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沟
海螺沟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磨西镇,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幅员面积906.13平方千米,于1987年开始运营,是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螺沟属中亚热带气候,处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主要出露为古生界、新生界地层及岩浆岩,山体是由变质岩和中酸性混合岩体组成。贡嘎山主峰最高海拔7556米,最低海拔980余米,东坡垂直落差达到6500多米,是极高山之典型代表。海螺沟有“六绝”:冰川、温泉、雪山、红石、云雾、原始森林。海螺沟地热资源丰富,拥有种类丰富的天然温泉,景区的独特条件带来了冬春雪景、日照金山等罕见气候和天象景观。海螺沟冰川属典型的海洋性低海拔冰川,数百条冰川发源于主峰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乌头雪山,面积达300余平方千米。其中的一号冰川,即大冰川瀑布,长14.7千米,宽500—1100米,最高海拔6750米,最低海拔2850米,落差达3900米,面积16平方公里,是我国迄今发现最高大的冰川瀑布。海螺沟景区有红色文化、康巴文化、茶马文化等文化,是汉族、藏族、彝羌族的聚居区,具有多元性、民族性的文化特色。
1988年,海螺沟景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3年,海螺沟景区被批准成为国家森林公园。2002年,海螺沟景区被国家国土资源部审定为国家地质公园。2017年2月25日,海螺沟景区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海螺沟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磨西镇西南方,贡嘎山东坡,在北纬29°20´~30°20´和东经101°30´~102°15´之间,幅员面积906.13平方千米。海螺沟位于甘孜县泸定县磨西镇西南方,磨西镇是海螺沟景区的旅游接待基地和入口,距成都市约304千米,距泸定52千米,距康定市约70千米。
气候
海螺沟景区在北纬29°20´~30°20´之间,从所处纬度看属中亚热带气候,受东南、西南季风的影响。此外,气温和降水随平均海拔的增加而明显变化,气温直减率0.67℃/100米,在高山峡谷地形及地形垂直落差因素下,形成了垂直气候带特征,多样的气候环境构成了景区以山地亚热带为基带的完整垂直自然带谱。
海螺沟景区内季风气候明显,受东南、西南季风的影响。干湿季分明,表现为冬季干燥温暖,夏季凉爽湿润,具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4.摄氏度。海拔3000米处年降水量195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251天。景区内形成了完整的生物气候带,具有“一沟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变化。
地质
海螺沟景区主要受磨西断裂控制,磨西断裂是康定市一石棉地区最大的断裂之一,新裂北端与康定色哈拉断裂呈左行侧列,向南终止于石棉以南的公益海,总长150千米,主要出露为古生界、新生界地层及岩浆岩。海螺沟山体是由变质岩和中酸性混合岩体组成,变质岩基本走向与海螺沟流向呈大角度交接,次一级的沟谷短小而急,多数是由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谷,其流向几乎与变质岩层的走向一致。区内地质构造发育,以走向北西向褶皱断裂为主,其次为走向北东或北北东向挤压断裂,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石风化破碎,剥落严重,松数堆积物、岩锥和冰物大量存在,边坡稳定性差,多崩塌、飞石、滑坡和泥石流,具有滑坡与泥石流地质史。
地形地貌
海螺沟景区处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海螺沟地区地势中间低两侧高,东北低西南高。地形情况是高差大、坡度陡,贡嘎山主峰最高海拔7556米,最低海拔980余米,东坡垂直落差达到6500多米,是极高山之典型代表,主峰周围还有45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
海螺沟的地貌类型复杂,形成了流水作用气候地貌带、冰缘作用气候地貌带和冰雪作用气候地貌带的垂直分带。由于古冰川侵蚀、中上游断岩活动及谷底冰川消融等因素,下游河谷自然蜿蜒,地貌过程活跃,易发生雪崩、滑坡、冰川消融等现象。
由于地貌条件独特,冰川的消融较快,活动性强,消融量大于补给量,为冰川的融释及成景提供了条件,出现体态各异、造型奇特的冰洞、冰湖、冰峰等自然冰川风景景观。
海螺沟内,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及河水通过地质构造裂隙、岩溶裂隙及断层破碎带向深部运移,汇入海螺沟的断裂破碎带及影响带,与来自地壳深部的沿断裂带不断上升的高温高压热流(热气、热液)混合,产生溶滤、吸附等一系列热物理、化学作用,形成了温度高达89~91.5℃的温泉。
水文
海螺沟景区地表水系发育在平面上呈树枝状展布,主要由大渡河及其支流构成。大渡河从泸定县冷竹关流入,经泸定县城、田坝、德威等9个乡(镇),于南侧雨洒河附近流出泸定县,河流宽80~120m,水深一般4~10米,平均流量为每秒891立方米,年径流深为476.7毫米。
生物多样性
海螺沟景区自然条件复杂,巨大的垂直高差造成了完整和复杂多样的植被垂直带谱,保存着由高大乔木组成的森林面积达70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具有丰富的古老植物和珍稀动物资源。
沟内已经确认的珍稀植物39种,其中有17种国家明令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和2种栽培的保护植物。按类型有杉、松、柏、桦等19属81种材用植物;虫草、川贝母等100多种药用植物;高山木姜子、野核桃等油脂植物;隐蕊杜鹃、兰香草等精油植物;苞柯、滇青冈等淀粉和胶质淀粉植物;中华猕猴桃、串果藤等果类植物;华西箭竹、大芦等纤维植物;报春、木兰等观赏植物;以及云南松、高山松等其他资源植物。
海螺沟及贡嘎山地区动物区系以森林动物和高山、高原动物为主,包括周边林区共有野生脊椎动物350多种,其中资源动物200种,包括兽类69种、鸟类110种、爬行纲6种、两栖动物6种、鱼类9种。同时,昆虫资源也相当丰富。本区珍稀濒危动物种类丰富,计有3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28种。
历史沿革
文化背景
红色文化
1935年5月28日至6月3日,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从贡嘎山下磨西面通过,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宿营磨西天主教堂神甫房,现在的神甫房仍然保留着当时的家居陈设。中国工农红军在磨西境内征程20多里,留下战斗、会议遗址,在此召开了著名的“磨西会议”,部署了“飞夺泸定桥”的具体计划。
红军长征途经甘孜州16个县,创下停留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藏民支援红军贡献最大、遗留革命文物和遗迹最多等若干个红军长征之最。
康巴文化
康巴地区处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平均海拔的起伏变化与气候条件的垂直变化,地理环境多样,区内生产和生活条件多样,自然导致本区域内本土文化的多样性。由于居住地域和社会交往的因素,本地的汉、彝、藏、白、蒙等13个民族在过去的历史时期内康巴人还接触了区域外部黄河文化、巴蜀文化、长江文化和云南白族、彝族等多民族的文化,并将其精华部分吸收融入到了自有文化之中。
康巴文化多样、兼容且开放,康巴藏区仍然保持着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和多种宗教文化的特点,既有多民族文化复合,又保留了康区的独特个性,形成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
茶马文化
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之间逐渐形成了交通通道“茶马古道”,它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为主线,与众多的支线构成了一个道路系统。最初主要进行茶马交换,发展到后期还增加了羊毛、纸张、矿材、五金、生活用品等交换种类。不仅地跨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还向外延伸至亚洲大陆腹地并远达欧洲。在长期的历史交往过程中,茶马古道不仅是道路的联通网络,也成为了政治、情感、文化的推动和连接网络,使得沿线地区产生了联系,促进了个文化之间的荟萃,并由此衍生出多元并存的物质精神文明,茶马文化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建设过程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被称为蜀山之王,是横断山系及四川境内最高峰,山体高大,现代冰川发育齐全,巨大的高差引起生物气候分布的多样性,从十九世纪晚期以来,就有众多中外学术考察、登山探险团体及个人涉足于此。
1979-1981年,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组织了科研队伍对贡嘎山地区进行了考察,提出建立“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1986年,泸定县海螺沟旅游开发领导小组成立。
1987年4月,海螺沟景区开始开发建设,一号营地及三、二、一号旅游营地陆续开工修建营房。
1987年10月15日,“海螺沟冰川公园”举行开营典礼。
主要景点
海螺沟景区由游客中心向北分布着贡嘎神汤、一号营地、二号营地、草海子、洞嘎寺、三号营地、干河坝、四号营地及来源于贡嘎山的一号冰川、二号冰川、三号冰川。有大冰川瀑布、温泉等自然景点及海螺沟冰川博物馆、磨西红军长征纪念馆等人文景点。
自然景点
大冰川瀑布
海螺沟冰川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贡嘎山东坡(北纬29°35.6′N,东经101°56.7′E),属典型的海洋性低海拔冰川。海螺沟冰川众多,发源于贡嘎山主峰(7556米),其中3条较大的冰川,分别被命名为一号、二号和三号冰川。最大的为一号冰川,即大冰川瀑布。大冰川瀑布长14.7千米,高1080米、宽1200米,面积16平方千米,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高最大冰瀑布。冰川来源于贡嘎雪山,最高海拔6750米,最低海拔2850米,宽大、平缓的冰川舌在“U”型峡谷里伸入地面绿色原始峨眉冷杉林6公里,形成冰川与森林共生的景观,被誉为“绿海冰川”。蓝天、绿林等陆地景色与冰川、冰瀑、冰河、雪山等寒地景色并存,多样气候下的多种景观融合成为海螺沟的特色。冰川基本都存在于远离人类聚居的极地地区,即使有分布于各个纬度,也多位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海螺沟具有丰厚的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是我国境内最易进入的低海拔海洋性现代山谷冰川。
海螺沟的大冰瀑布观景台可以看见“蜀山之王”贡嘎山和贡嘎山山坡上的大冰瀑布和冰川,在日出、雨后、云雾围绕等特殊时候还能看见云海、佛光等自然奇观。
雪域温泉
海螺沟地势中间低两侧高,东北低西南高,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及河水与高温高压热流混合形成了含有多种有益元素和组分的低矿化高温矿泉水——海螺沟温泉,在补给区下渗,顺着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径流,沿着海螺沟自西南向西北依次出露二号营地温泉、一号营地温泉及热水塘温泉。海螺沟温泉多分布在海拔1500~2580m,目前共查明有6处,其中较大的有3处,属高热泉,水温一般在30~50摄氏度,局部(二号营地)水温达80摄氏度。
海螺沟景区内温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有热泉、沸泉、热泉、温泉,水温在50℃—92℃之间不等,足可用以沏茶和煮食鸡蛋。温泉与冰川构成了景区独特的“温泉飞雪”景观。
草海子
草海子在二号营地和三号营地之间,是冰川雨林步游长廊的入口,位于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2850米,水域面积近5000平方米,林内具有沼泽湿地。原始森林面积有70多平方千米,林中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了10万—100万个,高于成都市城市2000多倍,被誉为“天然氧吧”。原始森林中的植物景观因四季气候变化而五彩缤纷,又被称为“五花林”。
三号营地
海螺沟三号营地海拔2960米,处在原始森林和雪山之中,有快餐中心(森林餐厅)。这里是观看日照金山的绝佳观测点,通向冰川城门洞和干河坝景点。
冰川城门洞
冰川消融水与冰面河流、冰面湖泊、冰下河流最终汇聚一处,在冰川末端出水处形成一个冰壁通道——城门洞,这里也是海螺沟河流的源头。城门洞具有丰富的冰川、冰壁、冰河和冰洞景观。
老观景台
老观景台是冰川步游道的驿站,这里可以看到金银峰雪山,也能看到大冰川瀑布与原始森林共生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建有游客服务点。
狼图腾
狼图腾景观位于海螺沟一号冰川和二号冰川之间。由于高山实物山体的自然侵蚀和生长,以及阳光云雾等的结合,形成了“冰川雪狼”视觉效果的特殊景观现象,是海螺沟风景区的一大奇观,最佳观赏位置在四号营地索道和一号观景台。
红石滩
位于海螺沟四号营地海拔3650米处。石头被橘色乔丽藻所包围,呈现出别致的红色。红石与蓝天白云、冰川雪山交融的景象是红石滩的景观特色,这里也是景区对外开放的上末端。
鹏程山
鹏程山景区位于贡嘎山的东北部,海拔5300米,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零度以下,适合登山、探险。同时该景点与贡嘎主峰直线距离12.5千米,适合观测、拍摄海螺沟一号、二号、三号冰川和贡嘎山东坡雪山。
日照金山
三号营地正前方的金银峰雪山海拔高度为6410米,其太阳初升时笼盖山体的景象奇观被称为“日照金山”,又叫太阳亲吻大地的瞬间。海螺沟景区在三号营地下方修建了拍摄点,专供游客拍日照金山所用。
冰川甘露
冰川甘露相传为唐东杰布最早发现。唐东杰布为表示对神泉的崇敬,创立“六步饮泉法”饮用神泉。
燕子沟
燕子沟风景区沟长40千米,景区面积143平方千米。景区内有8个植物带,生长着接近6000种植物,生活着400多种野生动物。主要景点包括天药水坪、定海神针遗址、上十里仙境、下十里仙境、海子、冰窖口等。
磨子沟
磨子沟是海螺沟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目前景区条件不成熟,暂未对外开放,拟打造成高山花卉观赏地。
南门关沟
南门关沟位于贡嘎山的东坡,内有白雪、冰川、奇峰、异石、古树,是徒步旅游圣地。由于目前条件不成熟,该景点暂未对外开放。
雅家情海
雅家情海是位于海螺沟与“情歌城”康定市之间的景观走廊,素有“中国高山植物园”、“中国红石公园”之称。富有生态风光、历史遗迹、珍稀动植物,主景点雅家情海被称为“爱情之湖”,是与康定跑马山齐名的爱情圣地。
人文景点
海螺沟冰川博物馆
海螺沟冰川博物馆位于海螺沟景区游客接待中心负一层,建筑面积634.50平方米。馆中展示了大量珍贵标本和图片资料,结合场景复原等科技手段展示海螺沟的地质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冰川演变多样性。馆内普及包括冰川的概念、冰川的形成与分布、冰川的运动、冰川的地质作用等相关概念及知识,并集中科普海螺沟的冰川发展史、分布情况、冰川形态及发展特点等相关内容。
磨西红军长征纪念馆
该馆坐落于磨西古镇的中心,展馆及附属设施面积近6000平方米,按照时间顺序,以史实为依据,分上、中、下三层展厅,共计四个单元,通过图文、实物及仿真雕塑再现等展示方式,重现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甘孜长征时的真实情景,再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和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洞嘎寺
洞嘎寺是后藏香巴噶居派大成就者唐东杰布曾经修行过的地方,他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的藏区修建了许多佛塔和桥梁,创建了药王山,创作了多种歌舞剧来演唱历史故事,也是藏戏的创始人。
其他看点
民俗传统
海螺沟景区世居民族有汉族、藏族、彝族、羌族等,多民族杂的特点决定了当地民俗节日的多样性及互相影响。彝族传统服饰男性着毡卦、擦尔袜、大角裤,包大布头;女性着褶叠长裙,帽檐、颈项及手上都有银器装饰。本地彝族多以玉蜀黍属、阳芋为主要饮食,并且与汉族共过春节。藏族人民着藏袍,使用鱼通语,主要饮食为熏烤肉、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在海螺沟,藏族同胞的生活习惯与当地汉族生活习惯趋同。
节庆活动
海螺沟景区藏族群众保留了独有的传统节日,如播种和秋周后举行跑马会以祝愿六畜兴旺,家家平安;每年四月八举办浴佛节等。火把节一般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是彝族地区最普遍和隆重的传统节日,当地彝族人民会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举办唱歌、跳舞、塞马、摔跤等活动。
特色美食
海螺沟地区气候适宜,阳光充足,盛产玉米等粮食作物,也因环境条件而资源丰富。有玉米馍、烤土豆、自然食用野菜、坛子肉、坨坨肉、摩西老腊肉、牦牛汤锅、烤土鸡、自然山菌等特色美食以及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牛羊手抓肉、甜茶、风干肉等藏餐。
特色商品
海螺沟地区出产核桃、板栗等干果;天山雪莲花、野生天麻、野生灵芝、虫草、冰川雪菊、川贝母等中药材;松茸、樱桃、李子、苹果、青萝卜、老腊肉、藏鸡蛋、白菌、花椒等食品;以及以贡嘎雪山冰川自流泉制成的“海螺沟”天然饮用水。
文化活动
2022年5月,第五届贡嘎山(海螺沟)喊山节暨“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在海螺沟举行。
2023年,海螺沟景区开展“迎新春·感党恩”2023年民俗文化体育系列活动,包括磨西安置点春节菜谱活动、第十届环摩西全民健身跑比赛、“我们的村晚”暨乡村歌舞大赛等活动。
开发与保护
保护价值
海螺沟具有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多元性的民族风情。在自然方面,海螺沟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分布着草原、高原、冰川、温泉、戈壁、荒漠、雪域、岩溶、丛林等自然景观;在人文方面,是包含了汉族、藏族、彝族、羌族等民族文化的区域,其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征。海螺沟景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周边区域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成为景区文化展示的潜力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资源优势。
具体措施
2001年1月,二郎山隧道开通,海螺沟冰川公园景区进行了一系列拓宽公路、建成马道、步行道、通车、上等级饭店等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2015年1月,海螺沟风景区响应国家旅游局“厕所革命”号召,实现厕所技术零排放、无污染。
2015年2月,景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垃圾银行”,推出“捡垃圾、兑礼品、存信誉”专项环保行动。
2016年8月,海螺沟景区磨西镇创建国家级卫生镇。
2018年9月,海螺沟景区管理局推出“红色路·三农情·中国梦”等研学游产品。
2019年,海螺沟推进海螺沟国家重点森林体验游建设。
相关文化
传说
关于海螺沟的名字来源,传说后藏香巴噶居派大成就者唐东杰布公元1705年仲夏从印度云游到这里,在离海螺沟附近的泸定桥工地指点工匠用筒上用竹绳系上铁索的办法将长40余丈、重2000多斤的铁索悬空溜吊,建成泸定铁索桥。桥建成后,唐东杰布法王取道海螺沟,中在海螺沟冰川岩穴宿营,跪拜贡嘎神山,吹宝器海螺,诵念佛经,引来林中鸟纲,在他走后仍然聚集在原地,石穴顶部长出树木花草。于是,唐东杰布法王托梦弟子,说他在海螺沟住过岩穴巨石,这石已被贡嘎山神策封为“海螺灵石”,于是命弟子把他跋涉过的那条深谷封为“海螺沟”。
宗教文化
甘孜藏族自治州宗教包容性强,主要以藏传佛教为主,藏传佛教的格鲁、萨迦、宁玛、噶举、苯波五大教派也在此有所发展,此外,还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儒教等,不同教派和宗派之间彼此兼容。在甘孜,有500多座藏传佛教寺庙,其珍藏的造像、唐卡、壁画、珍贵文物和宗教法器数量丰富。
影视作品
海螺沟曾是武侠小说《连城诀》的取景地、电影《画壁》中红石滩的取景地。
2016年7月,《小戏骨之白毛女》开机仪式在海螺沟举行。
2018年,电影《你的世界如果没有我》在海螺沟开拍,以海螺沟磨西镇本土贫困村柏秧坪村优秀创业青年阿布的爱情、创业故事为原型,以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为重要元素,在2021年首映。
2021年,环保公益电影《冰川之恋》首曝预告在暑期档播出,影片在海螺沟取景拍摄,关注全球变暖、呼吁生态环保。
重要事件
重要荣誉
1988年3月,海螺沟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93年10月,海螺沟景区被批准成为国家森林公园。
2002年2月,海螺沟景区被国家国土资源部审定为国家地质公园。
2015年2月,海螺沟景区被批准成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016年8月,海螺沟景区磨西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镇。
2017年2月,海螺沟景区被正式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其他事件
2022年9月5日12:52:18,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海螺沟景区将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重新规划海螺沟原生态景观资源,探索旅游产品、景区吸引力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参考资料
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首页.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海螺沟.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海螺沟冰川博物馆.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海螺沟地质.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海螺沟冰川.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最佳体验.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海螺沟5A创建大事记.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海螺沟景区大事记.甘孜日报.2023-05-31
不忘初心海螺沟景区开营30周年 励精图治再谱全域旅游发展新篇章.国际在线.2023-05-31
行走在美丽源头.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海螺沟景区常年气温表.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中央红军过磨西.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磨西会议.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红军在甘孜州.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甘孜州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康巴地区的民俗文化.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康巴民族.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茶马古道简介.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老观景台.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大冰川瀑布.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雪域温泉.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草海子.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三号营地.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冰川城门洞.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狼图腾.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红石滩.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鹏程山.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日照金山.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冰川甘露.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燕子沟.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磨子沟.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南门关沟.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雅家情海.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海螺沟红军纪念馆.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洞嘎寺.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特色美食.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干果.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中药材.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食品 .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矿泉水.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我州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5-31
新春活动预告来了!海螺沟景区“迎新春·感党恩”2023年民俗文化体育系列活动即将开启!.海螺沟文旅.2023-05-31
研学游活动助力乡村旅游.甘孜日报.2023-05-31
我州推进海螺沟国家重点森林体验游建设.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5-31
甘孜州的宗教文化.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2023-05-31
电影《你的世界》在海螺沟开拍啦!.甘孜旅游.2023-05-31
《小戏骨之白毛女》 开机仪式在海螺沟举行.甘孜日报.2023-05-31
海螺沟阿布真实故事改编!电影《你的世界如果没有我》首映式在蓉举行.四川新闻网.2023-05-31
海螺沟冰川搬上院线荧幕.甘孜日报.2023-05-31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2023-05-31
冯发贵在海螺沟片区景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专题会上强调 聚焦资源禀赋 强化对接融合 以高质量规划引领海螺沟片区景区恢复重建.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