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区
金口河区是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市辖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乐山市西部,东南与峨边彝族自治县相邻,西与甘洛、汉源县交界,北与洪雅县接壤,东北与峨眉山市相连,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面积598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为3.8万人,政府驻地金口河区永和镇和平路143号。
金口河区地质构造部位属扬子准地台(I级)、上扬子台捌(Ⅱ级)西缘,分属峨眉山断拱(Ⅲ)级的瓦山断弯(Ⅳ)级和峨边断褶断束(Ⅳ)级,地貌形态可分为低山河谷、低山、中山三个地貌分区。境内气候基本上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较多,日照较少,四季分明。金口河古为夷人所居,到汉朝始被划归属地,隶南安县。经历三国、两晋时期、宋朝、齐、梁数代,均未改变,后周为平羌县地。隋时平羌县更名峨眉县,隶属相随。唐时为罗目县,隶属剑南道。宋时为峨眉县之边地,名虚恨部,到元朝六百多年未变。明朝时归化改名归化堡,后名归化汛。清朝时始于大堡设立厅治,名峨边抚夷厅。1949年,金口河为峨边彝族自治县县第二区,1985年2月21日,乐山升为地级市,金口河区设为乐山市直辖区。
金口河区是四川省道地中药材种植重点县,民间素来就有采挖药材、种植药材的传统。全区中药材种植2.9万亩,其中川牛膝种植1.2万亩。金口河区工业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高载能工业及科技含量高的相关产业。2022年,金口河区地区生产总值(GDP)376824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3.3:50.4:36.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9164元,增长3.1%。截至2022年末,金口河区公路总里程475.191千米,其中等级公路475.191千米,高速公路里程4.2千米,实现了农村公路全覆盖,乡乡通公路,村村通公路。
位于小凉山腹地的金口河是一个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县级区,彝族人口6628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彝族的节日主要有“彝年”“火把节”“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金口河区景点主要有大峡谷景区、大瓦山、铁道兵博物馆等。
历史沿革
金口河古为夷人所居,到汉朝始被划归属地,隶南安县。经历三国、两晋、宋朝、齐、梁数代,均未改变,后周为平羌县地。隋开皇四年(584),平羌县更名峨眉县,隶属相随。唐麟德二年(665)为罗目县,隶属剑南道。后仍改名峨眉县,亦随属。宋乾德四年(955),为峨眉县之边地,名虚恨部。嘉祐元年到淳祐十二年(1056—1252),名普雄乡(今金口河),其地属大理国虚恨部建昌府,置归化(今永和镇),到元朝六百多年未变。明万历十五年(1588)归化改名归化堡,后名归化汛。爱新觉罗·颙琰十三年(1808),始于大堡设立厅治,名峨边抚夷厅。次年,将归化汛划归峨边。峨边设厅知事,将所辖9乡划为5个区,金口河为第四区,辖金吉、寿永(今永胜乡)两乡和金口河(今金河镇)、吉星临(今金河镇)、磨垛、寿屏山(今永胜乡)、桂花场(今永胜乡桂花场)5个场。
民国三年(1914),改厅为县,县城设于大堡,金口河为第二区。民国七年(1918),峨边县成立团防区,旋又恢复五区制。时值四川军阀混战,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结束。全省趋于统一,改峨边县公署为县政府,知事为县长,推行保甲(联保)制。全县划为三区五联保,金口河为二区二联保,区署驻金口河场,辖金口河、吉星临、寿永(永胜)、永盛、桂花五乡十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峨边调整区划,全县划为2个区,第一区为大堡,第二区为金口河,辖金吉、寿永、永乐、宜杨(今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宜坪乡和杨村乡)4个乡。次年,宜杨乡划归大堡(第一区),直至1949年底。
1949年12月19日,峨边县解放。1950年8月15日成立峨边县人民政府,建立3个区,金口河为第二区,辖金河、寿永、永乐三个乡。1951年6月到9月,金口河所辖3乡15保划为10乡(金河、太平、吉星、永胜、永利、永乐、和平、团结,共慈、共安)37村,后经调整,金口河区辖金河、太平、吉星、永胜、永乐、和平、团结7个乡。成立人民公社后,辖金河、建设(吉星)、永胜、永乐、和平、团结(后名共安)公社,一直沿袭到金口河从峨边划出,建立市(地)辖区。
1978年4月,四川省革委同意建立“金口河工农示范区”,辖红华公司和峨边县管辖的原金口河区的金河、建设、永胜、永乐、和平、共安6个公社。1979年1月,金口河工农示范区更名为“金口河工农区”,设和平、金河、建设、永胜、永乐、共安六个公社,归乐山地区领导。1984年2月,撤社建乡,全区6个公社改建为6个乡,其中和平、共安改为彝族乡。1985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撤销乐山地区实行市管县,将乐山升为地级市,金口河工农区设为乐山市直辖区,更名为乐山市金口河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金口河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乐山市西部,地处乐山市、雅安市、眉山市与凉山彝族自治州交界处。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度50分24秒至103度10分24秒,北纬29度00分24秒至29度00分46秒之间。东南与峨边彝族自治县彝族自治县相邻,西与甘洛县、汉源县交界,北与洪雅县接壤,东北与峨眉山市相连,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面积598平方公里。
气候
金口河区境内气候受印度洋暖流和东南季风的控制,基本上属于中亚热带季风类型。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较多,日照较少,四季分明。残冬持续较久,春季气温回升迟,不稳定;冬春少雨造成常年性冬干春旱现象;夏季降雨集中,多暴雨或大暴雨,多洪涝,多大风;秋季多绵雨,雨后气温明显下降,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农谚。
区境内高山林立,沟谷纵横,形成垂直立体气候,高中低山气温悬殊。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地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高山山地亚冬带,平均海拔在17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u003c9℃,寒冷多雾多雪,结冰凌;中山山地暖湿带,海拔在1200-17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3-10℃,气温较低,雨水多,雾日较多,积雪日较短;低山河谷亚热带,海拔在1200米以下,为低热带区,年平均气温13-16.3℃,气候温暖,日照较足,雨量较少,无霜期长,干旱较为突出。
地质
金口河区地质构造部位属扬子准地台(I级)、上扬子台捌(Ⅱ级)西缘,分属峨眉山断拱(Ⅲ)级的瓦山断弯(Ⅳ)级和峨边断褶断束(Ⅳ)级。由于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质构造叠加、复合、相互干涉的现象比较普遍,断层、褶皱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区内杨村断裂带为两个IⅣ级构造单元的分解断裂。上扬子台助峨眉山断拱在地质历史时期曾长期处于沉陷的构造背景下,接受了自中元古代以来巨厚的沉积。地层发育较为完整。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变质褶皱基底形成于晋宁期,主要表现为近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构造形迹;加里东期一燕山期,主要表现为块断运动特征;盖层褶皱形成喜马拉雅期,褶皱构造以线性构造为主要特征,构造叠加、复合、相互干涉的现象比较普遍,南北向和北西向构造多数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并对测区的地层沉积,岩浆活动,成矿作用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地形地貌
金口河区位于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的小凉山区,群山耸峙、山峦叠嶂,为典型的山地地貌。受区域构造控制及河流(主要为官料河、大渡河等)切割影响,总体地势构成南西高北东低、东西高中间低,山岭河谷平行于构造线分布,呈南北向延伸的格局,山体为垣状的褶皱断块山。区内最高点为南部共安彝族乡境内的老鹰嘴,地面标高3321米,最低为东部吉星乡斑鸠嘴处的大渡河河谷,地面标高约530米;一般相对高差1000-2000米,最大相对高差达2700米。斜坡25°—35°的陡坡最常见,上覆崩(残)坡积层;河流深切,呈“V”型或“U”型峡谷,大渡河两岸多陡峻直立,漫滩阶地不发育。
金口河区地貌形态由中山、低山,向低山河谷过渡,可分为低山河谷、低山、中山三个地貌分区。
水文
金口河区域河段水系较发育,两岸纳入支流、支沟较多。河水行进在高山峡谷之间,除局部河谷相对开阔外,多呈“V”字型狭窄河谷。水流湍急,弯窄处涨洪期白浪倒卷数十米,洪水暴涨暴落,持续时间短,流量变幅大。河漫滩基本不发育,调蓄洪水能力低,水位升降幅度较大。根据水文分析计算,大渡河金口河区河段多年平均流量为1380立方米/秒,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不大,最丰、最枯年平均流量分别为1840立方米/秒和1020立方米/秒。区境内主要有过境干流大渡河,一级支流小河、金口河,二级支流野牛河、顺水河以及少量的高山湖泊。南北两岸的降水地带径流形如叶脉,都汇入了大渡河,地下水大部分都以水平方向运动的方式向大渡河排泄。
2022年1—11月,全区水库和河湖公园保有量为0,截至2024年,全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水电站共58座,总装机容量115万千瓦。
大渡河由甘洛县流人金口河区永和镇胜利村白熊沟处入境,人境高程670m,流经永和镇、共安彝族乡、和平彝族乡、金河镇、吉星乡,右纳共安彝族乡小河一级支流及8条山润溪沟,主要有宝水溪、火石岗沟、流黄水沟、短山子沟、斑竹河沟、张村沟、溪、鲤鱼浩、白果树沟,左纳金口河一级支流及11条山涧溪沟,主要有白熊沟、道林子沟、下棕坪溪、岩门子沟、双凤溪、王坤山沟、大火夹沟、干溪沟、李家沟、雷家沟、陈沟。在吉星乡斑鸠嘴出境,出境高程523m,平均比降3.8%c。过境河段长38.65千米,区间流域面积220.98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金口河区区域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地层出露齐全,成矿条件较好。主要矿产有硅石矿、磷矿、石灰石等,其次有黄铁矿、水晶矿、锰矿石、铜矿、铅矿、煤矿、石膏矿和砂金矿等。截至2021年年底,已发现各类矿23种,其中查明的14种,主要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全区共有非油气探矿权4个,采矿权12个,其中中型生产规模矿山2个,小型生产规模矿山10个,随着矿业绿色发展推进,矿山总体数量呈减少趋势,矿业开发布局更加合理。主要矿产储量:磷矿探明储量约2372万吨,正常情况下年开采约160万吨;铅锌矿探明资源量约314万吨,石灰石探明资源储量92万吨,玄武岩资源丰富,规划范围约5000万吨。
水资源
2022年平均降水量1305毫米、地面水储量48353、地下水储量16297,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02%、2.1%和47.7%。
森林资源
截至2024年,金口河区现有森林面积3.93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79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5.8%,较上年增长0.3%,有草地面积178.53万公顷,湿地面积1.928万平方公里。
生物资源
金口河区经济林木有树脂植物、纤维植物、芳香植物、虫胶植物等。树脂植物中有山胡椒、油桐、野桐、核桃、灯台、乌桕等;纤维植物中有禾本科、棕榈科、桑科及竹类;芳香植物中有樟科、木姜子、黑壳楠等;夜合及女贞、白蜡等能养植紫胶蚧和白蜡虫,盐麸木能养植五倍子。药用植物有500余种,主要有:黄柏、杜仲、栀子、盘木瓜、党参、牛膝、独活、天麻、车前、蒲公英、野连、岩白菜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截至2024年,金口河区共发现野生植物种类1537种。其中种子植物130余科1300余种,常见的林木有30余科100余种。主要划分为: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海拔600-1000米),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为女贞林、樟树林、竹林。2、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000-1700米),主要森林群落类型有人工杉木林、人工柳杉林、千丈+柳杉林、桤木+栎类。3、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700-2300米),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为苞石栎+扇叶槭+灯台林、润楠+绸李+珙桐林。4、寒温带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300米以上),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为八月竹林、冷杉林、高山杜鹃+冷杉林、箭竹林和高山草甸。
动物
截至2024年,野生动物种类284种,其中兽类30余种,鸟类145种,爬行类13种,两栖类12种,昆虫类300多种,鱼类6种;珍稀特产有50余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I、Ⅱ级的有20余种,有大熊猫、羚牛、四川山鹧鸪、林麝、红腹角雉、金雕、小熊猫、猕猴、斑羚属、熊瞎子、穿山甲、大鲵、中华枯叶蝶等。对研究世界生物区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保护意义。
自然灾害
金口河区内地形条件复杂,相对高差大,斜坡高陡,地形崎岖,临空面发育,沟谷纵坡大,斜坡结构松散,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2005年,金口河区境内发生3次强降雨,4次暴雨,发生大小不等山地灾害11处,受灾农户2825户1071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03.8公顷,冲毁乡村公路、连户路35处71.7千米,饮水管道660米。全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488万元。2007年3月中旬以来,由于连续高温,金口河区小春作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早和病虫害的影响,其中:小麦受灾面积152.33公顷,豆类受灾面积88公顷,油菜受灾面积33.33公顷,蔬菜受灾面积100公顷,导致小春作物减产,经济损失339多万元;有20多公顷水稻缺水,低山河谷地带大春生产推迟。7月以来,69公顷水稻不同程度地发生稻飞虱,其中达到中等程度以上受害面积53.33公顷,水稻减产98吨。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金口河区辖2个镇、3个乡:永和镇、金河镇、和平彝族乡、共安彝族乡、永胜乡,区人民政府驻永和镇和平路143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金口河区总户数17720户,户籍人口47385人。出生人数298人,死亡人数292人,人口出生率7.78‰,死亡率7.65‰,自然增长率0.13‰。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678人,农业人口32707人;男性人口24571人,女性人口22814人,人口性别比为107.7。年末常住人口3.8万人,城镇化率42.16%。
民族
截至2024年2月,金口河区有民族共22个(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水族、景颇族、羌族、裕固族)。其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0.83万人(彝族8085人、蒙古族5人、回族25人、藏族32人、苗族46人、壮族17人、布依族7人、朝鲜族1人、满族14人、侗族5人、瑶族1人、白族7人、土家族34人、哈尼族8人、傣族9人、族3人、佤族2人、水族2人、景颇族2人、羌族9人、裕固族1人),与上年同比增长0.2%。
宗教
1997年以前,金口河区政府办公室设有宗教科,1997年机构改革,政府办撤销宗教科,金口河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增设宗教股。全区有宗教活动场所两处。即金口河区天主教爱国小组和金口河区观音寺。区天主教爱国小组于1990年经区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有教友1000余人,教友主要分布在永胜乡、金河镇、吉星乡和红华实业总公司,教堂设在永胜乡民主村。区观音寺于1998年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开放,信教群众多,涉及面广,有一定的规模,每年春节和每月初一、十五,都有许多信众朝拜。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都要举行佛事活动。每次佛事活动都有上千信众参加,信众以50岁以上的女性为最多,信教群众主要来自全区各乡镇以及与金口河区毗邻的峨边彝族自治县、汉源县等县。区观音寺建在和平彝族乡罗回村四组,离城区1千米左右,常住僧人2名,居士12人。
经济
2022年,金口河区地区生产总值(GDP)37682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034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90007万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36783万元,增长2.5%。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7、1.2和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8%、42.5%和32.8%。三次产业结构为:13.3:50.4:36.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9164元,增长3.1%。
第一产业
金口河是四川省道地中药材种植重点县,民间素来就有采挖药材、种植药材的传统。按照“5+2”农业产业布局,以永胜乡为中心,辐射其它乡镇,通过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抱团发展,全区中药材种植2.9万亩,其中川牛膝种植1.2万亩,占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成为发展道地中药材的中流砥柱,有力拓展了药农增收渠道。
截至2022年末,全年金口河区农作物播种面积7334公顷,比上年增加83公顷。粮食种植面积5328公顷,比上年增加44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75公顷,比上年增加5公顷;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051公顷,比上年增加19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0350吨,比上年下降1.9%;油料产量256吨,增长6.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027吨,增长0.4%;茶叶产量135吨,增长10.7%;水果产量1224吨,增长11.6%。
2022年金口河区出栏肉猪40916头,比上年增长2.5%;年末生猪存栏30427头,增长12.4%。全年肉类总产量3642吨,比上年增长5.6%。其中,猪肉产量3054吨,增长6.2%,占肉类总产量的83.8%;牛肉产量199吨,增长3.8%;羊肉产量92吨,下降2.3%;禽肉产量295吨,增长2.3%。禽蛋产量1694吨,增长2.2%。全年水产品产量71吨,比上年增长10.9%。全年造林面积289.1公顷。退耕还林面积3586.57公顷。森林面积39433.35公顷,森林覆盖率65.87%,比上年提高0.32个百分点。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753.33公顷,实际耕地灌溉面积753.33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1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农村用电量1212万度,增长5.6%。
第二产业
金口河区工业集中区位于四川西南小凉山脉中部,距乐山市中心城区138公里,园区规划面积240.3公顷,已开发面积60公顷,分为解放和三角石两个片区,依托区域内水力、矿产、农产品等资源,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高载能工业及科技含量高的相关产业,主要引进产业:农产品加工、药材、纺织加工、冶炼、磷化工等。
2022年,全年金口河区工业增加值181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7%,占全区GDP的48.2%,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9%。年末纳入月度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金属硅产量61069吨,比上年增长28.6%;微硅粉产量36304吨,增长51.7%;发电量323593万度,下降6.5%;供电量45036万度,增长35.1%;棉纱5062吨,下降2.1%;磷精矿767270吨,增长40.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22014万元,比上年增长8.7%;实现利润总额30911万元,增长12.4%;实现利税总额52576万元,增长10.1%。
第三产业
金口河区境内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有被美国自然科学家贝伯尔称之为“诺亚方舟”的大瓦山,有“世间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之称的天池湿地等自然景观。除此以外,还有茶马古道遗迹、清代铜冶炼遗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乐西公路、70年代初建成的举世闻名的成昆铁路、全国唯一桥隧相连的洞中火车站、“三线建设”时期的战备仓库等人文景观。长期以来,金口河丰富的旅游资源藏于“深闺”中,鲜为人知。2001年2月4日,《华西都市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关于《大渡河峡谷惊世现身》的报道。同年10月,大渡河金口大峡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金口河区政府曾投入7000多万元,打通金乌公路,使该区主动融入成都—峨眉山市—金口大峡谷—海螺沟—丽江市旅游黄金环线。
全2022年,全年金口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607万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批发业17570万元,下降0.2%;零售业46770万元,增长0.5%;住宿业2822万元,增长9.9%;餐饮业13445万元,增长1.3%。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0%。其中,民间投资下降53.4%,总量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5.6%。年末纳入月报统计的限额以上企业(含个体户)19户,全年限上消费品零售额8416万元,比上年增长9.6%。
交通
公路
截至2022年末,金口河区公路总里程475.191千米,其中等级公路475.191千米,高速公路里程4.2千米。桥梁共计44座3510.66米。辖区国、县道优良路率超过82%,路面性能指数PQI均值超过93%,实现了农村公路全覆盖,乡乡通公路,村村通公路。
峨金公路是306省道峨边彝族自治县至金口河区段,起于峨边彝族自治县玉林桥,止于金口河大渡河大桥,全长21.7Km,其中金口河区境内10.7Km,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11Km,是“九五”期间金口河区以民办公助、以工代赈方式新建的一条县际公路,用以取代原乐西公路作为全区的进出口快速通道。1996年底,全线路基工程贯通,1997年6月,开始水泥路面铺筑,至1999年5月,全线21.7Km水泥路面全面完成,完成投资约1500万元。这是金口河区建成的第一条高等级路面的公路。
铁路
金口河区境内有柏村、金口河、官村坝3个火车站办理客货运输业务。柏村、官村坝两站地处较为偏僻,离城区较远,因而金口河站的客货运量相对较大。
截至2024年,成昆铁路在金口河区境内21公里,设有3个火车站,均为小站。成昆铁路复线在金口河区境内长度10公里,设有1个火车站(金口河南站),成昆铁路复线计划于2022年12月下旬正式全线开通运营。公路:全区现有公路(不含村道265.8公里)总里程共计232.2公里。其中国道G245线27.7公里,县道124.9公里,乡道79.6公里。桥梁共计44座3510.66米。辖区国、县道优良路率超过82%,路面性能指数PQI均值超过93%,实现了农村公路全覆盖,乡乡通公路,村村通公路。航道:大渡河枕头坝电站库区航道9.2公里,主要通行旅游船。水陆运输:现有汽车客运运输站5个,比上年增长25%;火车货运站台2个,比上年增长0%;民用汽车拥有量6123辆,比上年增长9.28%;共有水路运输企业1个(水上旅游)。
航运
截至2022年末,金口河区共有水路运输企业1个(水上旅游),大渡河枕头坝电站库区航道9.2千米,主要通行旅游船。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12月,金口河区已开行至周边区县和成都、乐山市等大中城市客运班线6条,有长短途客运班车15辆,运营里程1000多公里,年客运量50万人,金口河区开通城区公交、乡镇客运、通村客运线路13条,车辆26辆。其中城市公交5条,公交车14辆;乡镇客运站3条,客运车辆7辆;通村客运划分5个片区,通客车5辆。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末,金口河区共有普通小学9所,招收新生415人,在校学生2576人,毕业生414人;完全中学1所,初中招收新生336人,在校学生1016人,毕业生323人,高中招收新生140人,在校学生413人,毕业生146人;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1237人(其中民办幼儿园366人,城区公办幼儿园614人,乡村幼儿园257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2月,金口河区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50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区人民医院二级甲等)、乡镇卫生院6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控中心1个、个体诊所8个、村卫生室28个,社区卫生服务点5个。全区现有各类医疗机构床位共255张,卫生技术人员321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4人、中级职称31人、初级职称159人,全区现有乡村医生39人,均已取得乡村医生证。
文化
截至2024年,全区拥有文化馆1个,同比增长0%;公共图书馆1个,同比增长0%;铁道兵博物馆1个,同比增长0%;乡镇综合文化站6个,同比增长0%;广播电视台1座,同比增长0%。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个,同比增长71.429%;其中省级非遗项目1个,同比增长0%。
媒体
截至2024年,全区共建成移动电话基站1235个、5G基站426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60.6%。目前,全区在用光缆线路长度10273.23公里,较去年同比增长0%;互联网省际出口(到乐山市)带宽2.1Tbps,较去年同比增长40%;目前,电信、移动和联通的数据中心均设置在乐山市。截至11月底,全区登记注册开通的移动电话用户为28300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3100个、固定宽带端口数21200个,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3%、1.12%和9.23%。
科技
体育
金口河区2022年实有体育场地205个,同比增长0%;世界冠军0个,同比增长0%;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0个,同比增长0%,举办单项比赛6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6次。
社会保障
金口河区现有劳动力资源22016人,同比增长1.5%;年末全区就业人员32369人,同比增长0.76%,其中全区城镇就业人员1464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30人,增长率0.06%;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5%;全区现有各类技能人才933人,较上年长增长3%。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900人,较上年增长3.5%;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200人,较上年增长8%。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9390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017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1373人,较上年增长3.14%。全区现有养老机构1家,床位204张,儿童福利院0家,均与上年末数据一致。
人居环境
2022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0.00002万吨、氨氮排放量0.0000003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削减86.58%和40%;颗粒物排放量0.0265317万吨,同比增长3.26%;污水集中处理率96%,较去年同比增长0.1%。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同比增长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80%,同比增长8%。2022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为100%。
2022年,生态质量指数(EQI)为89.7、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31.58平方千米、矿山生态修复面积0.0462平方千米,均与上年数据一致。金口河区现有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处。截至11月底,全区耕地保有量37914亩(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69亩),同比增长0%;永久基本农田建库面积17400亩,同比增长9.91%。
人文
位于小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地的金口河是一个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县级区,彝族人口6628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主要分布在云、贵、川地区,共有600万人口。其中,四川省的彝族则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宜宾市、乐山市等地。
服饰
彝族男子穿黑色右上衣,下穿浅色布裤,面部以下留有胡须,并以此为美,头部额头上方蓄有一小绺长发,俗称“天菩萨”,用青布缠头,并佩有一锥形“英雄结”;女子穿镶边或绣花上衣,下穿布质“白褶裙”。头上顶一块瓦状布帕,未出嫁的女子梳单辫,出嫁后改为双辫。彝族人民习惯外罩一根形似披风的“擦而瓦”。
节日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彝年”“火把节”“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传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恩梯古兹派啰罗到凡间收取苛捐杂税被杀后,为了报复,放出害虫到民间祸害百姓。人们在农历6月24日这天,一起用火把焚烧虫害,战胜了天神)。因此,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手持火把绕住宅和田间巡游。然后烧起篝火,一起庆祝。
饮食
彝族的饮食以荞耙、土豆为主食,彝族砣砣肉、杆杆酒(杆杆酒)为民族特色。在宗教活动、逢年过节、亲朋聚会等场景中,彝人待客多为“泡水酒(杆杆酒)、砣砣肉”。砣坨肉做法是将猪、牛、羊、鸡等肉块,下冷水锅里煮,然后捞起,放入盐、花椒面等作料,和匀后放入木盘中。吃砣坨肉,喝泡水酒,唱敬酒歌,是少数民族地区对待贵宾的最高礼仪。
苦荞粑
苦荞粑乃苦荞去壳磨面后做成,有两种做法,原始的一是用苦荞麦面加水拌和后展平大小以10—20CM为度,在锅底加水,将展好的苦荞粑围水贴于锅上,加火蒸熟即成或将展好的荞粑放入火边烤熟便是。二是将苦荞面加水调糊状发酵,待发酵后,用粑叶包好上蒸笼蒸熟而成,现在人分辨率多用荞面与大米面混和发酵蒸制。
泡水酒
泡水酒是彝族重大节庆和接待贵客必备的自酿酒,原料以高粮、玉米、小麦为主,通过蒸煮发孝后密封坛或桶内,食用前开封加入冷开水泡制数小时后用“调杆”吸食或取出以大碗饮用。
羊肉汤锅
“羊肉汤锅”是羊肉的另一种吃法,彝族煮的“羊肉汤锅”它的煮法很简单很普遍,既不选原料,也不配佐料,羊的全身都可入煮,佐料只有简单盐、味精、海椒、花椒,野木浆。
烤乳猪
烤乳猪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其程序为:选取大、小适中的香猪,宰杀退毛,取肉脏后,加调料腌40—50分钟,用消毒后的粘土调成稠糊状将仔香猪包起来投入大火中烧,待皮脆肉熟后取出开泥壳,抹上香油即成。
地方特产
乌天麻
乐山市金口河区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市、眉山市、乐山市的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乌天麻特有的品质特征。金口河乌天麻抗病害能力强、耐湿性高、块茎肥大、椭圆、表面黄白至深棕色、点状斑纹、脐眼明显。金口河乌天麻天麻素含量高,经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测,其天麻素含量达0.47%,高出《中华药典》规定的1倍多。截至2024年,该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老鹰茶
采集“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四川大渡河峡谷高山野生老鹰茶精致加工而成。该茶含芳香油,含多酚类化合物,泡饮时较清香,滋味厚实,先涩后甘,滋味浓而口劲大,在夏天饮用更觉得消暑解渴、提神助兴,在民间有消暑和健胃开脾的说法。
金口河川牛膝
金口河川牛膝因产量高、品质好著称,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金口河道地中药材的金字招牌。永胜乡海拔高,气候适宜,是川牛膝的主产区,成为四川省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品质最优的川牛膝生产基地,已成功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风景名胜
金口河区旅游资源丰富,现有旅游资源1054个,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69个,新发现旅游资源点258个。五级旅游资源9个,主要分布于永和镇胜利村、永胜乡瓦山村、永胜乡顺河村以及共安彝族乡林丰村;四级旅游资源13个主要分布于永和镇胜利村、永胜乡瓦山村、永胜乡顺河村、共安彝族乡林丰村以及金河镇曙光村。全区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处,同比增长0%;星级饭店1处,实现星级饭店营业收入0.03亿元,同比下降19.96%。受疫情影响,2022年1-11月,全区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61.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7亿元,同比下降13.58%、11%。
大峡谷景区
大峡谷景区(金口大峡谷)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小凉山腹地,地处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汉源县、凉山州甘洛县交界处,与乐山大佛相距120公里,与峨眉山市相距80公里,距离金口河城区约10公里。景区南起大渡河,北抵老汞山,西起大瓦山,东抵寿屏山,以玄武岩地质地貌为特色。峡谷全长26公里,平均谷宽不足200米,最窄处仅70米,峡谷最大谷深2600米,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860米,为长江三峡的一倍。
大瓦山
大瓦山位于乐山市金口河区永胜乡五池村,屹立于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北岸,为世界最大的平顶孤峰的桌状山,海拔3236米,垂直高差1000余米,与峨眉山、洪雅瓦屋山呈三足鼎立状,并与峨眉山誉为“姊妹山”。
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
铁道兵博物馆位于成昆铁路所经最为险峻的四川大渡河峡谷景区,截至2024年2月,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容,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博物馆。铁道兵博物馆从2008年开始筹建,于2012年6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建筑面积2330㎡,占地10亩,分为铁道兵主展馆和成昆铁路纪念碑广场两个区域,是集收藏、研究、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专题历史博物馆,馆内收藏铁道老兵珍贵历史照片300余张,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书籍、证章、影像资料等铁道兵文物680件。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区情概况.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4-02-12
统计用区划代码-金口河区.国家统计局.2024-02-12
金口河区人民政府.金口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4-07-24
乐山市金口河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4-02-12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图片介绍.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4-02-12
奔放在云间的诺亚方舟,大瓦山!.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4-02-12
铁道兵博物馆简介——图片介绍.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4-02-12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4-02-12
金口河区人民政府.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4-02-12
汽车牌照的含义.烟台市人民政府.2024-02-12
金口河区.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2024-02-12
乐山金口河区培育川牛膝产业打造农民增收“聚宝盆”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024-02-12
金口河区工业集中区简介.乐山市委 乐山市人民政府.2024-02-12
金口河区彝族民俗文化介绍.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4-02-12
四大领导班子.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4-02-13
零起点大跨越 金口河区旅游产业强势崛起.四川县域经济网.2024-02-12
大道如虹筑坦途,金口河区交通事业发展成就显著.乐山新闻网.2024-02-12
金口河区特色美食.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4-02-12
金口河区旅游商品、地方特产.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4-02-12
横空出世的大瓦山——图片介绍.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