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颇
阿勒颇(英文:Aleppo或Halab;阿拉伯语:حلب),位于叙利亚北部地区,阿勒颇省省会。市区面积为190平方千米,位于北纬36°20′东经37°15′,距土耳其只有约50公里。截至2023年,人口约为220.3万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阿勒颇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以前,这一带就有人类定居活动的痕迹。在637年,被穆斯林征服后,该城市更名为哈拉布(Halab),1516年奥斯曼人结束了马姆鲁克王朝的统治。从此,阿勒颇一直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达400年。阿勒颇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炎热,最高气温可达40℃。阿勒颇城比地平线只高出四百米。阿勒颇曾是叙利亚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商业贸易和轻工业比较发达。阿勒颇城市内有著名的阿勒颇大学。阿勒颇身处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间的关键位置,是叙利亚仅次于大马士革的第二大城市。几条商道在此交汇,使这里成为历史上的战略要地和交通中心。1986年,阿勒颇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3月18日,阿勒颇被选定为伊斯兰文化之都,阿勒颇城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阿勒颇成为冲突各方激烈争夺的战场。2016年12月,叙利亚军方发表声明完全收复阿勒颇市。
名称
传说古时候,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始祖亚伯拉罕曾来到阿勒颇,他把自己奶牛上挤出的牛奶,分发给当地的穷人。直至现在阿勒颇的阿拉伯语称呼仍为Habab,就是“牛奶”的意思。
阿勒颇名字的由来:阿勒颇人世代流传说,先知易卜拉欣·哈利利在从乌尔前往迦南(现巴勒斯坦)途中,停留阿勒颇住在该城最高处。那里有一头灰色奶牛,每天早晨挤奶供人饮用。人们惊喜地称之“灰色奶”之后,这座城市便以阿勒颇命名,阿勒颇即牛奶之意。其实,早在公元前2000年易卜拉欣·埃德恒帕夏先知之前的乌尔、马里王朝的文献中,就提到了阿勒颇。而在埃及法老的古迹中则称“哈尔卜”“哈鲁卜”很早以来,阿勒颇就以此命名或以近似的名称相称。
历史沿革
阿勒颇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以前,这一带就有人类定居活动的痕迹。这城市在公元前3世纪被塞琉斯人征服过,并把它改称为贝里亚(Beroea),从那时起,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增加,而变成为连接地中海和中亚之间的商业中心。从公元前2世纪起,希泰人、亚述人、阿拉伯人、蒙古族、马穆鲁克人和土耳其人先后取得了阿勒颇的统治权,几条商道在此交汇,使这里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战略要地和交通中心。在公元前一世纪时,它是属于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公元540年,波斯人攻打阿勒颇,直到伊斯兰教军队将其占领,恢复了阿勒颇的名字,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当时其首都为大马士革。倭玛亚王朝衰败后成立了阿拔斯王朝。
在公元637年,被穆斯林征服后,该城市更名为哈拉布(Halab),吸引了不少哲学家,诗人和其他知识分子,包括哲学家法拉比,以发展成为一个文化中心。之后,阿勒颇作为商贸中心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给这座历史名城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诸如12世纪的大清真寺、13世纪的城堡、17世纪的宫殿、沙漠旅店及浴室等。
1260年,阿勒颇遭到孛儿只斤·忽必烈的侵犯,1400年被成吉思汗占领。1516年奥斯曼帝国人结束了马姆鲁克王朝的统治。从此,阿勒颇一直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达400年,直到公元1916年阿拉伯帝国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
阿勒颇老城于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2012年夏阿勒颇战事打响以来,叙利亚政府军一直占据该市西部,而反政府武装则控制该市东部,双方围绕阿勒颇的控制权展开了长期的争夺。阿勒颇市在内战开始时落入反对派之后,随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夺取了阿勒颇市,该市于2017年三月份被政府军解放,随后开始重建工作。
2016年12月,叙利亚军方22日晚发表声明,宣布北部城市阿勒颇内剩余的反政府武装人员已全部撤出,叙政府军完全收复阿勒颇市。历时约4年半的阿勒颇战事终告结束。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阿勒颇向北距土耳其只有约50公里,位于古丝绸之路的最西端,它身处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间的关键位置。位于叙利亚北方平原,北与土耳其接壤,南为哈马省,距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355公里,距叙利亚最大的港口城市拉塔基亚186公里。
气候
阿勒颇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炎热,最高气温可达40℃。
阿勒颇1月每日平均最低气温仅为1.7℃,为全年最低。7月8月和每日平均最低气温为20.9℃,为全年最高。
参考资料
地形地貌
阿勒颇这个北方的平原相当于南方的大马士革盆地,但更为广阔。阿勒颇城比地平线只高出四百米。
水文水利
阿勒颇身处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间的关键位置,省内有四条河流,阿勒颇的发展受到水源缺乏的阻碍,因为虽然库威克河穿过城市,阿勒颇的人民除了在冬季洪水期间外,很少发现河中有水。幼发拉底河是西亚地区大河,全长约2800千米,流经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国。叙利亚境内沿河修筑的3座水坝为数百万居民供水供电,面临断水断电危机。
自然灾害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7.7级强烈地震,在叙利亚造成数千人死亡。阿勒颇是叙利亚境内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阿勒颇市内有八个区域受灾最为严重,位置相对分散。地震导致阿勒颇的流离失所人数超过100万人。负责阿勒颇震后重建工作的地方官员介绍说,重点是修复受损房屋和新建安置房。首批安置房可容纳120户家庭,计划2024年3月交付。
政治
阿勒颇的政党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其领导人是艾哈迈德·萨利赫。
人口
人口数量
据统计,截至2023年,阿勒颇人口约为220.3万人。
族群
从公元14世纪起,先后经历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土尔其人、蒙古人和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统治。
语言
宗教信仰
叙利亚居民中85%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基督教。其中,伊斯兰教逊尼派占80%(约占全国人口的68%),什叶派占20%,在什叶派中阿拉维派占75%(约占全国人口的11.5%),位于阿勒颇的倭玛亚大清真寺最初由倭马亚王朝建造。
经济
阿勒颇曾是叙利亚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
第一产业
阿勒颇区包括叙利亚小麦土地的三分之一,大麦土地的44%,和整个种棉区域的37%。
第二产业
阿勒颇商业贸易和轻工业比较发达。现代工业门类主要有食品加工、纺织、塑料化工、制药、建材等。1991年在工商会注册的企业有1008家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共同发展。目前叙方出台经济政策,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第三产业
阿勒颇古城曾经是叙利亚著名的旅游地,作为幼发拉底河文明的见证,阿勒颇古城和阿勒颇大清真寺曾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感受人类的文明。
社会事业
教育
阿勒颇大学,是叙利亚的一所重点大学。阿勒颇还建有唯一的阿拉伯科学遗产的阿拉伯学院。
城内伊斯兰教育发达,哈拉维伊斯兰学院、莫卡达米伊斯兰学院、1223年建立的苏尔达尼亚伊斯兰学院、1235年创办的埃尔佛多斯伊斯兰学院等有名的伊斯兰学府,它们培养了大批伊斯兰教人材。
卫生健康
由于战争的影响,阿勒颇的状况不断恶化,数千人在逃避战争。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和其他伙伴共同努力在冲突之际提供医护,并对国内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敦促叙利亚冲突各方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保护冲突中被困平民。世卫组织特别要求在冲突期间对所有患者和卫生工作者、设施和车辆进行保护,使其免受暴力影响。
世卫组织向阿勒颇运送了12批装有救命药物和医疗用品的医疗货物,向11家公立医院和23个初级卫生保健中心分发的医疗用品包括创伤和手术用品、卫生用品包、静注液体、抗生素、慢性病和精神药物、儿科药物以及其他基本医疗设备。
世界卫生组织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阿拉伯叙利亚红新月会和当地非政府组织密切合作,正在力求通过疫苗接种、流动医疗队、流动诊所对危重病人进行转诊,联合国及其合作伙伴充分参与并寻求冲突各方允许由反对派控制的阿勒颇东部最后小片地区的严重病人立即撤离到他们的最终选择地点。
媒体
在现代,阿勒颇建有东方第一个阿拉伯印刷厂19世纪未至20世纪初,在阿勒颇出版的报纸达100余种,阿勒颇成立的叙利亚最早的协会“事件协会”,是由历史学家卡米勒·加齐1924年创立的。
文化事业
从2006年3月18日起,阿勒颇被选定为伊斯兰文化之都,阿勒颇城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达683次。出版了116种介绍阿勒颇历史、文明的图书,举办了一系列报告会、诗歌朗诵会及53场研讨会,其中国际性研讨会37场,来自阿拉伯国家的900余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内容涉及伊斯兰现实的核心问题如文明的冲突、文明的对话等。还举办多场音乐会、歌舞晚会在广场和大街举办电影节等各种艺术活动,有不少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参加。
阿勒颇有阿勒颇博物馆。2022年6月25日,“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展览汇聚了来自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阿勒颇博物馆等9家叙利亚博物馆和3家国内博物馆的196件(组)精美文物,以展示中叙两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体育
由于叙利亚内战,叙利亚运动员的道路十分艰辛,叙利亚奥组委由阿萨德政府管辖,并把反对派控制的区域排除在外,包括阿勒颇的布斯坦阿拉卡萨地区。
交通
阿勒颇身处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间的关键位置,是叙利亚仅次于大马士革的第二大城市。几条商道在此交汇,使这里成为历史上的战略要地和交通中心。
公路
2020年2月14日,叙利亚政府军宣布全面控制大马士革与阿勒颇之间的公路。22日,叙首都大马士革与北部重镇阿勒颇之间的公路正式恢复通车。
铁路
航空
阿勒颇国际机场位于阿勒颇市境内。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2日,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阿勒颇机场,损坏机场跑道,导致机场瘫痪。同年10月14日,此前遭袭的阿勒颇国际机场已经修缮完毕,并于当日早晨恢复运行。10月22日上午,以色列空袭了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和阿勒颇机场,导致两座机场被迫停运。10月25日,以色列第四次空袭叙利亚阿勒颇国际机场,此次空袭针对阿勒颇机场的其他跑道,阿勒颇机场的主跑道已经在第三次空袭中损毁。
文化
饮食
叙利亚的美食名冠中东,阿勒颐的美食名冠叙利亚。叙利亚人烹调喜欢用橄榄、榛子和阿月浑子,只有阿勒颇厨师能把这几种材料烹制出极致美味。此外,这里的甜食也最受叙利亚人喜爱,自奥斯曼帝国帝国时期,这里就是整个帝国的美食之都。
艺术
阿勒颇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例如手工纺织品、玻璃制品、皮革制品从历史到现在都有名。在丝绸之路上,手工艺品是主要遗产之一。像是传统的丝制布料、衣物、地毯,或是不同金属制品、瓷器、陶器、书籍、天然染料和当地的烹的贸易,在不同地区之间延续了上百年。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商业和文化的交流,同时也为丝绸之路沿线人民的文化身份认同奠定了基础。
阿勒颇也是叙利亚手工橄榄皂的故乡。大约在我国宋朝时期,阿勒颇的多个香皂生产家族就开始逐渐发展壮大,将他们的拳头产品——手工橄榄皂销往世界各地,并将其制作工艺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地区象征
作为阿拉伯商业文明,整座阿勒颇古城可以说是个带顶篷的阿拉伯市场的迷富。到处是弯弯曲曲的狭窄的老商业街1000多年前,古朴而具阿拉伯的风格的商业设施,大部分还被当今商人沿用,成为阿拉伯队商时代的见证。诸如队商集市队商旅舍,两边是货栈和手工场的街道,由商人和手工艺人分行业排列数千米长带顶篷的小巷,以及散布其间的大量古建筑、如清真寺、伊斯兰学校、穆斯林浴室、早期的外国领事馆等。
风景名胜
阿勒颇古城
阿勒颇古城,位于叙利亚西北部的阿勒颇盆地中央,坐落在地中海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以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新月形沃地的北部,在大马士革以北350公里,是丝绸之路的最西端。因公元前2000年即有人定居在此,因此阿勒颇旧城和大马士革一样是世界上建城历史最长的城市之一,是历史上居住最密集、活动最频繁的古城。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阿勒颇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阿勒颇古城是伊斯兰文化古迹,坐落在古城以东,高出城市50米的形小山丘上,小山丘是公元前10世纪赫梯人历史的见证,它是游牧民族古文明遗址的不断叠加和积淀;它是一个多时代遗址的混合体。后来形成卫城的基座,从中已发现多个时期的文物。
阿勒颇的城堡,高于旧城墙的清真寺、清真寺和伊斯兰教学校,它是12至14世纪阿拉伯军事力量的见证。城堡有着过去曾被公元前10世纪文明占领的痕迹,这座城堡有清真寺、宫殿和浴室建筑的遗迹。在城堡周围建立的城郭城市具有早期的希腊罗马街道布局,包含6世纪基督教建筑,中世纪城墙和大门,清真寺和伊斯兰教学校的遗迹,这与当时的阿育布王朝(Ayyubid)和马穆鲁克(Mameluke)发展有关,遗迹还包含之后的清真寺和奥斯曼帝国帝国时期的宫殿。在城墙外,西北部的Babal-Faraj区,北部的Jdeide区以及南部和西部的其他区域,当时被占领的城郭城市拥有重要的宗教建筑和住宅。
大清真寺
阿勒颇大清真寺可追溯到公元715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希腊化时代,其所在地是阿勒颇的阿哥拉,在基督教时代是圣海伦娜主教座堂的花园。相传是先知叶哈雅父亲宰凯里雅的墓地所在。11世纪末,该清真寺尖塔修成。2013年,叙利亚内战将其化为一片瓦砾堆,围墙和庭院损毁尤其严重。
对外交流
2023年9月8日,叙利亚复兴党阿勒颇大学党委书记(正部级)易卜拉欣•哈迪德(IBRAHEMALHADED)率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干部考察团访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三局中东处副处长彭金栋陪同访问。
叙中关系源远流长,叙利亚的阿勒颇、巴尔米拉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叙利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将增进叙中两国在基础设施、电力等多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也将推动叙利亚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
战争影响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阿勒颇作为曾经的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很快成为冲突各方激烈争夺的战场。与此同时,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为支持反对派推翻叙政府,对叙实施严厉制裁和经济封锁。2016年12月,叙利亚军方发表声明,宣布反政府武装人员已全部撤出,叙利亚政府军完全收复阿勒颇市。尽管历时4年半的阿勒颇战事已平息,但多年严厉制裁之下,城市重建进程蹒跚,阿勒颇街头仍满目疮。
2023年3月,以色列从叙利亚西北部拉塔基亚省以西地中海方向发动空袭,打击阿勒颇国际机场。此前,土耳其东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的大地震中损失严重。地震发生后,多国运送援叙物资的飞机在阿勒颇国际机场降落。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以色列军方不断空袭叙利亚境内目标,理由是打击伊朗军事设施、阻止伊朗向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运送武器。2023年5月,阿勒颇国际机场及阿勒颇市周边地区又遭以色列空袭。2024年1月,以色列再次袭击阿勒颇。
著名人物
穆罕默德·法里斯
法里斯1951年生于叙利亚北部重镇阿勒颇,1973年毕业于阿勒颇军事飞行员学校,1987年乘坐苏联航天器前往“和平”号空间站,先后获得苏联英雄金星奖章和列宁勋章。 2012年8月,法里斯前往土耳其前,在老家阿勒颇访问主要反对派武装“叙利亚自由军”一处指挥所,以表露他支持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政府的决心。
纳杰达·伊斯梅尔·安佐尔
导演纳杰达·伊斯梅尔·安佐尔(NajdatIsmailAnzour),1954年11月26日出生于叙利亚阿勒颇,叙利亚著名导演兼制片人,在导演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领域有30多年从业经验。参加过众多世界各地的电影和电视节,并多次荣获过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奖项。
2016年-2020年,安佐尔还曾担任叙利亚人民议会副议长,曾代表叙利亚议会,参加了许多全球性活动,包括:莫斯科议会发展论坛,各国议会联盟在日内瓦、贝尔格莱德和其他地方的工作。
参考资料
معلومات عن مدينة حلب السورية.叙利亚城市阿勒颇信息.2024-01-28
Aleppo, the disappearing memory of the Silk Road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4-02-07
叙利亚行政区域划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2024-01-28
千年古城阿勒颇.中国国家地理.2024-01-28
阿勒颇:一场大战 一地废墟(组图).新华网.2024-02-06
探访叙利亚第一大城市阿勒颇:城内几乎没有完整建筑.央视网.2024-01-28
Aleppo, Syria Metro Area Population 1950-2024.macrotrends.2024-02-06
叙利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4-01-28
Request Rejecte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4-01-28
被炸毁的叙利亚古迹与地标,如何从废墟中崛起?.澎湃新闻.2024-01-28
叙利亚国家概况20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1-28
叙利亚交通部:阿勒颇国际机场已于16日8时恢复运行.央视网.2024-01-28
千年古城阿勒颇.中国国家地理.2024-02-07
丝绸之路项目.unesco.2024-02-06
通讯|破碎中的等待——回访土叙大地震叙利亚灾区阿勒颇.新华社国际.2024-02-07
叙利亚政府军宣布收复北部城市阿勒颇.环球网.2024-02-07
【特稿】VR真实记录:阿勒颇,从一座古城到一片废墟.央视网.2024-01-28
叙利亚古城阿勒颇市五星级大酒店重新营业 阿勒颇旅游业重建进展顺利.观察者.2024-01-28
阿勒颇.世界天气信息服务.2024-01-29
幼发拉底河水位连降8个月 叙利亚流域如处“荒漠”.新华网.2024-02-06
叙利亚地震灾区阿勒颇八个区域受灾严重 物资短缺.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2-07
叙政府军:或在数小时内宣布全面收复阿勒颇.环球网.2024-02-07
阿勒颇倭玛亚大清真寺:从具有史诗意义的伊斯兰纪念碑到战场废墟.ArchDaily.2024-01-28
世卫组织在叙利亚阿勒颇加强应对并要求保护卫生人员.世卫组织网站主页.2024-01-28
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亮相国家图书馆.人民网.2024-02-06
战火中淬炼的体育梦想:叙利亚运动员布满荆棘的奥运之路.澎湃新闻.2024-01-28
叙利亚大马士革至阿勒颇的战略要道恢复通车.新华网.2024-01-28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两座机场.华西都市网.2023-10-13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以及阿勒颇机场.京报网.2023-10-13
叙利亚阿勒颇国际机场修缮完毕,14日恢复运行.界面新闻.2023-10-14
突发!“以色列又空袭叙利亚机场”.红星新闻-今日头条.2023-10-22
以色列再次空袭叙利亚阿勒颇国际机场.环球网-今日头条.2023-10-26
传统手工艺|丝绸之路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4-02-06
中东那些事儿丨传说中的阿勒颇橄榄皂长啥样?.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2-06
丝路上的世界遗产 | 阿勒颇古城 .丝路遗产.2024-02-06
校领导会见叙利亚复兴党代表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4-01-28
中国和叙利亚签署 “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新华网.2024-02-06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阿勒颇国际机场.广州日报.2024-02-07
叙利亚阿勒颇遭以色列空袭 已致1死7伤.新民晚报.2024-02-07
以色列袭击叙利亚阿勒颇.人民日报.2024-02-07
从宇航员到难民:流亡中的叙利亚太空第一人.观察者.2024-01-28
安佐尔导演出席上海电影节 深化电影文化交流.搜狐网.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