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普翁乡

普翁乡

普翁乡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县下辖的一个乡,位于织金东部,距县城28公里,地理位置在东经105°56′,北纬26°24′之间。东与化起镇牛场镇接壤,南临桂果镇,西毗邻三甲白族苗族乡,北与纳雍乡接界。

情况简介

普翁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在织金县中部偏西北。面积60 平方公里。人口1.46万,其中苗、彝、布依族、水等民族占15%。辖12村委会。1953年置龙普、果化、太平、新民市杨柳科等乡。1958年分别并入桂果、化起、牛场公社。1963年后析建普翁、果化、李井、太平、杨柳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1年合并置普翁乡,划原大嘎乡狗场坝村入辖。有煤矿、产薏苡。有中小学1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普纳翁,在城关镇东17公里,杨柳河畔。人口240人,有汉、布依等民族。海拔1280 米。贵织公路经此。

自然资源

境内大部分村寨山峦重叠,沟壑纵横,草坡61528亩,林地28353.5亩,耕地较为破碎,大部分呈梯形壮分布。普翁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春秋相近,气候湿润,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15℃,年日照时数1250小时,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达1600mm,无霜期255天,平均海拔1280米。

交通设施

天(龙)织(金)公路主干线307省道、厦(门)蓉(成都)高速公路自东向西贯穿境内6个村。12个 村96个村民组通乡村公路,交通便宜,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发展现状

⑴是通过多项扶贫项目的实施,能繁母猪的饲养、沼气池建设、玛瑙红樱桃(300亩)、脱毒马铃薯杂交水稻和玉米等的种植。

⑵是在充分利用绿肥沃土的基础上,已基本形成“种植(绿肥)---养殖(猪、牛)---沼气---种植(沼液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为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石。

存在问题

普翁乡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占绝大多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集约化经营意识不高,产业化程度低,带动力弱,形成不了知名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信念化水平不高,营销渠道不够畅通,导致商品性降低。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没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没有深加工企业和专营化组织参与,市场导向不灵敏,拓展能力弱。

科技队伍人员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专业骨干少,非专业技术人员多,知识老化,装备手段落后,新的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步伐缓慢。投资不足,地方财力拮据,对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技术推广手段、良种繁育体系、动植物防疫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体系支持力度小。农业发展仍处于农户自行发展状态,而农户资金有限,信贷能力有限,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经济来源

普翁乡是典型旱作农业区,是织金县较为贫困、产业单一的乡镇。无成型乡镇企业,群众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外出务工获得,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阳芋,经济作物主要是油菜,退耕还林面积7550.13亩。农业主要灾害性气候是春旱和伏旱。水资源情况,境内大白那、凉水井镇、二湾、龙潭、黑鱼洞等处山泉和普翁河是乡境内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常年不干,流量较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