎耶湖东岸。这些都是巨大的火山锥,因此该地区地震频繁。西北山地上有很多陷落的盆地,其中以雷扎耶湖盆地最大,其周边水草丰满,是伊朗最好的天然牧区。西南山地为扎格罗斯山主体,由西北向东南走向,从加兹温、哈马丹延伸到克尔曼沙赫地区。
中央沙漠地区平均海拔700~1000米,其东南部的纳马克盐湖为海拔300~400米;中部有著名的卡维尔盐漠(波斯语:دشت كوير,Dasht-e Kavir);东南部有卢特沙漠,这里荒无人烟,气候恶劣,干旱少雨,不生长植物,只有少数低地上生长有稀疏的灌木丛。
伊朗南部的胡齐斯坦省是卡伦河下游平原地带,长约300千米、宽150千米,是伊朗最大的平原。波斯湾北岸由于上游河流注入形成狭长的陆地。这里的阿巴斯港曾是世界大港之一。东部地区北从戈尔甘、南到霍尔木兹海峡,有崎岖的山峦、圆圆的山顶和宽阔的谷地。这个地区分为3各部分,即霍腊散地区、东部地区和俾路支地区,他们的地形各有特点,霍腊散地区的山脉比较有规则,属褶皱构造;俾路支地区是一块大的平坦地带。东部地区的最高峰为塔夫坦峰,海拔4042米,有两块盆地可以通阿富汗。
水文水利
水文
伊朗北邻里海,南邻波斯湾和。伊朗国内还有四大水系,分别是西部水系、中央高原水系、波斯湾、水系以及里海水系。主要河流有塞菲德河、卡伦河、曼德河等。在中央高原分布有大量盐湖,例如乌鲁米耶湖和纳马克湖。
河流
卡伦河
是伊朗最大的河流,属西部水系,发源于西部扎格罗斯山脉,全长850千米。上游流经很深的峡谷,下游河床开阔。上游水量大,落差也大,水力资源丰富。在其中游,有迪兹河河水注入,水量增大,部分河床达400米宽。卡伦河在地区向两个方向分流,一处向南流往,一处从阿巴丹东流入波斯湾,是伊朗境内唯一可的河流,海轮从波斯湾可通航到霍拉姆沙赫尔市。
塞菲德河
塞菲德河为伊朗第二大河,属里海水系,发源于厄尔布尔士山脉,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形成,全长720千米。塞菲德河流域雨水充沛,河水很大,对伊朗西北地区的农作物生长起到重要作用。吉兰省地处是塞菲德河低地。塞菲德河入海处形成三角洲,与东阿塞拜疆省粮仓连成一片。由于水流湍急,塞菲德河不宜航运。
湖泊
乌尔米耶湖
乌尔米耶湖是伊朗境内的第一大湖也是地球上第六大咸水湖,属中央高原水系,位于中央高原西北部。湖面面积约为5200平方千米,最大深度为16米,由13条永久性河流和许多小泉水为其供水,降雨是该湖的主要水源之一。
纳马克湖
纳马克湖位于伊朗中央高原北部,长80千米、宽30千米,面积约为1800平方千米,但其中大部分是干涸的,水仅覆盖约1平方千米的面积。湖水深度仅在45厘米到1 米之间。最重要的水源是库姆河。
里海
里海是,它是一个,在中叫“达亚耶·马赞达拉”,其地势北浅南深,最深处达1025米,表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800千米。它的盐度为12克/升,约为平均海水盐度的三分之一。伊朗拥有的里海海岸线为728千米。
地下水
伊朗西部存在一系列厚达数千米的渐中新世、始新世、白垩纪甚至侏罗纪时代的石灰质含水岩层,这些地下水以泉水的方式涌出地表或者通过渗透为当地河流补水。扎格罗斯山脉就分布有很多地下水,有许多泉水从扎格罗斯山脉的含水岩层中涌出,并给当地的卡伦河与德兹河供水。全伊朗地下水流量大约为200亿立方米/年。
水利
伊朗的水利设施由水坝、长输管道、和深井组成。全国共有42座大型水坝在运行,总蓄水能力为为330亿立方米。大多数水坝是用于水力发电、灌溉、防洪和饮用水供应的多用途水坝。伊朗全国有多达50万口深井和浅井。在伊朗高原地区的亚兹德省、霍拉桑省、和克尔曼省,估计仍有60000个传统的坎儿井系统,仍用于为乡村地区和小城镇提供灌溉和饮用水。最古老和最大的坎儿井系统位于伊朗东北部城市戈纳巴德,为近40000人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用水,主井的深度达到360多米,供水系统全长45千米。
舒什塔尔水利工程是伊朗水利系统的杰作,这是一个多功能水利系统,囊括城市供水、运输、军事防御、磨坊、灌溉等,千年来一直为胡齐斯坦平原提供灌溉,建造时间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的时代。
阿米尔·卡比尔大坝是伊朗北部中部厄尔布尔士山脉卡拉季河上的一座大坝,建于1961年,是伊朗第一座多用途大坝,可以承担灌溉、蓄水、发电等多项功能。坝基长390米、高180米,蓄水量可达1.54亿立方米。
土壤
伊朗有四种主要的土序类型,包括新成土类、旱成土类、始成土类和淋溶土类。平原和坡地最主要的土壤包括冲积土、崩积土、腐殖土和各种盐碱土壤,均属于四种主要的土序类型。伊朗的许多土壤都富含碳酸钙,被归类为钙质土壤,占国土总面积的43%,为分布最广泛的土壤。薄层土位列第二,占国土面积的29.2%。伊朗的大多数土壤肥力较低,植物对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尤其是微量营养素)吸收效率较低。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伊朗沙漠、荒地和贫瘠的山脉约占伊朗陆地总面积的一半。不过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草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8%。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1%。城市及各类建设用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
矿产资源
伊朗的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矿产博物馆”,已经探明的矿产就有68种,探明储量约为38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另外还有超过580亿吨的潜在矿产资源。其中,石储量居世界第一,石储量居世界第三,储量150吨。此外,还有锰、锑、钴、、、硼、铅、、硼、、、云母、、、硅藻土等矿产资源。伊朗矿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从北部的东阿塞拜疆省省到南部的霍尔姆兹海峡都有矿藏储备。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集中的省份主要有伊斯法罕、胡泽斯坦、克尔曼、亚兹德、霍拉桑拉扎维、哈马丹、赞詹和东阿塞拜疆等。
截至2019年底,伊朗已探明石油储量1580亿桶,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已探明储量33.9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2022年,伊朗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1.9%,天然气占全球天然气总储量的16.1%。
水资源
伊朗国内可再生水资源估计约为1285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径流总计为973亿立方米/年,其中54亿立方米/年是由地下水含水层供给。而地表水每年约有493亿立方米渗入地下含水层。2009年,伊朗人均可用水量不及2000立方米。
森林资源
伊朗全国11%的国土面积被森林覆盖,大部分森林位于北部地区,里海南岸。厄尔布尔士山脉北坡和里海沿岸省份有340万公顷的森林。温带硬木广泛生长在里海沿岸,包括山毛榉树、橡木、西伯利亚地区榆木、枫木、黑胡桃、白蜡木、格木、木、桤木和无花果木等,大约一半的里海森林由这些树木组成。西部的扎格罗斯山脉以及呼罗珊省和法尔斯省的地区盛产橡树、胡桃树和槭属。西拉子则以其柏木而闻名。
渔业资源
在伊朗的波斯湾、里海和河湖中盛产各种鱼类,有北方蓝鳍金枪鱼、沙丁鱼、里海白鱼、三文鱼、鳗鱼、带鱼、鲢鱼、印度对虾等,里海白鱼肉质鲜美,属名贵鱼类。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伊朗全国记录了超过一万种多种植物,包括各种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门。伊朗山区主要分布着伞形科植物、菊科植物、紫草科植物、十字花科、豆科、禾本科等植物类型。里海南岸的保护区丰富了那里大量分布着从冰河时期幸存下来的物种。厄尔布尔士山脉脉北坡森林茂密,分布着80个乔木树种和180个灌木树种。伊朗地区,最常见的植物主要有、小麦、黄金葛、、黛粉叶芋等。马来沉香(Aquilaria malaccensis)、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 )等是在伊朗有分布的濒危植物。
动物
伊朗境内的动物主要为中亚区系的动物,有800种脊椎动物。其中有约100种属哺乳纲;400种鸟类;100多种爬行纲;50多种鱼类。此外,还有数万种无脊椎动物。山羊、许杨玉琢、驼、马、牛、驴、波斯猫、鸡、狗、喜鹊、乌鸦、麻雀、云雀、野鸭等是伊朗常见的动物。至少有74种伊朗野生动物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波斯豹是世界上最大的豹亚种,主要生活在伊朗北部,也濒临灭绝。伊朗有五分之一的哺乳动物为原产于当地,包括欧洲野山羊、、里海赤鹿、波斯野驴、厄尔布尔士红山羊、、黑背羚等。在伊朗卡维尔盐漠边缘生活的是极度濒危物种,受到伊朗政府的重点保护。伊朗还有许多濒危鸟类,包括在沙漠里栖息的,以及白、、士麦那翠鸟、、鹈鹕属等。
自然保护地
伊朗全国共有185个各类型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海洋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总面积达1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0%。主要的自然保护地包括巴赫拉姆戈尔保护区、古勒斯坦国家公园等。1971年伊朗签署《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公约内容包括其境内22个受保护湿地。
巴赫拉姆戈尔保护区
巴赫拉姆戈尔保护区位于法尔斯省东部,距离设拉子四百五十千米。该地区的地貌包括沙漠、平原和山地,其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和植被多样性使其成为许多动物的栖息地,生活着亚洲猎豹、狞猫、鸨、松鸦等稀有动物。北山羊、山羊、绵羊、狼、丛林猫等动物也在当地栖息。
古勒斯坦国家公园
古勒斯坦国家公园位于厄尔布尔士(Elburs)山脉东部,占地91890公顷,海拔在1000~1400米之间。古勒斯坦国家公园的动物种类丰富。常见的动物包括野猪、山羊、绵羊和野猫。胡兀鹫、金雕、普通秃鹰和普通红等鸟类在此地栖息。该地区的大量野猪已经习惯了人类的存在,甚至不再害怕从他们手中抢夺食物的人。
自然灾害
伊朗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主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风暴、森林火灾和泥石流。在1980~2020年间,伊朗共发生了79次地震,占自然灾害总数的41%;79次洪水,占自然灾害总数的41%;11次风暴,占自然灾害总数的8%;4次泥石流,占自然灾害总数的2%。
伊朗地震发生频繁,据2004年的政府报告显示,伊朗境内有近半数家庭受到地震的影响和困扰。尽管绝大多数的地震的震级都很小,但一年数十次的地震频率,还是让伊朗人心惶惶。之所以会这么频繁地发生地震,是由于伊朗处于几十条地震带上。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伊朗有过二十余次强度在里氏6级以上的大地震,包括1968年7.3级的费尔道斯地震,该地震造成了2万人死亡;以及1978年里氏7.8级的塔巴斯地震,该地震造成1500余人死亡;还有里氏6.6级的巴姆地震等。地震多数发生在阿拉伯板块和欧亚板块板块的交会处,具体集中在沿线附近。
2022年7月下旬,伊朗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强降雨导致伊朗26个省份发生洪涝和山体滑坡,造成至少95人死亡和200人失踪,影响了伊朗400 个城镇和村庄,并摧毁了20000多所房屋,超过78000名伊朗人受到洪水影响。
行政区划
伊朗的行政区划分为五级,分别为省、市、区、县和乡,其中省是最高行政区域。伊朗全国共有省31个,市397个,区984个,县1154个,乡2499个。31个省被划分为5个地区,这些地区不是正式的行政单位,而纯粹是为了方便政府行政而存在。在所有省中,面积最大的是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面积最小的是2010年设立的厄尔布尔士省。所有城市中,超过50万人口的被定为“特大城市”,共包括15个城市,包括德黑兰、伊斯法罕、、马什哈德市、等。德黑兰市既是德黑兰省首府,也是伊朗首都。
主要城市
德黑兰
德黑兰是伊朗的首都、德黑兰省的首府,也是伊朗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其位于海拔1200~1900米的南麓,地势北高南低,伊朗最高峰达马万德山在其境内,山顶终年积雪,夏季仍可观赏,形成德黑兰特殊景观。市区总面积750平方千米。德黑兰一词原意为“暖坡”,它在历史上只是雷伊城的一个村落,雷伊在公元1220年以前曾作为伊朗的首都。18世纪,恺加王朝的第一任国王奥高·穆罕默德汗于1795年将德黑兰定为波斯首都。在恺加王朝期间,德黑兰市进行了颇具规模的规划,留下了呈现波斯王朝的建筑风格。1926年之后,巴列维伊朗推行现代化,对德黑兰市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使它成为中东地区现代化的大都市之一。1979年伊斯兰教共和国成立后,德黑兰增添的新建筑不多,其中最显著的标志是新修建的地铁。德黑兰是中东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2016年常住人口869.3万。其工业产值约占伊朗除石油工业外的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5%。主要产业有炼油、水泥、陶瓷、电器、汽车、玻璃及其制品、卷烟、纺织、食糖、鞋、医药等。2014年,北京市与德黑兰市结为友好城市。
马什哈德
马什哈德位于伊朗东北部,是伊朗第二大城市,霍拉桑省拉扎维省的首府,在历史上也曾一度成为波斯王朝的首都。马什哈德市的面积约有204平方千米,2016年人口约340万。它既是一个古老的城市,约有两千年悠久的历史,是神仙路进入波斯的第一站。马什哈德大致建于公元7世纪到9世纪,从伊利汗国时期开始繁荣起来。在萨菲王朝时期这座城市以第八任什叶派伊玛目的神殿命名,意为“殉难者的葬地。马什哈德也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已建立许多现代工业企业,如食品加工、纺织、皮革、水泥工厂,还有汽车制造、电器等企业,已成为伊朗东部的经济中心。马什哈德市是一座宗教气氛浓厚、历代名人两周王陵众多和古迹丰富的城市。市内一座座由金色圆顶和高耸的宣礼塔构成的清真寺,每逢星期五大礼拜日,清真寺大殿挤满了前去礼拜的教徒。伟大的波斯诗人菲尔多西也安葬在这里。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位于伊朗的中部地区,海拔1590米,是伊朗的手工业和纺织工业制造中心,也是伊朗第三大的城市,2016年人口196万人。该城历史悠久,始建于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它曾是“丝绸之路”南路的一处驿站,也曾是东西方物资交换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伊斯法罕风景优美,依山傍水,拥有11世纪-19世纪各种伊斯兰教风格建筑。2006年当选为“伊斯兰世界文化之都”“伊朗文明与文化之都”,是伊著名旅游胜地。伊斯法罕也是伊纺织工业和手工业制造中心,在历史上曾富甲天下,伊民间有“伊斯法罕半天下”之称。
设拉子
设拉子市位于伊朗南部,距首都德黑兰895千米,北靠扎格罗斯山脉,东临马哈尔鲁河,临近石油富集区波斯湾,海拔1600米,河光山色,风光旖旎。2016年设拉子市人口156万,面积220平方千米,是继德黑兰、伊斯法罕后的伊朗国内第三大城市,是省会所在地。设拉子市是伊国内重要城市之一,是伊朗古代文化中心和旅游胜地。2500年前,波斯部族安山居鲁士定都设拉子,并以设拉子为中心创立了。设拉子市还是伊朗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诗人哈菲兹和萨迪·设拉兹的故乡。设拉子素有“花都”之称,又有“玫瑰与新疆歌鸲之城”的美誉。市区内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玫瑰园和果园,大街两旁绿树成荫、草坪如织,街心公园百花争艳。
政治
政体
伊朗是一个实行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制国家,其政体的社会基础是受毛拉控制的寺院、神学院和广大虔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伊朗拥有至高无上的道德权威,伊朗的一切法律和规章都必须依据伊斯兰准则。伊斯兰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实施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立法权由伊斯兰议会行使;行政权由总统及内阁行使;司法权由最高法院行使。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裁决伊斯兰议会与宪法监护委员会在立法问题上发生的争执。由司法总监行使司法权,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在伊朗,最高领袖、领袖专家会议、宪法监督委员会与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权力更大,最高权力并不在世俗政府手中。
最高领袖
伊朗最高领袖为全国人民的领袖,其职责包括制定国家的总方针;统率全国武装力量;任免各武装部队首脑;司法首脑;声像组织主席;签署当选总统任职书;在最高法院判决总统有渎职行为,议会认为总统无执政能力后,有权罢免总统;有权决定举行公民投票、宣战、停战和大赦;协调和解决三权分歧;裁定通过正常途径得不到解决的一切问题。宪法规定,最高领袖应为绝大多数人民公认,如无合适人选,可由“专家会议”推举一名伊斯兰教法学家担任。1989年6月阿里·哈梅内伊成为伊朗最高领袖。最高领袖办公室拥有下列直属机构包括穷人基金会、外交关系战略委员会、3.15基金会、烈士基金会、住房基金会、扫盲运动、最高文化革命委员会、伊斯兰宣传组织、土地分配委员会。
领袖专家会议
领袖专家会议是1979年根据宪法设立的常设机构,由公民投票选举86名法学家和宗教学者组成,其职责是选定、监督和罢免最高领袖。如果领袖去世或辞职,或被罢免时,由专家会议选定和推荐新的领袖。专家会议每年举行两次,2016年阿亚图拉·艾哈迈德·贾纳提担任领袖专家会议主席。
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
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责是制定国防和安全政策,并协调与伊朗国家总政策有关的政治、情报、社会、文化和经济活动;利用国家物质和经济财富应对国内外威胁。委员会成员包括:三权机构首脑、武装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计划与预算组织主席、领袖决定 的两名代表、外交部部长、内政部部长、情报部部长及有关的某部部长、军队和卫队总司令,总统自动担任主席。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的决定经最高领袖确认后,才能付诸执行。
司法首脑
伊朗的司法首脑为司法总监,由领袖任命一位精通神学、公共、司法业务,有才干的人出任,任期5年。其职责是组成必要的司法机构,任免法官;与最高法院的法官协商后,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在司法首脑的领导下,成立行政公共法庭和“国家监察组织”,分别审理民众对政府机关的诉讼,以及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司法部长由司法总监推荐,总统任命,议会批准,负责协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2021年古拉姆侯赛因·穆赫森尼·埃杰伊出任司法总监;2023年长莫尔特扎维·穆加达姆出任最高法院院长,同年穆罕默德·贾法尔·蒙塔泽里出任总检察长。
宪法监督委员会
宪法监督委员会由11人组成,其中5人是最高领袖任命的宗教法学家,6人是司法总监向议会推荐并投票通过的普通伊斯兰教法学家。宪法监督委员负责监督专家会议选举、总统选举、伊斯兰教议会选举和公民投票,有权批准议员资格,有权解释宪法。其主要职责是审议和确认议会通过的一切决议案,保证不违背伊斯兰教义和宪法原则。监督委员会过去可以并且已经解散过了伊朗议会的民选议员。最高领袖可以撤销监督委员会的决定。该委员会负责人为“宪法监护委员会秘书”,2022年艾哈迈德·贾纳提担任宪法监护委员会秘书。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于1988年3月成立,1989年7月经宪法确认。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凌驾于议会和宪法监护委员会之上,职责是在宪法监护委员会与议会之间意见相悖时做出裁决,委员会人员由最高领袖决定。2017年萨迪·设拉兹格·拉里贾尼出任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
议会
伊斯兰议会是伊最高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方可生效。议员共290名,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其中285个席位由各选区经两轮投票选举产生,其余5个议席分别专属琐罗亚斯德教选区、犹太人选区、亚述人选区、迦勒底基督教选区和亚美尼亚人选区。议会设有主席团和12个专门委员会。主席团由议长、两名副议长、三名干事、六名秘书共12人组成,任期1年,任满后由议员投票改选,可连选连任。第十一届议会选举于2020年2月举行,当选议员于5月宣誓就职,议长为穆罕默德·巴盖尔·卡利巴夫(穆罕默德·巴吉尔·卡利巴夫)。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规定,议会可在宪法规定范围内就所有问题颁布法律,所颁布的法律不得与国教或宪法原则相抵触。议会有权对国家一切事务进行调查和审核,批准同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和重大合同。议会须有2/3议员出席方可成为正式会议,任何提案至少须有15名议员提出,才能在议会进行讨论,做出以公民投票方式决定有关国家的重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的决议时,须经出席会议的2/3议员通过。总统经全民选举产生后,须向议会提交内阁人选,议会对此进行信任投票。只要有1/3以上的议员提议,即可弹劾总统,如果2/3的多数议员投票通过,即可罢免总统并呈领袖批准。
总统
伊朗总统是伊朗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名义上是仅次于领袖的国家领导人,由公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可连任一届,还可不连续任三届。总统拥有除领袖掌管事务外的行政领导权;负责实施宪法、签署议会和经公民投票做出的决定;总统对人民、领袖和议会负责,可直接任命数位副总统和专项事务的特别代表;总统有权任免各部部长,但须经议会认可;内阁部长对总统和议会负责;第一副总统主持政府日常工作,同时还有数名副总统,协助主管其他专门事务;总统直接负责实施国家计划、预算、行政和就业事务。驻外使节由外交部长提名,经总统批准。总统签署驻外使节国书并接受外国使节的国书。2021年的总统选举中易卜拉欣·莱希在选举中胜出,并于同年8月3日就任。2024年5月19日,时任伊朗总统的莱希在一起直升机硬着陆事故中,遇难离世。20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任命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为代理总统。根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如果总统遇难或无法履职,第一副总统将接替总统职务,同时伊朗需在50天内举行总统选举。2024年7月6日,伊朗选举委员会发言人穆赫森·伊斯拉米宣布,伊朗前卫生部长马苏德·佩泽什基安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宪法
1906年的伊朗立宪运动中,伊朗议会通过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宣布,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国王的权力应受议会的约束;议会拥有制定宪法、颁布法律、审批国家预算的权力。1949年巴列维伊朗时期,伊朗立宪会议修改宪法,授予国王拥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同年5月4日,巴列维宣布成立参议院——罗马元老院。参议员完全由国王任命,由上层保守分子组成,以抵消议会中反对派的力量。
伊斯兰革命后于1979年12月颁布第一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规定伊朗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宪法认为伊朗的国家主权属于真主,总统和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主要的民主程序和权利从属于监护委员会和最高领袖。宪法中存在一定的自由主义和左派价值观,但“理想的伊斯兰教社会的价值观、原则和制度”居于领导地位。1989年4月伊对宪法进行部分修改,突出伊斯兰教体制、教规、信仰、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绝对权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该国最高领袖正式批准经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可授权第一副总统掌管内阁日常工作。确认了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的合法存在。
政党
1979年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执政后,成立了伊斯兰共和党,该党主要成员为教法家,并开始慢慢取消其它党派和组织。1985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宣布实行一党制,执政党为伊斯兰教共和党。1987年6月,伊斯兰教美国共和党被解散。1988年末,政党法被修订,各政党活动恢复。2016年,政党法修正案经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讨论通过。截至2019年3月,共有98个政党提交了符合政党法修正案要求的注册材料。自伊斯兰共和党解散之后,伊朗再没有出现过执政党。在伊朗的政治制度中,绝大多数政党参政议政的权力和作用都很有限。伊朗政坛可按主张的社会主义分为两大集团,即改革派集团和保守派集团,所有政党宗教色彩浓重,不存在意识形态差异,在事关国家重大利益的问题上无明显路线分歧。其中,改革派集团包括伊斯兰工党、建设公仆党、德黑兰战斗的宗教人士协会等。保守派集团包括伊斯兰联合党、德黑兰战斗的宗教界协会等。现任总统自称“中间主义者”,是温和的保守派。
政要
对外关系
综述
伊朗伊斯兰教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反对强权政治、反对单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反对西方国家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或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国。愿同所有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关系。伊朗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认为应当尊重他国文化、历史和宗教信仰。在波斯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问题上,倡导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伊朗政府与99个联合国会员国保持外交关系,但与美国和以色列王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伊朗当地时间2024年1月31日,伊朗宣布对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科威特等28个国家单方面免签。
和美国的关系
1850年6月28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莱顿(John Middleton Clayton)授权美国驻伊斯坦布尔市公使乔治·马什(George P. Marsh)与波斯临时代办谈判友好通商条约,这是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第一次正式外交接触。1883年美国与伊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巴列维伊朗执政后,曾借助美国的力量来争取独立地位。1942年1月29日,同年美国派兵入驻伊朗。1943年应巴列维伊朗邀请,美国派出军事、粮食、经济、医疗相关代表团来到伊朗进行监督。巴列维甚至授权美国人米尔斯管理伊朗的财政。德国投降后美国从伊朗撤军。
美国和伊朗于1980年4月断绝了外交关系,自此之后,美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就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仅通过瑞士为在伊朗的美国公民提供有限的领事服务。伊朗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也没有大大使馆。
2014年,哈桑·鲁哈尼当选总统后,与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中原地区、俄罗斯帝国、法国、英国、德国)达成全面协议。2016年,协议得到执行。2018年5月,美国退出协议并对伊朗恢复单边制裁,此举遭到其它各方的反对。2019年5月起,伊朗开始逐步减少对伊朗核协议的履行义务。2021年4月,由于美国拜登政府希望重返伊核全面协议,各方聚在举行联委会会议,开启美国和伊朗恢复履约的谈判进程。
和中国的关系
中国与伊朗各层级交往密切,两国最初来往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自1971年8月16日中伊正式建交以来,双方交往已有50余年。近年来两国政治互访包括,2016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伊朗;2017年4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访问伊朗;2018年6月,伊朗总统鲁哈尼访问中原地区;2019年2月,伊朗议长拉里贾尼访问中国;2021年3月,王毅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的身份访问伊朗;2022年12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访问伊朗;2022年1月,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访问中国;2022年4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魏凤和访问伊朗;2023年2月总统莱希来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等。
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稳步开展。2022年,中伊双边贸易额158亿美元。2023年1~8月中伊双边贸易额96.8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67.4亿美元,中方进口额29.4亿美元。2021年3月,中伊两国签署全面合作计划。2022年1月,中伊双方宣布启动全面合作计划落实工作。
两国人文交流密切。中伊双方在两国文化、科学和技术合作协定框架内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双方艺术团组多次互访和赴对方国家参加艺术活动。中伊双方合作在德黑兰举办了6届“欢乐春节”系列活动,深受当地民众欢迎。2019年4月,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德黑兰国际书展。
与以色列的关系
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政府已不再承认以色列国家,切断了与以色列的所有外交和商业联系。自1985年以来,伊朗和以色列一直在中东进行代理人战争,极大地影响了中东的地缘战略。包括2006年的2006年以黎冲突,也门冲突,叙利亚内战等。双方的冲突还涉及对彼此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和破坏,包括对核设施和油轮的攻击。总体而言,伊朗~以色列代理人冲突是一场复杂而持续的冲突,对中东的政治和安全动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继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后,伊朗政府承认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
与俄罗斯的关系
俄罗斯与伊朗建立了密切的友谊,双方在经济和军事上有诸多交流。2005年,俄罗斯是伊朗的第七大贸易伙伴,对伊朗出口总额的5.33%来自俄罗斯。两国的贸易关系从2005年的1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7亿美元。汽车、水果、蔬菜、化学品、玻璃、纺织品、塑料手工编织地毯、石材和石膏产品是伊朗出口到俄罗斯的除石油以外的主要产品。2010年7月,伊朗和俄罗斯签署了一项协议,以加强两国在发展能源部门方面的合作。该协议的特点包括建立一个联合石油交易所,该交易所的石油日总产量高达1500万桶,有可能成为全球领先的市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卢克石油等已越来越多地参与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2022年7月19日,俄罗斯帝国和伊朗签署400亿美元协议,是伊朗经济界最大规模外国投资协议。当天伊朗外汇市场启动伊朗里亚尔/俄罗斯卢布货币交易。2022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使用伊朗提供的无人机轰炸乌克兰。2023年3月,伊朗决定向俄罗斯购买苏~35战机。
2025年1月17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访问莫斯科期间,与俄方共同签署《俄罗斯联邦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当地时间4月21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法律文件,批准了俄方与伊朗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根据俄总统网站信息,该条约涉及国防、反恐、能源、金融、工业、农业、文化、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等领域。条约有效期为20年,到期自动延长5年。
与伊拉克的关系
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的历史都可以延续几千年。伊朗和伊拉克有着漫长的边界,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宗教遗产。在远古时代,伊拉克一直是波斯核心地区的一部分。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革命之后,两国之间的现代关系变得日益消极,后来哈希姆王朝被推翻,导致该国退出了《巴格达公约》。2022年9月28日,伊朗打击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自治区组织,造成数十人死伤。伊拉克对伊朗的行动予以强烈谴责。2023年7月11日,伊朗和伊拉克签署一项以物换物贸易协议,伊拉克的原油和重油将换取伊朗的天然气。
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
伊朗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极为复杂,两国针对不同的地缘战略问题和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如对伊斯兰教的解读,对伊斯兰世界领导权(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争夺,石油出口政策以及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虽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都是穆斯林多数国家,遵循《伊斯兰教圣经》中的教义进行统治,但由于政治议程的差异,以及信仰分歧加深,双方关系充斥著敌对,紧张和对抗。2016年1月4日,作为逊尼派大国的沙特阿拉伯处决了一名什叶派穆斯林神职人员,事件引发伊朗国内抗议和示威活动。其中沙特阿拉伯驻伊朗大使馆和驻马什哈德市领事馆遭到示威者的冲击和洗劫,事件发生后沙特同伊朗断交。2016年2月14日,瑞士外交部宣布,该国将利用己方在沙特和伊朗的外交大使馆为双方搭建起交流平台。自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外交紧张以来,瑞士一直充当伊朗同古埃及、美国之间的协调者。2023年3月1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居中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代表团于北京市进行4天的会谈后同意复交。2023年6月6日和7日,伊朗驻沙特使领馆以及伊朗驻伊斯兰合作组织代表处陆续重新开放。
与埃及的关系
伊朗1979年爆发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伊朗。同年,埃及与以色列王国签署和平条约,并向伊朗流亡国王提供政治庇护,伊朗随即宣布与埃及断交。两国关系至今没有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只是在对方国家互设利益代表处,代办外交事务。
与欧盟的关系
2024年5月14日,欧盟理事会宣布,欧盟将对供应、销售或以其他方式参与转让伊朗导弹和无人机的个人和实体实施资产冻结和旅行禁令,并禁止向其提供资金或经济资源。此外,欧盟还将禁止向伊朗出口用于无人机开发和生产的更多零部件。对此,伊朗外交部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表示,欧盟对伊朗实施更多“非法”制裁“令人遗憾”,伊朗行动出于“自卫”。
国际组织
1945年10月24日,伊朗加入联合国正式成为其成员国,并参加其附属委员会及加入15个专门机构。此外,伊朗还加入了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伊斯兰教会议组织(OIC)、(G77)、(NAM)、发展中、互相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ICA)、亚洲合作对话组织(ACD)、、(APSCO)等。并且是(OPEC)和经济合作组织()的创始国。2005年6月,伊朗成为(WTO)的观察员国家。2005年7月,伊朗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观察员国。2024年1月1日,伊朗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
军事
发展简史
在巴列维时期,伊朗靠着石油赚取的财富从美国和欧洲大量购买先进的军事武器,一度号称“中东第一军事强国”,在军事实力上曾排名世界第五位。1979年以后,由于的消耗,同时也受西方制裁的影响,伊朗的军事实力较其强盛时期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并开始着手于自主研发。1979年2月,伊朗新政权将国王军中的师、旅级的高级军官进行替换,将除以外的国王军的大部分力量收编进伊斯兰教革命军的队伍里。1979年5月5日,最高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下令建立伊斯兰教革命卫队,这支队伍具有宗教性质,其主要任务是保卫伊斯兰政权,其它方面还包括镇压反伊斯兰政权的行动、以及有效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活动和武力威胁等。在政权逐渐稳固后,宗教领导层决定对军队进行清洗,共有数百位军人被处决,万余名军人被退役。爆发初期,伊朗军队和革命卫队在战场遭遇挫败,这时国防部审慎地采纳了“建议”,并因此在之后的战役中获得胜利。“乌鲁米耶建议”最初由第64步兵师的扎希尔·内扎德和设拉齐上校提出,由国防大学校长纳姆居完善并写了书面报告向国防部提交。1981年9月,扎希尔·内扎德升为准将并担任联合参谋长,设拉齐升任陆军总司令,之后“乌鲁米耶建议”得到彻底的履行,促成了伊朗军事体制的确立。
宪法规定,伊朗最高领袖兼任武装力量总司令。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国防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由总统、伊斯兰教议会议长、司法总监、外交部长、内政部长、国防部长、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革命卫队司令和两名最高领袖的代表组成。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作为武装力量总司令的最高办事机构,负责制定军队、革命卫队的长远规划,监督武装力量贯彻执行总司令(最高领袖)的指令,并统一领导国家军队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作战训练。各军种参谋部和伊斯兰革命卫队联合参谋部负责各自部队的陆海空三军的指挥和协调工作。国防部负责军事预算、军工生产、武器装备的采购、财务管理、建规立法、军事工程设计和部队的医疗卫生工作等。伊朗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为两年。妇女无需服兵役。2023年10月,伊朗将服役期缩短3个月。
自1979革命以来,为了克服外国禁运,伊朗政府发展了自己的军事工业,生产了自己的坦克,装甲输送车,导弹,潜艇,军舰,导弹驱逐舰,雷达系统,直升机,海军和战斗机。2023年,伊朗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高超音速导弹技术的国家,与俄罗斯、中国、美国和朝鲜并列。
力量构成
伊朗拥有世界第17大军队。伊朗伊斯兰教共和国武装部队由几个部分组成:陆军正规部队,包括地面部队、防空部队、空军和海军,以及伊斯兰教革命(IRGC),总兵力约54.5万人。此外,伊朗还拥有约35万预备役部队。虽然正规军以传统身份保护国家主权,但伊斯兰教革命卫队的任务是确保伊斯兰共和国及其制度的完整性。伊朗政府在伊斯兰教革命卫队内设有一支准军事志愿民兵部队,称为Basij,其中包括约9万名全职现役军人。
2021年,伊朗军费开支达到246亿美元,占该国GDP的2.30%,其中伊斯兰教革命卫队的资金占伊朗军费开支总额的34%,就军事预算而言,伊朗是世界排名前15位的国家之一。
军事活动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是伊拉克和伊朗之间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事于1980年9月22日随着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入侵伊朗爆发,到1982 年中期,伊朗军队成功地将伊拉克军队赶回了伊拉克。1982年7月,伊朗决定入侵伊拉克,发动攻势并占领了巴士拉等城市。到1988年,伊朗军队军队在伊拉克境内被击败,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接受了联合国斡旋的停战协议。两伊战争共造成伊朗军队16万人死亡,6万人失踪以及16万平民被杀。
叙利亚内战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伊朗在叙利亚内战中为叙利亚政府提供了大量支持,包括后勤、技术和财政支持,以及培训作战部队。伊朗认为叙利亚政府的生存对其地区利益至关重要。据估计,在叙利亚的伊朗政府人员人数从数百人到数万人不等。在2015~2018年伊朗干预的高峰期,伊朗估计向叙利亚部署了10000名伊斯兰教革命卫队成员以及5000名伊朗陆军人员。截至2023年,伊朗在叙利亚拥有55个军事基地以及其他515个军事据点,其中大部分位于阿勒颇省和代尔祖尔省以及大马士革郊区。
海湾石油危机
2019年4月,美国决定停止八个伊朗原油进口国的制裁豁免,以截断伊朗财源。5月,美国军队正向中东海域部署林肯号航母打击群和一个轰炸机特遣队,意在震慑伊朗潜在的军事行动准备。美国特朗普政府及其在中东地区内外的盟友纷纷指责,试图恢复核弹发展计划的伊朗使用水雷攻击了包括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日本等国家的油轮。5月底,美国在中东的盟友沙特阿拉伯主持召集有其它阿拉伯中东产油国参加的阿盟和海湾国家两场峰会,剑指伊朗,敦促国际社会对伊朗采取严厉措施。伊朗方面坚决否认攻击油轮的指责。但它也升级其威胁表示:如果协议各方都不履行承诺,它也将正式恢复核计划。如果美国对其动武,它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随后发生了美国军队一架无人机被击落事件:美军声称无人机在国际空域,而伊朗称其已经进入伊朗领空,所以才将其击落。随着中东霍尔木兹海峡战云密布,本来在国际禁运下仍然价格疲软的石油两度跳跃上升,世界石油市场波动震荡,开始对全球经济走向产生影响。
人口
人口数量
至2021年底,伊朗全国人口为8502.9万,列世界第18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1人,城镇人口数量占比75.5%,人口年增长率为1.08%,生育率为2.15,人口平均寿命为77.3岁,15岁以下人口占比为24.1%,15~64岁人口占比为70.9%,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5%,男性人口约占50.7%。
族群
古代人是伊朗高原的原始居民,后来在公元前2000年至3000年的时候,雅利安人从中亚迁徙而来并于当地古亚洲人进行融合。伊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很多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截至2021年,属欧罗巴人种南支的波斯人为伊朗的主要族群,占总人口的66%。人占总人口的25%,属人种。库尔德人是西亚的古老民族之一,占全国总人口的5%,属欧罗巴人种。其它还有约300万的古兰人、约240万人的马赞达兰人、约160万的卢尔人、约120万人的俾路支人、约100万人的阿拉伯人、约100万人的巴赫蒂亚尔人,此外还有土库曼斯坦人、卡什卡伊人、恺加人、亚美尼亚人、人和人等。目前,在伊朗长期居住的华裔约有数百人。
语言
从语言文字的分类来看,伊朗的语言主要分为印欧语系伊朗语族、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以及闪含语系等。是伊朗的官方语言,在阿富汗被称为达里语,在塔吉克斯坦被称为塔吉克语,其属于印欧语系的伊朗语族,使用这一语族的主要有波斯人、卢尔人、马赞达兰人、吉兰人、库尔德人、巴赫蒂亚尔人、、俾路支人等,占伊朗总人口的62%。全球大约有6200万人以波斯语为母语。
波斯语(波斯语:法尔斯省ی=Fârsi),又称帕尔斯语,是印欧语系伊朗语族西支的一种语言,起源于8至9世纪。波斯语是伊朗、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官方语言之一。波斯语还广泛分布于中亚其他地区,如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全球约有一亿人口使用波斯语。 波斯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移民从这些地区流入周边国家,波斯语在很多国家都有说唱社群。由于历史与宗教原因,现代波斯语中有近40%的词汇来自闪含语系的阿拉伯语。波斯语采用波斯-阿拉伯字母拼写。
此外,还有使用阿尔泰共和国语系突厥语族的人、卡什卡伊人、土库曼斯坦人、恺加人等,主要分布在伊朗西北部,占总人口的18%;以及使用闪含语系讲的阿拉伯人,主要集中在胡泽斯坦省。阿拉伯语作为宗教语言也在伊朗境内被使用。文字方面,古波斯语用的是楔形字母,后来改用的字母拼写,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很多其它语言中的词汇,例如阿拉伯语、蒙古语、突厥语、汉语等。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教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此外,还有基督教、犹太教和琐罗亚兹德教,它们均为伊朗保护的少数宗教,并在伊斯兰议会中保留了席位。伊朗政府并没有正式承认无宗教的伊朗人。所有无神论者、无宗教者、不可知论者和从伊斯兰教改宗者都被归入了穆斯林当中。
历史上,伊朗人信奉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波斯文:مزدیسنا)。公元7世纪,波斯被阿拉伯人征服后皈依伊斯兰教教。现在伊朗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教,大多数属什叶派,是世界上拥有伊斯兰什叶派教徒人数最多的国家。伊斯兰教的经典为《伊斯兰教圣经》。伊斯兰教穆罕默德伊斯兰葬礼后,伊斯兰教在继承权上发生分歧,由此产生逊尼派和什叶派,此后在两派中又产生许多新的教派。16世纪萨非王朝将什叶派伊斯兰教教定为国教后,什叶派伊斯兰教成为现代伊朗和的主要宗教。
伊朗有伊斯兰教专职教士数万人,全国有几万座清真寺。每个清真寺就是一个小的政治中心,管理周边居民的一切事务。全国的宗教中心是库姆市,城内约有150多座规模不等的清真寺。圣城库姆有很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大街小巷都可见到穿教士服的神职人员。城内最大的清真寺称“大礼拜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库姆神学院是伊朗毛拉的最高学府,有时多达万名学生和教士,还有外国留学生在这里学习伊斯兰教法。
基督教徒多数是亚美尼亚人,其中有罗马天主教徒、新教徒和圣公会教徒等,大约有25万至37万基督徒居住在伊朗。犹太教在伊朗有30座犹太教堂以及一些教会学校和社团,大约2万多名犹太人生活在伊朗。琐罗亚斯德教由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在公元前10世纪创立,又称教或拜火教,其经典为《阿维斯塔》,信仰善恶二元论,是古代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的主要宗教信仰,后在萨珊王朝时被定为国教。伊斯兰教传入伊朗后,大多数琐罗亚斯德教徒改奉伊斯兰教。伊朗尚有几万琐罗亚斯德教徒,分布在亚兹德、伊斯法罕、基尔曼和德黑兰市及某些农村。
经济
综述
伊朗属于中低收入世界经济体,其长期受到欧美国家的经济制裁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经济增长不稳定,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面通货膨胀严重。2020年人类发展指数为0.774,属全球中游水平。伊朗土曼是伊朗官方货币,由伊朗中央银行发行。2020年5月4日,伊朗议会投票通过《伊朗货币和银行法》修正案,将官方货币改为“土曼”,1万伊朗里亚尔兑换1土曼,但截至2023年伊朗的货币改值计划尚未完成,里亚尔和土曼在伊朗境内均有流通,流通有面值最小为1000里亚尔的硬币和最大面值为100万里亚尔的纸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巴列维伊朗的现代化政策下,伊朗经济建造取得了较大进展。从1949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七年发展计划(1949~1956),到1978年共制定了五个发展计划(第二个发展计划开始改为五年),伊朗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8%,各类工业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伊朗已初步形成了不少进口商品的替代工业。但伊朗经济的迅速发展完全依赖于巨额石油收入的支持。1978年下半年,由于爆发了反国王运动,国内政局激烈动荡,其石油产量不但大幅度下降,伊朗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伊斯兰教革命后由于经济政策的激烈转变,一度造成了经济混乱:不少企业被迫停产。欧美国家的经济制裁也使伊朗经济遭受重大损失。20世纪90年代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整个经济开始稳步复苏,但由于过渡依赖石油产业,伊朗经济在21世纪严重受到国际油价变动的影响,经常因为国际油价下跌或出口石油受到制裁而遭遇经济危机。
第二产业是伊朗的主导产业,其中石油产业、汽车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产业,贡献了伊朗大部分的外汇收入和经济增长。伊朗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大米、大麦、棉花、茶叶、甜菜、水果等。番红花则是伊朗的特色农产品。伊朗第三产业则以旅游业、信息和通信产业为主。伊朗历史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但新冠疫情以来旅游遭受重大打击。
2022年伊朗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885亿美元,人均GDP为4387美元。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7:38.9:48.7。全国通胀率为40.2%,失业率为9.2%。外债为88.85亿美元,是世界上债务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2019年税收收入达382亿美元。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伊朗的国际贸易总额为738.8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为388.9亿美元,出口总额为349.9亿美元。
第一产业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在伊朗的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创造了全国20%的就业机会,农业及农产品外贸在国民经济和非石油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伊朗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全国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0%以上,为5200余万公顷。其中,有1800万为已耕种面积,也940万公顷是旱田,但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伊朗的粮食自给率达90%。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大米、大麦、棉花、茶叶、甜菜、水果、干果、奶制品、鱼子酱、羊毛等。西红花是伊朗特色农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2020年,伊朗向6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近325吨西红花产品,价值逾1.9亿美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西班牙等国是伊朗藏红花主要出口国。2020年出口了883万吨农产品和食品,价值62.1亿美元。
第二产业
伊朗的第二产业以石油天然气工业、汽车产业、工矿业为主。伊朗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工业是其支柱产业,石油工业在GDP中占比5.2%,是伊朗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伊朗全国有27个陆上和13个海上石油生产区,2022年伊朗日均出口原油升至百万桶。在石化产品方面,伊朗生产多达350种石化产品,并出口到30个亚洲、欧洲和南美国家和地区。共有56个石化厂正在运营,每年生产5400万吨石化产品。伊朗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5.1%。2020年每天产量达10亿立方米,产值相当于600万桶石油。
伊朗是世界上第19大汽车制造国。汽车产业为伊朗第二大支柱产业,2020年总销售额为120亿美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2021年伊朗共生产89.4万辆汽车。2019年,伊朗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78辆,IKCO和SAIPA是该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然而自2018年8月美国对伊朗汽车产业施加制裁以来,受制于金融渠道不畅,以及各大外资汽车品牌纷纷暂缓或停止涉伊业务,导致零配件供应紧缺,伊朗汽车产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几乎所有外国合作伙伴都撤出了该国,汽车产量下降明显。
伊朗政府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发展采矿业。伊朗每年生产约200亿美元矿产品,其中一半用于国内消费,其余用于出口。2018年向世界各国出口了约87亿美元的各种矿产。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伊朗矿产品出口额105.3亿美元,出口量915万吨。
第三产业
伊朗的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信息和通信产业为主。伊朗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历史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除大量自然景观外,伊朗有数万处历史、文化景观,登记在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多达四千多个。 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市是伊朗主要旅游地区。伊朗旅游业客源主要来自欧洲和东南亚。伊朗旅游业从业人数占总人口的1.8%。2019年,伊朗全年旅游产业创收117亿美元,国际访客850万人次。疫情以来,伊朗旅游产业损失多达76亿美元。大部分从业者和企业面临失业、倒闭。伊朗信息和通信产业从业人员约有15万人,有200多家从事软件开发的公司。伊朗国家电信公司(TCI)是伊朗最主要的电信企业。2009年,该公司进行私有化改革,在德黑兰证交所公开上市,并以78亿美元的总市值成为伊朗最大的上市公司。
经济功能区
伊朗共有8个工业自由区,分别是格什姆、恰巴哈尔、安扎里、基什、马库、阿瑞斯、阿万德,以及伊玛目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机场。工业自由区的优惠政策包括,落户免税20年,法人股比不受限,外籍员工免签、提供员工培训支持,在石油原料方面提供支持等。共有特别经济区34个,包括萨拉夫车甘、设拉子、洛瑞斯坦、、阿米亚巴德港、阿格贾地得、帕斯、布什赫尔、波斯湾、帕牙马机场、布什赫尔港、萨拉科赫斯、萨黑德、塞尔简、阿萨鲁耶以及石化特别经济区等。此外,还有超过800个的已建成的工业园区,其中科技园区有42个。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希望通过建成油气一体化的工业园区来带动从里海到波斯湾的整个东部经济带的繁荣发展。
重要企业
伊朗共和国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石油化工产业中的重要企业以国企为主,包括国家石化公司(NPC)、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NIGC)、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以及国家炼油和销售公司(NIORDC)。伊朗的三大国有汽车公司为思爱普CO、SAIPA和IKCO。此外,还有一些国有大公司包括国际展览公司、国家铜业公司、国家铝业公司、伊朗汽车工业集团、穆巴拉克钢铁厂、伊朗以及伊朗工业园区公司等。
伊朗国家石油公司
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是伊朗石油部指导下的国有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和经销商,成立于1948年。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专门负责原油的钻探、钻探、生产、销售和出口,以及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LNG)的勘探、开采和销售,在职员工达8.75万人。2015年初,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液烃可采储量为1565.3亿桶,占世界总量的10%;可采天然气储量为3.37万立方千米,占世界总量的15%。
伊朗矿业开发与改造集团
伊朗矿业开发与改造集团是一家活跃于伊朗采矿业的大型国有集团,旗下拥有8家主要公司和55家运营子公司,业务范围于钢铁、铝、铜、水泥和矿产开采领域,是球第20大钢铁制造商,2022年粗钢产量达到1800万吨。
社会事业
教育
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后,伊朗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领域内推行伊斯兰化。1980年4月,在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的指示下,“伊朗文化革命运动”在全国发起,强调伊斯兰教宗教教育对于国民的教育意义,关闭大学和中学,批判崇洋媚外,焚毁存在反伊斯兰思想的书籍。1989年6月,霍梅尼去世后,务实派领导人宣布不干涉现代教育的世俗化。但各级学校都开设宗教课,学习《伊斯兰教圣经》,成为必修课。2020年,伊朗成人识字率达到96%,90%的妇女可以读写。儿童入学率为95%,15~24岁青年人受教育比例为97%,无明显性别差异。
伊朗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K12教育,即小学阶段到高中阶段的教育,另有一年的学前教育。第二阶段是包含专科、本科、研究生的高等教育。伊朗实行中小学义务制教育,费用由政府承担。儿童入学年龄一般为6岁,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各级学生需要通过参加全国考试才能升学。除了公学,伊朗也允许私立学校的存在。伊朗政府重视高等教育,政策也鼓励支持民办高等教育,提供贷并给予物质支持。伊朗的学生要上大学必须先获得高中文凭,然后再通过大学的入学考试才能进入。学生通过入学考试后可以在两年后获得文凭,或者在四年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需要再花两年时间,之后还可以选择攻读博士学位。伊朗共有高等院校有300余所,大学生人口近440万。著名的大学包括德黑兰医科大学、德黑兰大学等。
德黑兰大学
德黑兰大学建于1851年,是伊朗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同时也是中东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大学之一。由于其悠久的历史、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强大的政治背景,以及优良的教学品质和科学研究水准,德黑兰大学被誉为“伊朗大学之母”,是伊朗高等教育的代表。众多大学排名将德黑兰大学列为中东地区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其工程教育专业尤为受到认可。德黑兰大学提供111个本科专业,177个硕士专业,以及156个博士专业,拥有超过2000名教职人员和超过5万名学生,在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排第514位。
德黑兰医科大学
德黑兰医科大学于1986年从德黑兰大学中分离出来,独自办学。德黑兰医科大学是伊朗历史最悠久、在国际上最知名的医科大学。它还拥有伊朗最大的医学院、牙科学院、药学院、康复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在医学科技、风湿病学、听觉、消化疾病、皮肤病与麻风病、创伤学、血液学与肿瘤学、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设置有一百多个专业研究中心,拥有11500名在校学生,在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478位。
卫生健康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重视医疗卫生服务,其继承了王朝时期的医疗系统,并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宪法规定,公民可以通过保险等方式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共和国的经济也将用于解决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基础民生问题。伊朗卫生与医学教育部是由伊朗医学教育部与卫生部合并而成的机构,负责管理伊朗全国的卫生事业以及医学教育,其下属共有分布在各个省的41所公立医科大学。20世纪80年代,农村卫生干预项目在伊朗全国展开并覆盖了所有的农村地区,构建起农村卫生医疗网络。20世纪90年代,伊朗全国医疗卫生中心网建成。伊朗国民可以通过公共医疗体系、非政府组织(NGO)医疗救助及民营医院等途径来获得医疗服务,民众持有各类医疗保险的比例约占90%。尽管没有免费医疗,但在政府的财政补贴下药费低廉,低收入人群也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由于伊朗人对食品卫生方面的重视,很少有因食品卫生而引起传染病的问题。
2017年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在伊朗全国总GDP中占比6%,国内自产药品在市场中占比90%,但在医疗器械方面90%以上依赖进口,自产的药品质量不高。在医疗资源方面,每万人中就有7名医生和护士、1.41名接产师、0.89名药师和17个医院床位。2020年伊朗人均寿命77.3岁,男性76.2岁,女性78.5岁。
文化
伊朗的大型图书馆主要有,伊朗国家图书及档案馆、国家图书馆、奥斯坦·古德斯·拉扎维中央图书馆、马利克图书馆等。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伊朗全国的博物馆共被分为10类,即国家博物馆、国家荣誉博物馆、主题博物馆、地区博物馆、、地方博物馆、赠品博物馆、科研博物馆、专业博物馆、宫廷用品博物馆,共有130多座。
伊朗共有689家正式注册的博物馆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伊斯法罕音乐博物馆,古勒斯坦宫博物馆、伊朗国家博物馆等。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伊朗第一座博物馆,建于1932年,收藏有从史前时代到萨珊王朝时代的文物。 伊斯法罕音乐博物馆是伊斯法罕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其旨在展现伊朗音乐的历史和多样性。博物馆展出了来自伊朗不同地区的300多种乐器,借助配备的音响系统,游客可以聆听不同乐器的声音并观看这些乐器的演奏视频。
科技
伊朗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探索取了很大的进步。在航空航天、软件设计、克隆和干细胞、核科学等方面的发展尤为迅速。2009年伊朗航空航天研究所推出过基于SUSE Linux的HPC系统。2016年有德黑兰大学设计的第三代人形机器人能够识别波斯语命令、对人类行为做出反应、上下楼梯以及在粗糙的表面上行走。在生物医学方面,伊朗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研究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生物学教席席位。2006年底,伊朗科学家在德黑兰的鲁瓦扬研究中心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成功克隆了一只绵羊。在航空航天方面,2009年2月2日伊朗通过其首枚运载火箭“萨菲尔”将其国产卫星奥米德送入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九个既能生产卫星又能发射卫星的国家。2024年1月20日,伊朗使用“卡伊姆100”三级固态燃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苏雷亚”号卫星,将其送入距离地球表面750公里的预定轨道。
在核科学方面,伊朗是第七个能够生产六氟化铀的国家,并控制着整个核燃料循环的技术。
伊朗重视科学技术的教育和培训,2019年,伊朗培养的工程师数量在世界排名第五。此外,伊朗总统内阁还专门设置了分管科技事务的副总统职务。高等院校中的科技事务、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国际国内文化、科学活动等则由政府科学、研究和技术部来负责。伊朗最高科技委员会秘书处、高等教育调研规划机构、国家科学政策研究中心、科技情报研究所、教育评估组织、大学生事务组织、文化和社会研究所等机构。2019年,在纳米技术领域,伊朗在世界排名第四位。在生产科学及研究领域,伊朗在世界排名第十六位。2019年伊朗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为0.8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3%。
媒体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规定,政府有责任正确地利用新闻和群众团体的报刊等工具在各方面提高公民的觉悟水平,同时新闻机构有按照伊斯兰教义进行宣传的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因为仅仅持有某种思想就受到斥责或侵害。报刊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但不得损害伊斯兰教规和群众权力。法律还规定,不得以窃听、私自截停查看信件和电报,泄露通话内容等方式侵害群众隐私权力。相关法律有《伊朗新闻法》《伊朗广播电视节目总路线和原则的法律》《出版法》等。在2016年的新闻自由指数排名中,伊朗在180个国家中排名第174位。
截至2023年4月,伊朗的绝大部分报刊都在德黑兰出版,共有1700余种,其中包括《伊朗报》《》《》《东方报》《》《市民报》等报纸,也包括《伊朗日报》国际版《伊朗新闻报》《》等英语报纸。在这些报纸中,有关注经济发展的《经济报》,有由保守派掌控的《使命报》《伊斯兰共和报》。除了设立在德黑兰的报社,还有些报刊机构设立在诸如设拉子、大什哈德、伊斯法罕等城市。除了波斯语报纸和英语报刊,伊朗国内还有一些用法文、亚美尼亚文、出版的杂志。
伊朗的官方通讯社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IRNA),简称“伊通社”,它的前身是波斯通讯社,建立于1934年,以政府拨款作为主要经费来源,该社的社长由伊朗总统直接任免。伊通社起到国家喉舌的作用,是伊朗国内外发布信息的源头。此外,还有学生通讯社、迈赫尔通讯社、塔斯尼姆通讯社等半官方通讯社。中央新闻部则是一家由伊朗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开办的独立通讯社,其发布的新闻消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法尔斯通讯社也是一家较有影响力的独立通讯社。
伊朗的广播电视行业主要由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声像组织负责管理,该组织的前身是1966年成立的国家广播电视台,后于1979年改名为现有名称。其旗下下属13家电视台和13家电台,用、、中文、法语、德语、英语等25种语言播放。2000年,伊朗播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圣经》节目。2007年7月,PRESS TV开通,这是伊朗的首家英语电视台。尽管伊朗对非国内电视台有限制,但首都约65%的居民和首都以外约30至40%的居民仍可通过卫星天线接收看全球电视节目。
伊朗是中东第二个接入互联网的国家,伊朗移动电信公司和伊朗是伊朗国内最大两家网络运营商,其业务总量占全国业务总量的97%。2012年,伊朗的最高网络空间委员会成立。2017年伊朗互联网用户占全国人口的69.1%。截至2018年9月,伊朗的互联网速度排在世界第58位,超过全球水平。Instagram是伊朗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许多国际主流网站均被伊朗政府屏蔽,包括Facebook、YouTube等。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4日,伊朗政府举行网络空间最高委员会会议,委员会大多数成员投票决定,解除对WhatsApp和谷歌 Play等“热门海外平台”的访问限制。会议还强调了网络空间规范治理的重要性和支持国内平台的必要性。
体育
伊朗自古以来都重视强健国民体质、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是亚洲的体育强国,拥有悠久的体育历史。它是马球运动的发源地,据记载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有人在这里打球。足球、摔跤是伊朗的热门运动和优势体育项目。伊朗人很喜欢踢足球。伊朗国家男子足球队是三届亚洲杯冠军,保持着亚洲最佳球队的地位,截至2022年9月,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21位。伊朗五人制足球国家队是世界上最强的球队之一。排球是伊朗第二受欢迎的运动,其男子国家排球队在2011年和2013年获得亚洲男排锦标赛冠军后,是亚洲最强的球队,排名世界第八。举重也是伊朗的优势体育项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包括侯赛因·雷扎扎德、贝达德·萨利米等。此外,伊朗还是亚洲的摔跤强国,也是少数仍然保留传统摔跤运动的国家之一,并且仍然深受年轻人的欢迎。伊朗摔跤队已获得过国际摔跤冠军和奥运会金牌。在伊朗很多城市都有体育场馆,其中伊朗最大的体育场是位于首都德黑兰的奥扎迪综合运动中心。
伊斯兰革命后,伊朗政府对女性参与体育运动进行了很多限制,包括禁止女性参加男女混合的体育项目,禁止妇女到现场观看足球比赛,限制女性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女性仅能使用女性专用的体育场馆。不过,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这些限制开始逐渐放宽。截至2020年东京奥运会,伊朗共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得了24枚金牌,23枚银牌,29枚铜牌。2020年东京奥运会,伊朗在射击、摔跤、举重和空手道四个项目中获得3金2银2铜。
社会治安
2017至2021年间,受持续高通胀影响,伊朗治安状况明显恶化,抢劫与盗窃案件数量增加近3倍,由34万起增至140万起。伊历1400年(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仅德黑兰地区路标、护栏、摄像头、电缆电线等公共设备被盗窃所造成的损失就高达5000亿。2019年下半年,该国面临主要风险包括,国际关系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武装冲突风险、潜在恐怖活动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等。2019年以来,因境外势力渗透,伊朗国内已爆发数轮大规模反政府集会示威,并衍生系列矛盾冲突。随着美对伊持续“极限制裁”,国内民生问题持续引发周期性抗议示威。2020年2月伊朗议会选举临近,国内强硬派活动将加剧与西方的紧张关系。2019年最后一周至2020年第一周,美伊紧张关系一度升至最高点,所幸在各方努力之下有所缓和。苏莱曼尼将军遇袭事件被视为中东近年大事件之一,地区紧张局势与武装冲突风险仍将持续,地区安全最大的风险仍系不断升级的代理人战争及其外溢效应。此外,伊朗所有边境地区,尤其是運部和东部地区,分离主义、极端主义或激进主义武装组织的安全威胁始终存在风险波动,不可小觑。
环保
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逐渐发展至对环境的全方位保护。1956年伊朗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所有森林、牧场、水资源国有化。1967年的《狩猎和渔业法》建立了狩猎和鱼类部负责野生动物的保护和保护区的管理。1971年成立的环境保护部除了管理《狩猎和鱼类法》外,还管理该法设立的几类保护区和所有湿地,同时制定空气、水、土壤、废物和噪音的排放和质量标准;监督生态系统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由于执法混乱,国家公园和各个保护区都遭到破坏,野生动物被猎杀,森林被砍伐用作耕地。环境法规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得不到执行,包括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反对、法院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放纵等。同时革命后的人口爆炸也给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人口涌入城镇造成了不受控制的城市增长和人口密度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空气污染加重、水资源短缺和垃圾废物的大幅增加。伊朗各大城市均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媒体多次称德黑兰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逐年稳步上升,每年约有4万人因为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时任总统哈桑·鲁哈尼于2017年推出《清洁空气法案》试图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但该法案对劣质燃料的限制使用造成伊朗国内能源短缺,遭到居民、工厂的强烈反对,从而使官员们为燃烧更多的劣质燃料开绿灯。
交通
综述
伊朗的交通运输业受到历届政府的重视,把它视为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但从规模来说,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伊朗交通运输的特点是国内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对外进出口货物主要靠海运,全国铁路网络以基本形成,主要的铁路站点为德黑兰火车站、伊斯法罕火车站、设拉子火车站等。城市公共交通以巴士、地铁和出租车为主。
公路
伊朗公路交通较发达,拥有连接所有城市的道路系统,客运、货运均以公路运输为主。伊朗共有4.4万千米的公路处于使用中,另有6032千米的公路处于建设中,还有3142千米的公路尚处于规划中。伊朗和邻国公路连接情况较好,与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均有公路相连接,陆路运输便捷。印度在阿富汗境内建设迪拉纳姆~扎兰吉公路,未来将连接至伊朗恰巴哈尔港。
铁路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铁路已投入使用总里程14268千米,正在建设中的铁路为3276千米,处于规划研究中的铁路为6312千米。2018年全国铁路网共运输货物5050万吨,发送旅客2810万人次。伊朗境内尚未建成高铁。伊朗铁路网以德黑兰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连接马什哈德市、大不里士、伊斯法罕、阿瓦士、阿巴斯港等主要城市,并连接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邻国。伊朗与伊拉克正在建设两伊铁路(巴士拉萨拉姆齐铁路线);帮助阿富汗建设伊朗哈夫至赫拉特的铁路线;与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推动铁路网互联互通。按照伊朗20年发展计划(2005~2025年),2025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铁路总里程目标为2.5万千米。
德黑兰火车站、伊斯法罕火车站、设拉子火车站是伊朗境内的主要铁路站点。设拉子火车站于2011年运营,是伊朗最新的主要铁路站点,拥有通往伊朗各大城市的铁路线路,德黑兰和马什哈德市是主要的目的地,是伊朗最拥挤的火车站之一,每天约有2000名乘客通过该火车站前往该国不同地区。火车站提供许多现代化设施,包括各类商店、停车场、信息中心、公用电话、无线上网服务等。
航空
伊朗机场公司管理的机场共有55个,其中有12个国际航空港,分别位于德黑兰、马什哈德、伊斯法罕、设拉子、大不里士、库姆等地,开通有前往伊斯坦布尔市、巴黎、维也纳、多哈、法兰克福、科威特等多个外国城市的航班。2018年,伊朗机场运送旅客2960万人次,国内航空货运量1.26万吨。有关媒体报道,伊朗计划完成29个机场开发项目,进一步提高全国机场的客运能力。其中包括对德黑兰霍梅尼国际机场、德黑兰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马什哈德国际机场进行扩建,扩建后,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旅客年运送能力将从1400万人次提升至2800万人次。因伊核制裁影响,伊朗难以购买西方科技,在运营的客机比较老旧。2018年伊朗共有311架客机,在运营客机144架。在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财政部吊销了之前发放给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对伊朗出售飞机的许可证。
伊朗航空是伊朗的国家航空公司,成立于1962年,运营国内和国际航班。除此之外伊朗的航空公司还有马汉航空、奥塞曼航空等。
霍梅尼国际机场
霍梅尼国际机场(Imam Khomeini International Airport,三字代码:IKA)是位于德黑兰市中心以南30千米处的一座国际机场,以已故伊朗最高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命名。这座机场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取代了德黑兰西郊的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成为伊朗全国最大的机场,占地面积13700公顷,共有3座航站楼和2条跑道。霍梅尼国际机场提供飞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4个目的地的航班,包括伊斯坦布尔市、巴黎、多哈等地,俄罗斯航空公司、伊朗航空、亚美尼亚航空和阿拉伯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在此运营航班。2019年机场共接待了900万人次的旅客。
航运
伊朗北接里海,南临波斯湾、印度洋,主要海港集中在波斯湾,如阿巴斯港、霍梅尼港、布什尔港、阿萨卢耶港以及新建的恰巴哈尔港等,伊朗在里海的主要港口为安扎里港。截至2020年,伊朗全国港口吞吐能力达2.5亿吨。阿巴斯港和霍梅尼港吞吐能力分列第一和第二位,吞吐量分别为7624万吨和4293万吨,两个港口的吞吐量约占伊朗港口吞吐总量的85%,该国里海沿岸北部港口中吞吐量约为2700万吨。2018年港口运输货物1.396亿吨,其中石油类货物4400万吨,非油货物9560万吨;当年运送旅客1790万人次。2019年运输货物1.47亿吨,其中恰巴哈尔港发展较快,货物装卸量近300万吨,比前一年增加60万吨。则是最大的原油输出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船运公司、瓦尔法加尔船运公司、伊朗印度船运公司和里海船运公司是伊朗共和国的四家主要的船运公司。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除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家航运还在承担海运业务外,其它公司均不再为伊朗提供海运服务。
公共交通
伊朗城市的公共交通主要有公共巴士、地铁、出租车。伊朗各个城市都有巴士服务,分为普通巴士和快速公交(BRT)巴士。在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和大不里士等城市运营有BRT巴士。在伊朗的所有巴士中,女性座位位于后面,而男性座位位于前面。在德黑兰的BRT巴士线路最多,有十条路线,全天候运营,价格便宜,每天约有200万名乘客使用。
伊朗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出租车,包括私人出租车、共享出租车和斯纳普。私人出租车在主要街道和交通站点均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但他们价格不固定,常常会给外地人更高的定价。共享出租车是由专门出租车公司运营的出租车,此类出租车有固定价格,但它们仅沿着道路直线行驶,因此可能需要乘坐几辆出租车才能到达最终目的地。斯纳普是一家来自德黑兰的打车公司,它基本上是伊朗版的优步,其使用方式和一般打车软件没什么区别。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伊朗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地铁建设。伊朗运营的地铁包括德黑兰1、2、4、5号线、马什哈德市1、2号线、伊斯法罕1号线、大不里士1号线、设拉子1号线。库姆、阿瓦士、卡拉季等城市也在推动地铁线、城郊铁路建设。根据2020年德黑兰市新的总体规划,未来还将新建8、9、10、11号共4条地铁线,开发郊区铁路线,并新建A、B两条快线。
文化
概况
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伊朗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在医学、天文学、数学、农业、建筑、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公元11世纪所著的《医典》,对亚欧各国医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天文观测台、发明了与今天通用的时钟基本相似的日晷。伊朗学者的许多数学著作达到了很高水平。诗人费尔多西的史诗《列王记》、萨迪·设拉兹的《蔷薇园》等不仅是波斯文学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
饮食
伊朗人的主食是大饼和米饭,小菜主要有羊肉、牛肉、鸡肉和各种蔬菜。红茶是当地常见的饮料,并在红茶中放入方糖,人们饮茶量很少,茶杯也很小。人们不食牛羊的内脏,认为内脏是不洁之物。羊肉串、牛肉串、鸡肉串和各种炖菜、沙拉是常见的菜,通常用作午餐和晚饭。穆斯林不食无磷鱼,如高鳍带鱼等。在伊朗最名贵的鱼是里海白鱼,肉质鲜美。伊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盛产各种水果,是开心果的发源地,产量多,质量好,市场上到处可见,而且大量出口。柑橘、石榴、车厘子、桃、杏、无花果、葡萄、西瓜、卡梅隆·安东尼、白兰瓜等是伊朗常见的水果。家家户户一年四季水果不断,下雪天吃西瓜是平常的事。人们普遍喝水果压成的果汁饮料,叫作喝水果。
kabab
kabab源自波斯语,在蒙特利尔综合理工大学中被用作烹饪术语,指在烤肉串上烹饪的任何类型的小块肉。通常将羊肉或牛肉等小块肉与蔬菜串在一起,然后进行烧烤。就像阿拔斯时期的诗人阿塔维(Ibn 'Abd al-Rahman al-Atawi)所吟诵的那样:我们有切成条的烤鱼(kabab),每条一拃长。(Ibn Sayyar al-Warraq, Kitab al-Tabikh, 第42章)。做法有:烤肉配上西红花蒸米饭,叫做 chelow kabab(肉泥),堪称伊朗国菜;Kabab koobideh(烤肉串),用绞碎的牛肉或羊肉制成,用盐、大蒜、黑胡椒、欧芹粉等调味,一般和西红柿或洋葱一起食用;Kabab barg(叶子烤肉),一种波斯风格的烤卤羊、鸡或牛,主要原料是牛里脊、烤羊腿和鸡肉,还有洋葱和橄榄油;Jujeh kabab(烤鸡),鸡肉先用切碎的洋葱、柠檬汁和番红花浸泡,然后在火上烤。有时还配上烤番茄和胡椒。
Khoresh
Khorech(或 khoresh ;波斯语: خورش)在波斯语中的字面意思是“炖菜”。许多波斯炖菜的底料是西红花、西红柿、石榴或大量香草,并且可以包含多种蔬菜和肉类。肉类通常包括禽肉、羊肉或牛肉,但也有使用鱼、蔬菜和小扁豆作为主要食材。Khoresh 经常搭配波斯蒸印度香米、大饼混合物以及酸奶和酸菜等配菜。这道用秋季深受人们喜爱的胡桃南瓜、嫩鸡肉片和李子干烹制。肉汤很简单,但仍然提供了令人垂涎的酸橙汁与少许糖分的平衡,最后撒上一点盛开的藏红花。
法卢德
法卢德(Faloodeh)是一种类似于冰糕的传统伊朗冷甜点,其根源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伊朗当地的冰淇淋店几乎全年都可以找到。在炎热的夏季,它是一种特别受欢迎的清凉甜点。法卢德由糖水和米粉制成,将由玫瑰水和酸橙汁制成的糖水和煮熟的米粉一起冷冻,然后将冰糖水和米封搅碎混合,搭配酸橙和果露即可食用,也可以与波斯西红花和开心果冰淇淋一起食用。
藏红花冰淇淋
藏红花冰淇淋(Bastani Sonnati)是一种由牛奶、鸡蛋、糖、玫瑰水、藏红花、芸香和开心果制成的伊朗冰淇淋,也被称作波斯冰淇淋,其特点便是要在冰淇淋的奶油混合物中加入玫瑰水、藏红花、香草和开心果,使冰淇淋呈现金黄色。藏红花冰淇淋通常放在两块薄薄的威化饼之间食用,也可以直接食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伊朗已有诺鲁孜节、 细密画艺术、伊朗戏剧化叙事那卡力等24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实践。
伊朗音乐“拉笛夫”
伊朗的拉笛夫(“Radif”)是伊朗古典音乐的传统节目的宝库,它构成了波斯音乐文化的精华。250多段旋律,称作古谢(“gushe”),被编排成组曲,它们含有为各种各样的回旋绝句作背景的基础旋律。尽管伊朗传统音乐的主要演奏通过演奏者随着情绪或对观众的反应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来展现,音乐家仍然用多年时间学习掌握拉笛夫。拉笛夫可以是歌唱的,或器乐的,演奏的乐器各式各样,包括弦乐器塔尔、西塔尔琴、扬琴、凯曼恰,以及笛子等,各有不同的表演技巧。拉笛夫的传授是师徒间的口传面授,这种音乐体现了波斯音乐文化的美学传统和哲学意义。学习拉笛夫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学生在这段时间专心于记住拉笛夫曲目,并且进行旨在打开灵性之门的音乐苦行。这一丰富的音乐宝库存在于伊朗音乐之中,是伊朗人民的文化与民族认同感的体现。
塔兹耶仪式戏剧艺术
塔兹耶(Ta"zīye,或Ta"azyeh)是一种讲述宗教活动、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仪式性戏剧艺术。每场演出都有四个要素,包括诗歌、音乐、歌曲与动作。一些演出剧目中可能有上百个角色,分成历史、宗教、政治、社会、超自然的、真实的、虚构和幻想的角色等。每个塔兹耶的剧目都是独立的,有自己的主题、服装和音乐。表演充满了伊朗观众可以理解的丰富的象征手段、惯例、套路以及符号,但舞台上没有照明或装饰。表演者都是男性,包括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演员大多数是业余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靠别的职业维系生活,参加演出只是他们的精神追求。一方面塔兹耶在伊朗文化、文学和艺术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另一方面,日常谚语也从这一仪式戏剧中吸取精华。它的表演在保留保存古老的传统、民族文化和伊朗神话同时,还帮助促进和加强了宗教和精神价值以及培养利他主义与友谊。塔兹耶为维护相关的手工艺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服装制作、书法和乐器制作。塔兹耶具有的灵活性使得它成为不同社会群体的共同语言,从而促进了交流、团结和创造力的发挥。塔兹耶的传承是在师徒之间通过言传身教进行的。
法尔斯地毯编织传统技艺
伊朗人在世界上以善于编织地毯而著称,位于伊朗西南法尔斯的地毯织工,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春天或秋天的时候,本地男子剪下羊毛。然后他们在地上安放搭建水平式织布机,而女性开始将羊毛绕成纺线。主要染料都是纯天然的,如用茜草、靛蓝、莴笋叶、核桃皮、车厘子枝茎、石榴皮等制作的红色、蓝色、褐色和白色的染料。妇女们负责设计、选色和编织,并把他们游牧生活的场景编成地毯图案。他们没有任何编织设计图――所以也没有任何织工可以编成两条一模一样的地毯。地毯的编织工作是把彩色纺线在羊毛纬线上打结。然后是把地毯缝边,并把多出的羊毛烧掉,让设计变得更为生动,最后清洗地毯。所有这些技能都是经过口头和实践传承的,如母亲教女儿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的技术,而父亲教儿子怎样剪羊毛和构造织布机。
习俗
节日
诺鲁孜节
诺鲁孜节是伊朗人民喜迎春天的一个传统节日,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当时间进入春分的那一刻起,大地涌入春天,也是伊朗人民欢庆的时刻。“诺鲁孜”一词源于阿维斯陀语,意思是“新的一天或日光”,一般是每年的3月20日至21日。诺鲁孜节期间人们主要是登门拜访(家人、朋友和邻居之间)活动。节日的前第一天,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围绕着为迎接新年专门摆放的桌子周围静候春天到来的时刻并互赠礼物。之后,新年第一天首先去拜访家中的长辈。通常情况下,年轻人先去拜访长辈,长辈随后回访。在此期间,由于拜访的亲朋好友较多且集中,因此必须要摆放足够的糕点、饼干、水果和坚果,同时还要准备茶水和饮料。谈话期间每个家庭都会提前向亲朋好友宣布宴请大家的时间。诺鲁孜节期间大多数伊朗人会在当地举办一些大型的宴会,以便拉近远亲和朋友之间的距离。
自然日
在伊朗,波斯历1月的第13天被命名为自然日(Sizdah~Be~Dar),这是一项古老的仪式,也是伊朗部落中最重要的共同习俗之一。各个地区在自然日方面的习俗不同,如游戏、运动、当地比赛、穿着传统服装、播放音乐、舞蹈,喝Sekanjebin(伊朗最古老的饮料之一)、烹饪食物,以及不同类型的其它习俗。
服饰
现代多数伊朗男人穿夹克衫或西装。妇女必须披上从头到脚的黑色罩衣,伊朗人称它为“恰特列”,严禁露出头发和手脚。某些地区的妇女还戴面罩,只露出双眼。不过大城市中的现代妇女可以穿一些浅色的风衣,但是要戴上头巾,这是伊斯兰教教规的规定,违者要受惩罚。在室内可以穿便装,在庭院里也要穿伊斯兰服。从外面进家时均要换上拖鞋,以保持室内清洁。
伊朗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多元的国家,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伊朗人民拥有不同的传统服饰,库尔德人、土库曼斯坦人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服饰,波斯湾和伊朗北部地区的传统服饰也有很大区别。例如库尔德男人的衣服被称为 Chookh~o~Raanak,由一件名为Chookh的普通羊毛衬衫和一条名为Ranak的裤子组成,肩上还要披一条大约10米长的脱衣云肩收紧,名为Poshtvin。库尔德妇女的衣服通常是一件带有短背心的连衣裙,其由丝绸和天鹅绒制成。Qua是另一种长背心,穿在连衣裙上以遮盖其背部。在巴内(Baneh)、萨克兹(Saqqez)和马哈巴德(Mahabad)等一些城市,妇女会在腰间系紧羊毛披肩。
婚姻习俗
伊朗过去存在一夫多妻或一夫四妻现象。即使到了21世纪有些农村或宗教人士中还存在一夫多妻现象。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多数人实行一夫一妻。由于人口增长很快,伊朗政府提倡自愿节制生育,以便控制人口增长过快而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伊朗人的婚姻受很大程度受父母干预,结婚不仅仅是新娘和新郎两个人的事,它也是两个家庭建立联系的过程,很少有人会在家人反对的情况下决定结婚,存在很多包办婚姻。伊朗的现代婚姻和传统婚姻都是从第一个被称为“Khastegari”的仪式开始。它是一个男方征求女方家人同意的环节,新郎一家会去女方家,两家人在家里进行磋商和了解,通常只有父亲和母亲在场,但有时祖父母也会参加。如果双方同意举行婚礼,则会举行一场名为“Bale Boroon”的仪式,让两个家庭聚在一起互相了解,但这次会有更多的家庭成员参加,例如表兄弟姐妹等。那时,人们会给新娘带来礼物,男方也会给新娘赠送结婚戒指。正式的结婚仪式称为Aghd,由毛拉主持,仅限于亲密的家庭成员参加。仪式上,毛拉在征求新娘同意之前会读《伊斯兰教圣经》的经文三遍。第三次之后,毛拉会询问双方是否同意结婚,这时新郎新娘会如预期一样说出“同意”。婚礼时现场会必须摆放一张桌子被称为soffreh,这是一张包含不同食物和装饰品的桌子,放有有糕点、水果等食物,还有一面镜子和两根蜡烛、《古兰经》和金币。
社交礼仪
穆斯林斋月期间,不允许在伊朗的公共场所吸烟。伊朗人不喜欢与外国人进行身体接触,男生不应主动与伊朗女性握手,一般伊朗女性也不会主动与任何男士进行握手。乘坐公交时,男女分开乘坐。乘坐地铁时,有女士专用车厢。在伊朗,人们的言谈举止、体态表情是很有讲究的。男女见面时不能握手,而把右手放在胸口并略低头,口中说问候语。在说话或跟对方正面而坐时,应将两手平放而不可双手交叉,如果双手交叉着说话,就会被认为态度傲慢,甚至被视为有意挑衅。在伊朗微笑和点头实际上只是主人一种礼貌的表示,并不一定是表示同意。另外,由于他们洁身时多用左手,因而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所以在取物、递东西、接触、取物时不能用左手。
艺术
波斯地毯
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地毯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占世界出口市场的30%。波斯地毯是早在丝绸之路开通时期就是伊朗传统手工业相当著名的外销产品,波斯地毯素以作工繁复、设计独特、用料讲究在市场上闻名,它的耐用度以及收藏价值极高,也可以说波斯地毯是种艺术品,也只有产于伊朗的地毯才能称为波斯地毯。
文学
伊朗(波斯文学)是波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学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存世的古籍记载,公元前11世纪创建的琐罗亚斯德教圣经《阿维斯塔》(Avesta,波斯文的原意为“智识”、“经典”、“谕令”),既是一部宗教经典,又具有文学内涵。《阿维斯塔》最早的版本是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编的,后在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征伐波斯时遭焚毁,仅存一卷。在安息王朝时期,由于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以说唱为主体的市井文学。当时说唱者吟咏的英雄赞歌《缅怀扎里尔》脍炙人口,流传达数百年之久,在萨珊王朝时期已汇编成书,它可以说是波斯叙事诗的先驱。另一部流传的说唱本是《母山羊与棕榈树的争吵》。《维斯与拉明》是一部在城镇广为流传的言情传奇说唱本。用波斯文翻译的印度故事集《一千个故事》,也是一部深受波斯居民喜爱的说唱本,它为后来的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提供了素材。
中世纪以诗歌为主体的波斯文学的发展大放光彩,人才辈出,达到了极盛时期。它对西亚和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有的欧洲文学家把波斯中世纪著名诗人菲尔多西、欧玛尔·海亚姆、尼扎米、萨迪·设拉兹和哈菲兹誉为世界五大诗人。波斯语也因此被称为一种极具价值的语言,被认为是世界文学的四大主体之一。波斯中世纪文学繁荣时期的最后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是贾米(1414~1492),贾米的逝世标志着文学繁荣时期的终结。从16世纪到19世纪,是波斯文学发展的沉寂时期。
1976年建立的卡扎尔王朝(1796~1925)是伊朗近代历史上的转折点,向外部世界(主要是欧洲)打开了门户,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引发了1905~1911年的立宪运动,波斯文学在这一时期也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卡扎尔王朝的统治者比过去王朝的统治者更重视诗文创作,该王朝的建立大致相当于伊朗近代史的开端,伊朗为了摆脱落后愚昧的状态,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在启蒙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影响较大的是小说《伊卜拉辛姆·贝克旅行记》,作者通过主人公看到的1905~1911年立宪运动前伊朗社会的真实景象,以其特有的深沉而辛辣的笔触激发起读者对这个社会的憎恶,唤起他们改革的欲望。立宪运动时期,新闻出版业空前发展,全国新创刊的报刊杂志达百种以上,文学创作也随之走向繁荣,这一时期的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较以前发生显著的变化。突出特点是革命思想和革命文学,散文与诗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新的诗风,即以朴实的语言和诚挚的感情创作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政治诗,出现了各种流派的诗人和丰富多彩的诗歌创作,在继续采用旧形式方面,颂体诗和抒情诗的创作也有所创新。这一时期的文学是伊朗现代文学的开端,为以后年代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0年9月,两伊战争全面爆发。两伊战争对伊朗文学创作的影响非常深刻,涌现出一大批反映两伊战争的优秀文学作品,形成伊朗当代文坛上的“战争文学”。这些作品或正面反映前线战士的英勇无畏,或描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
进入21世纪,伊朗作家们对战争的认识更加多元化。2000年6月,伊朗当代著名大作家胡尚格·古尔希里去世。这既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之后,古尔希里遗孀和友人以他的名字设立了“胡尚格·古尔希里文学奖”对新世纪的伊朗小说创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之后,多个官方的与非官方的文学奖项纷纷设立。这其中,“胡尚格·古尔希里文学奖”是最重要、最具权威性的非官方奖项,是专门旨在奖励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集,评选范围为上一年度出版的作品。在各种文学奖的推动下,新世纪的伊朗文学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电影
伊朗人对电影的热爱始于20世纪初,1900年大不里士兴建了伊朗第一家公共电影院。第一位伊朗电影制片人可能是米尔扎·易卜拉欣(Akkas Bashi),他是恺加王朝的宫廷摄影师。米尔扎·易卜拉欣用一台相机拍摄了恺加统治者对欧洲的访问。1904年晚些时候,他在德黑兰开设了一家公共电影院。直到1930年代初,德黑兰大约有15家电影院,其他省份有11家。1960年代是伊朗电影的重要十年,平均每年制作25部商业电影。大部分电影都为情节剧和惊悚片。1969年,马苏德·基米艾(Masoud Kimiai)和达里什·梅尔瑞(Dariush Mehrjui)分别执导了电影《凯萨尔》(Qeysar)和《奶牛》(The Cow),使另类电影开始在伊朗电影界确立自己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的伊朗电影新浪潮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严肃艺术电影爱好者,第二次新浪潮则让伊朗电影以严肃艺术、波普艺术和充满诗意的面貌为全世界所熟悉。
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伊朗电影在阿巴斯·基雅罗斯塔米的带领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阿巴斯·基雅罗斯塔米的“村庄三部曲”《哪里是我朋友的家?》《生命在继续》《橄榄树下的情人》)继承前辈的纪实风格,过疏离政治的叙述方法,以儿童题材挖掘和探讨人性,把伊朗电影推向世界影坛。后续有《樱桃的滋味 طعم گیلاس》(获199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8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奖。)《小鞋子 بچه های آسمان》(获1999年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黑板 تخته سیاه: خانه》(获得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奖)等众多优秀影片。21世纪以来,伊朗电影在探索现实、电影美学多元化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其中《一次别离》获美国电影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能奖等多项国际大奖,《人尽皆知》获第71届法国夏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它们代表了伊朗电影的新成就。伊朗著名导演阿斯加尔·法哈迪曾获得金球奖和两项奥斯卡金像奖,并于2012年和2017年代表伊朗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奖。
建筑
伊朗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年,伊朗人很早就在他们的建筑中运用了数学、几何学和天文学,产生了一种从早期形式发展而来的结构和美学多样性的传统。伊朗建筑在结构和美学方面都表现出多样性,其来自不同民族的传统和经验。尽管伊朗一再遭受入侵和文化冲击的创伤,但它发展出一种与穆斯林世界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伊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出的拥有最多考古遗址和古代景点的国家名单中排名第七。根据波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阿瑟·波普的说法,伊朗最高的艺术一直是其建筑。
波斯花园由分布在9个省份的9座园林共同组成,代表了此类设计花园在几个世纪以来不同气候条件下所呈现的多种形式,同时保留了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大帝时代的建筑原则。波斯园林的主要设计理念突出了伊甸园及琐罗亚斯德教四大元素:天空、水、大地、植物的象征意象,所有园林都分为四个部分,并且水在园林的灌溉与装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波斯花园中的自然元素与人造成分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成就,体现了艺术、哲学、象征和宗教理念的理想。波斯花园具体化了伊甸园或人间天堂的概念。这些花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以来的不同时期,还拥有建筑物、凉亭和墙壁,以及复杂的灌溉系统。他们影响了远至印度和西班牙的花园设计艺术。
亚美尼亚修道院群(Armenian Monastic Ensembles of Iran)群位于该国西北部,由三个亚美尼亚基督教信仰修道院群组成:圣撒迪厄斯修道院(Saint Thaddeus Monastery)、圣斯特潘诺斯修道院(Saint Stepanos Monastery)和佐尔佐尔教堂(Chapel of Dzordzor)。其中最古老的圣撒迪厄斯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世纪,是亚美尼亚式建筑和装饰传统价值的突出例子。它们见证了与其他地区文化,特别是拜占庭文化、东正教文化和波斯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交流。修道院位于亚美尼亚文化主要区域的东南边缘,是该地区文化传播的主要中心。它们是这种文化的最后一个地区遗迹,仍保持完整。此外,作为朝圣地,修道院群是几个世纪以来亚美尼亚宗教传统的活生生见证。圣撒迪厄斯 (Saint-Thaddeus) 被认为是耶稣基督使徒圣撒迪厄斯 (St. Thaddeus) 的坟墓所在地,对于该地区的基督徒和其他居民来说,仍然是亚美尼亚教会的朝圣地。
圣撒迪厄斯修道院分为两个区域,第一个区域占地29.85公顷,包括四个小教堂和修道院本身。64x51米的复合墙围绕着修道院建筑群,四角有塔楼。内部庭院中,主要宗教建筑位于41.7x23.6米的空间内。主教堂(白色教堂)是按照希腊十字平面建造的,有一个伞形圆顶和一个钟楼。还有一座黑色教堂,这是该建筑群中最古老的部分,也有一个圆顶。外部艺术品由不同颜色的切石面板组成,这是一种亚美尼亚式建筑艺术形式。内部装饰融合了亚美尼亚和波斯主题。主修道院的东北部还有另外三座小教堂。第二个区域位于修道院东南约2千米处,占地1.98公顷,是第五个礼拜堂——桑多克特礼拜堂的所在地。
圣斯特潘诺斯修道院位于与阿塞拜疆接壤的阿拉谢河峡谷中,包括主修道院教堂、Darreh Sham 小教堂和Chupan 小教堂。修道院中心区面积为72.06公顷。主礼拜堂位于围墙内的陡坡上,面积为48x72米。寺院旁边还建有僧人住所。教堂呈希腊十字形,长度为27米,高度为25米。入口有四根柱子,顶部有一座两层钟楼。第一层呈长方形,第二层有柱子支撑伞形穹顶。它以亚美尼亚宗教建筑风格建造,拥有切石饰板。教堂内的绘画作品是基于埃奇米津教堂的类似绘画作品,该教堂融合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艺术形式。
佐尔佐尔教堂位于马库恰伊河谷,占地0.79公顷。现在所见的是曾经存在于此处的大型修道院的遗迹,由于修建水坝,原址被淹没,整个教堂已转移到600米外的新地点。在新地点重建教堂圆顶所用的1500块石头中,只有250块是新石头,因为旧地点所有编号的石头都可以按照计划重新组装。这次重建是在1987-1988年期间进行的。
伊朗赞詹省苏丹尼耶市的完者都陵(Oljeitu Mausoleum),传统上被称为苏丹尼耶圆顶,是一个以蒙古统治者伊尔汗·乌勒杰图(也称为穆罕默德·霍达班德)陵墓为中心的遗址群。估计重200吨的圆顶距底座高49米(161英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砖圆顶之一,正好达到砖圆顶的理论工程极限,也是继佛罗伦萨大教堂和圣索菲亚大教堂圆顶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圆顶。其外部装饰大部分已丢失,但内部保留了精美的陶瓷锦砖、软陶泥和壁画。它是伊朗现存的最早双层圆屋顶建筑,陵墓的内部装饰也很出色,波普等学者形容这座陵墓为“泰姬陵的先驱”。
四十柱宫是位于伊朗伊斯法罕长水池远端公园中央的一座波斯凉亭,由沙阿阿巴斯二世建造,用于娱乐和招待会。在这座宫殿中,沙阿阿巴斯二世和他的继任者会在露台或庄严的接待大厅之一接待政要和大使。这个名字在波斯语中意为“四十根柱子”,其灵感来自于支撑入口亭的二十根细长木柱,据说当这些木柱倒映在喷泉的水中时,看起来像是四十根柱子。
神话
伊朗神话是古代波斯人和其他伊朗民族最初讲述的神话的主体,是古代波斯民间传说的一个流派。这些故事涉及世界的起源和本质,神灵、英雄和神话生物的生活和活动,以及古代波斯人自己的崇拜和仪式实践的起源和意义。十世纪的波斯诗人菲尔多西(Ferdowsi)是史诗《Šāhnāme》(《诸王之书》)的作者,该诗大部分以《Xwadāynāmag》为基础,这是一部中古波斯语的伊朗国王和英雄历史汇编。从神话时代一直讲述到科斯罗伊斯二世统治时期。《列王纪》被认为是伊朗的民族史诗,其中大量借鉴了琐罗亚斯德教的传统故事和人物,这些故事和人物来自《阿维斯塔》《丹卡德》等作品。
哲学
伊朗哲学或称波斯哲学,有其古老的印度~伊朗根源,可以追溯到旧伊朗的哲学传统和思想,深受琐罗亚斯德教义的影响。根据《牛津哲学词典》,哲学学科和科学年代学始于印度~伊朗人,这一事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牛津英语词典》还指出,“琐罗亚斯德的哲学通过犹太教进入影响西方传统,从而影响中期柏拉图主义”。纵观伊朗的历史,随着阿拉伯和蒙古入侵波斯等显着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伊朗在哲学问题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如摩尼教和马兹达克教,这些思想流派来自古老的伊朗传统和主要与琐罗亚斯德教相关的传统。穆斯林征服波斯后,古伊朗哲学、希腊哲学和伊斯兰教哲学的之间相互吸收借鉴与融合,光明会和先验哲学被认为是波斯这一时期的两个主要哲学传统。
音乐
伊朗是最早的复杂乐器诞生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Madaktu(公元前650年)和Kul~eFara(公元前900~600年)的考古遗址出土了对各种竖琴的记录,还有大量的埃兰乐器,证明这一时代伊朗音乐的繁荣发展。亚述宫殿中也雕刻有多种竖琴的图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65年至650年之间。阿契美尼德帝国时期,其宫廷中有大量负责歌唱的妇女。在安息帝国时期,gōsān(安息语“吟游诗人”的意思)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萨珊王朝统治者科斯罗二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伊朗音乐的“黄金时代”,他的宫廷接待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包括阿扎德、巴姆沙德、巴巴德、纳吉萨、拉姆廷和萨卡什等。在19世纪恺加王朝的统治下,通过从西方引进的现代技术和原理并结合古典旋律radif,即伊朗古典音乐的基本曲目,使伊朗音乐得到了复兴。伊朗第一个交响乐团,德黑兰交响乐团于1933年创立。它于1946年由帕尔维兹·马哈茂德(Parviz Mahmoud)进行改革,是伊朗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交响乐团。到 940年代后期,伊朗第一个国家音乐协会成立。1949年成立了伊朗国家音乐学院成立。
绘画
波斯细密画(miniature)是伊朗的民族装饰艺术与东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形成的一种独具伊朗特色的绘画艺术,它肇始于萨珊王朝时期摩尼教经典上的插图和壁画等造型艺术。八世纪中叶,中原地区的造纸术和绘画艺术由恒逻斯战役后被俘的中国造纸工匠和画匠传入伊朗,使伊朗的书画材料更多地以纸张为载体,绘画风格更深地受中国画法的影响。突厥人统治伊朗时期,细密画艺术已相当成熟,巴格达画派的形成就是其标志。蒙古族的伊尔汗王朝和帖木儿帝国时期,细密画艺术进入繁荣阶段,以各种著作抄本插图为主的细密画作品大量出现,陶瓷釉面装饰也大量使用细密技法。波斯细密画线条工细,色彩富丽、更富于装饰性,重视刻画人物超过自然景物,风景仅仅是人物的点缀,对空间的运用不太重视。伊利汗国合赞汗时期,伊朗细密画形成了新的大不里士画派,伊尔汗国后期在伊朗西南部又形成了设拉子画派。而扎拉亦儿朝的细密画派,成功地把巴格达画派的拜占廷影响与大不里士画派的中原地区影响以及波斯本土绘画的特色,逐渐融合成一个统一的伊朗风格。帖木儿帝国时期,伊朗古典细密画已日臻成熟,帝国的统治中心形成了赫拉特画派和撒马尔罕画派,这是伊朗和中亚绘画艺术最伟大的时代之一。这两派也把巴格达画派和中国画的影响和谐地融合起来,创造出了伊朗的艺术风格。主要画家与作品有最著名的细密画大师毕扎德(1455~1536 年)的 32 幅作品,包括萨迪·设拉兹《果园》抄本的插图(1488年)和尼扎木《五卷诗》抄本的插图《1494年)。
国家象征
国旗
伊朗的国旗的底色由三种颜色的长方形的条纹组成,最上面的一条是绿色,代表希望。中间的一条为白色,象征神圣与纯洁。最下面的一条为红色,寓意伊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整面国旗的尺寸长宽比约为7∶4。伊朗国徽的图案镶嵌在白色条纹的中央。在国徽的上下两边,均用写着11句“真主伟大”,用以纪念伊斯兰教太阳历11月22日和革命胜利日(公元1979年2月11日)。
国徽
伊朗的国徽整体呈圆形,象征着地球。一把宝剑位于国徽的正中央,象征着力量。古兰经置于宝剑之上,寓意着伊斯兰教义高于一切。围绕着宝剑和古兰经有四弯新月,它们象征着伊斯兰教,其与古兰经共同组成了真主“安拉”。
国歌
伊朗国歌为国歌《》,由哈桑·瑞赫作曲,于1990年启用,取代了霍梅尼时期的国歌《永恒的伊朗》。该国歌的歌词由赛义德·巴盖里创作,采用波斯语演唱,歌词中文大意为:
地平线上升起东方的太阳,
那是真正宗教的奇观。
巴曼,我们光辉的信仰。
啊,阿訇,独立与自由在我们灵魂深藏。
啊,烈士们!
你痛苦的呐喊在我们耳际回响。
坚定,持续,永恒,伊斯兰共和国在伊朗。
风景名胜
综述
伊朗历史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伊朗旅游业客源主要来自欧洲和东南亚,旅游业从业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1.8%。2019年,伊朗全年旅游产业创收117亿美元,国际访客850万人次。伊朗历史遗产丰富,有27个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最多的10个国家之一。
重要景点
乔加·赞比尔
乔加·赞比尔(Tchogha Zanbil)位于伊朗西南部的胡齐斯坦省,由埃兰国王乌塔什-纳皮里沙(Untash-Napirisha,公元前1275-1240年)建立。乔加·赞比尔考古遗址是伊朗最古老的土著居民的文化、信仰和仪式传统的独特体现。乔加·赞比尔遗迹由三圈围墙,第一堵墙周长约4千米的外墙,包围着住宅区和皇家居住区。第二堵墙包围神庙(Temenus)。第三堵墙包围着最核心的金字形神塔。金字形神塔供奉着埃兰神灵因舒希纳克 (Inshushinak) 和纳皮里沙 (Napirisha),它是美索不达米亚以外最大的金字形神塔,也是此类左塞尔金字塔纪念碑中保存最完好的。该金字形神塔最初每边长105.2米,高约53米,共五层,顶部有一座寺庙。金字形神塔的表面由烧制的砖砌成,其中一些砖块上有楔形文字,用埃兰语和阿卡德语写的神的名字。虽然现存只有24.75米高,还不到原来估计高度的一半,但其保存状况完好。
莫克清真寺
莫克清真寺俗称“粉红清真寺”,是伊朗设拉子的一座清真寺。莫克清真寺的外面大量采用彩色玻璃,室内则大量采用粉红色的瓷砖,因而俗称为粉红清真寺。
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也译为波斯城,位于伊朗境内的设拉子东北地区60千米处,曾经是礼仪上的首都,该城的名字在古波斯语中的含义为“波斯人的城市”。这座城市在公元前331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所有木造部分被焚烧殆尽。此处在公元1979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巴姆城堡(Bam Castle)
巴姆城堡位于伊朗东部克尔曼省巴姆市附近,地处丝绸之路沿边的农业中心地区,被认定是世界上最大的土坯建筑群,也是巴姆的重要城市标志。城堡位于山顶,由一系列由泥砖和棕榈制成的三道同心墙组成,外墙围绕着旧城。堡位于古城区的最高点,最高处里地貌约60米,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高约12米,墙高2至7米,长达1815米,曾经有一条护城河环绕,城堡建于萨珊王朝(公元224—65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从 1950 年代开始,作为古迹的保护,伊朗政府开始修复堡垒,但在 2003 年,巴姆周边地区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造成 2.6万人死亡,这座古城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城堡堡垒本身的大部分都被毁坏,多处成了废墟。
戈勒斯坦宫
戈勒斯坦宫(Golestan Palace)位于德黑兰的市中心。该宫殿建筑群是德黑兰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建立于萨非王朝时期。现存的戈勒斯坦宫建筑群由八座主要宫殿建筑组成,主要被用作为博物馆和同名花园。戈勒斯坦宫具有卡扎尔时代建筑特征,即欧洲与波斯建筑风格的融合,这种建筑风格成为19世纪末和20世纪伊朗艺术和建筑的特色。
世界遗产
伊朗历史悠久,历史遗产丰富,其中有27个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最多的10个国家之一。
伊斯法罕清真寺
伊斯法罕清真寺(Masjed-e Jāmé of Isfahan)是伊朗最古老的星期五(公理会)清真寺,位于伊斯法罕市中心。它是同类建筑中保存最古老的的清真寺,也是后来整个中亚清真寺设计的原型。该建筑群占地20000多平方米,也是第一座将萨珊王朝宫殿四庭院布局适应伊斯兰教宗教建筑的清真寺。
伊斯法罕王侯广场(伊玛目广场)
伊斯法罕王侯广场,亦称伊玛目广场,原名为国王广场,伊斯兰革命后改为今名。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伊玛目广场列入世界遗产。由阿拔斯一世大帝(Shah Abbas I the Great)建于17世纪初,广场四边是纪念碑建筑,与一组二层的拱廊相连。该遗址以它的皇家清真寺、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盖塞尔伊耶希华丽的门廊和15世纪的提姆瑞德宫而闻名。所有这些反映了萨非(Safavid) 王朝时期波斯的社会文化生活。
希尔卡尼亚森林
新增的丹加班德和伊斯蒂苏奇山谷(阿塞拜疆)都属于极具价值的希尔卡尼亚古森林的分布区,它们的加入使原世界遗产更为完整。遗产的新老部分位于里海南岸的同一片林带。希尔卡尼亚森林是一片独特的森林集群,沿着里海南岸延伸,其历史可追溯到2500万至5000万年前。此外这里拥有大量珍稀和特有树种。最古老的树木树龄有300~400年,其中一些可能达到500年。
参考资料
伊朗国家概况.中国外交部.2023-04-03
Iran National anthem.indexmundi.2023-12-19
对外投资国别指南 伊朗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2-17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Iran.伊朗官方旅游指南.2023-04-10
Iran.iso.2023-11-28
伊朗.联通手机营业厅.2023-11-28
Iran, Islamic Rep..worldbank.2023-12-18
联合国称伊朗基尼系数为0.409.ir.mofcom.2023-11-16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undp.2023-12-18
靠左行驶和靠右行驶的国家,分别有哪些?.车主指南.2023-10-21
Railway stations in Iran.famousfix.2023-12-19
达马万德山.visitiran.2023-11-16
讲座纪要:何处是伊朗——伊朗概况.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3-10-22
Drought Assessment.https://books.google.co.jp.2023-10-31
"Iran hardliner becomes president".http://news.bbc.co.uk.2023-10-31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 .protectedplanet.2023-12-17
伊朗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 .2025-03-04
石油到底还剩多少?2023最新数据出炉!.新浪财经.2025-03-04
沙特和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有人坐不住了 .新华网.2023-12-17
Iran hostage crisis.Britannica.2023-10-16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worldbank.2023-12-18
伊朗: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中国台湾网.2023-11-28
伊朗.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04-03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世界遗产公约.2023-04-11
伊朗外交原则.https://mideast.shisu.edu.cn.2023-10-22
لیست نمایندگیهای سیاسی خارجی مقیم 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mfa.gov.2023-12-18
Ērān, Ērānšahr,.Encyclopedia Iranica.2023-10-16
Anērān.Encyclopedia Iranica.2023-10-16
Ērān, Ērānšahr.Encyclopedia Iranica.2023-10-16
历史上被称为波斯的伊朗,起源于何时?.新京报官方账号-今日头条.2023-04-03
伊朗史前史.https://web.archive.org.2023-10-30
Iran Chamber Society.iranchamber.2023-12-25
MEDIA.iranicaonline.2023-12-25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https://books.google.co.jp.2023-10-31
Russian Relations with the Iranian Monarch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https://www.jstor.org.2023-10-31
"American Experience, Jimmy Carter, "444 Days: America Reacts".https://web.archive.org.2023-10-31
The 1980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Restrictions on Academic Freedom in Iran.https://iranpresswatch.org.2023-10-31
"Khatami blames clerics for failure".https://www.theguardian.com.2023-10-31
伊朗历史沿革.mofcom.2023-12-25
نتايج نهايي دهمين دوره انتخابات رياست جمهوري.moi.ir.2023-12-17
"Iran protests: Fifth day of unrest as regime cracks down on critics".https://www.theguardian.com.2023-10-31
"Protests Pop Up Across Iran, Fueled by Daily Dissatisfaction".https://www.nytimes.com/2018/08/04/world/middleeast/iran-protests.html.2023-10-31
"In Pictures: Iranians protest against the increase in fuel prices".https://www.aljazeera.com.2023-10-31
Special Report: Iran’s leader ordered crackdown on unrest -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end it'.reuters.2023-12-17
苏莱曼尼之死急剧恶化中东局势.人民网.2023-12-17
"Demands for justice after Iran's plane admission".https://www.bbc.com.2023-10-31
"Protests flare across Iran in violent unrest over woman's death".https://www.reuters.com.2023-10-31
一带一路 | 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https://wap.greenbr.org.cn.2023-10-22
伊朗地质矿产概况.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2023-11-05
GEOLOGY.iranicaonline.2023-12-17
A Summary of Geology of Iran.Research Gate.2023-12-17
Hydroclimatic variations over the last two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at Lake Urmia, Iran.researchgate.2023-12-17
دریاچه نمک آران و بیدگل.irandeserts.2023-12-17
CHARACTERISTICS OF CASPIAN SEA.gsaz.2023-12-25
HYDROLOGY.iranicaonline.2023-12-17
Welcome to the United Nations.UnitedNations.2023-11-05
Water.https://countrystudies.us.2023-11-05
Ministry of Energy, Water Research Institute:Sedimentation in the Reservoirs of Large Dams in Iran.Wayback Machine.2023-12-17
舒什塔尔古代水利系统简介.http://ir.mofcom.gov.cn.2023-10-22
Amir Kabir Dam.visitiran.2023-12-25
Water Reservoirs In Tehran On Decline.iranintl.2023-12-25
Soils .fao.2023-12-17
Forbidden.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1-05
Land Use.countrystudies.2023-12-17
Irandaily.http://www.iran-daily.com.2023-11-05
World Food Forum: New technologies help manage soil and water in a climate-change context.https://www.fao.org.2023-11-05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ater Resources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 COUNTRY PROFILE - Iran.https://web.archive.org.2023-11-05
Iran Daily - Domestic Economy - 01/22/09.http://www.iran-daily.com.2023-11-05
IRAN FORESTS / PART 1.tebmedtourism.2023-12-17
FRA 2020 report.fao.2023-12-17
伊朗前20名最常见植物.https://www.picturethisai.com.2023-10-22
FLORA IRANICA.iranicaonline.2023-12-17
Endangered Species Search by Area Selection.earthsendangered.2023-12-17
74 Iranian wildlife species red-listed by Environment Department.payvand.2023-12-17
Persian Leopard.iucnredlist.2023-12-17
Bahramgor Conservation Area .visitiran.2023-12-17
Golestan National Park.visitiran.2023-12-17
Golestan National Park.itto.2023-12-17
Iran, Islamic Rep..climateknowledgeportal.2023-12-17
Disaster description .reliefweb.2023-12-17
Heavy Rain Causes Deadly Flooding Across Iran.nytimes.2023-12-17
استانهای کشور به ۵ منطقه تقسیم شدند.hamshahrionline.2023-12-17
"Census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1395. AMAR.2023-12-18
德黑兰市.北京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3-04-19
al-kaafi.noorlib.2023-12-25
Provinces.citypopulation.2023-12-18
友好城市.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重庆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 重庆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023-10-22
IRAN: Fars.citypopulation.2023-12-18
保守派人士出任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新华网.2023-12-18
伊朗的多党制.https://www.dw.com.2023-10-22
Who is Gholam-Hossein Mohseni-Ejei?.nufdiran.2023-12-18
Iran appoints Western-sanctioned prosecutor general to head top court.timesofisrael.2023-12-18
Notorious Judge Appointed As Iran's Prosecutor General.iranintl.2023-12-18
"Iran bars female MP for 'shaking hands with unrelated man'.https://www.theguardian.com.2023-10-31
"Minoo Khaleghi summoned to court.https://www.tehrantimes.com.2023-10-31
"Iran reverses ban on reformist candidates".https://www.theguardian.com.2023-10-31
Iran's Supreme Leader Reinstates 95-Year-Old Cleric In Key Post.iranintl.2023-12-18
伊朗总统莱希是谁?他曾掀起反腐风暴,对美国态度强硬.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05-20
总统、外长遇难,对伊朗内政外交有何影响?.今日头条·新京报.2024-05-20
新华社快讯:伊朗前卫生部长佩泽什基安在总统选举中获胜。.今日头条·新华社.2024-07-06
伊朗.http://policy.mofcom..2023-10-22
Constitutional Utopianism: a Case Study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forumprawnicze.2023-12-18
Iran, Islam and the Rule of Law.wsj.2023-12-18
Iran’s defense min. congratulates counterparts on Christmas.mehrnews.2023-12-18
伊朗宣布对沙特、阿联酋等28个国家单方面免签.百家号.2024-01-31
A Guide to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y of Recognition, Diplomatic, and Consular Relations, by Country, since 1776: Iran.history.2023-12-25
U.S. Relations With Iran.state.2023-12-18
外交部.外交部网站.2023-04-09
Ir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 Insider's View on the Failed Past and the Road to.https://books.google.co.jp.2023-10-31
Iranian Puzzle Piece: Understanding Iran in the Global Context./apps.dtic.2023-12-18
"Iran assembly recognizes Jerusalem as Palestine capital".https://www.aa.com.2023-10-31
"Iran says Jerusalem 'unchangeable' capital of Palestine".https://www.aljazeera.com.2023-10-31
"Iran Recognizes Jerusalem as Palestinian Capital City in Response to Trump Declaration".https://www.newsweek.com.2023-10-31
Tehran Times.https://www.tehrantimes.com.2023-11-05
iran-daily.http://www.iran-daily.com.2023-11-05
Iran Investment Monthly Aug 2010..https://web.archive.org.2023-11-05
伊媒:俄罗斯伊朗签署400亿美元协议,系伊朗经济界最大规模外国投资协议.上观.2023-11-05
伊朗外汇市场启动伊俄本币交易.中国证券网.2023-11-05
伊朗称已敲定向俄购买苏-35战机.https://www.zaobao.com.2023-11-05
普京签令!批准俄罗斯与伊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光明网.2025-04-22
普京批准俄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央广网-今日头条.2025-04-22
The Anfal Campaign Against the Kurds (1993) Annex C.https://www.hrw.org.2023-11-05
伊朗向毗邻伊拉克的边境增兵.环球国际.2023-11-05
伊拉克与伊朗签署易货贸易协议 以原油换取天然气.新浪财经.2023-11-05
伊朗与沙特重建外交关系 .https://www.zaobao.com.2023-11-05
Saudi Arabia severs diplomatic ties with Iran.mailonline.2023-11-05
Switzerland confirms protecting power mandate.https://www.swissinfo.ch.2023-11-05
伊朗驻沙特使领馆今日重新开放 分析人士:复交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中工网.2023-11-05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11-05
欧盟决定扩大对伊朗制裁范围至导弹领域.界面快讯-今日头条.2024-05-16
News Analysis: Why is Iran keen on full SCO membership?.新华网.2023-10-31
Iran Joins SCO.https://financialtribune.com.2023-10-31
五国加入金砖合作机制今天正式生效,金砖新伙伴期待经济发展.界面快讯-今日头条.2024-01-01
Iran cuts military service for all conscripts by 3 months.irna.2023-12-18
Fattah: Iran unveils its first hypersonic missile.aljazeera.2023-12-18
"Profile: Iran's Revolutionary Guards".http://news.bbc.co.uk.2023-10-31
An important note to Payvand.com visitors and contributors.http://www.payvand.com.2023-10-31
Iran Military Spending/Defense Budget 1960-2023.macrotrends.2023-12-18
Iran Boosts Military Budget To Stand Among Top 15.iranintl.2023-12-18
两伊战争.https://web.archive.org.2023-11-05
Iranian Strategy in Syria.understandingwar.2023-12-18
Iran boosts support to Syria.telegraph.2023-12-18
Iran in Syria: From Expansion to Entrenchment.dayan.2023-12-18
Syria has 830 foreign military sites. 70% belong to Iran.majalla.2023-12-18
海湾石油危机.https://www.bbc.com.2023-11-05
Why Study Persian (Farsi).bu.2023-12-18
What Language Is Spoken In Iran?..babbel.2023-12-18
Constitution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refworld.2023-12-18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https://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2023-10-22
伊斯兰教.中国政府网.2023-10-22
伊朗是如何从逊尼派转向什叶派的?.澎湃新闻.2023-10-22
Discrimination against religious minorities in IRAN.fidh.2023-12-18
JUDEO-PERSIAN COMMUNITIES i. INTRODUCTION.iranicaonline.2023-12-18
Iran Population 2023 (Live).worldpopulationreviewIran.2023-12-18
伊朗官方货币变更为土曼.新华网.2023-11-28
Currency in Iran.visitiran.2023-12-18
indyguide.The official currency in Iran.2023-12-18
伊朗 外债.ceic.2023-11-05
伊朗 税收.https://www.ceicdata.com.2023-11-05
FAOSTAT.fao.2023-12-18
Automotive.atiehbahar.2023-12-1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园区简介(十四) 伊 朗.郑州市洛阳商会.2023-04-20
THE FOREIGN TRADE REGIME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irantradelaw.2023-12-18
The Future Of Iran’s Oil And Gas Sector.radiofarda.2023-12-18
History of the IMIDRO Group.steelonthenet.2023-12-18
Iran Literacy Rate at 96%.financialtribune.2023-12-18
Education System in Iran.scholaro.2023-12-18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webometrics.2023-12-18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in Engineering/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s - 2016.shanghairanking.2023-11-28
A rebirth of science in Islamic countries?.researchtrends.2023-11-28
University of Tehran.University of Tehran.2023-11-28
About the University of Tehran.ut.ac.ir.2023-12-18
Tehr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tums.2023-12-18
Museums .mcth.2023-12-19
AMD Chips Used in Iranian HPC for Rocket Research.computerworld.2023-12-19
Surena III the Iranian Humanoid Robot.techrasa.2023-12-19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ibb.2023-12-19
Iran’s first live cloned sheep born .middle-east-online.2023-12-19
伊朗宣布成功发射卫星.抖音短视频.2024-01-21
Iran says it controls entire nuclear fuel cycle.usatoday30.usatoday.2023-12-19
Ir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theglobaleconomy.2023-12-19
The ranking .rsf.2023-12-19
Nothing Comes Between Iranians And Their Satellite Dishes -- Not Even The Police.rferl.2023-12-19
Iran.internetworldstats.2023-12-19
Social Media in Iran: Best Traveler’s Guide 2023.toirantour.2023-12-19
How Iranian authorities break their own censorship laws.observers.france24.2023-12-19
伊朗宣布解禁WhatsApp和Google Play等海外平台.界面快讯-今日头条.2024-12-25
Sport in Iran.topendsports.2023-12-19
IR Iran.fifa.2023-12-19
USA Volleyball president tips Iran to qualify for Rio.aipsmedia.2023-12-19
Total number of medals won in the Summer Olympics per country and by color 1896-2020.statista.2023-11-11
甘吉扎德拿下金牌,伊朗代表团3金2银2铜收官!.伊朗国家通讯社.2023-11-28
持续高通胀导致伊朗治安恶化.http://ir.mofcom.gov.cn.2023-10-22
《国际基建市场动态(2019年7-12月)》—亚洲风险篇.山东省商务厅.2023-11-05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ranicaonline.2023-12-19
Iran's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Polluted Reality Mix Like Oil And Water.rferl.2023-12-19
Iran Transportation.tappersia.2023-12-19
Shiraz Railway Station (Shiraz Train Station).hipersia.2023-12-19
Organization Services .ikac.2023-12-19
Salaam Terminal, Imam Khomeini International Airport.airport-technology.2023-12-19
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中国南方航空.2023-11-28
Iranian Rappers and Persian Porn: A Hitchhiker's Adventures in the New Iran.https://archive.org.2023-11-01
kebab.Britannica.2024-01-11
Khoresh Kadu Halvaee.Thespruceeats.2024-01-11
Les Khoresh (خورش) : ragoûts iraniens.Iran-cuisine.2024-01-11
Faloodeh Recipe.thespruceeats.2023-12-19
"24 / Dessert: Faloodeh".https://books.google.com.2023-11-01
"Franklin Fountain has an ImPeach sundae with 'nuts from the cabinet'".https://billypenn.com.2023-11-01
Bastani Sonati (Saffron and Rose Water Ice Cream) Recipe.thespruceeats.2023-12-19
伊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11-28
伊朗音乐“拉笛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28
塔兹耶仪式戏剧艺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28
法尔斯地毯编织传统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28
伊朗新年诺鲁孜的那些事儿.伊朗国家通讯社.2023-11-28
Sizdah-Be-Dar(自然日).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艺品部.2023-11-28
Costume .visitiran.2023-12-19
Traditional Clothes of Kurdistan Province.visitiran.2023-12-19
Traditional Clothing of Iran .eavartravel.2023-12-19
How Are Iranian Weddings? .surfiran.2023-12-19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10-22
Advances in Carpet Manufacture.https://books.google.com.2023-11-01
波斯地毯.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艺品部.2023-11-28
伊朗文学概况.一带一路文学联盟.2023-11-28
一枝独秀的伊朗电影.凤凰网旅游.2023-11-28
THE HISTORY OF IRANIAN CINEMA.massoudmehrabi.2023-12-19
Iranian Cinema: Before the Revolution.offscreen.2023-12-19
伊朗电影.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28
Asghar Farhadi’s The Salesman.jstor.2023-12-19
伊朗电影史上最优秀的15部电影.豆瓣.2024-01-11
Introducing Persian Architectur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https://archive.org/details/persianarchitect0000unse.2023-11-01
"Virtual Conference".https://web.archive.org.2023-11-01
The Persian Garden.unesco.2024-01-20
Armenian Monastic Ensembles of Iran.unesco.2024-01-20
EXECUTIVE SUMMARY.unesco.2024-01-20
苏丹尼叶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11-28
"Interview with Richard N. Frye (CNN)".https://web.archive.org.2023-11-05
"IRAN i. LANDS OF IRAN".https://www.iranicaonline.org.2023-11-05
Dialect, Culture, and Society in Eastern Arabia: Glossary.https://books.google.com.2023-11-05
Ferdowsi.Britannica.2023-12-19
伊朗哲学.https://academic-accelerator.com.2023-11-05
MUSIC HISTORY i. Pre-Islamic Iran.iranicaonline.2023-12-19
IRAN xi. MUSIC.iranicaonline.2023-12-19
波斯细密画.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2024-01-11
Tchogha Zanbil.unesco.2024-01-20
莫克清真寺.http://muslimheritage.com.2023-11-01
Why your next vacation could be in Iran.https://edition.cnn.com.2023-11-01
Pasargadae.https://whc.unesco.org.2023-11-01
伊朗古城堡一网打尽.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2024-01-11
Golestan Palace.unesco.2024-01-20
Masjed-e Jāmé of Isfahan.unesco.2024-01-20
伊斯法罕伊玛目广场-世界一半.http://travelers.tw/blog/3/4945.2023-11-01
伊斯法罕王侯广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11-28
希尔卡尼亚森林.世界遗产名录.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