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大峡谷
金口大峡谷(英文:Jinkou Grand Canyo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乐山市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中国四川西南部的小凉山腹地,地处金口河区、雅安市汉源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交界处,金口大峡谷介于东经102°54′11″—103°7′7″,北纬29°13′34″—29°25′14″ 之间,金口大峡谷西起汉源县乌斯河,东至乐山市金口河区,全长26千米,金口大峡谷区域总面积为334.2平方千米。
金口大峡谷景区主要由大渡河大峡谷、“一线天”铁路石拱桥、胜利村、大瓦山、白熊沟、大峡谷坐佛、五彩天池等部分组成。峡谷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区域属于峨眉断块的一部分,地层以元古界、古生界为主。局部有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分布。金口大峡谷呈几字形弯曲,整个峡谷谷宽为70米至150米,局部小于50米,落差1000至1500 米,最大谷深2690米,其以谷深远大于谷宽的嶂谷和隘谷为特色,区域内地形复杂,有河流、山地、湖泊等;地貌也多种多样,有喀斯特峡谷地貌、冰川地貌、洼地、漏斗、陡崖、溶洞等。金口大峡谷区域内有植物153科648属1751种,以亚热带 、温带种属为主,有昆虫656种、野生脊椎动物301种。
1940年4月,金口大峡谷附近的乐西公路全线展开建设施工。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金口大峡谷悬壁上建成了数十个山连山洞的战备仓库。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建成了经过金口大峡谷区域的成昆铁路。2001年12月,金口大峡谷被批准成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地质公园”。2005年10月,金口大峡谷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2019年3月,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8月23日,位于金口大峡谷附近的峨汉高速公路金口河隧道左洞顺利实现贯通,标志着峨汉高速峨边至金口河区段全线贯通。
命名
1979年1月,政府在乐山市大渡河段附近设金口河区工农区,1985年2月21日,更名为金口河区。由于金口大峡谷位于乐山市金口河区附近,故名为金口大峡谷。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金口大峡谷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小凉山腹地,地处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汉源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交界处,介于东经102°54′11″—103°7′7″,北纬29°13′34″—29°25′14″ 之间,与乐山大佛相距120千米,与峨眉山市相距80千米,距离金口河城区约10千米。金口大峡谷北部基本以乐(山)西(昌)公路为界,南从乌斯河向东沿分水线至苦竹园 ,折往北经野鸡坪、王家山,再向东北经挖断山 、起风山至金口与乐西公路相接,全长26千米,金口大峡谷总面积为334.2平方千米。
气候
金口大峡谷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热冬温,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季风发达。区域年平均气温17.3℃,峡谷区域海拔 1000米以下的河谷区域 ,年平均气温大于16℃,最冷月1月均温大于6.5℃,海拔1500米以上区域 ,最热月7月均温在9.8℃~20.9℃ 之间。金口大峡谷无霜期约300 天, 日照数达1535.8小时,金口大峡谷年平均降水746.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400毫米,每年的6月、7月、8月为峡谷的雨季。区域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金口大峡谷的大瓦山气候垂直变化大,山地东部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量大于西部背风坡的降水量。
地质
地质构造
金口河区大峡谷区域属于峨眉山市断块的一部分 ,区域四周,有断距数百米以上的东北与西北向的共安断裂、寿屏山断裂带、七百步断裂、马托断裂、以及东西向的耳古滩断裂等环绕,形成金口大峡谷断块,断块整体近似一棱形。主断裂呈共轭状,说明本区域地块受东西向压力为主的制约,亦即宏观上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的结果。沿断裂带,因应力集中,多处呈现出紧窄的背斜与向斜,区域内部因基底相对刚硬,故形成宽缓的褶皱,且在东西向压力作用下形成数条南北向与局部东西向断裂,这些断裂把本区域分割成一些次级断块 ,如大瓦山断块 、寿屏山断块、马托断块 、王家山断块、川贝母山断块等,这些断块有一定差异上升现象,但不及金口大峡谷东边的峨眉山市区域显著。
地层特征
金口大峡谷区域地层以元古界、古生界为主。局部有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分布。
元古界地层
前震旦系峨边群:出露于区城东南部由浅变质的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砂板岩等构成,总厚度大于3000米,为区域古老褶皱基底,呈绿片岩相。
震旦系:下统为一套陆相基性,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厚度大于2000米,分布于区城东南一角;上统由一套浅海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构成,其中上部的碳酸盐岩构成的灯影组分布于峡谷底部及其两岸,并大面积分布于区城东北部和西部,厚度约900~1000米。
古生界地层
古生界地层是构成区域内山地的主要地层。
寒武系:为一套滨海至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沉积,有厚约500米左右多燕子石,底部麦地坪组,含磷矿层。
奥陶系:大瓦山区有厚400余米的一套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上统含硅灰石层,多笔石、三叶虫、腕足动物门等古生物化石。
志留系:仅有下统龙马溪组,分布于区城内中山市接近于山顶或山顶的地段,大瓦山厚 3.1米,产有丰富的笔石化石,为一套黑色笔石页岩,并有深灰色陆源碎屑岩及碳酸盐岩。
二叠系:下统为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厚约440米,富含腕足类等生物化石,上统主体部分为峨眉山市玄武岩(PB),它是陆相基性火山岩,有致密状、斑状、仁状、气孔状等多种构造的拉斑玄武岩,其喷发有三个大的喷发间歇。每次大的喷发顶部皆有玄武质凝灰岩与气孔状构造等作为标志。区域内玄武岩厚约350米,玄武岩顶部覆盖的沙湾组(Ps)为湖相沉积,厚仅10余米。峨眉山玄武岩覆盖在大瓦山、帽壳山、川贝母山的顶部。
新生界地层
新生界地层仅存在第四系,厚数1米至300米不等,主要分布于大峡谷出口处的河流阶地,五池一带的沼泽地与坡积裙,以及马托等地一带的坡积、残积堆积区。河流阶地区4级以下阶地富含沙金;沼泽地区有1米到3米左右泥炭层。
地形地貌
金口大峡谷区域内地形复杂,有河流、山地、湖泊等;地貌也多种多样,有喀斯特峡谷地貌、冰川地貌、洼地、漏斗、陡崖、溶洞等。
金口大峡谷呈几字形弯曲,整个峡谷谷宽为70米至150米,局部小于50米,落差1000至1500 米,最大谷深2690米,峡谷区域碳酸根类岩分布广泛,总厚在2500米— 3000米之间 ,且地层转轴倾角一般较小。峡谷以谷深远大于谷宽的嶂谷和隘谷为特色,谷坡直立,谷地深窄,谷底几乎全为河槽占据,河滩不发育。大渡河在峡谷中流过,其出峡谷处水面海拔仅590米。大渡河两岸有羽状水系的多条支流汇入。从西向东,顺次有鲁布沟、田坪沟、深溪沟、老昌沟 、白熊沟、丁木沟 、中坪溪 、宝水溪等,它们都以嶂谷地貌为主,构成一个复杂的峡谷地貌系统。金口大峡谷的东北部和西北部,分布着大量喀斯待洼地与漏斗。喀斯待陡崖一般沿峡谷两岸分布,最长的陡崖长于5千米。
大峡谷区域内最高山峰帽壳山海拔3271米,帽壳山是中国最高的桌状山,从山麓至山巅还分布有大量第四纪冰川堆积,各类冰川地貌如冰斗、冰窑、套谷、角峰、刃脊、冰坎、侧墟、中碛等都比较典型。次高峰大瓦山在帽壳山的西北方向,海拔3236米,大瓦山顶面呈三角形 ,顶面面积1.7平方千米,大瓦山以东的石笋埂和石笋沟一带峰丛地貌尤为突出,皇木区以东以南的2000米剥夷面上峰林亦发育较好。帽壳山山北有以大天池为代表的5个湖泊,它们分布在海拔1856米— 2150米的大瓦山体上,从西北向东南延伸。五个湖泊中,大天池的海拔约为1850米,是大瓦山五大天池中海拔最低的一个。
水文特征
金口大峡谷区域流过的河流为大渡河,大渡河两岸有羽状水系的多条支流汇入。从西向东,顺次有鲁布沟、田坪沟、深溪沟、老昌沟 、白熊沟、丁木沟 、中坪溪 、宝水溪等。
径流变化
金口大峡谷区域大渡河段,年平均流量1047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深度为650毫米左右 ,远高于全国平均径流深度 271毫米,属于多水多径流区。降水是金口大峡谷区域地表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其次是地下水。金口大峡谷区域径流主要集中在夏秋季,6月至10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2.3%,11月至次年5月径流量仅占全年的27.7%,最大径流量出现在7、8月,最小径流量出现在 1、2月。区域内河谷陡峭 ,降水的下渗量不大,但因蒸发量大,年均蒸发量1400毫米,所以地表径流系数不太高,约为0.8左右。
含沙量
由于大渡河中、上游植被覆盖率高,金口大峡谷区域内又广布碳酸根类岩,因此河水含沙量不高,多年平均含沙量为480克/立方米,但河流含沙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却很大。6月至9月输沙量占年输沙量的 80%至95%。7月含沙量高达2190 克/立方米,为年平均值的4.5倍。区域含沙量季节分布规律为:洪水期含沙量大 ,枯水期小 ;径流量大 的年份含沙量高,径流量小的年份含沙量低。
地下水
金口大峡谷区内地下水较丰富。从地下水的赋存条件看 ,主要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根类岩岩溶水三种类型。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湖泊水下渗,区域东北部的五池,地表均无出口,湖水下渗经由地下河排出。由于区内河谷切割深,支流河道坡度又大,因而地下水大部分沿低洼水平方向排泄到河道中。还有一部分以泉水的形式排泄。
土壤
金口大峡谷区域内广布喀斯特地貌,其表层土壤有水稻土、紫色土、石灰( 岩) 土、暗棕壤等,其中,水稻土是金口大峡谷区域内的主要土壤类型,水稻土的形成过程包括周期性的氧化还原交替作用、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盐基淋溶和复盐基作用等,水稻土有机质含量约29.2g/kg,粘粒含量一般为16%左右。水稻土下层一般质地较为粘重。由于水稻的生物学特性对气候和土壤有较广的适应性,因而水稻土可以在不同的生物气候带和不同类型的母土上发育形成。
金口大峡谷区内有大渡河从中流过,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加之褶皱、断裂发育,岩层破碎,碳酸岩广布,因此,大峡谷区内流水侵蚀土壤,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的特点是以陡坡耕地以及山下堆积层中强度片蚀、沟蚀和溶散侵蚀为主。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金口大峡谷区域内有植物153科648属1751种,以亚热带 、温带种属为主。其中蕨类植物门23科43属97种,裸子植物4科11属20种,被子植物门126科594属1634种。植物中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有红豆杉、银杏、珙桐,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有油麦吊云杉、连香树、水青树、香果树等4种。
动物
金口大峡谷区域有昆虫656种、野生脊椎动物301种,其中,哺乳纲36种 ,如鼹峨眉鱊亚种、宽耳蝠、猕猴、红血猴 、亚洲黑熊 、狼、貉。鸟类197种 ,例如绿鹭、 池鹭、夜鹭、白鹭、印度斑嘴鸭东部亚种;爬行纲13种,如乌龟 、鳖、丽纹龙蜥 、蓝尾石龙子;两栖纲12种,如山溪 、大鲵属、大凉疣螈;鱼类43种,如虎卷口鱼、中华倒刺钯 、泉水鱼、洞庭孟加拉鲮、墨头鱼。区域内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豹、林麝、金猫共3种,二级保护的兽类有猕猴、藏酋猴、小熊猫属、黑熊、豺、鬣羚、斑羚属、黄喉貂等8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四川山鹧鸪、金雕、猎隼及绿尾虹雉4种,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苍鹰、雀鹰、白尾鹞、白腹鹞、红隼、游隼、燕隼、普通鵟、黑鸢等17种。
历史沿革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开明氏族来到了金口大峡谷区域,带来了楚地文化及农业耕作技术,素有“开故治”之称。秦灭巴蜀之战,移民万户,又带来了黄河流域的先进文化。隋唐两代在峡谷附近留下了类似乐山大佛、灵宝塔等一批古文化遗产。宋明之际在邻区眉山市建造了大批寺院。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大峡谷区域开始了近代工业的萌芽。民国31年间,开通的穿过峡谷的乐西公路成为抗日战争的运输大动脉。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金口大峡谷悬壁上建成了数十个山连山洞的战备仓库。20世纪70 年代初,中国建成了经过金口大峡谷区域的成昆铁路,穿山洞跨沟“天险变通途”,目前已成为连接西南的重要交通动脉。
景点布局
金口大峡谷景区主要由大渡河大峡谷、“一线天”铁路石拱桥、胜利村、大瓦山、白熊沟、大峡谷坐佛、五彩天池等部分组成。大渡河大峡谷为景区主要景点,其沿着大渡河呈几字形弯曲,“一线天”铁路石拱桥位于金口大峡谷中段,老昌沟沟口。大瓦山在“一线天”铁路石拱桥的东方,金口大峡谷中段的北岸;北极熊沟紧邻大瓦山,位于其西南部;五彩长白山天池在大瓦山北部。大峡谷坐佛位于大渡河大峡谷下口。
主要景点
“一线天”铁路石拱桥
“一线天”铁路石拱桥位于金口大峡谷中段,桥长54 米,截至2013年,“一线天”铁路石拱桥是世界最长的铁路大跨空腹石拱桥。在峡谷中段有一条由古老凉山彝族自治州分裂成的长达几里的大裂缝,名叫老昌沟,老昌沟深达200余米,宽仅50余米,沟的两边平行相峙,山壁陡峭,直插云天,从沟底仰望天空,好像一条蓝色的绳索悬在空中,人称“一线天”,1964年修建成昆铁路时,“一线天”处修建了一条铁路石拱桥,也就是“一线天”铁路石拱桥。负责承载“一线天”铁路大跨空腹石拱桥的“天柱”,高达50多米,“天柱”旁高耸人云的崖体上书有“天下第一柱”五个大字,“天下第一柱”后被联合国“克隆”收藏。
胜利村
胜利村地处四川省金口河区永和镇西北部,雅安市汉源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交界处,金口大峡谷腹地,属于典型的“悬崖村”。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149户村民分散居住在海拔1600多米的峡谷山巅。2021年8月25日,胜利村被授牌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因其拥有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大渡河金口大峡谷,被称为“峡谷第一村”。村上实施山地文化栈道、购物一条街、峡谷观景平台等配套项目,打通了环村旅游步行环线。
大瓦山
大瓦山位于金口大峡谷的北岸,为世界最大的平顶孤峰的桌状山,海拔3236米,垂直高差1000余米,与峨眉山、洪雅瓦屋山呈三足鼎立状,并与峨眉山誉为“姊妹山”。远望如突兀而起的空中楼台,其四周刀削斧砍,绝壁高悬。景区内丛林密布,清泉流水,山花烂漫,春夏季节,遍野的杜鹃争相开放,秋冬则一片林海雪原。从大瓦山中部的瓦山坪上行攀上莲花崖后,是一长段窄窄的山脊,名唤滚龙岗,这里离大瓦山顶大约有300米的高差,滚龙岗宽不过几米,最窄处仅一米左右。大瓦山上还有一处面积约1.6平方千米的山顶平台,平台上古木参天,雄浑开阔,视野壮观。
白熊沟
白熊沟位于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北岸,大瓦山西南部,是大渡河北岸的一条支沟,源于此地曾为大熊猫栖息的乐园。白熊沟全长7千米,平均峡谷深1600米,宽50米,沟口处建有成昆铁路白熊沟大桥,沟内有蜀王庙遗址、白熊瀑布等景点。北极熊沟两岸高差近千米的绝壁间,有众多天然石刻。冬季时,白熊沟就变为白雪皑皑的世界,显得雄伟壮观。
大峡谷坐佛
大峡谷坐佛位于大渡河大峡谷下口,高达千米,佛前有一只憨态可掬的“神龟石”,是大渡河大峡谷中难得的天然奇观。
大渡河大峡谷
大渡河大峡谷沿着大渡河呈几字形弯曲,大渡河源于四川青海接壤处的巴颜喀拉山脉,其上游的大渡河和小金川在丹巴县汇合后,在横断山脉东部的崇山峻岭中奔腾而下,沿途几乎都为奇景叠出的峡谷河段,大渡河两岸的崖坡几乎都是直上直下,如劈如削。在金口大峡谷的大渡河两岸的支沟,无一例外的都是呈绝壁深涧一线天的隘谷,其谷底宽度常常不足20米,而两岸崖坡高数百米至千米,例如大渡河左岸的深溪沟、老昌沟、白熊沟、丁木沟、顺水河,右岸的毛不耳沟、宝水溪等,都是较为绮丽的支沟隘谷。大渡河大峡谷有许多诸如“月亮湾”“情人谷”“太阳谷”“飞龙瀑”“天堂瀑”等景色,景点内生长着各种鲜艳夺目的奇花,峡谷内盛产五彩水晶奇石。“宝水溪”等深谷还存在着空谷幽兰的美景,有很多特别稀有的兰花。
五彩天池
长白山天池位于大瓦山北部,是高山上的冰川湖泊,从下而上依次为大天池、小天池、干池、高梁池和鱼池,它们分布在海拔1856米— 2150米的大瓦山上,从西北向东南延伸。五个湖泊中,大天池的海拔约为1850米,是瓦山五大天池中海拔最低的一个,除了大天池之外,其余的几个天池只能算是季节湖,除了盛夏之外,多数季节都是沼泽湿地。比如高粱池,平时基本上看不出是湖泊,湿地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特别是一种大峡谷地域特有的粉背灯台报春花,当地人俗称“转转花”。
时令景观
火把节活动
在金口大峡谷,每年农历6月24日一7月7日的火把节期间,人们穿着民族盛装,跳起欢快而热烈的锅庄舞,举行激烈的摔跤、赛马、斗牛犬等别开生面的活动,大家聚在一起饮酒狂欢,举行盛大的火晚会,男女老少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互相追逐,表示驱除邪恶和灾难,以求来年幸福安宁。在山坡亭间,年轻的小伙们弹起欢快的月琴和大三弦,姑娘们跳起热情的秘系舞步直到天明,整个节日期间,热闹异常。
其他看点
蓑衣岭、蓝褛开疆石刻
蓑衣岭、蓝褛开疆石刻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永胜乡五池村西北1.5千米处,金口大峡谷景区内。该石刻系用青砂石刻成,1941年,蒋介石因备战,抢修乐西公路,为纪念通车而刻石碑“蓝褛开疆”“蓑衣岭”。“蓝褛开疆”呈长方形,石质青石,高3.02米,宽1.03米,厚0.18米,正面阴刻题横行篆书“蓝褛开疆”四大字,字径0.20米,字距0.27米,刻有碑文140字,为竖排隶楷书。“蓑衣岭”碑文题楷书大字,石质青石,碑高1.5米,宽0.85米,厚0.18米,阴刻“蓑衣岭”三个大字,字径0.35米,字距0.15米。
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
2011年3月,金口河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博物馆开始修建,12月主体工程竣工,2012年6月28,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宾,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是目前全国一座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容,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类博物馆。展馆1000平方米,主展馆分“领导关怀、鼓舞人心”、“枪林弹雨、建功沙场”、“开山凿路、功勋卓著”、“永志不忘、继往开来”四个主题版块,现保存各类珍贵历史照片、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书籍、证章、影像资料等文物680件。
关村坝火车站
关村坝站位于金口大峡谷景区附近,是成昆铁路上的一座五等站,隶属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峨眉车务段管辖。关村坝站始建于1966年,相邻站点为金口河站(上行)和长河坝站(下行)。关村坝站是全国第一个建于隧道中的火车站,车站两端均位于隧道中,且车站中部还夹有关村坝车站隧道。
开发与保护
开发
开发背景
金口大峡谷区域,从大渡河大峡谷至大瓦山山巅依次叠覆着中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地层发育齐全,沉积构造典型,各时代地层古生物化石丰富,接触关系清楚,基本层序及层序界面典型,记录了我国上杨子台缘10亿年以来的沉积地壳演化历史,也反映了区内各量要构造运动和海陆变迁海平面升降变化特征,可谓天然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大峡谷区域旅游气候环境优良,日出、云海、雾海 、佛光、雪景等气象景观多种多样。金口大峡谷区域内全年均可开展旅游活动,一年中气候宜人期长达7个月 ,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区域是冬季中的避寒之地,海拔1500米到2000米区域是夏季避暑的理想之地。此外,金口大峡谷可供观赏的植物很多,观花植物中,有16种以上的杜鹃类型,以及珙桐、木兰等木本花卉;观红叶植物有10种左右的槭属植物,这里还有数百种药用植物,其植物旅游资源丰富。
开发历程
1958年,经过金口大峡谷的成昆铁路开始修建,1959年至1969年期间,成昆铁路多次停工后再复工;1966年,全国唯一的桥隧相连的关村坝洞中火车站(在金口大峡谷景区内)开始修建,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全线竣工运营。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金口大峡谷悬壁上建成了数十个山连山洞的战备仓库。
2014年,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水利风景区、大瓦山五池水利风景区申报成功。
2017年,金口河区区委、区政府投入1100余万元,打造“峡谷第一村”胜利村。胜利村以川西民居风格为主,融入山地文化元素,展示“云端遗民”文化历史。
截至2020年7月,政府先后投资1.2亿元,用于开展大峡谷水利风景区、红华生态长廊、国道245线地灾治理等项目建设,完成了关村坝堤防、铁道兵博物馆提升、滨水码头、智慧旅游系统等建设,新建2个游客接待中心、2个停车场。
2020年,政府将大瓦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纳入大渡河风景道建设内容整体推进,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用5年时间,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户外电梯、索道、崖边栈道、矿山洞穴旅游、航空航拍体验旅游等创意性旅游项目。
2022年8月23日,位于金口大峡谷附近的峨汉高速公路金口河区隧道左洞顺利实现贯通,至此金口河隧道实现双幅贯通,这也标志着峨汉高速峨边至金口河区段全线贯通。
2022年12月26日,成昆铁路复线的峨眉至冕宁段改造完成,全长915千米的成昆铁路复线实现全线贯通运营。
保护
2001年12月,四川金口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被列为国家级世界地质公园。
2009年11月,金口河区委、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金口大峡谷景区管委会,全面负责景区旅游管理工作。
2011年3月,金口大峡谷区域内的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成功纳入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
2016年8月,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2019年3月,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相关文化
相关人物
车行与张宏光
车行是中国的著名词作家,1978年开始发表音乐文学作品,1988年《乌苏里放歌》和《西北恋情》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歌词大赛二等奖。张宏光则为中国内地作曲家,2012年,由张宏光作曲的《阳光路上》获得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2006年10月,中国中央电视台开展大峡谷科考活动时,车行先生随行在金口大峡谷考察,之后与张宏光先生合作,为金口大峡谷谱写了《金口大峡谷之歌》和《屋后有座山》两首经典歌曲。2007年5月,金口河区又联合中央电视台在金口大峡谷景区拍摄制作了《金口大峡谷之歌》和《屋后有座山》两首歌曲的全球音乐电视台。
齐芳
齐芳是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模特,2003年,获得第四届CCTV服装设计暨电视模特大赛全国十佳。2004年,参加上海国际时装赛中国总决赛获得亚军。2006年,获得第四届环球小姐中国区总冠军。2006年10月,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金口河区联合举行了金口大峡谷大型科考穿越活动,邀请了齐芳小姐作为形象代言人。
相关作品
《江河万里行》
《江河万里行》是由央视《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节目于2014年4月28日首播。节目以水为媒介,真实记录生活在水边的基层民众的人生故事和生活梦想,集中展示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内涵,节目102集到104集讲述了经过金口大峡谷的大渡河的故事,用电视化的语言呈现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望。
《永远的铁道兵》
《永远的铁道兵》是一部关于中国铁道兵传奇历史的故事。 该片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改革开放等国家命运大视野,叙述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这个特殊兵种35年的历史,和改制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十年的成就。1970年7月1日,经过金口大峡谷的成昆铁路竣工,在其修建期间,正是因为铁道兵的不畏万难,奋力修建,才使得成昆铁路顺利竣工。《永远的铁道兵》追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光辉历史,弘扬了铁军精神,展示了中国铁建的良好社会形象。
《大瓦山的笑声》
《大瓦山的笑声》是以金口大峡谷所在的乐山市建设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示范区为故事背景,讲述一位组织系统年轻干部下派到彝乡任“第一书记”后,身边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初来乍到的他屡屡碰壁,但他从不轻言放弃,而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行,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终于使各项工作踏上正轨。短短几年间,他带领彝汉群众努力改变了贫困山区面貌,建设起了新农村,同时也在神奇秀美的大瓦山下收获了一段美丽的爱情。影片不光阐述了“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奔康的主题,更有第一书记挑战传统世俗观念的爱情故事,还有对社会各界民营企业在脱贫奔康战役中发挥作用的深度刻画。
少数民族文化
金口大峡谷区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带,以彝族为主,共居住有包括苗族 、白族 、羌族等在内的13个少数民族,这里的民俗风情古朴多彩 ,尤其是峡谷内的彝族村寨、鲜艳多彩的彝族服饰 、独具特色的彝族饮食、各种妙趣横生的彝族歌舞 、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都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金口大峡谷弥漫着高山、峡谷 、森林自然生态的气息和迷人的风采。
重要事件
2001年12月,四川金口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被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2005年,金口大峡谷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十大最美大峡谷”。
2006年10月,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金口河区联合举行了金口大峡谷大型科考穿越活动。
2007年5月,金口河区联合中央电视台在金口大峡谷景区拍摄制作了《金口大峡谷之歌》和《屋后有座山》两首歌曲的MTV。
2008年10月,中央电视台知名栏目《激情广场》聚焦金口大峡谷。
2011年3月,金口大峡谷区域内的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成功纳入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
2014年,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水利风景区、大瓦山五池水利风景区申报成功。
2016年8月,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2019年3月,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图片介绍.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3-12-05
乐山市金口河区文旅工作情况报告.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3-12-06
峡谷秘境——大渡河金口大峡谷.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3-12-05
金口河区区情概况.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3-12-06
世界跨度最大的铁路石拱桥.搜狐网.2023-12-05
三线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023-12-06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地质公园环行徒步穿越攻略.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3-12-08
金口河,终于要“起飞”了!.搜狐网.2023-12-06
乐山市金口河区旅游发展 “十三五”规划.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3-12-06
金口大峡谷简介.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3-12-08
横空出世的大瓦山——图片介绍.金口河区人民政府.2023-12-05
大峡谷坐佛.U途旅游网.2023-12-05
金口河这个村获“国家级”称号!处处是美景!.腾讯网.2023-12-05
“峡谷第一村”承载村民的致富梦.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12-05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2-05
第四届“转转花”文化旅游季启幕 多重体验带你探秘金口河.四川省文旅厅.2023-12-08
乐山市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2023-12-06
【华西都市报】成昆铁路回访:388吨炸药"炸"出小站 而今每天只停两趟车.央广网.2023-12-08
关村坝站:中国第一个隧道中的火车站,成昆铁路史上的经典传奇!.新浪网.2023-12-06
金口河:“中国最美峡谷”的旅游扶贫实践.四川经济日报云报.2023-12-06
新成昆铁路26日全线贯通运营.央广网.2023-12-06
林业局关于2016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结果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2-08
汤俊新歌《解放军向前进》上线.光明网.2023-12-08
宝藏女孩于文文献唱《阳光路上》 极具穿透力嗓音超治愈.人民网.2023-12-08
齐芳:永远坚持在人生的球场上.新浪财经.2023-12-08
江河万里行 (2014).豆瓣电影.2023-12-06
永远的铁道兵 (2014).豆瓣电影.2023-12-06
大瓦山的笑声 (2019).豆瓣电影.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