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文
谚文:也称朝鲜谚文、韩国谚文,是指朝鲜语的表音文字。谚文是一种参考借鉴汉字方体形态的方块拼音文字,与拉丁文、汉语拼音体系、日本假名(平假名和片假名)等一样是表音文字。
历史:15世纪朝鲜王朝李祹国王遣人完成《训民正音》,创造朝鲜拼音文。以前在朝鲜民族是一直借用汉字来作为纪录他们语言的文字,因为汉语与朝鲜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汉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表意文字。而朝鲜人民与早期的日本借用汉字一样,只是将汉字记录语言,汉字并不能完全准确的表达朝鲜语音的含义,能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多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则很难接触到。
地位:在数世纪间未能成为主流文字,二十世纪初期朝鲜被日本吞并后,种族主义的兴起让韩国人开始排斥在朝鲜半岛流行了许久的汉字,谚文也成为主要书写文字之一,这时候谚文与汉字混用。1970年前期即朴正熙时期下令韩文教育而抹去汉字,但因为谚文同音词多而容易混淆语义,后来又出现的谚汉混用趋势。
背景介绍
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朝鲜,后来又采用汉字的音和意来记录朝鲜语,即“吏读文”。但由于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影响。能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多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则很难接触到。而且结合汉字创制的“吏读文”有些也不适合朝鲜语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结构,因而有时很难准确地标记朝鲜语言。因此当时人们非常希望能有一种既适合朝鲜语语音系统和语法结构、又容易学会的文字。从统治阶级来看,为了便于老百姓贯彻自己的统治政策,也有必要发明一种易于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就这样在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李祹的积极倡导下,由郑麟趾、申叔舟、崔恒、成三问等一批优秀学者,在多年研究朝鲜语的音韵和汉字形体的基础上,于1444年创制了由28个字母组成的朝鲜文字。这期间朝鲜学者曾几十次前来中国明朝进行关于音律学的研究。
1446年,朝鲜王国世宗李正式公布新创制的文字,诏书称为“训民正音”,意即教百姓以正确字音。正式名称为“谚文”(非正式文字),和日语的“假名”意义近似(日本称汉字为“真名”)。新文字发明后,世宗提倡在公文和个人书信中使用“训民正音。他还将“训民正音”作为录用官吏的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并在钱币上刻印了“训民正音”。
朝鲜文有21个元音和19个辅音,任意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均可单独成字或组合成字。它既简单又具系统性和全面性。朝鲜文易于学习和印刷,对于韩国文盲数量的减少、出版事业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它应用于电脑系统也很容易。不过(如汉语拼音体系一样)也造成了大量的同音同形异义,导致一些语义混淆。
起源
朝鲜语目前使用的谚文源自15世纪朝鲜王朝李祹创制的训民正音。
组字规则
朝鲜文组字的时候以音节为单位,一个音节组成一个朝鲜字,每个字母的排列遵循“从左到右,自上而下”这两个基本规则。朝鲜语的音节由初声辅音、中声元音和终声辅音三个部分组成。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有的音节备全了三个部分;有的音节只有初声辅音和元音,没有终声辅音;而有的音节没有初声辅音,却有元音和终声辅音;更有甚者只有元音。
声母-韵母的音节:根据元音字母所属的种类不同,组字的规则分做三种
辅音字母添加在竖立类元音字母的左边(从左到右);
辅音字母添加在躺卧类元音字母的上方(自上而下);
辅音字母添加在复合类元音字母的左上方。
只有韵母的音节:用不念声的辅音字母“ㅇ”充当音节的声母部分。然后根据声母-韵母的音节的组字规则组字
有韵尾的音节:韵尾字母一律添加在“声母韵母结合体”的正下方
音素
朝鲜谚文字母
初声(첫소리) ㄱ ㄲ ㄴ ㄷ ㄸ ㄹ ㅁ ㅂ ㅃ ㅅ ㅆ
ㅇ ㅈ ㅉ ㅊ ㅋ ㅌ ㅍ ㅎ (ㅿ ㆁ ㆆ)
中声 (가운뎃소리)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ㆍ)
终声(끝소리)ㄲ ㄱ ㅋ ㄳ ㄷ ㅌ ㅎ ㅅ ㅈ ㅊ ㅍ ㅂ
ㅄ ㄿ ㄹ ㄻ ㄺ ㄼ ㄽ ㄾ ㅀ ㄴ ㄵ ㄶ ㅁ ㅇ
朝鲜语根据音节结构划分,朝鲜语有十九个辅音、二十一个韵母元音以及二十七个辅音韵尾。
声母表 无声元音
无气音(松音) ㄱ /gʰ/ (词首g,其余k) ㄷ /dʰ/ (词首d,其余t) ㅂ /bʰ/ (词首b,其余p) ㅅ /zʰ/ (s) ㅈ /dzʰ/, /dʒʰ/ (j)
有气音(激音) ㅊ /tsʰ/ (ch) ㅋ /kʰ/ (k) ㅌ /tʰ/ (t) ㅍ /pʰ/ (p) ㅎ /h/ (h)
紧音(浓音) ㄲ /ˀk/ (kk) ㄸ /ˀt/ (tt) ㅃ /ˀp/ (pp) ㅆ /ˀs/ (ss) ㅉ /ˀts/, /ˀtʃ/ (jj)
有声元音
鼻音 ㄴ /n/ (n) ㅁ /m/ (m)
流音 ㄹ /l/ (r, l)
“ㅇ”为零声母,即不发音的声母。
韵母表 阳性韵母 ㅏ /a/ (a) ㅑ /ja/ (ya) ㅗ /o/ (o) ㅛ /jo/ (yo)
ㅐ /ɛ/ (ae) ㅘ/ wa/ (wa) ㅚ /oe/, /we/ (oe) ㅙ /wɛ/ (wae)
阴性韵母 ㅓ /ɤ/ (eo) ㅕ /jɤ/ (yeo) ㅜ /u/ (u) ㅠ /ju/ (yu)
ㅔ /e/ (e) ㅝ /wɤ/ (wo) ㅟ /y/, /wi/ (wi) ㅞ /we/ (we)
中性韵母 ㅡ /ɯ/ (eu) ㅣ /i/ (i) ㅢ /ɯi/ (ui)
朝鲜语的元音有长短之分,根据元音的长短会影响词汇的含意,但是今天韩国年轻人说的标准朝鲜语已经不分长短音了,所以一般的朝鲜语教科书都不教授长短音。
韵尾表 塞音/k/ ㄱ ㅋ ᆪ ᆰ
塞音/t/ ㄷ ㅌ ㅎ ㅅ ㅈ ㅊ
塞音/p/ ㅍ ㅂ ᆹ ᆵ ᆲ
流音/l/ ㄹ ᆱ ᆰ ᆲ ᆳ ᆴ ᆶ ᆵ
鼻音/n/ㄴ ᆬ ᆭ
鼻音/m/ㅁ ᆱ
鼻音/ŋ/ㅇ
朝鲜文字母
二十八个基础字母
谚文最初创制了二十八个基础字母,这二十八个字母分别如下:
辅音部分 ㄱ ㄴ ㄷ ㄹ ㅁ ㅂ ㅅ ㅇ
ㅈ ㅊ ㅋ ㅌ ㅍ ㅎ ㅿ ㆁ ㆆ
元音部分 ㆍ ㅏ ㅑ ㅓ ㅕ
ㅗ ㅛ ㅜ ㅠ ㅡ ㅣ
二十四个基础字母
但是随着朝鲜语音韵结构的变化,有四个音消失,于是今天使用的基础字母只有二十四个。这二十四个基础字母相互组合就构成了今天朝鲜语字母表的四十个字母。而余下的字母要支持古朝鲜文字的操作系统才能正确显示。
朝鲜语字母表辅音部分 ㄱ ㄲ ㄴ ㄷ ㄸ ㄹ ㅁ ㅂ ㅃ
ㅅ ㅆ ㅇ ㅈ ㅉ ㅊ ㅋ ㅌ ㅍ ㅎ
朝鲜语字母表元音部分 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字母分竖立类和躺卧类、复合类。元音字母所属的类别对组字时候选用何种规则有着很大的关联
方言谚文字母
ㄱㄲㄳㄴㄵㄶㄷㄸㄹㄺㄻㄼㄽㄾㄿ
ㅀㅁㅂㅃㅄㅅㅆㅇㅈㅉㅊㅋㅌㅍㅎㅏ
ㅐㅑㅒㅓㅔㅕㅖㅗㅘㅙㅚㅛㅜㅝㅞㅟ
ㅠㅡㅢㅣㅤㅥㅦㅧㅨㅩㅪㅫㅬㅭㅮㅯ
ㅰㅱㅲㅳㅴㅵㅶㅷㅸㅹㅺㅻㅼㅽㅾㅿ
ㆀㆁㆂㆃㆄㆅㆆㆇㆈㆉㆊㆋㆌㆍㆎ
文言文朝鲜文字母
ᄀᄁᄂᄃᄄᄅᄆᄇᄈᄉᄊᄋᄌᄍᄎᄏ
ᄐᄑᄒᄓᄔᄕᄖᄗᄘᄙᄚᄛᄜᄝᄞᄟ
ᄠᄡᄢᄣᄤᄥᄦᄧᄨᄩᄪᄫᄬᄭᄮᄯ
ᄰᄱᄲᄳᄴᄵᄶᄷᄸᄹᄺᄻᄼᄽᄾᄿ
ᅐᅑᅒᅓᅔᅕᅖᅗᅘᅙᅚᅛᅜᅝᅞᅟ
ᅠᅡᅢᅣᅤᅥᅦᅧᅨᅩᅪᅫᅬᅭᅮᅯ
ᅰᅱᅲᅳᅴᅵᅶᅷᅸᅹᅺᅻᅼᅽᅾᅿ
ᆀᆁᆂᆃᆄᆅᆆᆇᆈᆉᆊᆋᆌᆍᆎᆏ
ᆐᆑᆒᆓᆔᆕᆖᆗᆘᆙᆚᆛᆜᆝᆞᆟ
ᆠᆡᆢᆣᆤᆥᆦᆧᆨᆩᆪᆫᆬᆭᆮᆯ
ᆰᆱᆲᆳᆴᆵᆶᆷᆸᆹᆺᆻᆼᆽᆾᆿ
ᇀᇁᇂᇃᇄᇅᇆᇇᇈᇉᇊᇋᇌᇍᇎᇏ
ᇐᇑᇒᇓᇔᇕᇖᇗᇘᇙᇚᇛᇜᇝᇞᇟ
ᇠᇡᇢᇣᇤᇥᇦᇧᇨᇩᇪᇫᇬᇭᇮᇯ
ᇰᇱᇲᇳᇴᇵᇶᇷᇸᇹᇺᇻᇼᇽᇾᇿ
半角谚文
ᅠᄀᄁᆪᄂᆬᆭᄃᄄᄅᆰᆱᆲᆳᆴᆵ
ᄚᄆᄇᄈᄡᄉᄊᄋᄌᄍᄎᄏᄐᄑᄒ
ᅡᅢᅣᅤᅥᅦᅧᅨᅩᅪᅫ
ᅭᅮᅯᅰᅱᅲᅳᅴᅵ
地位变迁
韩国在19世纪前借用汉字作为书写工具。15世纪朝鲜王朝世宗国王遣人完成《训民正音》,仿照汉字外型创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谚文(类似汉语拼音体系)。由于当时朝鲜上层阶级的官员贵族们和正式书籍文本仍然使用文言文,谚文在数世纪间未能成为主流文字,只起辅助作用(就如汉语拼音体系对于汉字起辅助作用)。谚文因识读和书写简单,多在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朝鲜人群中使用,但两班抵制它为主流。
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朝鲜被日本吞并后,民族主义的兴起让韩国人开始排斥在朝鲜半岛流行了许久的汉字,谚文方逐步成为朝鲜族的主要书写工具。1970年,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下令施行韩文教育,将汉字从教育机构和官方文件中彻底抹去(国语纯化运动)。但朴正熙时期很快过去,后有反复,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韩国的报刊还采用韩汉混用的形式,80年代韩国还有以汉字为主的教科书,可80年代后期又逐渐减少汉字采用率。
从1970年开始,汉字开始在韩国小学、初中、高中的教科书中消失,这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朝鲜语中的同音汉字比日语多得多,这导致韩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同音异义词。比如,长、葬、场都读一个音,所以会长、会葬、会场都是同音词,“会长来会场会葬(送殡)”念起来会让人啼笑皆非,所以从文脉来判断很难。平常说话交流还没那么严重,可一旦书写时对于正确传达语意有很大的影响。韩语中,神社和绅士读音相同,在被问到“靖国神社”时,韩国年轻女性竟回答“应该是某个伟人吧”,把靖国神社理解成某个伟大的绅士。
由于拼音文字谚文所产生的诸多不便,有许多同音词,人名与地名更是出现混淆,容易误解语句内容,后又恢复汉字基础教育以分辨同音词汇的不同意义。另外,在一些对文字要求比较严谨的学界,例如法律界,语词不能混淆,语义要求清清楚楚的,人们还在坚持使用汉字。盖洛普公司在2014年实施的民调显示,有超过一半的韩国人认为,不懂汉字会感到生活不便。另外还有67%的韩国人赞成在学校教科书中并行汉字。2016年底,韩国教育部称,从2019年起,韩国全国小学五到六年级教材将标注汉字及其读音和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