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勒密一世
托勒密一世(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Σωτηρ,英语:Ptolemy I,公元前367年-公元前282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创建者,亚历山大的继业者之一,被称为“救主”。
托勒密出身马其顿王国贵族,是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最信任的将领,担任近身护卫官,追随亚历山大远征欧洲、埃及、波斯等地。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托勒密在巴比伦分封协议中受封为埃及总督。公元前322年,托勒密劫持亚历山大的尸体引起第一次继业者战争,并密谋杀死帝国摄关政治佩尔狄卡斯。公元前320年,在特里帕拉德苏斯会议上,托勒密被马其顿贵族们确认为埃及和昔兰尼(今利比亚)的统治者。第二年,托勒密入侵了叙利亚和腓尼基(今黎巴嫩一带)地区。公元前316年,第二次继业者战争期间,托勒密与安提柯爆发多次战斗。公元前313年,在第三次继业者战争期间,昔兰尼地区爆发叛乱,托勒密把首都迁到了亚历山大城;两年后,托勒密王朝与安提柯签订了诸侯和约(Peace of the Dynasts)。
公元前306年,德米特里在萨拉米斯海战(Salamis)击溃托勒密舰队,安提柯与德米特里同时称王,同年托勒密自称为巴塞勒斯(希腊语中的皇帝)。公元前305年,托勒密使罗得岛免于沦陷,胜利后的罗得岛民感念托勒密的援助,膜拜他为神并给予其“救主”称号,托勒密在这一年成为埃及的古埃及历代法老,史称托勒密一世,埃及托勒密王朝由此建立。公元前301年,托勒密出兵将科勒叙利亚(今黎巴嫩的贝卡谷地)地区纳入管辖,并在5年后收复塞浦路斯,攻占了德米特里占据的西顿和泰尔城,控制德米特里掌控的岛屿联盟。公元前285年,托勒密一世任命儿子菲拉德尔福斯为共治王,史称“托勒密二世”。公元前283年,托勒密在埃及去世,终年84岁。
托勒密一世继承了四大文明古国法老们留下的的政治、经济架构,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革,托勒密一世在位期间重视文化教育,在亚历山大城修建了亚历山大图书馆和亚历山大学宫。日本学者森谷公俊在《兴亡的世界史》中说:他(托勒密一世)团结埃及的宗教势力,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把埃及的势力范围扩张到爱琴海地区,为将来统治二百余年的托勒密王朝打下了坚实基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贵族之子
公元前367年,托勒密出生于马其顿王国的一个小贵族家庭,托勒密的父亲拉古斯是马其顿小贵族,由于出身贵族家庭,托勒密小时候就拥有了到王宫中学习的资格,因此他也与年少时的亚历山大建立了友谊,二人还共同聆听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诲。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因亚历山大干涉皮克索达鲁斯(Pixodarus)联姻事件,放逐了五位出主意的亚历山大好友,其中包含托勒密。因此直到腓力二世遇刺后,托勒密才结束流亡生活返回马其顿。
从军东征
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前,他先要征服马其顿王国与多瑙河之间的部落,前337年,托勒密和列昂纳托一同揭发赫莫拉尔斯(Hermolaus)谋反案,公元前336年托勒密随亚历山大远征欧洲,并且在战争中成为亚历山大最信任的将军之一。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父亲被波斯人暗杀和“解放小亚细亚希腊城邦”作为宣战借口率领军队东征波斯帝国,托勒密也跟随亚历山大踏上了东征的道路。
经过三年的战争,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在高格米拉(Gaugamela)平原上与波斯主力决战,在这场战役中,托勒密跟随亚历山大击败了波斯帝国主力,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仓皇逃窜,被自己手下的将领贝苏斯刺杀。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派托勒密去追杀贝苏斯,并扫清波斯帝国残余势力,同年秋季,原近身护卫官之一的德米特里因谋反案被撤下,改选定托勒密顶替为七位近身护卫官之一。公元前329年,托勒密率军历尽了千辛万苦,追击到了粟特,(今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首都为今撒马尔罕)亲手抓住了贝苏斯,并将此人献给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为了标榜自己是波斯帝国的合法统治者,以波斯的醢刑处决了贝苏斯,从此更加信任托勒密。亚历山大的远征军在粟特遭到当地居民激烈反抗,公元前328年,托勒密率领军队镇压了这支起义军。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将矛头转向了位于奥克苏斯河上游帕瑞塔塞尼亚(Pareitacae)境内的科瑞尼斯之岩(Rock of Chorienes),科瑞尼斯本人和不少叛乱首领都在这里避难。科瑞尼斯之岩山脚周长在7英里(60斯塔德)左右,其与外界仅有一条人造的弯曲狭窄险路连接,这条路总长超过两英里(20斯塔德),地势易守难攻,托勒密带人顶着箭雨建造栈桥,在峡谷最窄处打入木桩,间隔以能够满足承重需求为准。在这些木桩之上,又用柳条织成桥面,并将泥土覆盖在上面,在托勒密的指挥之下,工事修筑十分迅速,科瑞尼斯只好向亚历山大投降。
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的远征军已经到达了印度,在希达斯佩斯河(今杰赫勒姆河)与当地的统治者展开战斗,托勒密在这场战役中为亚历山大指挥舰队,保障军队顺利过河,最终当地统治者向亚历山大投降。
由于印度气候湿热,军队里爆发了瘟疫,士兵厌战情绪增长,亚历山大只好在公元前326年停止东征,开始撤军。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回到了巴比伦,东征结束,亚历山大把波斯贵族的女儿阿塔卡玛许配给托勒密,阿塔卡玛后来给托勒密生了两子一女。
巴比伦分封协议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病逝,由于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当时只有33岁,没有留下明确的继承人,有人在亚历山大临终前询问由谁来继承这庞大的帝国,亚历山大含糊不清地说:我的帝国由最强者继承。亚历山大去世之后,庞大的帝国陷入了混乱,继承者们在巴比伦开会,墨勒阿革洛斯及步兵团支持由亚历山大同父异母的哥哥阿里达乌斯继位,而骑兵队司领佩尔狄卡斯则要求等待萝珊娜生下亚历山大的遗腹子再作决定。最终双方决定拥立腓力三世(Philip Ⅲ)及即将出世的遗腹子亚历山大四世(Alexander Ⅳ)同时即位,委派佩尔狄卡斯当监护人及整个帝国的摄政王。在这次会议初期,托勒密势单力孤,随着墨勒阿革洛斯和马其顿王国步兵的乱入,托勒密也加入了佩尔狄卡斯的阵营。决定新君人选之后,继业者们在巴比伦划分势力范围,欧洲的希腊、马其顿地区以及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波斯等地区是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托勒密相当有远见地选择了远离文化中心的埃及,因此,根据主要将领们在巴比伦达成的协议,托勒密成了埃及和周边地区的总督,前任埃及省长希腊人克里昂米尼作为他的副手。克里昂米尼名为辅佐,实为佩尔狄卡斯派去监视托勒密王朝的探子,托勒密到达孟菲斯(今开罗西南23公里的米特·拉辛纳村)之后,以叛国罪处死了克里昂米尼,从此独揽埃及大权。公元前322年,托勒密介入昔兰尼(今利比亚)希腊人城市中的政治和社会冲突,使其陷入分裂动荡之中,随即挥师北上,通过颁布宪法,他使自己成为该地的终身将军,从而成功地使自己成为昔兰尼的主人。
继业者战争
第一次继业者战争
公元前322年,因王太后奥林匹斯(亚历山大大帝之母)答应将女儿克利奥帕特拉七世(Κλεοπάτρα,亚历山大的姊妹)嫁给佩尔狄卡斯;佩尔狄卡斯随即撕毁了原与妮卡亚(Nicaea,帝国大将安提帕特的女儿)的婚约。安提帕特心怀不满,于是暗中勾结克拉特鲁斯、安提柯和托勒密联手叛变。
公元前321年,佩尔狄卡斯为了加强自己的合法性,打造了昂贵的黄金棺安放亚历山大遗体,运送至马其顿王国安葬,运送过程中被托勒密派兵劫持亚历山大灵柩,佩尔狄卡斯大怒,遂率军征讨托勒密,第一次继业者战争就此打响。
佩尔狄卡斯的军队受阻尼罗河畔,托勒密又暗中贿赂佩尔狄卡斯部将培松、安提贞尼斯及塞琉西帝国,在托勒密的引诱和战事不利的双重诱因下,这三人发动哗变,杀死了佩尔狄卡斯,托勒密兵不血刃获得胜利。
特里帕拉迪苏斯分封协议
公元前321年,第一次继业者战争以托勒密胜利告终,由于佩尔狄卡斯被杀,全体继业者在叙利亚北部的小城市特里帕拉迪苏斯(今叙利亚北部)召开会议。会议任命托勒密受邀成为摄政王,然而托勒密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最终拒绝了这个邀请,将摄政王让给安提帕特,继业者们又重新划分各地总督。托勒密被马其顿王国贵族们确认为埃及和昔兰尼(今利比亚)的统治者,同年,托勒密迎娶了帝国摄政安提帕特的女儿,埃及的欧律狄刻(Eurydice)。
第二次继业者战争
公元前319年,摄政王安提帕特去世,安提帕特生前指定波利伯孔为摄政王,略过了自己的儿子卡山德,卡山德由此怀恨在心,安提帕特死后,波利伯孔与卡山德之间的内战爆发,史称“第二次继业者战争”。与此同时,托勒密王朝得知安提帕特死讯之后,立即出兵入侵了叙利亚和腓尼基(今黎巴嫩一带)地区。
托勒密在这场战争中支持卡山德,波利伯孔带同遗腹子亚历山大四世及其母亲萝珊娜逃亡到伊庇鲁斯。在伊庇鲁斯,他与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斯(Ὀλυμπιάς)组成了联军并且得到了攸美尼斯的帮助,波利伯孔与奥林匹斯联军反攻马其顿王国,欧迈尼斯从卡帕多西亚进军至奇里乞亚,托勒密试图离间欧迈尼斯和部属的关系却未能成功。公元前318年,欧迈尼斯向托勒密占领的腓尼基进军,托勒密不愿与欧迈尼斯正面交战,腓尼基落入敌手之中,但随着盟友安提柯率军从小亚细亚尾随欧迈尼斯追击过来,迫使欧迈尼斯连忙退出腓尼基率军往东方遁去,托勒密也因此得以轻易收复失土。公元前317年,联军在战斗中活捉并处死了支持卡山德的国王腓力三世及其王后欧里狄克三世(Eυρυδικη),联军一时获得巨大优势。公元前315年,在托勒密的支持下,卡山德获得胜利,处决了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斯,波利伯孔逃走,国王亚历山大四世及王太后则被卡山德囚禁于安菲波利斯(Amphipolis)的一处城堡,此时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者只剩下被摄政卡山德控制的遗腹子皇帝亚历山大四世及其母亲萝珊娜。
第三次继业者战争
公元前316年,攸美尼斯被安提柯俘虏并处死,安提柯也随即控制了小亚和伊朗之间几乎所有的地区,实力空前强大。他突袭巴比伦尼亚(今幼发拉底河谷一带),迫使塞琉西帝国放弃其行省(大致在公元前315年)塞琉古逃往托勒密那里寻求庇护。随后,安提柯遇到了吕西马库斯、托勒密以及卡桑德联合派出的外交使团,他们给他带来了最后通牒,具体条款如下:立即将巴比伦尼亚归还给塞琉古;放弃整个腓尼基,将它让与托勒密;将赫勒斯滂海峡(达达尼尔海峡)的弗里吉亚地区(今土耳其中西部)归还给吕西马库斯(吕西马库斯从未占有过这个地方,占领这个地方将使他成为海峡区域的主人);最后,将卡帕多西亚(今土耳其卡帕多西亚省)和吕西亚割让给卡桑德。安提柯根本不可能接受,第三次继业者战争随即来临。
公元前315年,安提柯与波利伯孔结盟,入侵托勒密势力下的腓尼基,安提柯在腓尼基攻势相当猛烈,除了正在包围的泰尔城外,加萨(今巴勒斯坦加沙)、雅法(今以色列雅法古城)都落入安提柯手中,托勒密几乎丧失所有的巴勒斯坦和腓尼基领地。托勒密王朝一方面派遣塞琉西帝国率领舰队前去小亚细亚半岛的爱奥尼亚开启另一个战场,另一方面派遣援军支援尼科克里昂与亲安提柯派作战。前314年夏季,安提柯试图争取希腊城邦们支持发表了泰尔宣言,宣布希腊城邦应许拥有自由和自治的权利,托勒密立即发表类似宣言作为反击,然而双方的承诺都流于形式。同年,托勒密将舰队兵分两路,一支在自己兄弟墨涅拉俄斯率领下支援塞浦路斯战线。一支托勒密舰队在密尔米顿率领下驶向卡里亚帮助盟友阿桑德,另一支舰队在波留克列特斯(Polycleitus)率领下航向伯罗奔尼撒帮助盟友卡山德对抗波利伯孔、其子亚历山大与安提柯的部将阿里斯托德穆斯。其中,波留克列特斯的舰队还在奇里乞亚阿芙罗迪西亚(Aphrodisia)摧毁安提柯的舰队和陆军。
公元前313年夏季,昔兰尼加发生叛乱,托勒密不得不分兵去处理,叛乱很快地被镇压平息。托勒密的塞浦路斯战线以胜利告终,为了嘉奖亲托勒密派的尼科克里昂贡献授予塞浦路斯统帅职位,托勒密还杀了反对他的塞浦路斯王公,该岛遂成为托勒密的领地。
公元前312年,托勒密王朝进攻叙利亚,在加萨战役打败了安提柯的儿子德米特里,后来与安提柯与托勒密互有胜负,最终双方于公元前311年签订了诸侯和约(Peace of the Dynasts),和约规定摄政卡山德要在亚历山大四世成年之后归还权力。公元前309年,卡山德杀死14岁的遗腹子亚历山大四世及其母亲萝珊娜,从此亚历山大的血脉断绝,托勒密等强大势力已知皇帝死讯,逐渐产生了称王的野心。
第四次继业者战争
公元前308年,托勒密王朝的势力扩展到爱琴海与塞浦路斯,安提柯派儿子德米特里攻占雅典,随即入侵塞浦路斯。公元前306年春,安提柯之子德米特里率领一支庞大的大军开始入侵塞浦路斯,在战场击败塞浦路斯统帅墨涅拉俄斯并把他围困在萨拉米斯城(今塞浦路斯北部)内,托勒密亲自率大军援向塞浦路斯,在萨拉米斯战役遭受到毁灭性惨败,战后墨涅拉俄斯向德米特里投降,丧失了塞浦路斯全岛。此役使托勒密海军几乎被摧毁,陆军仅剩三分之一,安提柯挟著这场大胜余威与儿子双双率先自立称王,共同率领9万大军入侵埃及,却遭到暴风雨的袭击,损失惨重。在这一年,托勒密王朝自称为巴塞勒斯(Basileus),也就是希腊语中的皇帝,宣布继承亚历山大的法理。
公元前305年安提柯及德米特里为了阻碍托勒密重建海军向罗得岛出手,爆发罗得围城战,当时托勒密给了罗得岛很大的帮助,使罗得岛免于沦陷,胜利后的罗得岛民感念托勒密的援助,膜拜他为神并给予“救主”(Σωτηρ),随即托勒密自立为法老,埃及托勒密王朝从此建立。战役进入相持阶段,托勒密将精力用于镇压塞浦路斯岛的游击队。公元前302年,德米特里一世再度进军希腊,夺取了托勒密一世掌控的科林斯和西库昂,重建了科林斯同盟。托勒密王朝、塞琉西帝国、马其顿王国、利西马科斯王国共四国再次组织反安提柯同盟,开始入侵安提柯王国。托勒密率军入侵巴勒斯坦和腓尼基,行军过程中中了安提柯的假情报误以为盟军已被安提柯军击败,返回埃及,当托勒密发觉这是假情报后连忙回军,然而还是错失了伊普苏斯战役。公元前301年,塞琉古在伊普苏斯战役(Ipsus)中彻底摧毁了安提柯的军队,第四次继业者战争结束,继业者们返回自己领地,从此再无大战。
战后扩张
在公元前301年的伊普苏斯战役前后,托勒密王朝出兵将科勒叙利亚地区纳入自己的掌中。在伊普苏斯战役结束后,托勒密一世以胜利者的身份获得了北至艾鲁瑟鲁斯河的地区以及吕西亚与皮西迪亚的部分地区,但是按照胜利者在战后达成的新协议,托勒密占领的叙利亚地区中有一部分土地应该归塞琉西帝国所有,托勒密则坚称在战前的协议中这些地区归他所有。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王国之间围绕有关科勒叙利亚地区的争议成为了日后两国战争的导火索,双方之间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初期爆发的几次大规模战争因而被称作“叙利亚内战”。
公元前294年,托勒密趁著德米特里一世无暇东顾时重新收复塞浦路斯,俘虏德米特里的王后菲拉,托勒密还攻占了德米特里占据的西顿和泰尔城,这段时期托勒密的舰队攻占了德米特里占据的小亚细亚半岛沿海的吕基亚、潘菲利亚地区。前288年夏,托勒密再一次趁著德米特里忙于对付皮洛士和利西马科斯时,夺取爱琴海的许多岛屿,并把德米特里掌控的岛屿联盟纳入自已手中。
二子夺嫡
托勒密晚年里精心治理自己一手创立的“帝国”和培养接班人,托勒密一世作为继业者之一,对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到第四次继业者战争结束这段时期对帝国造成的损害心有余悸,对于一个王朝而言,选择一位可靠地王位继承者是保持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 托勒密一世晚年也遇到了挑选继承人的问题,对王位继承权的争夺主要发生在托勒密·克劳努斯和托勒密·菲拉德尔福斯之间。托勒密·克劳努斯是托勒密一世和第三位妻子欧律狄克所生的儿子,为人心狠手辣,不择手段;托勒密·菲拉德尔福斯是托勒密一世和第四位妻子贝勒尼基一世所生的儿子,有很好的大局观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并且非常注重传播自己的美名,与希腊城邦关系融洽。最终,托勒密一世选择了托勒密·菲拉德尔福斯做自己的继承人,并且果断地驱逐托勒密·克劳努斯,克劳努斯最终逃到色雷斯国王莱西马库斯的宫廷中。公元前285年,托勒密一世任命儿子菲拉德尔福斯为共治王,史称“托勒密二世”。
晚年病逝
公元前283年,托勒密王朝在埃及去世,终年84岁,托勒密去世之后,托勒密二世将父亲托勒密作为神崇拜并建立了托勒密节,专门用于纪念托勒密一世的丰功伟绩并加强自身的统治。
施政举措
政治措施
托勒密一世保留了原来埃及古埃及历代法老机构中能够利用的一切,同时也修改或扩大了法老机构中不能适应新环境的一些政策。他建立了一套更加完善的官僚和管理体系,这套管理体系可以说是事无巨细成功地改造了新的社会和文化模式,托勒密在公元前306年宣布自己为埃及国王从而放弃了埃及总督的称呼,这种称呼的改变也象征着埃及政治体制的改变,托勒密王朝的国王本身就是整个国家和经济的人格化,国王可以任意的处置臣民的财产和生命国王是国家的元首,是法律和政令的唯一发布者,而埃及的官员们被视为国王的奴仆,因此美国学者彼得·帕利认为托勒密的政治制度是比埃及法老王朝更加严密的专制统治。
经济改革
托勒密在土地制度上继承了埃及原有的模式,所有的土地在法理上都归国家所有,而国家则是国王的私人财产,这也使得托勒密在埃及自立为王之后,埃及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从另一方面看,埃及的商业经济较为繁荣,托勒密通过发展海军开创了大量的商路,并且这些商路上都有海军护航,这也让托勒密王朝可以在其中获得大量财富。托勒密利用商业发展带来的财富,发行了统一的货币在埃及建立了大量商业城市,让托勒密王朝的经济逐渐发达了起来。托勒密王朝的社会政治体制和农村的经济模式都延续了埃及的传统,但是统治权却掌握在希腊人的手里。
托勒密一世时期在法尤姆地区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扩大耕地面积,希腊人带来的高科技农具也让灌溉面积逐渐变大,有些地方的水稻甚至出现了一年三季的收成。再加上托勒密的后代不断发展农业,让埃及在希腊化世界拥有了粮仓的称呼,后来又成了罗马帝国粮食的主要来源。
宗教融合
由于托勒密是一个希腊化的马其顿人,希腊人的宗教政策向来以开明著称,因此在托勒密统治下的埃及,埃及道教和希腊宗教同时存在,双方之间不断进行交流和融合。在托勒密王朝一世看来,他追求的正统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希腊正统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是对四大文明古国正统的追求。因此托勒密把亚历山大的遗体抢到埃及并且为亚历山大建立陵墓,最终经过一系列操作亚历山大成功的被制造成了一位神祇。拥有自己的神庙祭祀和崇拜者。托勒密还在埃及自称为法老,同时以神灵的后代和神灵在人间的代理人自居,通过拉拢本地的僧侣势力,让自己的王权逐渐发生神话化。
发展海军
托勒密之所以选择埃及作为其领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埃及的独立性,地形把埃及与传统希腊化世界相隔绝,荒凉的沙漠使得埃及东部和西部很难被外敌入侵,尼罗河瀑布阻挡了敌人从南部侵入埃及的可能,托勒密重点发展海军正是基于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在托勒密统治埃及之前,埃及先后受到波斯和亚历山大的统治,为了遏制埃及人民的独立,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都不允许埃及有自己的海军。托勒密担任埃及总督之后,大力发展海军,由于他曾经担任亚历山大的舰队司令,因此他把希腊化的海军建立思路也带到了埃及,托勒密深知,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埃及的独立地位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托勒密出来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并且与安提柯的海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军备竞赛。不过,埃及真正的海上霸权建立还是在托勒密二世时期,此时埃及已经拥有了大小战舰224艘,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托勒密一世时期打下的基础。
文化发展
公元前280年,托勒密一世根据塞奥弗特图斯得意门生德迈特里乌斯的建议,按照雅典哲学学派中的柏拉图学园、吕克昂学园这两种建筑风格建设了亚历山大城学宫和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并将这两个地方发展成古代世界的学术中心。亚历山大城的学宫规模宏大,就目前发掘出的遗址可以看出,这座涿州学宫包含一个大型图书馆,一个天文台,一个动物馆,一个植物园和多个解剖室。这座学宫和王宫连接,也可以说是托勒密王朝的重要部分。
亚历山大城学宫有4个学院,分别是数学学院、天文学院、医学学院和文学学院,每个学院都有一名首席学士,这些学工的成员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直到公元前二世纪,亚历山大学工的工作人员仍然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在这里学者可以开展学术研究,并且可以享有高度的自由,同时也是为皇室效劳的科研机构,这些人受国王所控制,由国王决定是否要雇佣这些人。
人物评价
英国历史学家赫伯特·威尔斯认为:托勒密一世对世界的贡献十分巨大,他认为应当在最先进的思想的基础上整理、探求新的知识。此外,他还在亚历山大港建造了亚历山大图书馆,这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宝库。亚历山大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藏书馆,还是一个图书抄印和销售的场所,大批的图书抄印员花费大量时间复制出了许多书籍。在托勒密一世和托勒密二世统治时期,亚历山大港在科学知识探索领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这种热潮直到16世纪才再次出现。
人物争议
托勒密的母亲阿尔西诺伊的来历有两种说法,美国学者西奥多·道奇认为将阿尔西诺伊归为马其顿王室成员支系,因家道中落嫁给小贵族拉古斯;英国学者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则认为阿尔西诺伊是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的情妇,后作为礼物被赏赐给托勒密一世的父亲,但是嫁给拉古斯的时候已经身怀有孕,未及六个月就生下克罗狄斯·托勒密一世,故有人推测其为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同父异母的兄弟。这种说法被英国学者弗兰克·威廉·沃尔班克认为是托勒密的儿子克劳努斯为了加强自身拥有马其顿王位的合法性而编造的。
家族成员
后世影响
托勒密一世在埃及团结宗教势力,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引进希腊文化,把埃及的势力范围扩张至爱琴海地区,奠定了托勒密王朝300年的统治基础,还兴建了亚历山大城学宫和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网罗当时最杰出的人才与书籍,为埃及的科学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物轶事
托勒密一世向欧几里得学习几何学,学了一段时间的几何学之后,托勒密一世发觉这门学问是很难学的。于是有一天他问他的老师欧几里得:“学习几何有没有捷径?”欧几里得回答说:“皇帝,在现实世界有两种道路,一种是供普通人走的,另一种供国王走。但是,在几何学中却没有专供国王走的路。”
文艺形象
由罗伯特·罗森执导,理查德·伯顿主演的一部史诗片《一代天王亚历山大》于1956年3月28日在美国上映,其中维尔吉里奥·特谢拉扮演年轻时期的托勒密,影片中的托勒密忠诚勇敢、勇武过人,从亚历山大年少之时就对其不离不弃,直到亚历山大去世时仍陪在他身边。
参考资料
国王欲求捷径,欧几里得这样回答 - 中国军网.中国军网.2023-10-01
一代天王亚历山大 Alexander the Great (1956).豆瓣电影.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