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沙坪镇

沙坪镇

沙坪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中部,东与毛坪镇接壤,南邻新林镇,西交金口河区,北接新场乡。总面积为122.8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常住人口为45556人。沙坪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差异。2020年5月18日,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红花乡、共和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沙坪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景阳社区景阳路62号。

历史沿革

原沙坪镇

唐麟德二年(665年),设罗目县,后撤销。

宋朝时期,置中镇(或忠镇)寨,曾于此辟“马市”。

明朝时期,置中镇巡检司。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置峨边抚夷厅(驻地大堡)。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增置“经历署”分驻于此。

民国时期,设县佐,为分县驻地。

民国二年(1913年),县佐改为警务长,置第三区公署。

1949年,为县驻地,又是第三区区公所驻地(后迁驻毛坪)。

1951年,设沙坪乡

1954年,设城关镇

1988年12月,沙坪乡和城关镇合并为沙坪镇 。

原红花乡

民国时期,红花乡境域属清顺乡,后设红花乡。

1958年8月,与杨村乡(红旗乡)合并为红杨乡。

1958年10月,同杨、宜坪、茨竹乡3彝族自治乡合并为红旗公社。

1959年9月,析置红花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

原共和乡

明朝清代时期,共和乡境域属平顺乡,后更名毛万乡。

1951年7月,析置共和乡。

1958年10月,与毛坪乡合并为毛坪公社,属共和管理区。

1961年4月,析置共和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

撤并后

2020年5月18日,撤销红花乡、共和乡,将原红花乡和原共和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沙坪镇管辖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沙坪镇地处峨边彝族自治县域中部,东与毛坪镇接壤,南邻新林镇,西交金口河区,北接新场乡 ,总面积122.81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沙坪镇地势略为西南高、东北低,主要山脉有背风山,境内最高点位于岩悬,海拔1320米;最低点海拔537米 。

气候

沙坪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由于地形高低悬殊,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异,垂直差异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6.5℃,1月平均气温6.5℃,极端最低气温-3.2℃,7月平均气温25.3℃,极端最高气温35.7℃,无霜期年平均304天,最长达321天,最短为28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049.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31.9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8月最多 。

水文

沙坪镇境内河道属大渡河水系,主要河道有一级河大渡河1条;二级河有白沙河、官料河2条,总长37.4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大渡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双河市、马嘶溪、新声、雪山村,长16千米,年均流量1388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淠河、官料河等 。

自然灾害

沙坪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风灾、滑坡等,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09年6月28日,全镇13个村3个社区,2568户11423人受灾,经济损失2175.5万元,其中玉米受灾面积3390亩,水稻受灾面积1610亩,其他作物受灾面积1455亩,牲畜死亡665头,农电线路受损4000米 。

自然资源

沙坪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熔剂石灰岩、水泥原料石灰岩、玄武岩等 。

2011年,沙坪镇有耕地面积6800亩,林地面积1.5万亩 。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原沙坪镇下辖3个社区、13个行政村:大坪社区、景阳社区、顺河社区、郭凡村、雪山村、峨星村、红星村、蔬菜村、新声村、马嘶溪村、双河村、中坪村、月包村、岩悬村、河沟村、六丰村 。

截至2020年6月,沙坪镇下辖4个社区、15个行政村:景阳社区、大坪社区、顺河社区、东风新城社区、新声村、双河村、河沟村、六丰村、峨星村、红星村、郭凡村、雪山村、马嘶溪村、松林坡村、岩月村、万漩村、果山村、红花村、太坪村 ;镇人民政府驻景阳社区景阳路62号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原沙坪镇辖区总人口38638人 。原红花乡辖区总人口4121人 。原共和乡辖区总人口4126人 。

截至2017年,原沙坪镇常住人口41482人 。原红花乡常住人口2379人 。原共和乡常住人口3738人 。

截至2020年末,常住人口为45556人。

经济

综述

2019年,沙坪镇有工业企业95个,规模以上企业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

农业

2011年,沙坪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3161万元,比上年增长6.9%,粮食物以玉米、水稻、马铃薯为主,生产粮食5955吨,其中水稻1392吨,小麦8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239吨,其中花生19吨;蔬菜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1814吨,主要品种有萝卜、白菜,其中白菜745吨,萝卜518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7488头,年末存栏9128头;牛饲养量1002头,年末存栏800头;羊饲养量760只,年末存栏680只;家禽饲养量17万羽,上市家禽11万羽,生产肉类1509吨,其中猪肉1183吨,牛肉128吨,羊肉12吨;畜牧业总产值1909万元。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3.5万亩,其中防护林0.5万亩,经济林0.5万亩,竹林0.3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0万株,林木覆盖率42.8%,活立木蓄积量9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5万亩,产量1200吨,主要品种有梨、核桃、李子、桃,其中梨200吨,核桃8吨,李子5吨 。

工业

2011年,沙坪镇工业以能源、治金、建材、化工为主,工业企业8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38家 。

商贸

2011年末,沙坪镇有商业网点142个,职工105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城乡集市贸易市场1个,年成交额0.7亿元 。

金融

2011年,沙坪镇财政收入976.6万元,辖区内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6个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农民人均纯收入4254元 。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沙坪镇有小学6所,在校生902人,专任教师12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沙坪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卫生院1个,卫生室13个;病床6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7张,固定资产总值51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6人,其中执业医师23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27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802人次,出院病人2074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6万人,参合率96% 。

科技

2011年末,沙坪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600人 。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沙坪镇有文化艺术团体3个,会员84人,其中团体会员24人,个人会员60人 。

社会保障

2011年,沙坪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26户人数114人,支出285.9万元,比上年增长10.2%,月人均208.2元,比上年增长11.6%;城市医疗救助17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13人次,共支出20万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43户,人数936人,支出99.6万元,比上年增长18.7%,月人均88.7元,比上年增长19.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3人,支出10.4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3人,支出4.7万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医疗救助111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13人次,共支出33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农村临时救济380人次,支出7.6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5.8万元,比上年增长8.4%,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384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985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093人 。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沙坪镇有邮政代办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0.9万份(册),业务收入26.8万元,其中纯收入10.7万元,电信服务网点5个;固定电话用户6.5万余户,移动电话用户7.6万余户,宽带接入用户5000余户 。

能源

2011年,沙坪镇有水电企业1家,发电0.2亿千瓦时,高压输电线路12条,总长度65千米,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98% 。

交通

沙坪镇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成(都)昆(明)线从境内穿过,境内长3.2千米,306省道过境,境内长6.2千米,乡(镇)级公路4条,总长约37.6千米;通村公路7条,总长38.8千米 。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沙坪镇,因系冲积地带,风大沙多而得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