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平措
仁青平措,1943年出生,男,藏族,出生于西藏隆子县,是中国著名的登山运动员及国际级运动健将。他曾多次参与攀登珠穆朗玛峰及其他高海拔山峰的活动,并因此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此外,他还曾在西藏自治区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担任副主任职务。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仁青平措于1943年出生于西藏隆子县。1965年4月,他加入了国家登山集训队,并在珠穆朗玛峰进行了实地攀登训练。随后,他在兰州接受了为期半年的身体素质训练。1966年,他在珠峰训练期间达到了7450米的高度。1967年,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陆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的一员,并最终晋升至侦察连副排长。
职业生涯
1974年,仁青平措再次入选国家登山集训队。1975年,作为中国登山队的一员,他成功攀登至珠穆朗玛峰海拔8600米的高度。1977年,他在攀登托木尔峰时,为了救助队友而放弃了登顶的机会。1981年,他带领日本女子乒乓球队成功登顶希夏邦马峰。1983年至1984年间,他两次登顶乃彭峰。1984年起,他开始担任西藏登山队的副队长。1985年,他作为西藏登山队的副队长兼攀登队长,成功登顶卓奥友峰。1986年,他参与了中日联合攀登章子峰的活动。1988年,他参与了中日尼三国联合双跨珠峰的活动,并成功完成了南北两侧的跨越。1994年后,他转任西藏体委登山处副处长,直至2001年12月退休。
登山成就
仁青平措的登山生涯充满了挑战和荣耀。他在1975年的珠峰攀登中,尽管遭遇了严重的高空风,但仍坚持运送氧气至8600米的营地。1977年,他在托木尔峰的攀登中展现了无私的精神,为了救助队友而牺牲了自己的登顶机会。1981年,他陪同日本女子乒乓球队登顶希夏邦马峰,展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1985年,他带领团队成功登顶卓奥友峰,为此立下了大功。1986年,他在中日联合攀登章子峰的活动中,担任中方副队长兼攀登队长,成功登顶。1988年,他在中日尼三国联合双跨珠峰的活动中,不仅成功登顶,还独自完成了南北两侧的跨越,这一壮举使他获得了国际级运动健将的称号以及尼泊尔颁发的“王国一级勋章”。1994年调西藏体委登山管理处任副处长,2001年12月退休。
个人荣誉
仁青平措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登山事业的热爱,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他的身高虽然不高,但身材结实强壮,被誉为“铁疙瘩”。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总是乐于助人,曾获得“五好战士”、“学毛著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小愚公”,作为中国登山运动员,以其勇气、坚韧不拔、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他不仅是登山领域的佼佼者,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为推动中国登山事业的发展和弘扬体育精神做出了卓越贡献。
参考资料
17位登山队员遇难,7年后发现日记,遇难者临死前的过程充满诡异.搜狐网.2024-08-14
1991年,17位登山队员遇难,7年后发现日记,临死前过程充满诡异.网易.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