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赛里木镇

赛里木镇

赛里木镇,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地处拜城县县城东部,东与克孜尔乡相连,南与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镇为界,西与托克逊乡相邻,北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族乡相毗邻,2018年,区域面积1041.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7790人。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归阿克苏市办非大臣管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设赛里木区(又称二区,又名仁爱乡)。1958年,成立赛里木公社。1984年10月,撤社建乡,改为赛里木乡。2002年1月,撤乡建镇。截至2019年10月,赛里木镇下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和1个生活区。

2018年,赛里木镇有工业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

历史沿革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归阿克苏办非大臣管辖。

清光绪八年(1882年),与拜城县合并建立拜城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设赛里木区(又称二区,又名仁爱乡)。

1949年,改为三区。

1956年,又改为二区。

1958年,成立赛里木公社。

1984年10月,撤社建乡,改为赛里木乡。

2002年1月,撤乡建镇。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赛里木镇地处天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区、南部为平原,平均海拔1201~1396米。

气候

赛里木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春较长,夏秋较短,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气温8.5℃,1月平均气温-15.6℃,7月平均气温23.8℃;生长期年平均180天,无霜期年平均155天,最长达167天,最短为143天;年平均降水量88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数48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8月,7月最多。

水文

赛里木镇辖区内属木扎提河水系,木扎提河自库台买村以南入境,由南而东,入克孜尔水库,境内河道长8千米。

自然灾害

赛里木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低温、冰雹等;雹灾平均5年3遇,最严重一次发生在2009年6月27日,降雹时间40分钟,造成850亩番茄受灾,减产269吨。

行政区划

2011年,赛里木镇辖托喀其买里、硝尔买里、乌希买里斯、夏合买里斯、拉帕、赛里木、喀拉墩布拉克、托克买里、明吉格代、喀拉亚奇布拉克、布干、库台曼、英巴格、英买里、英赛买里15个行政村;下设52个村民小组,1个牧场。

截至2019年10月,赛里木镇下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和1个生活区。人民政府驻托喀其买里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赛里木镇辖区总人口17527人,其中城镇人口1126人,城镇化率6.4%,另有流动人口392人;总人口中,男性8906人,占50.81%;女性8621人,占49.19%; 18岁以下4523人,占25.81%; 18~60岁11321人,占64.59%; 60岁以上1683人,占9.6%;总人口中,以维吾尔族为主,达17214人,占98.2%;汉族305人,占1.75%;回族8人,占0.05%;2011年,人口出生率14‰,人口死亡率0.5‰,人口自然增长率13.5‰。

2017年,赛里木镇常住人口13866人。

2018年,赛里木镇户籍人口17790人。

经济

赛里木镇有农业耕地面积4.7万亩,人均2.7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7694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6%;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8万吨,人均1027千克,其中小麦0.6万吨,玉米1.2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主要品种有番茄、辣椒等,其中番茄1.2万吨,辣椒1.4万吨。

赛里木镇畜牧业以饲养羊、家禽为主;2011年,羊饲养量6.2万只,年末存栏3.2万只,家禽饲养量8.7万羽;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38元。

赛里木镇工业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72万元,工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的6.1%;2011年,工业企业4家,职工11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42万元,比上年增长18.9%。

2011年末,赛里木镇有商业网点153个,职工642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939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147万元。

2011年,赛里木镇财政总收入575万元,比上年增长8.6%;有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52万元,比上年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132万元,比上年增长6.4%。

2018年,赛里木镇有工业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

文化

“赛里木”一词系突厥语,为“祝福”、“平安”之意。

赛里木一名的沿用在一百多年前就有记载。拜城县乡土志谓“……东 一城,唐俱毗螺城。《会典》谓之赛里木,城周一里九分”。汉唐以来曾归姑墨、龟兹管辖。元朝时为别失八里辖地。清乾隆25年(即1760年)归阿克苏市办事大臣管辖,并在赛里木设三、四、五、六品伯克各一人,七品伯二人,分司其事。光绪八年(1882年)与拜城合并建立拜城县,设知县、典史,以资治理。

交通

赛里木镇已形成由公路运输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307省道过境,境内长18千米;境内村村通公路、有村级公路65千米;东距库车市80千米,西距县城28千米。

2011年末,赛里木镇镇区有客运站1座,日发客运汽车20班次,日均客运量500余人次。

社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赛里木镇有村文化活动中心16个;各类图书室14个,藏书4.2万册音乐、摄影创作人员达28人。

2011年末,赛里木镇有学校体育场7个,41.2%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1%。

2011年末,赛里木镇有广播站1个,广播喇叭238只,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98%。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赛里木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86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6所,在校生864人,专任教师5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1所,在校生853人,专任教师78人;职业高中在校生464人,专任教师3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赛里木镇教育经费有420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赛里木镇有中心卫生院1个,床位48张,每千人拥有病床2.74张,固定资产总值539.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0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7人;每千人拥有医护人员1.7人;2011年完成诊疗10497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赛里木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1户,人数136人,支出39.2万元,比上年增长7.5%,月人均240.2元,比上年增长7.26%;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611人次,总支出6.94万元,比上年增长37%。

2011年,赛里木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39户,人数1618人,支出189.39万元,比上年增长8.2%,月人均97.54元,比上年增长5.13%;敬老院1家,床位2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0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8%;社会福利费2.5万元,比上年增长12.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赛里木镇有邮政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0.9万份(册),邮政业务总量3.73万元,其中纯收入1.54万元;有电信服务网点8个,固定电话用户368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1%;移动电话用户0.13万户,互联网用户121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35.6万元。

参考资料

2019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