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然芹
孜然芹(Cuminum cyminum),又名孜然、安息孜然、安息茴香等,是伞形科(Apiaceae)孜然芹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埃及、埃塞俄比亚,在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地已广泛种植;在中国新疆是孜然的主要产地。孜然芹属半耐寒作物,喜冷凉,略耐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砂壤土或壤土栽种为宜。
孜然芹植株高10~30(~50)厘米,除果实外,全株光滑无毛。叶片三出式2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狭线形。复伞形花序多数,顶生或腋生;总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不等长;小伞形花序有3~8花;萼齿钻形;花瓣粉红或白色,长圆形。分生果长圆形,密被白色刚毛。
孜然芹果实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是著名的辛香调味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食品加工。此外,其果实或种子可用于提取芳香油。果实还可入药,中医里有散寒止痛、理气调中等功效。
形态特征
植株
植株高10~30(~50)厘米,除果实外,全株光滑无毛。
叶
叶柄长1~2厘米或近无柄,叶鞘狭披针形;叶片三出式2回羽状全裂,长3~8厘米,宽2~7厘米;末回裂片狭线形,长1.5~6厘米,宽0.3~0.7毫米。
花
复伞形花序多数,直径2~3厘米,顶生或腋生,多呈二歧式分枝;花序梗长3~10厘米;总苞片2~6(~8),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不等长,长1~5厘米,全缘或先端2~3裂,边缘膜质;伞辐(1~)3~6,不等长;小伞形花序有3~8花,小总苞片3~5,与总苞片相似,长4~10毫米,宽0.3~0.6毫米,有时反折;萼齿钻形,长0.5~2毫米,长于花柱;花柱基圆锥状,花柱短,叉开,柱头头状;花瓣粉红或白色,长圆形。
果实
分生果长圆形,长5~7毫米,宽1.6~2.8毫米,密被白色刚毛。
物种分布
孜然芹原产于埃及、埃塞俄比亚,在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地已广泛种植。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孜然的主要产地,主要分布于南疆的库车市、沙雅县、喀什、和田和北疆的吐鲁番市、托克逊县等地,其次是甘肃省酒泉、张掖市等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等地也有零星种植。
生长习性
孜然芹属半耐寒作物,喜冷凉,能适应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略耐旱,但不耐涝。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最好选择土壤肥力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灌排条件良好、中性或微盐碱性、土层较厚且疏松的砂壤土或壤土栽种。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孜然芹生育进程快,出苗后40多天就抽开花,全生育期90天左右,花果期2~6(~9)月。孜然芹对恶劣气候环境适应性强,具有很强的自花授粉能力。花的生长发育较快,从花序形成到开花仅需5天,单花开花历时仅3天,单花序开花历时仅11天。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孜然芹各地播期多在2~3月。其种子细小,顶土能力差,出苗缓慢,为杀灭部分种传病菌和促进早出苗,播种前可用温水浸种,晾干表面水分后再用沙子拌匀后播种。播种多采用机械条播,也可采用机力点播、撒播。
组织培养繁殖
孜然芹生产中存在病虫害、逆境胁迫等问题,导致其产量和品质下降。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繁殖孜然芹,也有利于其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以孜然芹种子培养无菌苗,分别取无菌苗的胚根、胚轴、子叶、真叶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的分化、生根培养,可获得孜然芹再生植株。
栽培管理
选地整地
孜然芹宜选择在通风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盐碱含量低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为宜,前茬以小麦、玉米、番茄、棉花为宜,忌重茬种植。前作收获后,及时耕翻平整土地,灌足底水,铲高垫低,精心平。第二年早春土壤解冻时再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松软。
田间管理
播种后,如果是秋沙地,应及时灌上安种水;如果是冬水地,土壤含水量充足,可以不灌水。出苗后2叶期灌头水,开花盛期灌二水,灌浆期视土壤湿度灌第三水,全生育期共灌水2~3次。基肥一般在秋末冬初结合深耕翻地时施入,也可在早春精细整地时施入。后期根据孜然芹长势,适当进行叶面追肥。在孜然芹出苗显绿后,如果田间杂草多,要及时人工除草,一般全生育期要除2次草。危害孜然芹的虫害较轻,根腐病是导致孜然芹死亡的主要病害。防治根腐病,可采用以轮作倒茬、合理密植、抗病品种选育为主,杀菌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种植模式
由于孜然芹生育期仅70~90天,适合套种、间作及早春填闲种植。孜然芹套种棉花、玉米、甜菜、油葵、红花及孜然芹套种糯玉米间毛毛豆、孜然芹套种茴香复种白菜等栽培模式均已有研究报道。
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孜然芹果实有强烈的芳香气味,略有甜、苦、辣味。干燥的孜然芹果实研碎后得到孜然粉,可用作调味料或其他食用用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食品加工。
经济价值
孜然芹果实或种子可用于提取芳香油。秸秆和提取精油后的固体残留物中富含粗食纤维,可作为功能性成分添加到保健食品中;除膳食纤维外,还含有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矿物质、活性物质等,可以直接用作动物饲料;另外,还可作为生物质充当生物燃料能源,参与甲烷发酵或者堆肥,制造可再生的无黏结纤维板。
药用价值
孜然芹以果实入药,味辛,性温,中医里有散寒止痛、理气调中等功效,主治腹冷痛、消化不良、寒疝坠痛、月经失调等症。
相关研究
孜然芹整株都含有活性物质(黄酮类、糖脂类、磷脂和胆碱类等化合物),以种子中含量最高。孜然芹籽含有芳香油(主要成分是枯茗醛、藏花醛)、枯茗醛衍生物、黄及其糖苷、类及其类、多酚类、多糖及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抑菌作用、抗氧化活性、降糖降脂降压、镇痛抗炎药、抗过敏、杀虫脒等活性。孜然芹种子的加工方式主要以孜然芹籽粒、孜然芹粉的形式存在,也有少数企业对孜然芹中的精油和油树脂进行提取。孜然芹的副产物主要为秸秆、水溶胶(提取精油后的液体废物)和提取精油后的固体残留物等,产量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参考资料
孜然芹.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