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陶桄

陶桄

陶桄(1832—1898),小字佑魁(又作佑奎),谱名光表,字绍云(少云)、光表,号光宇(一说号少云)。湖南安化县人,陶澍独子,左宗棠婿及门生。

陶桄的父亲陶澍在五十四岁的时候,由黄夫人作主,收了家里的一个穷苦人家出身的丫头张氏为妾,就是这位丫头生下了儿子陶桄,为陶澍留了一条根,延续了陶家的香火,后来陶桄还成为了左宗棠的女婿。

长沙博物馆向公众公开展示了三封左宗棠写给女婿陶桄的家书,这三封书信都是左宗棠写给女婿陶桄(字少云)的,《左文襄公全集》中收集的书信有上千封,但是给陶桄的不到十封,这三封未收录其中,十分珍贵。

人物生平

陶桄(1832—1898),谱名光表,在家族中排行五十五,号少云,湖南安化县人。两江总督陶澍之子。生于爱新觉罗·旻宁十二年壬辰(1832)又重阳节子时,道光十七年(1837)生母去世,由陶澍的另一位妾杨(1813—1871)抚养。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父陶澍死于两江任上,蒙特恩赏给主事,俟年及岁由吏部带领引见。

陶澍生前,曾聘左宗棠长女给陶桄为妻;陶澍卒,陶桄尚幼,在贺熙龄的促成下,左宗棠赴安化小淹陶家设馆教授陶桄并协助料理陶家家事,陶桄遂受教于左宗棠,并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娶左宗棠长女左孝瑜

后以道员分发四川省补用,倡助湘军军饷赏戴花;筹办盐茶厘金、东征军饷,赏二品顶戴,授通奉大夫,晋授资政大夫。尽管名义上如此,左宗棠反对陶桄实际为官,陶桄自己事实上也“终身不仕”,“家居不闻外事,不履公庭,而梓桑利弊多所兴革”。

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去世后,他作有《祭岳父左文襄公文》。晚年又作《述行》诗:“行年六十五春秋,衰病寻侵竟白头。忧愤忍为知己道,虚声犹误故乡留。人心变幻山溪险,世局浮沉日月流。枯荣一生都是命,惟完真性即丹丘。”

光绪戊戌(1898)三月二十六酉时陶桄卒,享寿67岁,葬本都长乐乡官溪坳向家冲人形山壬山丙向。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父母

陶桄父为两江总督陶澍。生母为张李(1816-1837),字玳瑁,松江上海县人(徙居苏州),道光十一年(1831年)与陶澍成婚,次年生陶桄。

妻室

陶桄先后娶妻室四房。首配左宗棠长女左孝瑜(字慎娟),生爱新觉罗·旻宁十三年癸巳(1833)八月十五巳时,卒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四月十二亥时,享寿62岁,葬沙湾堂后阳拱村天鹅山壬山丙向,诰封夫人晋封一品夫人,著有《慈云阁小石屋诗抄》一卷行世。生五子:文煌,宸翼,镜莹,国珍,廷玉。生二女:纯贞、敬仪。

继娶侧室陈氏,讳兰郁,湖北荆州府监利市螺山德周公女,生道光戊戌(1838)九月初一子时,殁光绪丙子(1876)九月十九戌时,享年39岁,葬资江北岸陶家湾丹水冲壬山丙兼子午向,诰赠宜人晋封恭人。生一子觐仪。生五女:和贞,敏贞,令仪,余均幼殇。

三娶侧室王氏,讳莲秀,貤封宜人。

四娶侧室唐氏,讳凤仙,貤封宜人,生一子鸿绶幼夭。

参考资料

雨中安化:陶澍墓园.今日头条.2024-12-07

新栽杨柳积成荫,珠还合浦定重光——三封左宗棠家书在长沙博物馆首次亮相.湖南省文物局.202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