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朱寨镇

朱寨镇

朱寨镇是安徽省阜南县辖镇,位于阜南县东北部,与颍上县阜阳市接壤。其历史悠久,为国家一级文物“龙虎尊”的出土地,同时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台家寺遗址所在地。

朱寨镇的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境内有多条县道贯穿,包括土六路、朱三路、朱华路和朱焦路。目前,省道S256正在建设中,同时商合杭高速铁路也途径此地,这将进一步促进当地交通发展。

农业是朱寨镇的支柱产业。全镇耕地面积达66527亩,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此外,该镇以盛产优质芝麻和香油而闻名。这里的芝麻种植历史悠久,得益于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所产芝麻品质上乘,营养丰富。而当地的麻油制作工艺独特,保持了天然味道,深受消费者喜爱。

历史沿革

古迹有商代文化遗址,曾出土龙虎尊等青铜器。1958年设朱寨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镇。

地理环境

朱寨镇位于阜南县东北部,东临颍上县,北接105国道(11公里)、南连S328省道(9公里),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72049人(约2007年)。辖15个行政村,232个自然庄。镇政府驻朱寨村,距县城31千米。润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朱(寨)华(阳)和朱(寨)(上)公路经此。境内阜阳西南大外环256与六王路穿镇而过,是一个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镇。横贯东西南北的朱三、土六两条公路以及省道256使朱寨镇西连省道S202、南连安徽省道S328,东、北均与国道G105相接,东与颍上六十铺相通,北与阜阳颍州区相连。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举世闻名的珍贵文物“龙虎尊”就出土在朱寨镇润河沿岸。

行政区划

经济

农业大镇

朱寨镇是阜南县第一农业大镇,全镇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全镇辖15个村、389个村民组、234个自然庄、总人口72049人,耕地面积70246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1774元。朱寨镇属半岗半湾区。南湾北岗,小润河横贯东西,沿湾8个村。境内有大型河流:小润河、黄沟、幸福河、南颖新河。

物产丰富

半岗半湾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物产极为丰富,占朱寨镇总面积三分之一的沿润河湾区适宜稻类生长,也非常适合成片林网栽植。润河改道后留下的水面造就了朱寨镇的水产养殖优势。朱寨镇集镇街道规划面积达6平方公里,朱寨镇除常设机构外,还驻有地税分局、朱寨农行营业所、工商中心所、中心法庭、朱寨水厂、邮政支局、朱寨卫生院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街道路面硬化、排水管管道、路灯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已经完成,街道框架已经拉开,市容整洁,经营有序。朱寨镇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各路客商纷纷落户朱寨镇,亳州市闫然良综合种养项目、江苏史加宏自来水厂、浙江海天电子厂等已完成先期投资并初见效益;石狮市蔡世贵公用型停车场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上海市广东省等地商户正在洽谈并形成了初步投资意向。

农业生态

朱寨镇农业生态公园是朱寨镇招商引资重点工程,投资商州人闫然峰、闫然良。该园位于朱寨镇朱寨集以南、曹集村以北的低洼地之中,面积1050亩,水面350亩。项目于2003年9月份正式签约投资兴办,2004年投资340万元,现已初具规模,主要是利用低洼地及废荒的老河叉进行林、粮、牧、禽、渔综合开发,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承包期10年。现已栽天演速生杨6.3万棵,育天演速生树苗50亩。前5年主要走间套种农作物和养鱼、鸡、鸭、鹅之路,建立繁育优质小麦、优质高产大豆基地,为市场提供无公害鸟纲、鱼类等优质农产品。后5年,种植上以林业和牧草为主,养殖上以肉牛和波儿山羊为主,同时继续进行鸭类、鹅类养殖和水产品放养,走林、草、牧、渔综合开发之路。生态公园内有丰富的饲草资源、水资源,有广阔的林地,是肉牛养殖的良好场所。2005年重点抓好肉牛养殖,已投资20万元,建立10间场房,筹集资金120万元,主要用于再建场房15间、购买肉牛及流动资金。

文化

古老的朱寨镇不仅出土了闻名于世的国家一级文物商朝龙虎尊,还孕育发展了朱寨独有的民间艺术——民舞。朱寨民舞,相传起源于明末清初,由民间舞蹈爱好者自发组织形成,主要为当地人民到南大山(今霍邱临水集南)祭拜举行仪式,通过说唱、舞蹈来寄托人民群众的良好愿望。起源的初衷是为了繁荣地方文化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艺术形式。朱寨民舞通过民族服饰和特有的人物扮相来体现传统地域文化的特征,它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有民间说唱舞蹈、盘叉、花挑子、旱船、小车灯、高跷、肘歌、抬歌、三仙会、小黑驴和独杆子轿等,全部节目正常演出需要演员100多人。朱寨民舞以其具有亲和力的方言唱腔、群众熟悉的艺术人物和规模宏大的表演场面为百姓所接受而得以发展到今天。朱寨民间艺术团以体现时代气息的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力求创新,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情,把税收、法制、计划生育、农业生产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表达出来,即教育了群众,又宣传了法规、政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地方特产

朱寨镇地处润河湾内。土质肥沃,盛产芝麻。这里生产的芝麻籽粒饱满,营养丰富,出油率高,历年来为外地商家所抢购。由于这里盛产芝麻,所以这里的小磨麻油更是远近闻名,特别是周家老店的纯小磨麻油更是本地响当当的名优土特产,皖西北大、中、小城市的城里人专程到朱寨购买纯小磨麻油食用,或馈赠给新朋好友。

朱寨的纯小磨麻油好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历史悠久。早在清代朱寨的纯小磨麻油就已成为专贡颖州府官家食用的珍品,解放前朱寨的纯小磨麻油享誉大江南北,周家老店更是家喻户晓。

二、生产香油选用的原料品质好。朱寨纯小磨麻油的生产原料一律选用本地生产的上等芝麻做原料,本来这里的土质就好,生产的芝麻质量极好,而朱寨纯小磨麻油生产用的芝麻更是选用这些芝麻中的极品进行生产。在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品质极好的芝麻都要卖给周家老店。周家老店用最公平的秤,最公道的价格,收购最好的芝麻,做最好的机制香油

三、采用最传统的手工制作,保持了产品的天然味道。

考古遗址

位于朱寨镇闵庄的润河湾里,分上、下两台家寺。上台家寺台高出地面6米,南北30米,东西34米;下台家寺台高出地面5米,南北31米,东西32.5米。两台文化层约5米,表层多残砖碎瓦,瓦片上多绳文,系中国传统村落遗址。

台家寺遗址被证明是商代淮河青铜文明的中心。这是近30年来安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台家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三河村白庄自然村,是商代早中期淮河流域的高等级聚落。流经该遗址的润河河道内曾出土两批商代青铜器,其中1957年出土的青铜龙虎尊(现藏国家博物馆)和纹尊(现藏安徽博物院)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瑰宝和重器,也说明了台家寺遗址的地位。2012年该遗址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口数据

2021年,阜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公布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朱寨常住人口为4.94万人。

参考资料

阜南县朱寨镇概况.安徽招商网.2024-01-04

朱寨镇概况.阜南县政府网.2024-01-04

台家寺遗址被证实是商代淮河流域青铜文明中心 距今约3300年.中央广播.2017-01-22

阜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阜南县政府信息公开.阜南县政府.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