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阿拉伯语:القدسالشريف、英语:Jerusalem、希伯来语:ירושלים、拉丁语:Yerushalayim/Yerushalaim),是西部的一座古城,坐落地中海和死海之间的犹太山脉上,被视为三大亚伯拉罕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耶路撒冷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93万(截至2019年),被划分为东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包括旧城区在内的东耶路撒冷,这一行动在国际上引起争议。巴勒斯坦当局声称东耶路撒冷是其国土的一部分,但国际社会对此存在不同立场。
耶路撒冷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该地历史悠久,自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卫征服耶路撒冷,确立为以色列王国首都。所罗门时期达到鼎盛,兴建了第一圣殿。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第一圣殿,引发被俘虏的犹太人流亡。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允许犹太人回归重建圣殿。耶路撒冷在希腊化时期受到塞琉西帝国和埃及托勒密王朝统治。公元前63年,罗马将军格涅乌斯·庞培占领耶路撒冷。公元70年,提图斯·弗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摧毁耶路撒冷,第二圣殿毁于火灾。313年,君士坦丁一世确立基督教地位。在中世纪,耶路撒冷先后十字军、萨拉丁·本征服,成为宗教争夺的焦点。1517年,奥斯曼帝国占领耶路撒冷,持续至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英国将军艾伦比占领耶路撒冷。1948年建国后,耶路撒冷被分隔为以色列控制的西耶路撒冷和约旦控制的东耶路撒冷。1967年中,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其中圣殿山的伊斯兰教圣地部分,仍处于约旦宗教基金的控制下,该结果得到巴以双方承认。)。1980年以色列通过《耶路撒冷法》,宣布耶路撒冷为其“完整和永久”的首都。
耶路撒冷的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商业贸易、旅游、教育和高科技产业。西耶路撒冷集中了以色列的政府机构、大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经济较为发达。东耶路撒冷的经济则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小商铺、手工作坊等。旅游业也是支柱产业之一,每年有大量游客前来朝圣。耶路撒冷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公交车、有轨电车、铁路和单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耶路撒冷轻轨铁路)于2011年开通,连接西耶路撒冷和东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历史悠久,其文化底蕴深受不同宗教和文明的影响,拥有重要的宗教地位,争议中的首都地位使其成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复杂冲突的中心。古城被列为濒危世界文化遗产,保存有古罗马遗迹,也留存着阿拉伯帝国、拜占庭时期的建筑。古老的宗教建筑融合多种风格,主要景点有西墙广场、圣墓教堂、哭墙、铁匠门、圆石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等。
名称由来
耶路撒冷的名称有着复杂的历史和语言学背景,有多种来源可参考,其中意为“沙勒姆神”的基础(闪米特语yry ,‘建立,奠定基石’) ;因此,沙勒姆神是青铜时代城市最初的守护神。
耶路撒冷一词最早的圣经外希伯来文字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或七世纪 ,并于1961年在拜特古夫林 (Beit Guvrin)附近的Khirbet Beit Lei被发现。铭文写道:“我是雅威,你的神啊,我将接受犹大的城市,我将救赎耶路撒冷”,或如其他学者所说:“耶和华是全地的神。犹大的山脉属于他,“耶路撒冷的神”。
Shalim或Shalem是迦南宗教中黄昏之神的名字,其名字与希伯来语“和平”一词的词根SLM相同(希伯来语中的Shalom,与阿拉伯语Salam同源)。因此,该名称的词源包括“和平之城”“和平之所”“和平之居”(“建立在安全的地方”),或一些基督教作家的“和平愿景”。结尾-ayim表示双重,因此有人认为耶路撒冷这个名字指的是这座城市最初坐落在两座山上的事实。
埃及中王国的咒诅祷文(Execration texts)提到了一个名为rwšꜣlmm或ꜣwšꜣmm的城市,不同地被转录为Rušalimum或Urušalimum,可能指的是耶路撒冷。另外,阿布迪赫巴(Abdi-Heba,公元前 1330 年代)的阿玛纳信件中提到了乌鲁萨利姆 ( Úrušalim ),可能是最早提及这座城市的文献。
“Yerushalem”或“Yerushalayim”这个形式首次出现在《圣经·约书亚记》中。根据一则弥赛亚(Midrash)的说法,这个名字是上帝合并的两个名字,分别是Yireh(“恒居之地”,亚伯拉罕给他计划献祭儿子的地方起的名字)和Shalem(“和平之地”,由大祭司舍姆起的名字)。
在阿拉伯语中,耶路撒冷的名称是القدس或بيتالمقدس。قدس意为圣地,在词前加冠词ال成为القدس,特指圣城耶路撒冷。同样的,بيت意为房屋、住宅,المقدس意为神圣的人或圣洁的人,两词合起来组成بيتالمقدس则特指圣城耶路撒冷,字面意思也是圣人之家,即圣地。
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这座城市的名字被音译为Hierosolyma(希腊语:Ἱεροσόλυμα;在希腊语hieròs中,ἱερός ,意思是神圣的),尽管这座城市在其历史的 罗马时期被更名为Aelia Capitolina 。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早期人类活动
耶路撒冷的人类活动在考古学中首次有记录,可以追溯到大约6000至7000年前,最早的考古证据表现为古代使用的燧石, 永久定居的第一个迹象则出现在青铜时代早期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800年,而有陶瓷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奥斐尔(圣殿山以南的一座小山)就被占领。考古学家安·基勒布鲁 (Ann Killebrew)的研究表明,在MB IIB(青铜时代Middle Bronze Age)和IA IIC(铁器时代铁 Age)阶段,耶路撒冷是一座有城墙的大型城市,而在青铜时代晚期以及IA I 和 IIA/B时代,耶路撒冷是一个没有城墙且相对无足轻重的城镇。
早期定居和城市起源
迦南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开始活动于耶路撒冷地区,之后逐渐形成定居点。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间,迦南人建造了耶路撒冷历史上最早的防御性城墙,形成基本的城池框架,这些城墙采用土坯结构,是迦南人在耶路撒冷地区的重要建筑遗迹。考古学家通过对这些土坯城墙的发掘,揭示了迦南人在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的技术和社会组织水平。
公元前2000年至前1550年,迦南人耶布斯部落控制了耶路撒冷。他们在山顶上建造了一座要塞城市,并使用石灰华材料筑成城墙,这些石砌城墙遗迹在今天仍可看到。根据出土的迦南语泥板文书,在公元前1550年至前1200年间,耶路撒冷已经发展成为迦南人的重要城邦国家之一,达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耶路撒冷是埃及附庸城邦的首都,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定居点,管辖着一些边远村庄和牧区,并拥有少量埃及驻军,由国王阿卜迪等任命者统治。在塞提一世(公元前 1290-1279 年在位)和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 1279-1213 年在位)时期,随着日渐繁荣,耶路撒冷进行了重大建设。此时该城的居民是迦南人,学者们认为他们是通过发展独特的以雅威为中心的一神论信仰体系而演变成以色列人。虽然在公元前1200年至前1000年间,耶路撒冷逐渐被后来的以色列人占领,但作为这座城市的奠基者,迦南人的语言和文化对古耶路撒冷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典时期
大卫王的统治
大卫原是犹大支派的勇士,后来成为整个以色列的第二位国王。他经过与周边民族的征战,统一了北以色列和南犹大的十二支派,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以色列王国,史称“大卫联合王国”。在位期间,大卫从原耶布斯人手中夺取耶路撒冷这座城市,并定都于此。他兴建王宫和军事设施,使之成为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为了夺取耶布斯人控制的锡安山,大卫王发动决定性战役。根据《撒母耳记》的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004年以色列王大卫利用水道袭击了耶布斯人,最终攻占锡安山,此后,锡安山成为耶路撒冷城的中心。大卫王还征服了非利士人,获得控制非利士商路的通道,使耶路撒冷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他重组军队,建立常备军和官僚机构,巩固中央集权。大卫王在位四十年后,于前962年去世,他的儿子所罗门继位,标志着耶路撒冷进入鼎盛时期。
所罗门王和第一圣殿的建设
所罗门王继承其父大卫王的王位后,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体制。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通过红海和地中海展开海上贸易,并与邻国建立外交关系和联姻往来,这为耶路撒冷积累了巨额财富。
根据《列王纪上》的记载,所罗门利用大卫王积蓄的资源,在位第四年即展开第一圣殿的建设。经过7年建造,第一圣殿正式竣工。这座豪华宏伟的圣殿长约30米,宽约10米,内部用香柏木装饰,墙壁覆盖精美壁毯,地面铺设名贵木材。第一圣殿的建成,标志着耶路撒冷成为全犹太民族的宗教中心。所罗门还大力兴建王宫、官邸和其他建筑,包括一座称为“黎巴嫩林宫”的宏伟宫殿群。根据记载,这些建筑“建造极其壮丽”。所罗门还修缮和加固耶路撒冷城的城墙和护城河,使耶路撒冷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都市,以示王权的力量。
在所罗门治下,耶路撒冷的政治影响力达到顶峰,被称为“东方之光”。但所罗门晚年变得奢靡腐化,过重的税收导致民怨沸腾。前931年所罗门去世后,王国分裂,耶路撒冷开始步入衰退。
巴比伦占领
考古学表明,耶路撒冷在公元前8世纪上半叶经历了急剧的发展 ,它从一个小定居点变成了一个面积达0.6平方千米的城市,其原因是以色列王国在亚述手中灭亡,而其居民向南逃往犹大王国,包括伯特利、耶路撒冷。
犹大随后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外国统治,首先受到亚述人的影响,亚述人向犹大王国纳贡,然后直接受到巴比伦人(公元前597-546年)的影响。公元前597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首次进攻耶路撒冷,掳获第一批犹太人,其中包括当时的犹大国王约雅斤。
公元前586年发生大规模起义后,尼布甲尼撒二世亲率大军再次围攻耶路撒冷。经过一年多的围困,巴比伦军队于公元前586年7月占领耶路撒冷城。巴比伦军队毁坏了第一圣殿,用火将其焚烧,圣殿内的金银器皿被掠夺一空,贵重装饰被洗劫,许多圣殿祭司和民众被杀害。之后一个月内,巴比伦军队拆毁了耶路撒冷城的城墙,烧毁了王宫及城内一切房屋与建筑,大批幸存民众被掳到巴比伦城。这次毁灭性的占领导致耶路撒冷被完全摧毁,第一圣殿化为废墟,耶路撒冷也结束了作为犹太国的首都时期,标志着被掳时期的开始。
第二圣殿时期
公元前539年,波斯国王居鲁士二世大帝征服了巴比伦,并允许被驱逐到犹大省的犹太人返回。他们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城市和圣殿,第二圣殿于公元516年竣工。
公元前485年之后不久,耶路撒冷被邻国联盟围困、征服并大部分摧毁。公元前445年左右,阿契美尼德皇帝阿尔塔薛西斯一世颁布法令,允许重建城市及其城墙,耶路撒冷重新成为犹大首都和犹太崇拜中心。
451年的卡尔西顿会议将耶路撒冷主教提升为宗主教,与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和安条克四世一起提升为牧首级别。然而,拜占庭的政策导致耶路撒冷从叙利亚的安条克管辖权转移到了希腊的君士坦丁堡当局。几个世纪以来,希腊神职人员统治着耶路撒冷教堂。与此同时,罗马教会从未接受五帝制,反而声称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此外,耶路撒冷教会至高无上的古老观念在一些文本中得到了保留,例如中世纪早期被称为“五宗主教之一”(基督教历史上的术语)。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而这座城市并未被摧毁。亚历山大死后,犹大和耶路撒冷落入托勒密一世统治下的托勒密王朝手中。公元198年,塞琉西帝国控制了安条克三世领导的城市。然而,塞琉古王朝将耶路撒冷希腊化的企图,随着由马塔蒂亚斯和他的五个儿子领导的马卡比叛乱的胜利而结束。随着哈斯蒙尼王朝(希腊化时期统治犹大及其附近地区的王朝)的接管,耶路撒冷成为他们王国的首都,并经历一段相对独立的时期。击败塞琉古帝国的残余后,耶路撒冷遭受了罗马的围困和征服,并被罗马共和国吞并。公元前63年,庞培大帝介入哈斯蒙尼王位争夺并占领耶路撒冷,将罗马共和国的影响力扩大到犹太地区。不久后,安息人入侵。在亲罗马和亲安息人势力之间的斗争中,出现了一位名叫大希律王的以土买(旧约之以东的希腊名称)领袖。当罗马在与帕提亚人的争端中获胜后,任命希律为附庸国的国王。希律一世大帝通过修建城墙、塔楼和宫殿来修复和美化这座城市,并扩建圣殿,用重达100多吨的石块支撑庭院。在他的指挥下,圣殿的面积扩大了一倍,其中的一部分在今天仍然矗立着,称为哭墙,在犹太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希律死后不久,即公元6年,罗马直接控制了后来被称为犹太省的地区。大约从公元33年开始,耶路撒冷的基督教会不断壮大,所谓的耶路撒冷会议也在公元49年左右举行。
罗马统治末期
罗马对耶路撒冷和犹太地区的统治,在第一次犹太罗马战争(公元66-73年)中受到挑战,最后以罗马胜利告终。早些时期,几个犹太派别争夺城市控制权,爆发了残酷的内战,导致这座城市遭到了严重破坏。公元70年,罗马人摧毁了耶路撒冷和第二圣殿。当代犹太历史学家弗拉维乌斯·约瑟夫斯(Flavius Josephus)写道,这座城市被彻底夷为平地,以至于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说服游客它曾经是一座城市的东西。 在耶路撒冷的60万或100万犹太人中,他们要么死于饥饿,要么被杀害,要么被卖为奴隶。罗马统治在公元132年开始的巴尔科赫巴起义期间再次受到挑战,并于公元135年被罗马人镇压。
巴尔·科赫巴叛乱之后,哈德良皇帝将尤迪亚省与邻近省份合并,命名为叙利亚巴勒斯坦,取代了朱迪亚的名称。该城市更名为埃利亚·卡皮托利纳 (Aelia Capitolina),并以典型罗马城镇的风格重建。除了每年的提莎节(Tisha B'Av)期间的一天外,犹太人被禁止进入这座城市,违者处死。总的来说,这些措施(也影响了犹太基督徒)本质上使这座城市“世俗化”。历史资料和考古证据表明,重建的城市现在居住着罗马军团的退伍军人和来自帝国西部的移民。
对犹太人的禁令一直维持到7世纪。在4世纪期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在该市建造基督教圣地,包括圣教堂坟墓。拜占庭时期的墓葬遗骸全部是基督教徒,这表明拜占庭时期耶路撒冷的居民可能只由基督徒组成。
5世纪,罗马帝国的东部延续,由最近更名为君士坦丁堡的统治者,继续控制着这座城市。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耶路撒冷从拜占庭统治转向波斯统治,然后又回到罗马-拜占庭统治。7 世纪初期,萨珊王朝库斯老二世(Sassanid Khosrau II)进军叙利亚后,他的将军沙赫尔巴拉兹 (Shahrbaraz )和沙欣( Shahin ) 在起义反抗拜占庭人的巴勒斯坦犹太人的帮助下袭击了耶路撒冷(波斯语: Dej Houdkh)。
614年耶路撒冷围城战,经过21天的无情围攻,耶路撒冷被攻陷。拜占庭编年史记载,萨珊王朝和犹太人在该城屠杀了数万名基督徒,其中许多是在马米拉池,并摧毁了他们的纪念碑和教堂,包括圣墓教堂。这一事件一直是历史学家之间争论的焦点。被征服的城市将在萨珊王朝手中保留约十五年,直到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于629年重新征服。
中世纪时期
伊斯兰征服和早期伊斯兰
穆斯林征服黎凡特后,拜占庭耶路撒冷于638年被东正教奥马尔·伊本·哈塔卜 (Umar ibn al-Khattab)的阿拉伯军队征服。在伊斯兰教早期的穆斯林中,耶路撒冷被称为Madinat bayt al-Maqdis(“圣殿之城”)。 随后,圣殿山被称为al-Haram al-Sharif(“高贵的圣所”),而其周围的城市则被称为Bayt al-Maqdis,后来又被称为al-Quds al-Sharif(“神圣的圣地”)。伊斯兰教与耶路撒冷的关系始于伊斯兰历元年(622年),当时穆斯林被告知在进行日常祈祷时要面向这座城市。13年后,朝拜(穆斯林祈祷的方向)改为麦加。 公元638年,伊斯兰哈里发将其统治范围扩展到耶路撒冷。随着穆斯林的征服,犹太人被允许返回城市。另一方面,哈里发奥马尔·伊本·哈塔卜与耶路撒冷基督教宗主教索弗洛尼乌斯签署了一项条约,其中他向他保证基督徒和圣地将继续受到穆斯林统治者的保护。根据记载,当哈里发欧麦尔被带到基督徒最神圣的地方之一圣墓教堂祈祷时,他拒绝祈祷,以免穆斯林要求教堂皈依。根据679年至688年居住在耶路撒冷的高卢主教阿尔库夫(Arculf)的说法,欧麦尔清真寺是一座建在废墟上的长方形木结构建筑,可容纳3000名信徒。
7世纪末 ,倭马亚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委托在圣殿山上建造一座圣殿,即今天的圆石清真寺。 穆卡达西写道,阿卜杜勒·马利克在圣殿山上建造这座建筑是为了与耶路撒冷的纪念性教堂竞争其宏伟程度。
阿拉伯帝国时期
在接下来的四百年里,随着不同的阿拉伯国家争夺耶路撒冷的控制权,耶路撒冷的重要性下降。耶路撒冷于1073年被塞尔柱指挥官阿齐兹 (Atsız) 征服。塞尔柱王子图图什一世死后,将这座城市移交给另一位塞尔柱指挥官阿图克·贝伊。当他于1091年去世时,他的儿子 Sökmen 和Ilghazi统治这座城市直到1098年。
新千年之初,一场呼吁返回耶路撒冷的耶稣卡拉派运动发生,带来了那里卡拉派研究的“黄金时代”,后因十字军东征而结束。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莱蒙会议上宣扬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旨在从穆斯林手中收复耶路撒冷。1099年,法蒂玛王朝统治者将基督教人口逐出耶路撒冷,随后这座城市被法国贵族布永的戈弗雷 (Godfrey of Bouillon)征服,戈弗雷在攻占要塞后屠杀了大部分穆斯林和犹太居民。至此,十字军创建了耶路撒冷王国,由戈弗雷的兄弟鲍德温一世统治。此时耶路撒冷实际人口较为稀少,新王国成立后不久,随着希腊、保加利亚、匈牙利、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叙利亚、埃及、景教、马龙派和科普特定居者的到来,人口逐渐增加。通过这种大规模移民,人们试图阻止大屠杀中幸存的穆斯林和犹太人返回。由于冲突,耶路撒冷的人口在1099年减少到3万人左右。
1187年哈丁之角灾难后,埃及和叙利亚的苏丹萨拉丁再次占领耶路撒冷,并允许犹太人和穆斯林再次在该城定居。根据十字军投降的条款,一旦支付赎金(大约60000),就会被驱逐出耶路撒冷,东正教徒则被允许留下来。萨拉丁阿尤布王朝时期,投入大量资金为朝圣者建造房屋、市场、公共浴室和宿舍,以及建立宗教捐赠。然而,在13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战略价值的丧失和阿尤布王朝的临时斗争,这座城市的重要性逐渐下降。
十字军东征和耶路撒冷王国
1229年,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与埃及阿尤布苏丹卡米尔签订条约,耶路撒冷和平地落入基督徒手中,该条约标志着第六次十字军东征的结束。阿尤布王朝保持着对穆斯林圣地的控制,一些阿拉伯消息来源表明腓特烈二世不被允许恢复城市的防御工事。
1244年,耶路撒冷被花剌子模鞑靼人洗劫,屠杀了该城的基督徒人口并驱逐了犹太人。1247年,花剌子模人又被阿尤布王朝驱逐,冲突的不断重复导致耶路撒冷的人口迅速下降。
马穆鲁克时期
从1260年到1516年,耶路撒冷由马穆鲁克统治。直到1300年左右,一侧的马穆鲁克与另一侧的十字军和蒙古族之间发生了许多冲突,该地区还遭受多次地震和黑死病。当纳赫马尼德斯于1267年访问该城时,他发现该市人口2千人中只有两个犹太家庭,其中300人是基督徒。13世纪至15世纪是这座城市建筑活动频繁的时期,这一时期遗留下了约90座建筑。建造的建筑类型包括宗教学校、图书馆、医院、商队旅馆、喷泉(或sabils)和公共浴室等。大部分建筑活动都集中在圣殿山或谢里夫圣地的边缘,新的大门被修建,通往圣地的旧大门失去了重要性,而沿着圣殿山广场边缘的北部和西部门廊的重要部分是在这一时期建造或重建的。坦基兹 (Tankiz)是纳西尔·穆罕默德(al-Nasir Muhammad)统治期间掌管叙利亚的马穆鲁克埃米尔(Tankiz),他于1336年建造了一个名为Suq al-Qattatin (棉花市场)的新市场,以及名为Bab al-Qattanin的大门(棉花门),从这个市场可以进入圣殿山。已故的马穆鲁克苏丹阿什拉夫·盖特贝也对这座城市产生了兴趣。他委托建造了Madrasa al-Ashrafiyya学院,于1482年竣工,附近的Sabil of Qaytbay 学院也于1482年不久后建成;两者都位于圣殿山。盖特拜的纪念碑是该市最后的马穆鲁克主要建筑。
奥斯曼帝国时期
1517年,耶路撒冷与巴勒斯坦其他地区一起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这座城市在苏莱曼大帝的统治下,经历了繁荣、复兴与和平时期。1538年,老城的城墙建成;它大约延伸4.5千米,其高度在5至15米之间,厚度可达3米。城墙有43座塔楼和11座城门;7个是开放的,4个仍然密封。城市的四个主要城门是雅法门、大马士革门、狮子门和锡安门;所有这些都是根据四个基点建造的,并针对该地区的主要城市。金门在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中被称为“仁慈之门”,根据犹太传统,弥赛亚将通过这扇门进入耶路撒冷,其他三个密封的入口组成了所谓的胡尔达门。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耶路撒冷仍然是一个具有重大宗教意义的省级中心,但没有从大马士革和开罗之间的主要贸易路线中受益。写于1744年的英文参考书《现代历史或所有国家的现状》(Modern History 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ll Nations)指出,耶路撒冷仍然被认为是巴勒斯坦的首都,尽管它已不再昔日的辉煌。19世纪中叶 ,奥斯曼帝国在雅法和耶路撒冷之间修建了第一条柏油路,而铁路则于1892年左右到达该城。
1831年穆罕默德·阿里帕夏 (Mehmet Ali)征服这座城市后,外交使团和领事馆开始在耶路撒冷落户。1836年,易卜拉欣帕夏允许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恢复四个重要的犹太教堂,其中包括胡尔瓦犹太教堂。在震动巴勒斯坦的农民起义期间,卡西姆·艾哈迈德从纳布卢斯率领军队,在阿布·戈什氏族的帮助下袭击了耶路撒冷,并于1834年5月31日进入该城。该城的基督徒和犹太人遭受了各种袭击。次月,易卜拉欣·埃德恒帕夏的埃及军队在耶路撒冷击败了卡西姆的军队。
尽管奥斯曼帝国于1840年恢复了对这座城市的控制,但许多埃及穆斯林仍然留在耶路撒冷,来自阿尔及尔和北非其他地区的犹太人开始在这座城市定居,人数不断增加。1840年代和1850年代,国际主要大国在巴勒斯坦展开了一场拉锯战,以寻求加强对该地区宗教少数群体的保护,这场争端主要由驻耶路撒冷的领事代表进行。据普鲁士领事称,1845年人口为16410名居民,其中7120名犹太人、5000名穆斯林和3390名基督徒,此外还有800名土耳其士兵和100名欧洲人。在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下,基督教朝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复活节期间该市的人口增加了一倍。
基督徒、犹太人和穆斯林的冲突与和谐
1860年代,新的社区开始在老城墙外发展,以容纳朝圣者并缓解城市内严重的过度拥挤和卫生设施差的问题。俄罗斯建筑群和Mishkenot Sha'ananim成立于1860年,后者的建立得益于慈善家莫伊塞斯·蒙蒂菲奥里 (Moisés Montefiori)的捐赠,他资助在该地区建造了七座风车(如今只剩下两座),以鼓励居民离开围墙并加入新社区。1867年,一位美国传教士指出,耶路撒冷的人口大约15000人,其中4000至5000是犹太人,穆斯林为6000人。每年有5000至6000名俄罗斯基督教朝圣者抵达。1872年,耶路撒冷成为耶路撒冷穆塔萨里夫特特别行政区的中心,独立于叙利亚瓦利阿特,受伊斯坦布尔直接管辖。
现代历史和以色列成立
英国托管时期
1917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框架内的西奈半岛和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部署在埃及的英国军队在埃德蒙·艾伦比将军的率领下,沿着地中海东岸挺进,克服了奥斯曼帝国的强大抵抗,占领了这座城市。
奥斯曼帝国战败后,国际联盟将巴勒斯坦、外约旦和伊拉克领土托管给英国,英国当局面临着由奥斯曼帝国而产生的许多问题。1914年1月27日,耶路撒冷市议会和一位名叫欧里庇得斯·马夫罗马蒂斯 (Euripides Mavromatis) 的希腊商人签署了一系列供水、供电和建设有轨电车网络的协议,所有这些都是在奥斯曼帝国当局的让步下进行的。当英国接管时,这些工程尚未开始,英国当局拒绝承认该协议的有效性。马夫罗马蒂斯声称,1921年英国与鲁滕贝格签署的奥哈租界与他自己的租界重合,因此他被剥夺了合法权利。尽管英国当局多次试图废除马夫罗马蒂斯的租界,但该租界仍然涵盖耶路撒冷和圣墓教堂周围20公里半径内的附近地区(例如伯利恒) 。
英国无法平息犹太和阿拉伯平民之间日益加剧的敌对行动。犹太准军事团体反对英国政权,因为他们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犹太国家,并要求受纳粹德国迫害的欧洲犹太难民自由入境。就阿拉伯人口而言,他们既抗议英国军队的存在,他们认为英国军队是殖民国家,也抗议犹太移民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暴力抗议(例如耶路撒冷的大屠杀),甚至武装起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36年至1939年发生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起义。
1922年至1948年间,耶路撒冷的人口猛增,从约5.2万人增加到总人数16.5万人,其中约三分之二是犹太人,三分之一是阿拉伯人(穆斯林和基督徒)。在英国统治下,新的绿色郊区建在城市的北部和西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于1925年在斯科普斯山上成立,首届课程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用德语授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和犹太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因为犹太人和英国在打击纳粹方面的合作结束,而且英国在“白皮书”中规定的对犹太移民的限制进一步恶化。1946年7月22日,梅纳吉姆·贝甘率领的伊尔贡袭击了英国秘书处基地所在的大卫王酒店南翼、军事指挥部和刑事调查司(警察特别部门)的总部。这次袭击造成91人死亡,其中17人是犹太人,这是英国托管巴勒斯坦期间发生的最大规模袭击之一。
1947年联合国方案和以色列独立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批准了英国托管巴勒斯坦领土的划分,其中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阿拉伯国家,另一个是犹太国家,耶路撒冷城国际化。决议指出:“耶路撒冷市将在特殊国际制度下建立为独立实体,并由联合国管理。” 它具体规定,耶路撒冷市将包括耶路撒冷市及其周边的城镇,最东边是阿布迪斯,最南边是伯利恒,最西边是艾因卡里姆(包括莫察的城市化地区),最东边是阿布迪斯、北舒法特。耶路撒冷城的国际政权计划持续十年,之后将在其居民中举行全民投票,以决定该城市的未来地位。该提案得到了犹太当局的批准,但遭到巴勒斯坦阿拉伯民众和周边阿拉伯国家领导人的拒绝,并在第二天就开始了内战。
从1948年1月中旬开始,耶路撒冷近10万犹太居民遭到阿拉伯军队的猛烈围困。在战斗中,英国政府于1948年5月15日放弃了巴勒斯坦,这一天是英国托管到期日,也是大卫·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博物馆宣读以色列《独立宣言》的第二天。第二天,邻近的阿拉伯国家开始入侵以色列国,从而开始了以色列独立战争或1948年的阿以战争。
1948年11月,双方军队的军事阵地之间划定了无人区。以色列驻耶路撒冷部队指挥官摩西·达扬(Moshe Dayan)在耶路撒冷穆斯拉拉 (Musrara) 附近一栋废弃的房子里会见了约旦同行阿卜杜拉·埃尔泰尔 (Abdullah el-Tell),他们在地图上标出了各自的位置。1949年阿以停战协定是在双方军事推进所划定的被称为“绿线”的分界线基础上建立的。它使西部地区留在以色列一侧,而东部地区仍然在约旦手中,包括旧城,但除了斯科普斯山上的以色列飞地(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哈达萨医院所在地)之外。联合国大会1949年12月9日第303号决议重申了1947年第181号决议所定义的耶路撒冷的国际地位,这一地位目前对联合国仍然有效。
1948年,以色列建国之前,新城面积为19.3平方千米,而旧城面积为0.8平方千米。阿拉伯人占40%,犹太人占26.12%,基督教社区占2.86%。政府和市政财产占2.9%,其余(17.12%)是街道、高速公路和铁路。1948 年战争后停战,84% 的现代城市成为以色列国的一部分。在那些刚刚超过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阿拉伯人的所有权为33.69%,而犹太人的所有权为30%。
以色列建国后,耶路撒冷被正式宣布为首都。约旦于1950年正式吞并东耶路撒冷,将其置于约旦法律之下,并于1953年宣布其为约旦的“第二首都”。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没有得到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承认,而约旦的吞并也只是根据事实情况得到了英国和巴基斯坦的承认。1948年以后,由于整个古城墙位于停战线以东,约旦得以控制其中的所有圣地。虽然穆斯林圣地得到维护和翻新,但与停战协议的条款相反,犹太人被拒绝进入犹太圣地,其中许多圣地被毁坏或亵渎。约旦只允许非常有限地进入基督教圣地,并且对基督徒人口施加限制,导致许多人离开该城市。在接下来的19年里,旧城的 58座犹太教堂中有一半被夷为平地或改建为马厩和鸡舍,其中包括Hurva犹太教堂和Tiferet以色列犹太教堂。拥有3000年历史的橄榄山犹太公墓被亵渎,墓碑被用来修建道路、厕所和约旦军队防御工事。犹太公墓内的38000个坟墓被毁,并禁止犹太人埋葬在那里,西墙被改造成与布拉克有关的穆斯林专属圣地。以色列当局忽视了对西耶路撒冷穆斯林马米拉公墓内的坟墓的保护,该公墓中埋藏着早期伊斯兰教时期的人物遗骸。在约旦占领期间,许多其他具有历史意义和宗教意义的建筑被拆除并被现代建筑所取代,其中圆石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进行了重大整修。
1948年战争期间,东耶路撒冷的犹太居民被约旦阿拉伯军团驱逐,约旦允许战争中的阿拉伯巴勒斯坦难民在空出的犹太区定居,该地区后来被称为Harat al-Sharaf。1966年,约旦当局将其中500人迁移到Shua'fat难民营,作为将犹太区改造成公园计划的一部分。
西墙冲突和六日战争
1967年6月,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爆发六日战争。起初以色列发动突袭摧毁埃及大部分空军力量,后以军队迅速占领加沙地带及西奈半岛,并攻克耶路撒冷古城。至6月10日,以色列取得决定性胜利。这场仅持续六天的战争改变了中东局势。以色列获得约旦河约旦河西岸地区及加沙地带、戈兰高地、西奈半岛等广阔领土。这使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沦为被占领区居民,同时以色列实际控制了统一的耶路撒冷城,但阿克萨清真寺为中心的伊斯兰教建筑群区域仍处于约旦宗教基金的控制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均承认这一结果。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承认无法消灭以色列,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崛起。以色列国内也出现扩张主义,随后多次中东战争的根源,可追溯至六日战争的影响。1967年战争结束后的几年里,大约6000名穆斯林和基督教阿拉伯人被逐出犹太区,非犹太人禁止在该社区居住。
从1967年开始,耶路撒冷大都市区大幅扩张,特别是在该市的东北部和东南部。东耶路撒冷35%的土地被正式没收,用于建设犹太人定居点或殖民地,这些土地被以色列政府视为税地。与此同时,其中13%的土地被授予巴勒斯坦居民。到2011年为止,东耶路撒冷大都市区建造了15个新的犹太城市,配备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并启用的新耶路撒冷有轨电车连接到耶路撒冷市中心和西部。
1967年6月10日至12日期间,旧城的摩洛哥区被摧毁,以便在西墙脚下建造一个滨海广场,以容纳许多预期的犹太朝圣者。它所占据的土地被并入犹太区,从而开始了该社区的新规划。 西耶路撒冷市长泰迪·科勒克 (Teddy Kollek ) 给居民(约650 人,100 个家庭)三个小时的时间, 在房屋被拆除之前拿走他们的财物并搬出家园。 6月29日,东耶路撒冷市长鲁希·哈提卜被解职。1968年4月,即9个月后,以色列财政部向流离失所家庭提供200第纳尔的赔偿,但遭到他们拒绝。
当代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的现代发展
1980年7月30日,以色列国会通过法案(《基本法: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宣布耶路撒冷(包括西耶路撒冷和东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恒与不可分割的首都”。
联合国安理会478号决议(14票赞成,0票反对,美国1票弃权)宣布这项法律无效,并要求其成员国必须从该市撤出外交代表作为惩罚措施。在478号决议之前,大部分大使馆已经设在特拉维夫。在耶路撒冷设立大使馆的少数国家中,大部分按照决议,将大使馆迁往特拉维夫。2006年8月16日和26日,最后2个在耶路撒冷市内设立大使馆的联合国成员国—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先后宣布将大使馆迁往特拉维夫。
1988年,巴勒斯坦在阿尔及尔宣布建国,定都耶路撒冷,获得近100个国家予以承认。
美国国会已经在1995年通过了耶路撒冷使馆法(JerusalemEmbassyAct),决定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
2000年,在第二次上,巴勒斯坦领导人拒绝了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的和平提议,其中包括东耶路撒冷的阿拉伯社区将成为新国家的首都。 人将拥有穆斯林社区和基督教社区的主权,并将保持对其圣地的部分控制。作为交换,圣殿山或清真寺滨海艺术中心将继续处于主权之下,其宗教监护权将委托给巴勒斯坦人,而巴勒斯坦人将不得不将西岸9%的土地割让给。
美国政府长期以来的政策是,耶路撒冷地位问题须由巴以谈判解决。1995年以来的美国历届总统都没有把美国驻以使馆搬迁至耶路撒冷。虽然特朗普竞选期间承诺将搬迁驻以使馆,但为配合推动巴以恢复和谈的努力,他于2017年6月签署延缓搬迁的文件。新大使馆的建造由于各种原因,一再宣布延期。为拉拢亲以色列的美国选民,特朗普去年竞选总统期间承诺,上台后将把美国驻以色列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2017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启动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的进程。
巴勒斯坦自20世纪60年代就宣称耶路撒冷是巴领土的一部分,以色列必须全部放弃。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国,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
2017年12月13日,伊斯兰合作组织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特别首脑会议后发表公报,宣布承认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
2022年10月18日,法新社报道,澳大利亚宣布不再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耶路撒冷位于位于犹大山地南部高原,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东接约旦,地理坐标是,总面积126平方千米。耶路撒冷处于东西方贸易路线的交汇点,连接了亚洲和非洲的陆路交通。
耶路撒冷的西面60千米就是特拉维夫和地中海,东面35千米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死海。耶路撒冷邻近的城市有南面的伯利恒和拜特贾拉,东面的阿布迪斯和Ma'aleAdummim,西面的MevaseletZion(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大使馆所在地),北面的Giv'atZe'ev。
东耶路撒冷:位于耶路撒冷的东部,包括耶路撒冷旧城、东耶路撒冷和阿布扎比地区。这个区域是耶路撒冷最古老、最具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地方,包括圣墓教堂、犹太教哭墙、圣殿山等重要景点。西耶路撒冷:位于耶路撒冷的西部,包括耶路撒冷新城、耶路撒冷郊区和以色列政府所在地区。这个区域是现代化的地方,包括许多现代化的商业、住宅和办公区域。圣殿山:位于耶路撒冷古城中心,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重要场所之一。圣殿山上有清真寺、犹太教神殿遗址以及基督教圣墓教堂等重要建筑。
气候
耶路撒冷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39℃;冬季温和湿润,最低气温4℃左右。该市平均每三到四年就会下一次大雪,但积雪的时间很短,冬季通常会出现一到两次阵雪。1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为9.1 °C ,七月和8月是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为24.2 °C ,夏季通常无雨,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37毫米,降雨几乎全部出现在10月至5月之间。降雪罕见。2013年12月13日,耶路撒冷降雪超过30厘米,几乎导致该市瘫痪。耶路撒冷每天平均日照时数9.3小时。由于夏季平均气温与海岸线相似,因此受地中海的影响较大。
地形地貌
耶路撒冷位于犹大山地南部高原,主要由山地、丘陵和平原组成。城市中心区域被两座山脉所环绕,东侧是奥利夫山(Mount of Olives),海拔约828米,包括橄榄山和斯科普斯山,老城的海拔约为760米。整个耶路撒冷被山谷和干涸的河床包围。汲沦谷、欣嫩谷和蒂罗普恩谷在耶路撒冷古城以南的地区交汇。汲沦谷延伸到老城的东部,将橄榄山与市区分开。沿着旧耶路撒冷的南侧是欣嫩谷,是一条陡峭的峡谷,在圣经末世论中与“Gehenna”或“地狱”的概念相关。Tyropoeon山谷始于大马士革门附近的西北,向东南偏南穿过旧城中心,一直延伸到西罗亚池。城市的其余部分在西边整个耶路撒冷周围被山谷与干涸的河床所包围,北面则不明显。耶路撒冷东岸部的死海沿岸,是世界上已露出地表的最低点。
在耶路撒冷有3道明显的山谷:汲沦谷(נחל קדרון)、欣嫩子谷(גיא בן הינום)和泰罗普河谷(עמק טירופ),在耶路撒冷城南交叉。汲沦谷经过旧城以东,将橄榄山与城市隔开。欣嫩子谷在耶路撒冷的西面,在圣经末世论中是地狱的象征。泰罗普河谷位于西北方,靠近今天大马士革门的位置,向南-东南注入西罗亚池。
水文
水文特征
耶路撒冷位于干旱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537毫米,且大部分降雨集中在冬季。这种气候条件使得耶路撒冷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其地表水主要来自短暂的雨水以及周边山脉的雪融水,由于气候干燥,这些水源往往无法维持稳定的河流或湖泊。耶路撒冷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山脉和丘陵地带的石灰岩层中,城市中心区域的供水主要依赖于抽取地下水。然而,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和水质污染等原因,耶路撒冷的地下水资源面临着枯竭和污染的风险。耶路撒冷的城市规划中考虑到了收集降雨水的措施。如,在城市中心区域的一些公共场所和停车场上设置了大型的储水罐,用于收集和储存降雨水,以供非饮用用途。
水资源
除了地下水和降雨水,耶路撒冷还从周边地区引进了一些来自山区和河流的供水管道。但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周边地区的供水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供水管道破损、供水中断等。
耶路撒冷地区近几十年来,降水、地下水补给关系没有变化是植被对二氧化碳增加的补偿反应造成的,即叶面积增加和气孔导度降低。这种跨世纪的关系预计将因气候变化而改变,降水量不变的补给变化高达-20%,可能危及水资源的可用性。
植被
耶路撒冷地区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植被以硬叶灌木林为主。常见乔木有橄榄树、石榴树、大叶桉等。橄榄树遍布旧城及近郊,也有专门的橄榄山公园。灌木层有树茶、香桃木、月季花等热带、亚热带植物。野生草本植物则有马蔺(原变种)、菊蒿、野生苏合香等。由于平均海拔不同,耶路撒冷各区域的植被也有所不同。市中心地带植被较为稀疏,郊外和山坡地带植被覆盖率更高。主要公园包括市中心的独立公园、动物园旁的铁丝网公园、西部的加沙公园等,种植了各类乔灌木和花卉,一些植物园如耶路撒冷植物园也对游客开放。
政治
耶路撒冷市议会由31名民选议员组成,以市长为首,任期五年,并任命8名代表。耶路撒冷前市长乌里·卢波利安斯基(Uri Lupolianski)于2003年当选。在2008年11月的城市选举中,尼尔·巴尔卡特(Nir Barkat)当选。2018年11月,摩西·莱恩(Moshe Lion)当选市长。
除市长及其副手外,市议会成员不领取薪水,并在自愿的基础上工作。任职时间最长的耶路撒冷市长是泰迪·科勒克 (Teddy Kollek),他在任28年(连续六届)。耶路撒冷市议会的大部分会议都是私人会议,但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向公众开放的会议。在市议会中,宗教政党是一个特别强大的派系,占市议会的多数席位。耶路撒冷市政府总部和市长办公室位于雅法路的萨夫拉广场(Kikar Safra),这座市政综合体由两座现代建筑和十座翻新的历史建筑组成,围绕着一个大广场,于1993年从托管当局建造的旧市政厅大楼迁入。该市隶属于耶路撒冷区,耶路撒冷是该区的首府。37%的人口是巴勒斯坦人,但2014年分配给他们的税收不超过10%。在东耶路撒冷,52%的土地被排除在开发之外,35%指定为犹太人定居点,13%指定为巴勒斯坦人使用,几乎所有土地都已经建成。
军事
以色列国防军正式成立于1948年5月26日,其前身是犹太民兵组织“哈加纳”。国防最高决策权和国防军的最高统帅权属于政府。国防部长是国防系统的最高领导,总参谋部是军队最高指挥机关,具体负责全军的作战指挥和军事训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现役部队18万人,预备役人员45万人。国防预算多年保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7%。
人口
人口数量
耶路撒冷是一座多族裔聚居的城市,主要人口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犹太人主要居住在西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则集中分布在东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总体人口持续增长,且以青年和中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例较为平衡。
1922年之前的所有人口数据均基于估计,通常来自外国旅行者或组织,因为早期的人口普查数据涵盖了更广泛的地区,例如耶路撒冷区。据估计,至少自1876年以来,犹太社区一直是耶路撒冷最重要的群体,自1893年以来,犹太社区占该市人口的一半以上。
2005年,1850名新移民在耶路撒冷定居,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法国和苏联。从当地人口来看,迁出居民数量超过了新增居民数量。2005年,16000名居民离开耶路撒冷,10000人搬到该市。然而,由于高出生率,耶路撒冷的人口持续增加,特别是在阿拉伯和正统犹太社区。因此,耶路撒冷的总生育率(4.02) 高于特拉维夫 (1.98),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90。耶路撒冷18万户家庭平均人口为3.8人。
族群
耶路撒冷是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这里居住着犹太人、阿拉伯人等不同族群。其中以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为最大的两个族群。犹太人约61.6万人,信奉犹太教;阿拉伯人约36万人,信奉伊斯兰教。除此之外,还有亚美尼亚人等其他族群,主要信仰基督教。不同族群的居住区域基本上隔离,日常交流和互动较少。一些宗教场所如圣墓教堂则由不同教派共同管理。
2015年底,耶路撒冷市人口为86.57万人,约占以色列人口的10%,其中犹太人54.2万人(占总数的 62.2%),阿拉伯人32.37万人(占总数 37.4%)。在犹太人口中,35%的人将自己定义为极端正统派,24% 的人为传统派,19% 的人为宗教派,21%的人为世俗派。2015年离开耶路撒冷的人数(18100人)多于决定迁往耶路撒冷的人数(10300 人)。然而,大约有16000名新生儿出生,其中一半是阿拉伯帝国家庭。
截至2016年底,耶路撒冷人口略有增长,达到88.3万人,其中60%是犹太人,36% 是阿拉伯人。2007 年至 2016 年间,该市阿拉伯人口的比例增长了 3%。极端正统派和宗教犹太人的人口近年来也有所增长,但增幅低于阿拉伯人:分别为 0.5% 和 0.2%。2016年该市犹太妇女的平均生育率为4.28个孩子,略高于阿拉伯妇女的平均3.23个孩子。
语言
是的官方语言,也是耶路撒冷犹太人社区的母语和日常语言。包括政府机构、学校、媒体等都使用希伯来语。是耶路撒冷阿拉伯人社区的主要语言,也是耶路撒冷第二大语言。阿拉伯语应用于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学校、报刊等场合。英语普遍被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作为世界语言使用,大量公共标识、菜单、路标都同时配有英语。英语在旅游、商业等领域尤为重要。
此外,耶路撒冷还有较小人口使用、、法语等其他语言。总体上,和是耶路撒冷最主要和广泛的两种语言。
宗教信仰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城。广义上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信徒占据世界人口的将近一半,耶路撒冷因此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重要城市之一。耶路撒冷在3个亚伯拉罕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以及其他许多较小宗教团体。2000年耶路撒冷统计年鉴显示,耶路撒冷拥有1204座犹太会堂、158座教堂和73座清真寺。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口绝大多数信奉宗教,只有 18% 的犹太居民是世俗的。此外,正统派犹太人占该市成年犹太人口的 35%。犹太女性工作的比例(81%)超过了犹太男性工作的比例(70%),该现象较为罕见。
2011年耶路撒冷人口为80万人,其中犹太人49万人(62.1%),穆斯林281100人(34.9%),基督徒14700人(1.8%),未按宗教分类的有9000人(1.1%)。
2016年,耶路撒冷人口为88.3万人,其中犹太人53万人(60.8%),穆斯林31万人(36.2%),基督徒1.5万人(1.8%),以及未分类的1万人(1.2%)。
2020 年,耶路撒冷人口为92万人,其中犹太人57万人(59.9%),穆斯林35万人(37.2%),基督徒1.6万人(1.7%),以及未分类的 1万 人(1.1%)。
犹太教
三千年来,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犹太教的核心信仰是信仰独一无二的雅威,他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统治者。犹太教的经典文献是《塔纳赫》(也称为《希伯来圣经》),其中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等。犹太教强调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它有许多宗教仪式和节日,如安息日(星期六)的守护、割礼、巴特米兹瓦(成年礼)等。犹太教也有一套法律规范,称为《塔木德》,其中包含了各种规定,包括饮食规定(如不食用猪肉和海鲜)、婚姻法律和其他社会行为准则。犹太教对于犹太人民族和文化的形成和保持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犹太教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分支,但它仍然是犹太人民族认同和宗教信仰的核心。
基督教
对于基督教徒来说,耶路撒冷是耶稣生活、布道、殉难和复活的地方。虽然基督教会强调的是作为天堂的耶路撒冷而不是世俗的耶路撒冷,但在《圣经》新约全书上提到的一些关于耶稣生平和经受磨难的地方,一直吸引着朝觐者和虔诚的信徒们前去观光。
目前在耶路撒冷的基督教社团划分为东正教徒、基督一体论教徒、罗马天主教徒、东仪天主教徒以及新教徒等派别。除亚美尼亚人外,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徒绝大多数都是拜占庭时期古代基督教徒的后裔。亚美尼亚基督教徒大多数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来自土耳其的难民的后裔。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创立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地区。伊斯兰教的信徒被称为穆斯林,核心信仰是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他是宇宙的创造者和至高无上的神。伊斯兰教的经典文献是《伊斯兰教圣经》,被视为真主通过穆罕默德传达给人类的最后一部经典。伊斯兰教强调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鼓励信徒遵循正直、慈善和公正的行为准则。此外,伊斯兰教还有许多节日和宗教仪式,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
耶路撒冷首次接触伊斯兰教是在公元七世纪,当时也是第一次接触那些热情的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今天居住在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大多数是逊尼派教徒。
经济
综述
耶路撒冷的经济多元而复杂,受到宗教、历史和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旅游业是该市最显著的支柱之一,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朝圣者。科技和创新方面的发展也逐渐成为城市的亮点,吸引了研究机构和初创企业。同时,宗教产业、包括与礼品销售、纪念品等相关的商业活动,也在城市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
历史上,耶路撒冷的经济几乎完全由宗教朝圣者支撑,因为它远离约帕和加沙的主要港口。如今,耶路撒冷的宗教和文化地标仍然是最吸引外国游客的地方,大多数游客参观西墙和老城。 2010年,耶路撒冷被《Travel + Leisure》杂志评为非洲和中东最佳休闲旅游城市。 2013年,前往以色列的350万游客中,75%访问了耶路撒冷。
尽管许多统计数据表明该市的经济增长,但自1967年以来,以巴勒斯坦人为主的东耶路撒冷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耶路撒冷,但阿拉伯家庭有一名就业人口的比率(76.1%)则高于犹太家庭(66.8%)。耶路撒冷的失业率(8.3%)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0%),工作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不到一半,低于特拉维夫(58.0%)和海法市(52.4%)。耶路撒冷的贫困人口猛增,从2001年到2007年,低于贫困线的人口增加了40%。2006年,耶路撒冷工人的平均月收入为5940新谢克尔(1410美元),比特拉维夫工人低1350新谢克尔。
第一产业
自从以色列建国以来,中央政府在耶路撒冷经济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中央政府集中在耶路撒冷,不仅为该地区提供大量工作职位,而且对有潜力的公司提供津贴和奖励。
耶路撒冷北部的Har Hotzvim工业园和耶路撒冷南部的耶路撒冷科技园,是众多国际科技公司的研发中心,其中包括英特尔、思科、梯瓦制药工业、IBM、Mobileye、强生、美敦力等。2015年4月,《时代》杂志将耶路撒冷列为世界五个新兴科技中心之一,并宣称“这座城市已成为生物医学、清洁技术、互联网/移动初创企业、加速器、投资者和支持服务提供商的繁荣中心。
为了保护该市独特的宗教圣地,耶路撒冷不准许发展重工业;而且耶路撒冷只有大约2.2%的土地用于工业和基础设施。相比之下,特拉维夫用于工业和基础设施土地的比重达到耶路撒冷的2倍多,而海法市是它的7倍多。虽然特拉维夫仍然是以色列的金融中心,但设在耶路撒冷的全球高技术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第二产业
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发展为城市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存在为知识产业的壮大提供了基础。建筑和不动产行业,由于历史原因,也在城市的经济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和国际机构的驻扎使耶路撒冷成为政治和行政的核心,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公共服务和就业机会。然而,与此同时,地区的政治紧张局势和冲突仍然对投资和商业活动带来了不确定性。耶路撒冷教育行业就业率高于平均水平(17.9% vs. 12.7%);健康和福利(12.6% vs. 10.7%);社区和社会服务(6.4% vs. 4.7%);酒店和餐馆(6.1% vs. 4.7%);和公共管理(8.2% vs. 4.7%)。在英国托管期间,通过了一项法律,要求所有建筑物均由耶路撒冷石头建造,以保留该城市独特的历史和美学特征。
第三产业
耶路撒冷的旅游业是该市经济活动的支柱之一,其历史和宗教重要性使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朝圣者,尤其以圣殿山、耶稣受难之路等景点为耶路撒冷的旅游业增加了活力,2017年以色列的旅游收入达200亿谢克尔,有402家酒店,其中50家位于耶路撒冷。以色列的旅游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催生商务旅游、学术会议旅游等新兴形式。 近年来,中国游客在以色列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该地旅游业的重要群体。
社会
教育
耶路撒冷和以色列大部分地方的巴勒斯坦人学校被批评质量低于犹太人学校。阿拉伯人聚集的东耶路撒冷,许多学校人满为患,学生超过四五千人,无法进行合理的教育。由于公立学校的巴勒斯坦学生需要通过Bagrut考试,他们很多课程与以色列人学校同轨。
希伯来大学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成立于1925年,分为多个校区,其中主要校区之一位于耶路撒冷北部的蓝山上,拥有壮丽的城市和山脉景观。该大学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学科最全的大学,董事会由一些杰出的犹太知识分子组成,包括一些世界知名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该大学产生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新近的与该校有关的诺贝尔奖得主有阿夫拉姆·赫什科(AvlamHershko)戴维·格娄斯和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这所大学最大的资产之一是犹太国家及大学图书馆,拥有超过500万册藏书。它的图书馆早在建校30多年前的1892年就已经运作,是世界最大的犹太文献资源之一。
耶路撒冷大学
耶路撒冷大学是耶路撒冷附近另一个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它成立较晚(1984年)。该大学是该地区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的最高学府,自称是耶路撒冷唯一的阿拉伯大学。耶路撒冷大学位于城市的东南,校园面积有19万平方米。耶路撒冷还有2所与希伯来大学有关的艺术学院:耶路撒冷音乐与舞蹈学院和比撒列艺术设计学院。
耶路撒冷理工学院
耶路撒冷理工学院成立于1969年,该学院的主校区位于耶路撒冷市区,同时在拉马特甘也设有分校。开设工程与其他高科技产业,也进行犹太教育。耶路撒冷的许多学校从大学到小学都进行宗教教育。耶希瓦和其他犹太学校遍及全市,起源于白俄罗斯的米尔耶希瓦(Miryeshiva)是以色列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所学校。2003–2004学年,有将近8000名12年级学生在希伯来语学校。但由于大量人口就读于犹太教正统派学校,只有55%的学生能通过高考(Baglut),只有37%能大学毕业。与公立学校不同,大多数正统派学校不让学生进行标准化测验。
体育
耶路撒冷最受欢迎的2项体育运动是足球和篮球。耶路撒冷比塔尔是以色列最受欢迎的球队之一,不少前任和现任政界名人,如内塔尼亚胡,都是该队的球迷。耶路撒冷另一支主要足球队耶路撒冷夏普尔足球俱乐部,是比塔尔的主要对手之一。比塔尔曾经5次赢得以色列国家杯冠军(1976、1979、1985、1986和1989年)而夏普尔仅赢得过一次(1973年)。同样,比塔尔参加声望较高的以色列足球超级联赛,而夏普尔则参加较次的以色列甲级联赛。在篮球方面,耶路撒冷夏普尔篮球俱乐部较强。虽然在特拉维夫马卡比足球俱乐部篮球队控制的联赛中从未赢得锦标赛,但耶路撒冷夏普尔已经赢得三次以色列杯(1996年、1997年和2007年)和一次欧洲足联欧洲联赛(2004年)。
媒体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媒体中心。以色列广播局的总部位于耶路撒冷,以色列电台、第二台、第十台的总部也位于此,BBC新闻也在当地设置广播室。《耶路撒冷邮报》和《以色列时报》的总部也在耶路撒冷。当地的地方报纸有《圣城报》和《耶路撒冷时报》。基督教国际电视台God TV总部也在当地。
医疗卫生
耶路撒冷拥有以色列国内最好的医疗条件,拥有多家大型综合医院,例如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哈达萨医疗中心,该医院设有心脏专科、癌症中心、急诊和创伤部等27个专科门诊。舍巴医疗中心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医院之一,有1200多张病床。这些大医院的医疗设备非常先进,有MRI、PET-CT等大型设备,还引入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医院的专科门诊覆盖各个方面,如心血管疾病、神经外科、肿瘤学等。一些专科的医疗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耶路撒冷95%以上的居民都参加了医疗保险。根据政府政策,他们可以享受免费的住院治疗、分娩服务、儿童预防接种等基本医疗服务。耶路撒冷的医患矛盾也较为突出,大医院经常存在患者就诊排队等待的问题。
文化事业
耶路撒冷集中了以色列众多一流高等教育机构和文化设施。如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耶路撒冷大学、以色列博物馆、耶路撒冷爱乐乐团等。这些机构在教学科研、展览收藏、音乐表演等领域处于国家领先地位。耶路撒冷也涌现出大批文学艺术工作者,出版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学术专著和文学杂志的出版量占全国很大比例。发达的文化事业为耶路撒冷提供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也使其成为学术研究和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中心。
以色列博物馆
以色列博物馆(The Israel Museum)成立于1965年,坐落于耶路撒冷吉瓦特拉姆区的山丘上,是以色列的国家博物馆。 以色列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展示了现代主义和中东传统建筑元素的结合。 馆内展品包括古代圣经手稿、以色列考古学的发现、犹太艺术品、以及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包括从考古学、艺术、古代文物到现代和当代艺术的多个领域。是耶路撒冷重要的艺术博物馆,每年吸引将近100万游客,其中三分之一来自以色列国外。80000平方米博物馆包括几个艺术机构,主要收藏来自全世界考古学、雕塑和传统艺术品。以色列博物馆著名的人文类收藏品是死海古卷,20世纪中叶在距离耶路撒冷不远处发现;死海古卷收藏在博物馆的“圣书之”中。这座博物馆在本地区儿童教育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每年有10万名儿童参观博物馆的青少年部。 博物馆在耶路撒冷市内拥有3个附属的艺术博物馆 ( 洛克菲勒考古学博物馆(前巴勒斯坦考古学博物馆)、蒂肖博物馆和佩里艺术中心)。洛克菲勒博物馆开放于1938年,位于,收藏有20世纪上半叶发现的史前器物。蒂肖博物馆位于耶路撒冷市中心,主要收藏艺术家安娜·蒂肖的作品。
该市另一个突出的文化机构是犹太殉难博物馆(YadVashem),面积4200平方米,馆内有世界最大的有关大屠杀信息的图书馆,估计拥有超过十万本书籍或论文。该博物馆从犹太观点叙述大屠杀,其他博物馆收藏幸存者的艺术品。除此以外还有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地;每年大屠杀纪念日(YomHaShoah)这些地方都举行纪念活动。犹太殉难博物馆是一个研究与教育机构,游客在此可以对犹太大屠杀事件进行反思。
交通
综述
耶路撒冷的交通情况较为多元,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宗教特点。该城市发达的公路网络,包括高速公路和主要道路,连接了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但在特殊宗教节日和繁忙时段时可能出现交通拥堵。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公共巴士服务、轻轨和出租车等,提供了方便的城市内部交通。尽管交通拥堵可能是一个挑战,但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
公路
贝京高速公路是耶路撒冷主要的南北方向干道之一;穿过城市西部,然后并入通往特拉维夫的以色列443号公路。以色列60号公路穿过市中心的绿线附近,将东耶路撒冷与西耶路撒冷分开。以色列正建造一条35千米长的环城路,希望通过将郊区与中央商务区连接起来,使这一地区更加富裕。工程的东半部规划于10年之久,但对此提议的反应仍然是见仁见智。到目前为止,市内交通除了私人汽车,只能选择出租车和公共汽车线路。不过,情况很快将发生变化:目前正在建造一个新的铁路快速运输系统。该系统最初在1995年提出,此后,由于造价低廉、破坏较少、以及要保护市中心的审美价值,选择了轻轨铁路作为快速交通方式。8条线路中的第一条,耶路撒冷轻轨,估计每天能运送20万人,拥有24个车站,预计在2009年1月完成。
铁路
耶路撒冷没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只有一些郊区铁路线。主要的铁路站是马尔哈铁路站(Malha Railway 车站),这是耶路撒冷唯一的长途客运铁路站,连接特拉维夫和本古里安。
另外还有一些小型郊区铁路车站,例如:医院铁路站(HaNoar HaOved VeHaLomed Railway Station)等。这些小站主要运营短途通勤铁路线。耶路撒冷轻轨铁路仍在规划建设中,预计将来可连接市中心和郊区,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由于耶路撒冷地形复杂,建设铁路系统面临地形限制。未来轻轨建设可通过高架桥或地下隧道解决。耶路撒冷的公共交通以公共汽车为主,铁路运能有限,主要供郊区通勤使用,内部交通仍依赖公交系统。
航空
距离耶路撒冷最近的机场是阿塔洛特(Atalot)机场。它在2001年由于在拉姆安拉和西岸的冲突而关闭,已经交由以色列国防军控制。该地区的空中运输依靠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它同时服务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的民众。
公共交通
耶路撒冷拥有公共汽车、轻轨和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公共汽车是最常用的交通方式,覆盖了城市内外的大部分区域。轻轨系统于2011年开始运营,连接了耶路撒冷的主要地区。出租车也是一种方便的交通选择,可以在城市内外提供服务。耶路撒冷还提供旅游巴士服务,可以带游客参观城市的主要景点和旅游目的地。
文化
综述
耶路撒冷以其多元的文化而闻名,拥有丰富的历史和宗教场所,如圣殿山、基督教圣墓教堂和伊斯兰教圣经中提及的阿克萨清真寺。这里还是阿拉伯文学、音乐和艺术的发源地之一,为整个地区贡献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元素。2009年,耶路撒冷被评为阿拉伯文化之都,承认其对阿拉伯文化的巨大贡献。这一决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阿拉伯联盟联合宣布,旨在振兴和保护耶路撒冷的文化遗产。
饮食
耶路撒冷饮食文化是一种复杂而多元化的饮食传统,汇聚了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的美食元素,反映了该地区丰富的历史和多种文化的影响。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食物和烹饪方式而闻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食客。耶路撒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吸引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多个宗教群体,这些宗教的信仰和传统在饮食文化中都有所体现。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使得耶路撒冷的食物非常多样化。
地中海和中东元素
地中海地区的新鲜蔬菜、橄榄油、鱼类和海鲜成为耶路撒冷菜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食材通常用于制作色香味俱佳的沙拉、烤菜和海鲜菜肴。
烤肉和烤饼
耶路撒冷也以其出色的烤肉和烤饼而闻名,这些烹饪方式在当地餐馆和小吃摊上广泛使用。烤肉通常包括羊肉、鸡肉和牛肉,调味品通常使用各种香料,如孜然芹、茴香和辣椒。
传统犹太美食
耶路撒冷的犹太社区提供了丰富的传统美食,如马扎、犹太酱汤、挞和挞角等。这些菜肴常常在安息日和犹太节日期间享用。
街头小吃
耶路撒冷的街头小吃摊位也是一大特色,提供了各种美味的小吃,如法拉、霍米斯、烤肉串、咖啡和甜点,满足了不同口味的需求。
习俗节日
逾越节(Pesach)
逾越节是犹太教的一项重要节日,庆祝以色列人从埃及奴役中的解放。在这个节日中,家庭举行逾越晚餐(塞德尔),吃无酵饼和苦菜,以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在耶路撒冷,犹太教社区会举行宗教仪式,同时许多游客和信徒会前来朝圣。
复活节 (Easter)
基督教的复活节是庆祝耶稣基督的复活的节日。在耶路撒冷,复活节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基督徒朝圣者,他们参加圣殿山上的宗教仪式,包括复活节游行和弥撒。
圣殿山速食日 (Ramadan)
伊斯兰教的斋月是一个月的日间禁食期,穆斯林会在日落后的宴会中打破禁食。耶路撒冷的老城区和圣殿山地区成为穆斯林在这个特殊时期的聚会场所。每天在圣殿山上会举行伊斯兰宗教仪式,吸引大量信徒。
圣城升天日 (Ascension Day)
基督教的圣城升天日是庆祝耶稣升天的节日。在耶路撒冷,该节日通常在橄榄山上的教堂举行特殊的弥撒,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教朝圣者。
光明节 (Hanukkah)
光明节是犹太教的一个节日,庆祝犹太教圣殿中的奇迹。在耶路撒冷,人们点亮八支蜡烛台,吃甜食,赠送礼物,并在公共场所举行充满乐趣的庆祝活动。
圣殿山的宗教游行
圣殿山是一个重要的宗教目的地,各种宗教节日和庆典经常在这里举行。游行、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和游客。
戏剧
耶路撒冷在戏剧领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涵盖话剧、木偶戏等多种形式。
耶路撒冷唯一定期换演剧目的剧团,既演当代作品也演古典作品,独特的演出厅位于一座经过修复、有数百年历史的土耳其小旅店内。
于1981年在耶路撒冷成立,是一个木偶剧院。剧院既有完整的戏剧演出,又有给很小的孩子讲故事的有趣节目,还为孩子和家长举办街头文化节。剧院还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木偶戏剧节。
音乐
耶路撒冷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融合了犹太和非犹太音乐传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耶路撒冷的希伯来音乐博物馆收藏和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古董乐器,手稿,礼拜仪式的诗歌集等,为游客提供互动和学习的机会。此外,耶路撒冷不定期举办各种音乐会和表演,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了欣赏艺术的机会。
影视
耶路撒冷是一个充满丰富影视文化的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耶路撒冷电影节(Jerusale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成为耶路撒冷一年一度的盛事。该电影节持续十天,展示超过200部电影,涵盖了各种类型和主题,包括纪录片、以色列电影、电视剧、新兴导演作品,以及涉及犹太人历史、身份和人权等问题的电影。该电影节不仅对以色列电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向观众展现了以色列国内外现代电影的发展趋势。它被认为是以色列最重要的电影盛会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制作人、导演和观众。这个盛会展示了当今电影世界中值得了解的所有内容,使耶路撒冷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影视文化中心。
风景名胜
综述
耶路撒冷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保存了许多历史古迹和宗教场所。在旧城区内,圆石清真寺的金顶、基督教的圣墓教堂、犹太教的哭墙等宗教场所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宗教文化底蕴。苏克市集则展现了古老的市井生活。城外不远则是风景秀丽的橄榄山,那里的圣墓修道院也吸引朝圣者前来。耶路撒冷战争纪念馆以现代化的手段追寻这座城市的现代历史。无论对历史文化或者宗教建筑感兴趣,耶路撒冷都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和朝圣者来到耶路撒冷,游览这座古老而神圣的城市。
主要景点
老城和城墙
耶路撒冷老城位于耶路撒冷历史中心,其城墙修建于公元4世纪,是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所建。老城城墙周长4018米,高度约12米,厚度在3-15米之间。城墙采用了碳酸钙材料建造,并融合了古罗马、拜占庭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
老城城墙经历了众多战役和地震的破坏,城墙也一再重建。现存的城墙大部分保留着16世纪奥斯曼帝国帝国时期的结构形式。它覆盖了耶路撒冷旧城区的四周,见证了这座古城的历史浮沉。1981年,耶路撒冷古城和城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游客可以沿着城墙步道游览,在城门和城垛处可以眺望老城全景。耶路撒冷的老城和古城墙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景观魅力,吸引着全球游客前来游览参观,它是这座圣城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
圆顶清真寺
圆顶清真寺,又称“圣殿山清真寺”,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南部,其金色圆顶是耶路撒冷的一大象征。
圆顶清真寺兴建于7世纪,原为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下令修建。清真寺以其切割精良的大理石夹石而闻名,中心是一座八角形的石质建筑圣殿。16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者苏莱曼大帝重建了圆顶。如今的金色圆顶直径20米,高度近40米,外表覆盖金箔瓦片,顶端挂着一块新月形金饰。圆顶清真寺内部墙壁和地面都用彩色大理石装饰,布局严谨,气势雄伟。每年会有众多穆斯林前来此祈祷朝圣。圆石清真寺见证了耶路撒冷的伊斯兰教历史,它与城内的基督教会堂和犹太会堂一道,构成这座圣城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
哭墙
哭墙,又称西墙或圣殿山西墙,是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一段古代墙壁遗迹,是犹太教最神圣的遗迹之一。这段长约48米、高约19米的石墙是公元前37年所罗门圣殿西边的外围墙的遗存。在古罗马时期,罗马人摧毁了第二圣殿,只留下西部的这段外墙。从那时起,哭墙就成为了犹太人哀悼圣殿被毁的地方。如今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虔诚的犹太教信徒前来哭墙祈祷、塞纸条和哀悼。
哭墙处可以看到层叠的石块结构,墙体底部的石块有三至八米长,墙上经常可以看到塞满纸条的石隙。哭墙至今仍然是全球犹太人的精神象征,也是耶路撒冷最神圣的地点之一。
圣墓教堂
圣墓教堂,也称为复活教堂,是耶路撒冷古城基督教区的一座教堂。它被认为是世界上基督徒最神圣的地方,自四世纪以来一直是基督教最重要的朝圣地。
根据可追溯到4世纪的传统,圣墓教堂包含两个在基督教中被认为是神圣的地点: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点,以及耶稣的空坟墓,这是他被埋葬并复活的地方。每次重建教堂时,之前建筑中的一些古物都会被用于新的翻修中。坟墓本身被一座19世纪的神殿所包围,称为Aedicule。
教堂内有苦路十字架的最后四个站,代表耶稣受难的最后。该教堂自4世纪创建以来一直是基督教的主要朝圣目的地,作为基督复活的传统地点,因此其最初的希腊语名称为“阿纳斯塔西斯教堂”(“复活” )。
教会本身的控制权由几个基督教教派和世俗实体以复杂的安排共享,160多年来基本没有变化,有些甚至更长。分享教堂部分财产的主要教派是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和亚美尼亚使徒教会,以及科普特东正教、叙利亚东正教和埃塞俄比亚东正教。
对外交流
参考资料:
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聖城耶路撒冷 Jerusalem.embassies.gov..2023-11-29
Jerusalem.britannica.2023-10-23
耶路撒冷地形图.topographic-map.2023-10-21
Where is Jerusalem, Israel?.whereig.2023-10-23
Jerusalem.newworldencyclopedia.2023-10-23
שנתון סטטיסטי לירושלים.jerusaleminstitute.2023-11-02
Jerusalem District.citypopulation.2023-11-02
Jerusalem: The Center of the World.immanuel-tours..2023-10-23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britannica.2023-10-22
Jerusalem - Malha .web.archive.2023-11-02
פרסומים – מכון ירושלים למחקרי מדיניות.jerusaleminstitute.2023-10-23
The Conflict in Jerusalem Is Distinctly Modern. Here’s the History..nytimes.2023-10-23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0-22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1-02
Monthly Averages for Jerusalem, Israel.web.archive.org.2023-10-21
以色列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23-10-21
The request could not be satisfied..weatherspark.2023-10-23
A/55/84.第一章.UnitedNations.2023-10-23
JewishEncyclopedia.com.jewishencyclopedia.2023-10-21
שמותיה של ירושלים במקרא.hebrew-academy.2023-10-22
Jerusalem in Bible and Archaeology.books.google.2023-11-23
耶路撒冷从建国到大卫的历史.web.archive.2023-11-28
על כתובת חנניה מירושלים.hebrew-academy.2023-10-21
Just a moment....worldhistory.2023-10-21
Archaeological Encyclopedia of the Holy Land.books.google.2023-11-01
Just a moment....WileyOnlineLibrary.2023-11-01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1-01
特尔基泽 (Tel Gezer) .biblewalks..2023-11-16
考古揭示耶路撒冷的起源.armstronginstitute.2023-11-16
History of Jerusalem: Myth and Reality of King David’s Jerusalem.ewishvirtuallibrary.2023-11-01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0-22
The history of Jerusalem.aljazeera.2023-10-23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jewishvirtuallibrary.org.2023-11-02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1-02
挖掘大卫王的宫殿!.chineseapologetics.2023-10-23
CapitalofJudahI(930.bu.edu.2023-10-22
Ancient Jewish History: The Two Kingdoms.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0-22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1-02
《圣经》时代.embassies.gov.2023-11-16
Ancient Jewish History: The Greeks & the Jews.jewishvirtuallibrary.org/.2023-10-22
jewishvirtuallibrary.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0-22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1-02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0-22
Aelia Capitolina - Jerusalem in the Roman period : in light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search.worldcat..2023-12-07
web.archive..Palestine: People and Places.2023-12-07
The Bar Kokhba War Reconsidered: .books.google..2023-12-07
二世纪的基督教.books.google.2023-12-07
1.books.google..2023-12-07
现代 历史学家和 614 年 波斯人对耶路撒冷的征服 .web.archive.org.2023-12-07
error page.לא מצאנו את מה שחיפשת..2023-12-07
Ingeborg Rennert Center for Jerusalem Studies.web.archive.2023-11-02
A Very Brief History of Jerusalem.haaretz.2023-10-23
Four paths to Jerusalem : Jewish, Christian,.archive.org.2023-11-02
90 buildings".books.google.2023-11-02
Firuzabadi's al-Qamus al-Muhit.firuzabadi.2023-11-02
modern hidtory.books.google.2023-11-02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1-02
Period of the Ottoman Turks Rule..jerusalem.2023-10-23
Jerusalem in the Ottoman Rule.arcjournals.2023-10-23
The Mandate years: colonialism and the creation of Israel.theguardian.2023-10-23
Milestones: 1945–1952.state.gov.2023-10-23
第181(二)号决议。巴勒斯坦未来政府.archive.2023-10-23
巴以争端的主要问题.中广网.2023-10-21
灾难日:1948 年巴勒斯坦发生了什么?.aljazeera.2023-10-23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0-23
耶路撒冷:一个城市的故事.web.archive..2023-11-28
Journal of Palestine Studies.books.google.2023-11-28
Just a moment....wrmea.org.2023-11-28
Just a moment.....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1-28
Teddy Kollek, mayor of Jerusalem.archive.2023-11-28
The Jewish Quarter in Jerusalem.aiq.co.2023-10-23
us.books.google.2023-10-22
联合国大会通过有关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的决议.UnitedNations.2023-10-22
美国的中东和平政策及其未来走向.mideast.shisu.2023-10-22
以色列教育倡议:两年后的戴维营.archive..2023-10-23
特朗普或于下周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新华网.2023-10-21
拉萨日报-特朗普宣布美国承认 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拉萨日报.2023-10-22
伊斯兰合作组织:承认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首都.今日头条.2023-10-22
澳大利亚宣布不再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界面新闻.2023-10-21
Jerusalem in International Diplomacy:.jcpa.org/art/.2023-12-08
East Jerusalem: A Case Study in Political Planning.pij.org/articles.2023-12-08
4500年的生态水文学之旅揭示了耶路撒冷周围稳定但受到威胁的降水-地下水补给关系.science.2023-10-21
JERUSALEM SERIES.soilseries.sc.egov.2023-11-02
Vegetation of Israel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flora.org..2023-11-02
Corridors of Power: A tale of two councils.web.archive.2023-11-28
Moshe Lion elected Jerusalem Mayor in dramatic finish.web.archive.2023-11-28
Jerusalem Becomes A Battleground Over Gay Rights Vs. Religious Beliefs.archive.2023-11-28
Safra sqare-City Hall.web.archive.2023-11-28
Rage in Jerusalem.lrb.co.uk.2023-11-28
以色列.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0-21
info@cbs.gov.il.cbs.gov.il.2023-11-02
JewishEncyclopedia.com.ewishencyclopedia.2023-10-22
Just a moment....ResearchGate.2023-10-22
Jerusalem: More tourists, fewer Jews.ynetnews.2023-10-22
Population Statistics.israelipalestinian.2023-10-22
Change cast in concrete.web.archive.org.2023-11-02
ANALYSIS – Disturbing demographic profile of Jerusalem has security costs.aa.com.2023-10-22
Holy city twist: Arabs moving into Jewish areas.web.archive.2023-11-02
Statistics Bureau On Eve of Jerusalem Day: More Haredim, Fewer Residents.jewishpress..2023-11-29
Jerusalem, Israel Metro Area Population 1950-2023.macrotrends.2023-10-22
Jerusalem Demography: History, Transitions, and Forecasts.palestine-studies.2023-10-22
אוכלוסייה, לפי קבוצת אוכלוסייה.cbs.gov..2023-11-29
Is there a European language history?.degruyter.2023-11-02
Religious Identification1 , 2021.jerusaleminstitute.2023-11-28
Table III/9 - Population in Israel and in Jerusalem, by Religion, 1988 - 2020./jerusaleminstitute.2023-11-28
耶路撒冷之争|三大宗教的共同圣地和围绕它的30年艰难和谈.澎湃新闻.2023-10-21
首页 > 国新专题 >文化专题> 感知中国以色列行 > 以色列风土人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12-08
伊斯兰教.中国政府网.2023-12-08
Just a moment....timesofisrael.2023-11-29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web.archive..2023-11-29
JERUSALEM DAY.web.archive.org.2023-10-22
Report: 78% of East Jerusalem Palestinians Live in Poverty.haaretz.2023-10-22
On Demograph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erusalem.jiss.org..2023-10-22
哈尔霍兹维姆工业园.web.archive.2023-11-29
5 Emerging Tech Hubs From Around the World.time.2023-11-29
英国委任统治.https://web.archive.org/.2023-11-29
מועסקים, לפי ענף כלכלי, מחוז ונפת מגורים.web.archive.2023-11-29
403 Forbidden.新华网手机版.2023-12-07
耶路撒冷旅游业进步 以色列成为第一受益者.chinese.aljazeera..2023-12-07
Tourism in Jerusalem.jerusaleminstitute.2023-12-08
THE-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08.archive.2023-10-22
The Jerusalem College of Technology .archive.2023-10-22
Jerusalem College of Technology (JCT) Lev Academic Center.masters-abroad.2023-11-02
Culture and customs of Israel.archive.2023-11-13
Beitar Jerusalem F.C. Home Page.beitar-jerusalem.2023-11-13
sport.web.archive.org.2023-11-13
Cancer Treatment..shebaonline.2023-11-02
Cultural competence in a context of ethnic tension.ncbi.nlm.nih.2023-11-02
Can Universal Healthcare Work? A Look at Israel's Successful Model.physiciansnews..2023-11-02
Jerusalem/Cultural heritage – UNESCO Gen. Conference resolution.UnitedNations.2023-11-02
King Herod in Jerusalem: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Heritage.palestine-studies.2023-11-02
Education of Jerusalem..britannica.2023-11-02
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imj.org.2023-10-22
Israel Museum, Jerusalem.web.archive..2023-11-17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gov.il.2023-11-02
Running rings around us.web.archive.org.2023-10-22
Their way or the highway? .web.archive..2023-10-22
Jerusalem Light Rail Project.railway-technology.2023-11-02
trains.web.archive.org.2023-11-02
UNESCO made Jerusalem capital of Arab culture.ivarfjeld.2023-12-08
Jerusalem: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through food.gaggenau-themagazine.2023-11-02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jewishvirtuallibrary.2023-11-02
A Cultural Guide to Jerusalem' s Culinary Scene.theculturetrip.2023-11-02
touristisrael.com.touristisrael.2023-11-02
Easter..britannica.2023-11-02
Ramadan..britannica..2023-11-02
Ascension Day 2023.timeanddate..2023-11-02
Just a moment....chabad..2023-11-02
戏剧与娱乐.embassies.gov.2023-12-08
希伯来音乐博物馆.art.icity.2023-12-08
耶路撒冷音乐会与表演.tripadvisor..2023-12-08
耶路撒冷国际电影节.allaboutjerusalem.2023-12-08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worldjewishtrave.2023-11-01
耶路撒冷旧城 Old City Of Jerusalem.academic-accelerator.2023-11-01
Old City of Jerusalem and its Walls © UNESCO.whc.unesco.2023-11-01
Dome of the Rock.britannica.2023-11-01
耶路撒冷哭墙.veredgo.2023-11-01
圣墓教堂.jloverseas.2023-11-02
圣墓教堂:基督教圣地.web.archive..2023-11-02
Online Directory: Israel, Middle East.web.archive..2023-12-09
考古证实大卫王的史实性| 今日基督教 - Christianity Today.christianitytoday.2023-11-28
Jesus.britannica.2023-11-29
Muhammad.britannica.2023-11-29
Benjamin Netanyahu.britannica.2023-11-29
2004年十大国外焦点人物(组图).光明网.2023-11-29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academic-accelerator.2023-11-29
Aaron Ciechanover.nobelprize..2023-12-08
Natalie Portman..britannica..2023-12-08
Shimon Peres.britannica..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