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门乡

石门乡

石门乡,隶属于南召县,地处南召县东南部,东接皇路店镇,南与卧龙区龙王沟街道、潦河坡镇相接,西与四棵树乡南河店镇相接,北与太山庙乡鸭河口水库相望,距南召县城23千米,区域总面积94.08平方千米。

1950年,石门乡境域属皇路店区;1983年,由石门公社改为石门乡。截至2018年末,石门乡户籍人口为27423人。截至2020年6月,石门乡下辖15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政通街西侧。

截至2018年末,石门乡有工业企业28个,其中规模以上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个。

主要资源优势有:1、花生产量大。全乡花生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优质花生1300万斤以上,成为全乡一大支柱产业,加工升值潜力很大。

历史沿革

石门乡位于南召县东南30公里处,属浅山丘陵区,是南召县的“南大门”。距县城30千米,东与皇路店镇交界,北与南河店镇为邻,南与卧龙区小寨乡接壤,鸭河口水库为境内最大的人工水库。全乡辖20个行政村256个村民小组7780户3.1万人。辖竹园、寺山、党庄、大冲、孟山、黑石寨、大辛庄、朱庵、湖滨、小张沟、程岗、岳沟、寨沟、孙庄、周庄、裴庄、玉皇阁、山根、黑龙、石门20个行政村,264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石门村。南(阳)南(召)公路过境,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G55)南北横穿乡境。境内有五朵山站高速出入口 交通便利

沿革

1961年建石门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139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寺山、大冲、党庄、黑石寨、竹园、孟山、大辛庄、湖滨、朱庵、小张庄、程岗、岳沟、寨沟、孙庄、周庄、石门、裴庄、玉皇阁、山根、黑龙20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石门乡地处南召县东南部浅岗丘陵区,地势西南高、北、东南低;境内最高处牡丹垛位于西南部,海拔584米;最低点位于鸭河口水库,海拔177米。

气候

石门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4.6℃,1月平均气温0.9℃,7月平均气温达27.5℃;无霜期年平均21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78.8小时。

水文

石门乡境内河流属白河县流域,主要有柳扒河、梅河口市等河道。

自然灾害

石门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虫害、大雪,以涝灾威胁较大。

自然资源

石门乡境内矿藏主要以石灰岩花岗石等非金属矿物为主。2011年,石门乡有耕地6.4万亩,人均1.97亩;林地面积为6.3万亩。

行政区划

1997年,石门乡下辖寺山、大冲、党庄、黑石寨、竹园、孟山、大辛庄、湖滨、朱庵、小张庄、程岗、岳沟、寨沟、孙庄、周庄、石门、裴庄、玉皇阁、山根、黑龙20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石门乡下辖石门、山根镇、玉皇阁、黑龙、裴庄、竹园、寺山、大冲、党庄、周庄、岳沟、程岗、孙庄、寨沟、黑石寨、小张沟、孟山、湖滨、朱庵、大新庄20个行政村,下设26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石门乡下辖15个行政村:竹园村、寺山村、党庄村、大冲村、黑石寨村、程岗村、岳沟村、寨沟村、孙庄村、周庄村、裴庄村、玉皇阁村、山根村、黑龙村、石门村,乡人民政府驻政通街西侧。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石门乡总人口有3661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93人,城镇化率3.5%;总人口中,男性19339人,占52.8%;女性17277人,占47.2%;14岁以下8413人,占23%;15—64岁23667人,占64.6%;65岁以上4536人,占12.4%;以汉族为主,达36296人,占99.1%;有满、回、蒙古、土家、苗、藏壮布依族8个少数民族,共320人,占0.9%。2011年,石门乡人口出生率9.8‰,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4.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3人。

截至2017年末,石门乡常住人口为20304人。

截至2018年末,石门乡户籍人口为27423人。

经济

1、林业资源丰富。全乡有林坡面积2.9亩,年放养蚕籽350斤;境内有70年代人工植造的松林14万亩,活木蓄积量达5万余方;建设中的万亩柿子基地和鸭河库区绿化带,将彻底改善全乡的生态环境。

2、水资源丰富。鸭河水库在全乡境内库岸线长,库多,为全乡网箱养鱼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之山、青石板、中清、群英水库除灌溉外,发展网箱养鱼和高密度精养,取得了较好综合效益。

3、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梅河、柳扒洒流域内有取之不尽的优质河沙,以光亮洁白、硬度高,纯净而供应湖北、河南省建筑市场;境内有品位高,储量大的芝麻花花岗石有待开发利用。

4、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急待开发。近几年经过对鸭河口水库库区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沿鸭河库区实现了路通、电通、电话通,境内两个人工筑坝库汊,已成为南阳市市民节假垂钓、休闲的好去处。同时,孟山庙抢占库区南岸制高点,北望鸭河万顷水面,西眺数万亩松林,加上石人、石牛、驼峰等名胜景点,相映成辉。随着环库公路的开通和沿库万亩绿化带建设工程的实施,沿鸭河库区山水相间,有林有果,形成绿色观光农业,必将成为21世纪石门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业经济实现突破 按照“抓基础、找线索、上大个”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应对工业劣势,想方设法,着力发展,推动全乡新上项目,其中投资在500万以上的大个项目4个,分别是总投资2000万元的中韩鹿业养殖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的澳大利亚风情小镇建设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的万家园地温空调项目和投资500万元的钙业综合开发项目。

“三村”建设再创佳绩 适时调整思路,积极确立“完善提高文明新村、着力建设移民新村、积极打造特色经济专业村”的三村建设发展方向,建设村部一座,发展“三位一体”沼气120家,硬化水泥主干道路4000米 配套文化广场3处等,巩固提高了文明新村4个、特色经济专业村8个,新建党庄、张沟文明新村2个、特色经济专业村2个,并高标准重点建设了石门移民新村。

基础建设步伐加快 着手组织了可建设门面房300间的政府新街工程,积极建成了40户130人的东西街一期工程和投资140万元的石门中国水务。综合投资120万元,硬化水泥道路6条10.6公里。组织实施了以工代赈、“村村通”工程。超额完成412户的“三位一体”沼气工程。投资60万元建成了乡敬老院工程以及投资40万元完成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等。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积极化解各类矛盾,重点从源头上制止,确保全年无发生重大信访案件。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制度,成功召开了“平安村”建设和“无邪教”创建工作现场会,保持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势头。认真排查,加强整改,有效确保了各条战线上的生产安全。

综述

2011年,石门乡财政总收入5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61元。

截至2018年末,石门乡有工业企业28个,其中规模以上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个。

农业

石门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稻水为主。2011年,石门乡生产粮食11974吨,人均369千克,其中水稻4617吨,小麦4074吨。石门乡主要经济作物为花生。2011年,石门乡花生种植面积5万亩,生产花生果5800吨。石门乡畜牧业以饲养家禽、生猪为主。2011年,石门乡生猪饲养量2万头,年末存栏1万头;家禽饲养量17万羽,年末存栏12万羽。石门乡渔业以网箱养鱼和坑塘养鱼,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1200亩,其中网箱养鱼500箱,坑塘养鱼500亩,渔业总产值450万元。

工业

2011年,石门乡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148人,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3950万元。

文化

地名由来

石门乡因石山横亘,中有通道,其状如门而得名。

交通

石门乡二广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7.5千米,双向三车道;有333省道过境,境内长8千米,通往南阳市市区和南召县城。截至2011年末,石门乡有乡级公路2条,总长15千米。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石门乡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000人,专任教师41人;小学21所,在校生2500人,专任教师29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初中2所,在校生1000人,专任教师9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石门乡有线电视覆盖率8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石门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卫生院1家,乡村卫生室20所;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5张;专业卫生人员6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7人。

社会保障

2011年,石门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0户,人数16人,支出4.6万元,月人均2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15户,人数1342人,支出110.517万元,月人均69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3人,支出14.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57人,支出33.92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7.6万元;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4272人,收缴农村养老保险基金158万元,支出266万元。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石门乡有邮政网点1个,完成邮政电汇业务总量800万元,年收发包裹1300件,信函4000封,报纸1万份,邮政储蓄4000万元;设通信支局1处,装机总容量达7500门,电话普及率2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建有基站8个,设2个营业部,用户7000户;联通公司建有5个基站,设2个营业部,用户2000户。

水利工程

石门乡境内有人工水库鸭河口水库。截至2011年末,石门乡有群英、冢岗庙、青石板、中凹、师庄中小型水库5座。鸭河口水库风光。

参考资料

石门乡.行政区划网.201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