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市
阿克苏市(英文名:Aksu City,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县级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位于东经79°43′26″~82°00′38″,北纬39°28′57″~41°30′10″。总面积总面积1.3584万平方公里(不含兵团)。市人民政府驻阿克苏市北京东路67号。截至2022年5月,阿克苏市的人口是70.5万。
阿克苏市境以冲积平原和沙漠为主,两者占市境总面积的95.4%,西北部的阴干山区面积仅占4.6%。阿克苏市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无霜期每年有200-220天。清光绪十年(1884年)设温宿直隶州,治今市。光绪二十八年升温宿府。1913年改阿克苏县。1983年改设阿克苏市。阿克苏地区行署驻此。
阿克苏市以农业为主,是中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新疆重要的棉花交易和轻纺工业中心,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2023年阿克苏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349.1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6.80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8.22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4.17亿元,增长4.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4:28.1:58.5。三次产业对阿克苏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为15.4%、24.5%、60.1%。
阿克苏市文物古迹有图地旦古城址、黄宫城遗址、喀拉玛克沁古城等。重要景点有月亮泊戈壁湿地温泉旅游度假区、阿克苏市多浪河景区、皇宫湖沙漠湖泊旅游度假区、阿克苏中国湿地公园、阿克苏老街、柯柯牙纪念馆。
名称
“阿克苏”,维吾尔语。“阿卡”,白色;“苏”,水也。古时为西域姑墨国旧地。史有姑墨、亟墨、拨换、跋禄迦等名。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始定是名,原为道名,清光绪年间置县时,道名随之沿为县名,称阿克苏县。
历史沿革
两汉时期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归附西汉,姑墨、温宿摆脱匈奴统治。西汉王朝在乌垒城设立都护府,姑墨、温宿县受其管辖。东汉刘秀建武五年(29),汉河西大将军窦融立莎车王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姑墨受其辖属。
东刘庄永平十八年(75),姑墨、温宿役属于龟兹(今库车市)。东汉永元三年(91)冬十月,姑墨、温宿随龟兹臣服于汉。同年十二月班超任西域都护,驻节龟兹,姑墨、温宿隶西域都护府管辖。刘祜永初元年(107)六月,汉朝迎还西域都护及屯田吏卒,姑墨、温宿役属于北匈奴。东汉延光三年(124),班勇任东汉西域长史,姑墨、温宿县等国闻讯归服。
魏晋南北朝
魏晋曹丕黄初三年(222)二月,姑墨、温宿随龟兹内附,受数西域戊已校尉管辖。晋朝永宁元年(301)正月,姑墨、温宿受西晋西域长史府管辖。西晋建兴二年(314)十月,司马邺诏封张实为使持节都督,悉统西域诸国,姑墨、温宿受其统辖。东晋晋明帝太宁元年,前赵光初六年(323),姑墨、温宿受前赵西域大都护统属。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十二月,西域尽入前凉版图,姑墨、温宿受前凉西西域都护、戊已校尉管辖。司马曜太元九年,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六月,姑墨臣属前秦,受前秦西域校尉领辖。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后凉昌光麟嘉五年(393)七月,姑墨受后凉西域大都护领属。东晋司马德宗义熙五年(409),姑墨为武威郡所辖。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柔然牟汗纥计盖可汗的统治范围扩展到姑墨。
宋高祖三年(422),姑墨、温宿等西域36国向北凉称臣贡献。拓跋焘太延四年(438),姑墨、温宿受柔然统治。魏太平真君九年(448)五月,拜韩牧为假节征西将军领护西戎校尉,鄯善王,姑墨受其节制。拓跋宏延兴元年(471),姑墨受北魏西域校尉领属。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铁勒国势日盛,姑墨受其统辖。魏神龟二年(519),嚈哒役属周围40余国,姑墨受其统治。
刘彻保定二年(562),西突厥首领室点密可汗破嚈哒,姑墨受西突厥统治。
隋唐时期
李世民贞观二十二年(678)唐安西都护府移驻龟兹,姑墨,温宿受其管辖。李治显庆三年(658)五月初二,置姑墨州、温宿州,高宗咸亨元年(670四月二十三日,吐蕃率金玉国(今和田)取龟兹,拨换城为其属地。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十月二十五日,姑墨州、温宿州复受唐安西都护府管辖。李显景龙二年(708)十一月,姑墨、温宿为西突厥占据,李隆基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置安西节度使于龟兹,姑墨、温宿受其辖属。德宗贞元五年(789),吐蕃陷北庭(今吉木萨尔县境),取代天宝在天山南部的统治。
朱温开平元年至柴宗训显德七年(907~9060),本境属葛逻禄部(《西天路竟》称"割鹿国")。
宋元至明清
李世民太平兴国七年(982),《世界境域志》载,塔里木盆地北面阿克苏一带为葛逻禄国,赵恒咸平四年(1001),本境属于喀喇汗王朝。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西辽军队在阿克苏击败喀喇汗王朝,市境辖属于契丹人所建西辽王朝。
赵扩嘉定六年(1213),乃蛮部首领屈出律纂夺西辽王位,市境落入屈出律统治之下。嘉定十一年,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派哲别率军追击屈出律,至天山南部擒斩之,市境归附蒙古帝国。
南宋赵昀宝庆元年,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5),在别失八里置达鲁花赤,市境受其监理。同年,成吉思汗在和林大封子弟,阿克苏为次子察合台汗国属地。
世祖至元三年(1266),孛儿只斤·窝阔台之孙海都反叛元朝政府,役属察合台汗国,阿克苏受其统辖。成宗大德十年(1306),阿克苏重新归察合台汗国统治。顺帝至正二年(1342),阿克苏归察合台杜格拉特部首领管辖。至正七年(1347),杜格拉特部在阿克苏拥立秃黑鲁·帖木尔为汗,重建东察合台汗国,阿克苏受其管辖,至正二十三年(1363),杜格拉特部怯马鲁丁僭称“汗号”,本境受其统治。
太祖洪武八年(1375)至二十年(1387),察合台秃黑鲁·粘木尔汗幼子黑的儿火者为属下拥立为东察合台汗国大汗,阿克苏仍受其异密杜格拉特部分统治。朱祁钰景泰二年(1451),东察合台汗国也先不花二世(第二)汗嗣父歪思汗位后,以阿克苏为治所。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东察合台汗国东部汗满速儿在阿克苏称汗。同年,喀什噶尔的统治者阿巴扎乞儿率军3万攻占阿克苏,毁坏城堡。武宗正德八年(1513),赛德汗军队占领阿克苏。正德九年(1514)六月,赛德汗建立地方政权叶尔羌汗国,阿克苏为其统治。
圣祖康熙帝十七年(1678),准噶尔汗国部吞并南疆,阿克苏成为准噶尔部属地。高宗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政府任命阿克苏办事官员设立办事机构为。乾隆四十四年(1779),移乌什县领队大臣于阿克苏。乾隆四十七年(1782)又改派办事大臣治理阿克苏。穆宗同治六年(1867)四月,浩罕汗国(今苏联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阿古柏侵略军占领阿克苏,成立“哲德沙尔汗国”(意为七城国)反动殖民政权。德宗光绪三年(1877),清政府在讨平阿古柏侵略军和白彦虎叛军后,在阿克苏设善后总局。德宗光绪八年(1882)三月,经谭钟麟、刘锦棠奏准,于同年十一月以东四城(焉耆、库车市、阿克苏、乌什)地置阿克苏分巡兵备道(简称阿克苏道),以阿克苏置温宿直隶州。光绪九年(1883)完成置州工作,温宿直隶州受阿克苏道管辖。光绪二十八年(1902)升温宿直隶州为府,市境由温宿府直接管辖。
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4月,温宿本府(包括今阿克苏市、阿瓦提县)改为阿克苏县。17年(1928)阿克苏道改为阿克苏行政区,32年(1943),阿克苏区行政长公署改为阿克苏督察专员公署,阿克苏县受其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8年5月29日经国务院会议批准,阿克苏县与温宿县合并为阿克苏县,1962年10月又恢复温宿县,阿克苏县依旧。1978年阿克苏县受阿克苏市行政公署管辖。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克苏县,设立阿克苏市(县级市)。1984年5月7日召开阿克苏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完成撤县设市工作。阿克苏市仍隶属阿克苏市行政公署管辖。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阿克苏市位于东经79°43′26″~82°00′38″,北纬39°28′57″~41°30′10″,地处南疆中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上游。北靠温宿县;南邻阿瓦提县;西与乌什县、柯坪县两县相毗连东与新和县、沙雅县两县接壤;东南部伸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和田地区的洛浦县、第勒两县交界。市辖境南北最长213公里,东西最宽199公里,全市总面积1.3584万平方公里(不含兵团),已建城区总面积153.59平方公里,耕地169.1万亩。
气候
阿克苏市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无霜期205至219天,冬季相对温暖,夏季相对凉爽。春季干旱多大风,伴有浮尘沙暴天气,常易出现低温,影响棉花等喜温作物的生长,但冬季较暖,有利于作物越冬。全市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30~141千卡/平方厘米,高于同纬度的东北、华北地区。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多30~50千卡/平方厘米。一年四季均可利用太阳能。阿克苏由于阴雨日数在南疆相对较多,生理辐射是南疆的低值区,但高于北疆。阿克苏市区光合有效辐射平均在65千卡/平方厘米左右,南部(阿拉尔)在70千卡/平方厘米左右。
阿克苏全年日照时数2855~2967小时。以东南部阿拉尔最多,西南部沙井子次之,北部阿克苏较少。一年中夏季较多,秋、春次之,冬季较少。全市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在65~67%。最高值多出现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平均在70%以上,主要因为秋季大气透明度好,晴天多,风沙天气少。春季日照百分率较低。市年平均气温为9.9~11.5°C,年际变化不大,最暖的年份10.8~12.2C,最冷的年份9.1~10.8°C,冷暖年相差仅1.5°C左右。阿克苏市因属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云雨较少,气温日变化显著,一日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气温的日较差较大,平均日较差13~15°C。全市平均日较差以阿拉尔最大,为15.3°C,沙井子较小,13.4°C。1年中平均日较差以秋季最大,冬季最小,最大日较差26~27°C,多出现在春、秋季,故有“早穿皮袄午穿纱”之说。
阿克苏市霜冻平均初日:轻霜10月15~21日,北部略早,重霜10月23~29日。轻、重霜间隔8天左右。霜冻终止时间:轻霜4月8~11日,重霜3月26~31日。本市霜冻最早出现在9月26日,终霜最晚5月23日结束。本市无霜冻期(指日最低气温>0°C的持续日数)比较长,平均205~219天,其中西南部沙井子最长。市境个别年份无霜冻期最长可达227~235天,最短177~204天。
阿克苏市年降雨量平均44.6~60.8毫米,年际变化很大,多雨两年和少雨年相差7倍以上,西南部可达18倍,沙井子1972年年降雨量114.3毫米,1985年仅有6.2米。阿克苏市的降雨量的年变化十分明显,四季降雨量差异悬殊,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0~90%,而以夏季(6~8月)最多,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0%左右。一年中11月降雨最少,平均仅有1毫米。阿克苏市降雨日数的分布和降雨量趋于一致,在降雨季节,降雨日数多。>0.1毫米降雨日,年平均22~34天,最多年32~55天,最少年13~22天。阿克苏市虽然降雨量稀少,但有时一次大降雨,时间短,强度度大,危害严重。1974年6月22~25日出现一次暴雨,过程总雨量77.6毫米,24小时降雨量48.6毫米。沙井子一日最大降雨量38.8毫米,1981年7月3日傍晚20分钟降雨量30.8毫米。东南部阿拉尔1日最大降雨量31.8毫米。
地质
地质构造
阿克苏市的大地构造整个处在库车市山前拗陷区与塔东台拗及其过渡区。其北部为塔里木盆地地台、库车山前拗陷,乌什县—新和褶皱束,为中生代地层发育不全的新生代相对隆起区;西部为柯坪县断隆,阿克苏拱褶皱断束前寒武纪地层出露区;市境南部和东南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为巴楚台隆塔东台拗,充填中生代沉积的新生代强烈下沉区,以及中生代地层发育不全,局部分布的新生代相对拗陷区。阿克苏市地处沙并子断裂、琼木兹杜克深断裂与却勒塔格深断裂的交汇处。
在地史发展过程中,阿克苏曾经历过多期构造变动和海陆变迁。
塔里木运动
形成塔里木地台结晶基底的塔里木运动,发生在晚元古代晚期,使元古界地层发生区域变质,并形成紧闭的揉皱和发生断裂位移,还伴有基性岩脉侵入活动。塔里木运动使本区褶皱,上升成陆,地形差异较大。经过长期剥蚀作用,地形渐趋平缓。至晚震旦纪末期,西部地壳相对平衡,并平稳下降,浅海广阔,沉积一套厚度不大,但岩性却相对稳定的镁质碳酸盐岩。
桐湾运动
使阿克苏穹形隆起和木扎尔特河隆起等两单元所在地段升幅较大,并使这两个构造初具雏型。
加里东运动
桐湾运动之后,塔里木地台经历着长达1亿多年平静发展过程。加里东运动中期使塔里木地台区,在早奥陶世期间一直延续由晚寒武世以来的那种稳定的浅海环境,从而连续沉积着碳酸盐建造。中奥陶世,地壳缓慢上升,在退却中的浅海环境下陆续发育碳酸盐,含石炭泥质和泥灰质沉积;晚奥陶世,地台大部部分地域上升成陆,但地形平缓,只在局部残留水域中沉积百余米厚发育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假整合于奥陶系之上,至中、晚志留世,地台区全面上升成陆。
华力西运动
早期华力西运动使地台区长时期上升,直至晚不石炭世才复又下降,中期运动不强烈,显示深断裂活动的存在。晚期运动在塔里木盆地地台北缘表现强烈。褶皱变动明显,形成一系列平缓的向斜和紧闭的背斜褶皱,并伴有断裂活动。华力西运动使地台上升成陆,并由此基本上结束本区海的历史。
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善马拉雅运动
塔里木地台在印支、燕山期表现为上升,喜马拉雅山脉期则表现下降运动。其西北部的柯坪断隆区,从三叠纪开始一直处在较强烈上升状态。更新世以后的新地壳运动表现为较强烈的断裂活动。这些活动性的断裂主要分布在天山山前一线和柯坪县断隆的南北两侧及山间盆地的边缘地带,它是本区地震发生的主要根源。
地层
在沙井子至市境以东一线,从南天山褶皱带边缘至塔里木河南岸,整个区域内中、新生界发育完整,古生界以下仅在北部出露,乌喀公路阿克苏段以南全被第四系覆盖,为风积、洪积、冲积沙子,盐渍化砂质黏土,漂砾淤泥层。在多浪河下游,和田河与和田河旧河床注人塔里木河前一带地段为洪积、冲积砂质粘土、漂砾层。二叠系仅见有上统出露于本区北部,。主要是河流沼泽相沉积。三叠系中、下统主要是干旱气候下的河流相粗碎屑沉积夹沼泽相泥岩;中统和上统是河流相和沼泽相的交互沉积。
地形地貌
阿克苏市境以冲积平原和沙漠为主,两者占市境总面积的95.4%,西北部的阴干山区面积仅占4.6%。
市境地貌基本形态可分为3个类型:
西北部阴干山区,属于燥地貌。西南东北走向,西高东低,面积8.44×10平方米,海拔1200~1410米。山岭由古生代的石灰岩、砂岩和泥板岩等组成主要基础,其上覆有中生代和第三纪砂岩、砂砾岩。山地非常干燥,坡面岩石裸露,稀疏地生长一些荒漠类型的植被。
中部冲积平原区,属流水地貌,面积9.15×10平方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纵坡1/1000~1/4000,海拔940~1200米,平均海拔1103.8米,最低处在塔里木河床,海拔940米。由于河道变迁,老河床纵横,形成岗注起伏不平的地形。可分为:河漫滩,包括河心沙滩。阿克苏新黄河河漫滩,宽0.5~1.5公里,其两侧分布有二级阶地。一级阶地通常高出河床1.5米左右,二级阶地高出河床5米左右。广阔的河间高地,是主要的农田分布区。
东南部沙漠区,属风成地貌。它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部的一部分,面积8380平方公里,海拔960~1097米,平均海拔980米,地势由南向北高度渐减,地面纵坡1/8000~1/20000。整个地面为沙漠覆盖,地貌的显著特点是沙丘高大,形态复杂,沙丘一般高100~200米,本区沙漠形态,不仅有中国其他沙漠中各种形态的流动沙丘,而且还有其他沙漠所没有的各种特殊形态的沙丘,有巨大的复合型:沙丘链、复合型沙垄、金字塔状沙丘、沙岗、高大的穹状沙丘、鱼鳞状沙丘群等。
水文水利
阿克苏市境内有阿克苏河、多浪河等6条河流,还有众多湖泊湿地。
河流
阿克苏河清代称浑巴什河,上游有2条支流,北支由温宿县人境,称库玛力克河(亦称瑚玛喇克河、昆马力克河)。发源于苏联萨雷贾兹,全长240公里,中国境内110公里,流域面积2.8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5.4亿立方米(协合里站),上游冰川、雪山广阔,降水量较多,水源丰富,河床坡度大,渗漏轻,水资源丰富。西支由乌什县入境,称托什干河,发源于苏联察提尔湖,全长400公里,中国境内长287公里,流经阿合奇县、乌什2县,流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中游(沙里桂兰克站)25.56亿立方米,下游(阿合雅站)16.7亿立方米。库玛力克河与托什干河在阿克苏西大桥西北15公里处汇流后称阿克苏河,南流13公里,至艾里西谷口又分为东西两支,由东转南的一支称新大河,为汛期泄洪人塔里木河的主要河道,流经市境113公里。根据阿克苏水文站1957~1982年统计,流量为103立方米/秒(平水年份),年径流量为32.09亿立方米。由西转南的一支称老大河,流经市境104公里,是老大河灌区自上而下灌溉引水的总河道。流量为78.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8.26亿立方米。
阿克苏河每年6~8月下旬为洪水期,水宽70~1000米,水深1~4米,流速1.3~4米/秒.平水期水宽50~120米,水深0.4~2米,流速0.4~2米/和秒,11月下旬结冻,3月上旬解冻。西大桥水文站测量,阿克苏老黄河含沙量1958年为3.03公斤/立方米,60年代2.29公斤/立方米,80年代1.77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2.3公斤/立方米,阿克苏新大河60年代含沙量3.07公斤/立方米,80年代4.87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3.79公斤/立方米。
阿克苏河在夹河子附近最终注入塔里木河,是塔里木河补水最多和全年供给水源的河流。
多浪河为人工开挖,导源于库玛力克河。上游集沿河众多泉水,故常勾不冻。因渠水冲刷,渠道越来越宽,形成小河。每年3月上旬~11月下旬,在温宿县,县艾地卡其地方从库玛力克河引水,入境后,由北向南穿过市区,流经3乡1场,有支渠33条,最终注入多浪水库。北自温宿县境起,南至多浪水库,灌区南北长78公里,西界新大河东西宽2~10公里,据1955~1982年资料统计,平水年份年径流量7.85亿立方米,其中泉水3.643亿立方米,占年总径流量的46.4%,水情稳定,是市境多浪河清区的总灌渠。
塔里木河是流经本市最大的河流,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简称“塔河”。晋朝时称北河,南北朝刘义隆时称计戍水、计式水,唐朝称赤河,宋、辽、金时期称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在阿克苏市东南150公里处的农一师十六团夹河子自然镇附近的肖夹克地方,由阿克苏河、和田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汇流而成,全长21794公里,流域总面积19.8万平方公里。流经市境长164公里,年径流量45.58亿立方米最枯流量0.42立方米/秒(1959年6月1日,阿拉尔站),最大洪峰流量1750立方米/秒(1974年8月9日)。河道常有南北摆动。每年7~9月为洪水期,冬季为枯水期。洪力期可灌溉两岸胡杨林、荒漠草地,平时起排水作用。
每年7~9月洪水期,流速0.7~2.3米/秒,水深1~7.5米,水宽40~600米;平水期流速0.3~1米/秒,水深1~3.4米,水宽20~100米,11月下旬结冰,3月上旬解冻,冰厚0.3~0.55米。阿拉尔水文站测量记载,60年代含沙量4.59公斤/立方米,80年代5.12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4.89公斤/立方米。
湖泊水泉
湖泊
艾西曼湖,位于阿克苏市与阿瓦提县之间,市境管辖部分由阿音柯湖、沙依艾日克湖、黄宫湖(黄工湖)以及农一师一团、二团的海子组成,水面相接,连成一片。市境所属湖泊水面积4.12万亩,湖岸不规则,湖中有许多小岛及芦苇荡,四季水位变化不大,水草丰盛,栖息着多种水禽,属富营型微碱水质,适于发展水产业。
除艾西曼湖外,在哈拉塔乡有阿合达西湖,浑巴什乡有唐木托乎拉克湖,湖水面积均较小,共约800亩。
水泉
阿克苏市境除多浪河泉水外,尚有山泉4处。
地下水
阿克苏市地处温宿山前盆地潜水溢出地带,市境水文地质为具有冲积扇特性的冲积平原,地下水基本属于孔隙水类型。
土壤
阿克苏市土壤有棕漠土、灌淤土、潮土、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明杨林土、盐土和风砂土等,计9个土类,11个亚类,33个土种。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底,阿克苏地区已发现各类矿产83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34种(战略性矿产16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17种。探明原油储量31.21亿吨,天然气储量2.2万亿立方米,煤炭(600米以上)储量53.66亿吨。锰矿石储量41.89万吨,铜矿石储量21.89万吨,磷矿石储量1301.62万吨,铝矾土储量157.24万吨,石盐储量4.25亿吨,红柱石储量3736.26万吨。
水资源
截至2022年末,阿克苏地表水资源总量133.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49.95亿立方米,地下水开发潜力24.36亿立方米。全年实际用水总量86.03亿立方米。按水源分,地表水70.92亿立方米,地下水14.61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中水回用)0.5亿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阿克苏市境野生动物,哺乳纲有7目,18科,3亚科,66种;鸟纲有119目,42科,4亚科,约200种,随着人口增加,大面积垦荒造田,栖息地减少,野生动物有逐渐减少趋势。主要兽类有马鹿、兔狲、鹅喉羚(黄羊)、赤狐。其他兽类有野猪、狼、草兔、塔兔、河狸、大耳猥、编蝠、扫雪、伶鼬、香鼬、草原斑猫、大耳鼠兔、帕氏鼠兔,拉达克鼠兔、黄鼠、沙黄鼠、早獭、跳鼠科、象鼠、地鼠。主要禽类有黄毛喜鹊、柳莺属、松鼠鸡、鹰、环颈雉(野鸡)。中日候鸟保护协定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赤麻鸭、绿头鸭、潜鸭、黄鸭、角百灵。其他鸟纲有长耳鸮(猫头鹰)、啄木鸟科、金黄鹂、山斑鸠、鹭鸶、小普通海鸥、斑头雁、鹤、秧鸡、珠颈斑鸠、家燕、黑雨燕、漠百灵、云雀、掠鸟、乌鸦、地鸦、稻田苇莺、树麻雀、象麻雀、艺雀、漠雀。当地经济鱼类有塔里木裂腹鱼(夹嘴)、扁吻鱼(大头鱼)两种中,小杂鱼只有条鳅1种。引进鱼类有青、草、鲢、编(四大家鱼)和鲤、鲫、编、编、鲂、铂等养殖鱼类由外地移殖带人的小型杂鱼有麦穗鱼、青鳞、棒花等鱼。两栖与爬行纲有蟾蜍、牛蛙、蜥蜴、林蛙、荒漠沙蜥。虫类有蜜蜂属、直翅亚目、士蜂、矮蛄、蜘蛛、水蛭、螳螂、鼠妇、蚂蚁、凤蝶总科、蜻蜓、萤火虫、蝎、虻、蠓。
植物
阿克苏市境的野生植物,经调查采集整理的标本共有51科、232属、497种。木本主要有胡杨、灰叶胡杨、白榆、沙枣、沙棘、桂柳(毛柽柳、多枝柏圣柳、垂枝柽柳)、野刺玫、大叶白麻等。草本主要有芦苇、蒲草、蓼草、芨芨草、碱蓬、碱茅、裸果木、重瓣铁线莲、浮莲、草木樨、黄花苜蓿(扁蓿豆)、帚状委棱草、芝麻菜、独行菜、海乳草、点地梅、报春、荒漠茜草、北方拉拉藤、羊角芹、草原糙苏、浦散亚菊、紫缨乳菊、高、银穗草、新疆早熟禾、鹅观草、牛毛毡、苔草、野韭菜、多叶葱、马莲。药材主要有甘草、党参、大芸、麻黄、阿魏属、当归、疏叶当归、赤芍药、板兰根、黄芪、大黄、列当、罗布麻、龙胆、苍耳、紫草、乌头属、锁阳、川贝母、车前、枸杞、青兰、蓟、蒲公英、兔丝子、红花。
自然灾害
阿克苏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风灾,洪灾,雹灾,霜冻灾害等。春旱是阿克苏重要灾害之一,其危害程度仅次于碱害。由于该地区自然降水对农业生产作用很小,河水年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平衡,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59.8%,春季仅占9.9%,而春季又正值春播和冬小麦拨节、抽穗灌浆期,需水量大,河流满足不了春耕生产的需要,从而造成春旱。春旱年年都有发生,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阿克苏洪水灾害次数不多,但危害大,大多是暴雨形成洪灾。夏季山区多雨,气温偏高,冰川积雪融水增加,往往汇流成洪,冲垮渠系、桥梁、道路,冲毁房屋、水磨、田禾,淹死牲畜,危及群众生命。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6月,阿克苏市辖3乡3镇、5个街道和6个片区管委会,共有112个行政村和59个社区。市人民政府驻阿克苏市北京东路67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17年末,阿克苏市常住人口52.89万人(不含暂住人口,含兵团),其中,非农业人口33.17万人,农业人口19.72万人。男性人口26.48万人,女性人口26.41万人,性别比为100.23:100。全年人口出生率18.98‰,死亡率14.02‰,人口自然增长率4.96‰,下降8.85个千分点。
截至2022年5月27日,阿克苏市全市总人口70.5万人。
民族
阿克苏市是新疆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由维吾尔、汉、回、哈萨克族等30多个民族成分构成。汉族占总人口的一半,维吾尔族、回族次之,其他少数民族数量极少。
语言
阿克苏市市的人口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因此,维吾尔语和汉语使用人口较多,使用范围较广,是阿克苏市的两大强势语言。这一地区的语言接触最突出地表现为汉语和维吾尔族语的接触。多民族杂居状况的存在导致了多种语言在本区共存的状况。另外,移居此处的汉族人分别来自汉语的各大地域方言区以及各大地域方言区下属的各小地方方言区,仅以北方方言区为例就有来自于山东方言、河南方言、东北方言、甘肃方言等所有小方言区的人。因此,阿克苏市又有了多方言共存的状况。
宗教信仰
阿克苏市宗教历史悠久。古代,这里的居民曾接受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和佛教等。佛教曾在这里的居民中有过近千年的兴衰史。维吾尔、回等民族信奉的伊斯兰教,自公元14世纪公开传入本境,已有七八百年历史。市境内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家庭、婚姻、风俗习惯都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区特点,但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及习俗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摩尼教
摩尼教约在公元7世纪末传入阿克苏一带居民中,五代十国、宋时最为昌盛。
景教
景教约于6至7世纪传入,最盛时期为唐、宋、元三代。清代后期,景教衰落。
袄教
袄教约于公元6世纪后传人本境,明代后即行衰落。
佛教
佛教传人阿克苏市约在秦汉之际,至唐朝,佛教势力更加昌盛。《大唐西域记》载,跋禄迦大都城建有数十所伽兰,僧徒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公元14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传人,本境居民皈依伊斯兰教后,佛教便衰落下去。
清代,随着汉族人口增多,县城内外建有城隍庙、观音阁、关帝庙、北顶娘娘庙等建筑。民国29年(1930)以后,盛世才与马虎山在阿克苏等地开战,佛教寺庙等多毁于战火。
基督教
20世纪初传入阿克苏市境内。50年代基督教西北灵工团自哈密市迁居阿克苏镇布教,并成立阿克苏基督教会。阿克苏市基督教会以传播福音、荣神益人和为国家和平析祷为宗旨,宗教活动有主日聚会、圣诞节祈祷等。阿克苏市境内有基督教会教堂3座,基督教神职人员5人,基督教教徒5000余人。除阿克苏市和库车市外,其他县境内的基督教教徒聚集在教主家做礼拜。
伊斯兰教
10世纪中叶,伊斯兰教由中亚传入叶尔羌汗国、叶尔羌汗国、和田县等地。14世纪中期东察合台汗国汗国秀黑鲁·粘木儿汗皈依伊斯兰教,并向东部强力推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传入阿克苏市后,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变化较大,各种中教规开始渗入当地居民生活,包括婚姻、丧葬、饮食等。全地区有大小清真寺3416座,其中回族15座、柯尔克克孜族10座,主玛清真寺1188所。
经济
综述
阿克苏市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生产基地,红枣、核桃、苹果等特色果品在中国享有盛誉,是“中国棉都”“长绒棉之乡”“ 瓜果之乡”。2023年阿克苏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349.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6.80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8.22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4.17亿元,增长4.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4:28.1:58.5。三次产业对阿克苏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为15.4%、24.5%、60.1%。
第一产业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2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种植业产值80.97亿元,增长3.9%;林业产值0.25亿元,下降11.3%;畜牧业产值25.84亿元,增长16.7%;渔业产值0.12亿元,增长43.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0亿元,增长8.0%。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粮食(含薯类)产量24.12万吨,增长55.31%;棉花产量13.88万吨,增长2.3%;蔬菜(含菜用瓜)产量19.71万吨,增长4.4%;瓜类产量3.31万吨,下降0.2%。
2023年,阿克苏市林果业总种植面积87.34万亩,同比下降5.5%,其中,红枣种植面积16.98万亩,增长0.19%;苹果种植面积26.74万亩,下降12.6%;核桃种植面积38.58万亩,增长4.0%。
2023年,阿克苏市果品类产量82.3万吨,同比下降4.6%。其中:红枣产量7.5万吨,下降18.4%;苹果产量50万吨,下降4.5%;核桃产量6.4万吨,下降13.5%。
2023年,阿克苏市畜牧业生产稳步推进。年末牲畜存栏头数84.99万头(只),同比下降7.1%。全年牲畜出栏头数88.27万头(只),增长18.9%。
2023年末,阿克苏市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2.86万千瓦,增长8.5%;大中小型拖拉机12654台,增长7.8%。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增长2.1%。
第二产业
2023年末,阿克苏市拥有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家(国家级1家,自治区级24家,地区级14家)。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60.52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采矿业实现增加值4.17亿元,增长12.1%;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6.00亿元,增长9.2%;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0.35亿元,增长11.5%。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家,实现增加值48.97亿元,同比增长5.9%。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纺织业实现增加值13.10亿元,增长7.3%;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3.53亿元,增长18.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8.07亿元,增长14.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7.59亿元,增长11.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增加值1.93亿元,增长8.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32亿元,下降32.6%。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中,水泥产量221.17万吨,增长3.9%;纱产量33.06万吨,增长15.2%;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14.13万吨,增长98.0%;商品混凝土产量129.48万立方米,下降1.6%;人造板38.19万立方米,增长38.6%;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销售率97.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30亿元,同比增长23.0%。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实现盈利5.072亿元,增长30.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盈利1.22亿元,增长11.9%。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盈利0.08亿元,增长700%;制造业实现盈利5.71亿元,下降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盈利0.51亿元,增长145.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1.88元,增长0.49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30%,增长0.28个百分点。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7.70亿元,同比下降1.3%。具有地方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1.32亿元,增长8.4%;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487.25万平方米,下降1.6%。其中,新开工面积155.67万平方米,下降12.2%。
第三产业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有75家,实现营业收入58.12亿元,同比下降4.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24家,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增长2.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8家,实现营业收入33.68亿元,下降0.9%;房地产业10家,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增长20.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21家,实现营业收入12.14亿元,下降9.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8家,实现营业收入1.60亿元,下降35.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家,实现营业收入0.62亿元,下降52.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家,实现营业收入0.24亿元,增长23.8%;教育企业1家,实现营业收入0.27亿元,增长77.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家,实现营业收入0.22亿元,增长1.5%。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阿克苏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972.15万件,同比增长45.06%。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3.34亿元,增长69.61%。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0.25亿元,增长3.0%。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5.0%。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0.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7.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2%。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为2.8:25.7:71.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2.07亿元,下降5.4%。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70亿元,同比增长13.4%。2023年末有限额以上商贸单位335家(含限额以上个体经营户),限额以上批发单位175家,限额以上零售单位76家,限额以上住宿单位19家,限额以上餐饮单位65家。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93亿美元,同比增长37.99%。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52.39亿元,增长19.93%。工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9.39亿元。当年新签合同数111个,签订合同额429.3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实际执行合同数194个,其中:新建项目80个,到位资金57.49亿元;续建项目114个,到位资金194.90亿元。
经济功能区
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
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5年,2009年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千米,东至老胜利渠,西至石干山,南至红苇地民族生态墓,北至阿克苏河,现已形成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经济发展与社会事务齐抓共管的新发展格局。目前,道路、给水、排水、电力、天然气、供热及通讯等达到“七通一平”水平。已建成市政道路125千米,铁路专用线2条,22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两座、35千伏变电站一座,开发区绿化面积453.33公顷,种植防风林100.05公顷。阿克苏市经济技术开发区72个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3.58亿元,其中新转化项目32个,实现投资14.84亿元,拉动增长42个百分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8.51亿元。2022年获批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年6月12日,国务院发布批复,同意阿克苏阿拉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阿克苏阿拉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
阿克苏商贸物流产业园
阿克苏商贸物流产业园是一个集商贸物流、综合物流服务、农产品物流服务、区域性空港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物流园区。于2018年7月,经阿克苏地委、行署批准正式成立。园区总规划面积54.76平方千米,近期建设面积20平方千米,已建成10平方千米,现已落户娃哈哈、统一、康师傅控股等67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解决就业岗位6000个,带动周边相关产业新增产值约100亿元
园区注重规划与经济的相结合,以既有的商贸物流资源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为基础,发挥综合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高端电子装备、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仓储、冷链、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商贸物流体系。园区物流配送、快递行业已辐射阿克苏市西五县,特别疆外蔬菜、副食及部分生活大宗商品的运送,目前已辐射至和田县、叶尔羌汗国等地区,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货物集散中心。园区大力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依托阿克苏市新疆红枣、苹果、核桃基地,积极打造“三大果品”产业龙头企业,树立品牌,重点扶持新疆果业农产品交易中心、天山神木果业、新疆红旗坡云农贸物流园等龙头企业,全力提升产业规模。引进投资50亿、占地5000亩的海元物流商城项目,充分利用物流、商业、金融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带动阿克苏市地区特色农产品、制造、商贸等产业集聚发展。2020年4月,阿克苏商贸物流产业园被命名为“自治区示范物流园区”。
交通
综述
阿克苏地处新疆南北交通要冲,是南疆重镇和交通枢纽。乌鲁木齐—红其拉甫公路贯穿全境,217线独库公路连接南北,形成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纵横交错的快捷交通网络。
公路
G219线阿克苏(温宿)至乌什县至阿合奇县段公路项目是自治区重点交通项目之一,是横跨阿克苏境内的重要干线公路,公路总长163.14千米,起点位于阿克苏市北外环岔口东侧,自东向西贯穿乌什县全境,终点位于阿合奇县佳郎奇新区东侧。该公路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每小时100公里,新建分离式路基宽13米,建成后整体路宽达到26米。
截至2022年末,阿克苏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7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47千米,一级公路里程1218千米,二级公路里程3066千米,三级公路里程6048千米,四级公路里程7996千米。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里程2765千米,省道里程3075千米,县道里程4665千米,乡道里程5954千米。
铁路
南疆铁路西延工程已铺轨至喀什站,阿克苏—乌鲁木齐市段已开始客、货运输。从乌鲁木齐、喀什、兰州市等地乘火车前往阿克苏均十分方便。
航空
阿克苏机场
首建于1942年的阿克苏红旗坡机场(原阿克苏机场),是中国民航最早建设为数不多的机场之一。长期以来,受地域、经济、运力、航线、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发展一直缓慢。2003年,该机场只有一条往返乌鲁木齐市的航线,全年保障运输起降只有1293架次,旅客吞吐量29221人次,货邮吞吐量173吨。2010年T1航站楼启用后,阿克苏市红旗坡机场出现转机,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阿克苏市红旗坡机场迎来了“大型运输机”时代,机型由原ATR-72和EMB145升级为ERJ195、波音737-800、空中客车A320,运输业务量大幅增长。于是,阿克苏机场改扩建工程被纳入“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
2020年11月26日,阿克苏机场T2航站楼正式投用,并更名为阿克苏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用后,可满足旅客吞吐量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万吨、飞行起降2.9万架次的需求,综合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阿克苏市机场共有10家航空公司入驻,开通航线24条,通航青岛市、杭州市、郑州市、小行星2045、乌鲁木齐县、和田、塔城地区等26个城市。其中,仅阿克苏市—乌鲁木齐航线,每周高达70班次。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阿克苏市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新疆理工学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全年招生8727人,增长19.4%;在校生25920人,增长17.0%;毕业生4668人,增长31.7%。成人高等院校2所(阿克苏教育学院、阿克苏开放大学),全年招生1909人,下降22.2%;在校生10928人,增长2.5%;毕业生2186人,增长9.6%。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所,全年招生8877人,增长3.4%;在校生25684人,下降3.1%;毕业生9485人,增长10.7%。普通中学133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全年招生103人,在校生503人,增长3.9%;毕业生85人,增长347.4%。
2023年全市高中4所,全年招生4302人,在校生12020人,毕业生3533人;初中24所,招生12337人,在校生35240人,毕业生10979人;小学59所,招生11390人,在校生88656人,毕业生11927人;学前教育187所(包含民办),招生6419人,在园幼儿20068人,毕业幼儿11261人。全市取得办学资格的其他各类培训学校6所(校外科技类培训学校),招生223人。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99.9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2%;高中阶段升学率99.45%。
新疆理工学院
新疆理工学院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始建于2002年的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1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南迁至阿克苏办学。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新疆理工学院。学校占地面积2800余亩,一次规划、多期建设,已建成校舍面积41.7万多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0.9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9亿元。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能源化工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基础部等9个二级院(部)。拥有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37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市场营销等5个专业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隶属阿克苏市行署管理的全日制普通综合高等职业院校,始终秉持“厚德爱土、重技笃行”的校训,恪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以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理念,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20年10月成功申报并成为南疆唯一一所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2022年,学院“东西部对口交流”暑期社会实践团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传承柯柯牙精神、铸稳疆兴疆与人工程》《柯柯牙精神研究》两项课题分别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育人精品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柯柯牙精神”研习品牌喜获新疆第二届社会科学普及奖“十佳作品奖”,并成为阿克苏市唯一一家入围“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的高等院校。
阿克苏教育学院
新疆阿克苏教育学院(地区师范学校)坐落于阿克苏,为隶属地区教育局主管的地直全额事业单位,创建于1985年,是阿克苏市唯一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融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为一体的成人高等院校和中等师范学校,是国家教委命名的新疆4所教育学院之一,是新疆9所自治区重点师范学校之一。
阿克苏开放大学
阿克苏开放大学(原阿克苏广播电视大学),位于阿克苏市复兴大道121号,1982年成立,2019年挂牌“国家开放大学(新疆)阿克苏学院”,2021年正式更名为“阿克苏开放大学”。“阿克苏开放大学”为阿克苏市行署直属事业单位,受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接受新疆开放大学的业务指导和管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教育”为特征、面向地区开展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主要承担服务本区域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本区域开放教育体系建设,开展专科、本科开放学历教育及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社会培训等非学历教育,探索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职责。
医疗事业
阿克苏全市共有各类医疗机构427个(含私营、个体),其中:市级医院1个、乡级卫生院7个(含城市卫生院1个),疾控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所)1个,妇幼保健院1个,村卫生室1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0个(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2个)。执业医师1013人,乡村医生164人。注册护士1588人。全市有病床数2136张,其中: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377张。
文化事业
全市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7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电影院6座。2023年末图书总藏量29.29万册,其中市级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10.66万册,乡镇街道图书藏量18.64万册;送戏下基层演出106场次,各级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250余场;各类形式放映电影场次23738次,其中,免费公益放映场次1464次。电视台1座,乡级广播站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5%。广播电视农村直播卫星用户71340户,广播电视安全播出6570小时,“村村通”工程19678套。
阿克苏地区文博院
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坐落于多浪河畔。整馆共四层,由阿克苏历史文化厅、新疆古代货币厅、阿克苏自然地理厅、红船启航逐梦前行—中国共产党党史展四个常设展厅以及两个临时展厅、数字化展厅、龟兹洞窟复原展示厅、学术报告厅、青少年活动区等组成,是集历史、艺术、民俗、自然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有馆藏文物10408件(套),珍贵文物93件(套),以本地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为主,时代起自先秦时期,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直至清代、民国时期。
科技事业
2022年,阿克苏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2.84亿元,比2021年增长214.4%。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家,增长190.0%。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阿克苏阿拉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阿克苏市、沙雅县、阿瓦提县、柯坪县获批建设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在全疆地(州)中率先实现建设自治区农业科技园区县(市)全覆盖。组织申报国家、自治区级科技项目155项,共争取项目资金5487.6万元。年内投入科技项目资金350万元,立项实施科技兴阿项目53个。首次实施“揭榜挂帅”制项目1个。全地区获得专利授权1571件,增长4.6%;有效发明专利395件,增长37.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8件。
体育事业
阿克苏市拥有体育馆1座,举办市级以上运动会13场次,参加市级以上运动会人员数4892人次。乡镇街道举办社区运动会600余场次。
社会保障
2023年末,阿克苏市全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42.02万人次,征缴基金15.55亿元。
2023年,阿克苏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5.4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参保人数9.2万人,机关养老参保人数1.7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参保人数14.52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4.83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0.12亿元,机关养老保险4.0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470.32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53万人,征缴基金4213.93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97万人,工伤保险征缴基金3057.6万元。职业年金参保人数1.74万人,职业年金征缴基金9493.68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1万人,增长0.95%。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9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40.20万人。征缴基金6.49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79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7亿元。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62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发放养老金9.99亿元(含企业职工养老5.25亿元,机关养老4.17亿元,城乡居民养老0.57亿元),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支付失业、工伤保险待遇分别为2603.72万元和3675.56万元。支付医疗保险费用5.37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3.22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出2.15亿元。
2023年,阿克苏市全年发放城乡低保资金7345.86万元。其中,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3202.75万元;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4143.11万元。全年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4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3个,儿童福利机构1个。社会服务床位1082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614张,儿童服务床位468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17个,社区服务站171个。
环保
2023年,阿克苏市建城区总面积153.59平方公里。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长度530.01公里、面积1355.1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9.71平方米。建城区绿化覆盖率44.45%,建城区绿地率42.13%;新增城镇绿地1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3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面积187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用气普及率99.96%。建城区用水普及率99.9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0%。
人文
文物古迹
古城堡
图地旦古城遗址
古城堡位于阿音柯乡图地旦村,建造年代无考。古城为黄灰土所筑。城周长162米,墙高3米,宽2米。东城墙根残留3个洞穴,各穴高1.3米,宽1米。附近可见残破陶片,有居住痕迹。遗址之北2公里处有数个大土墩,其西偏北约4~5公里处的土墩最高,约30米,周长约84米,黄灰土筑成。遗址后可见宅院痕迹,曾有丝绸残片出土。
黄宫古城遗址
位于阿音柯乡黄宫村,年代无考,城周长426米,墙高约3米。城中房屋尚存。遗址因当地农民掘土肥田,已被破坏。
喀拉玛克沁古城
喀拉玛克沁,汉译为"蒙古城"。位于阿音柯乡政府南偏西约4公里,东经80°08'0",北纬40°55'.16";海拔1063米,民国17年(1928),黄文弼曾来此进行调查,著有《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古城面积13200平方米,城四周地势开阔,东部地势较低,城址土质呈灰白色,含盐碱,地表长有骆驼刺、琵琶柴、野麻等植物,城西120米处有一南北向古道遗址。南面50米处有几户农舍,西域墙外有宽约10米壕沟,沟中已积水,城内已辟为农田。古城的平面略呈方形,城墙基宽约10~14米,顶宽2.5~5米,列高约3米。城门座向朝南,宽约3米,城周长约500米,为胶泥土堆筑。北墙已被推平,上建有农舍。西墙南北两端均有马面,其中南端马面宽4米,向外伸出3米,高2.5米。北端马面宽7米,向外伸出12米。东墙中段已被近人挖开宽约7米的缺口。城内原有文化堆积已被新辟农田所毁。西城墙北端的暴露层中见有红色的烧土,厚约15~30厘厘米,南墙偏东段表层有厚约15厘米的红色烧土,城周仅见有泥质红陶片。据黄文弼考证,该古城即是元代的"浑巴升"城,元史称"浑八升城临浑水"。浑水即阿克苏河。
图鲁克旦木古堡
位于阿音柯乡东北约20公里之干渠旁侧。民国17年(1928),黄文弼曾来此堡考察。古堡周长约81米。今残存墙基,四周散见工陶残片。年代无考。
阿克苏旧城残墙遗址
阿克苏旧城系光绪九年(1883)阿克苏道员罗长枯禀请核准修建。旧城周长2877米,上筑难堞752个。东西南北开"朝阳”“挹爽”“迎薰”“承恩"4门。1954~1971年陆续拆毁。旧城残墙位于市人民政府北线勺500米处,东经80°15',北纬41°10'。残墙长18米,底宽约12米,顶宽6米,残高5~7米,面积216平方米。夯筑,夯层间距60厘米。
烽燧
古遗址位于阿克苏市东南卡坡上,东经80°11'10",北纬41°10'30"。东距阿塔公路约300米,北400米为地区农机学校,南350米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工程团汽修厂。遗址处地势略高,洪积台地,黄色土质。烽燧呈梯状,平面为长方形,边长为3.7米×3.7米,高4.5米。系用长36~38厘米、宽27厘米、厚8厘米黄土坏筑成。顶部有砌筑的短墙,高约1.2~1.5米,四面有宽约60厘米的开口、与吐鲁番市交河古城西区的一座佛塔建筑相似。烽燧底部有宽约1米、高1.3米、南北向雨道,顶部呈三角形。现场不见任何遗物。
古建筑
麦吾拉乃穆清真寺
位于阿音柯乡阔纳巴扎。元末清初维吾尔族人买吾拉·加拉里丁所建,距今约600余年,是阿克苏市和阿克苏地区西4县(乌什县、柯坪县、阿瓦提县、温宿县)伊斯兰教穆斯林宗教活动中心之一。麦吾拉乃穆清真寺主要建筑有中国清真寺、讲经堂和陵墓。世界十大清真寺由礼拜殿(冬、夏经堂)、大门、叫经楼及阿旬居室等组成。寺门呈拱形,两侧为叫经相。塔身以拼砖图案砌筑,图案呈几何立体形,可与浮雕、花饰媲美。原寺毁于"文化大革命"中。新寺重建于1982年。
墓地
哈吉·喀热巴提墓
位于城区之南5~6公里处的依干其镇乔格塔勒村。哈吉·喀热巴提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生活在乔格塔勒村。维吾尔族诗人、文学家。
买吾拉乃穆墓
位于阿音柯乡阔纳巴扎,买吾拉乃穆全名为买吾拉·那加拉丁·克提克,伊斯兰教传教士。生年不详,卒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率信徒17人在阿音柯一带传播伊斯兰教。逝世后葬于阿音柯。买吾拉乃穆墓占地约30亩。
谢伊赫·加马鲁丁麻扎
修建于明元时期,方位在阿音柯乡政府东500米,东经80°08'01"、北纬40°、海拔高度1065米,面积50x40平方米南150米有乡村公路,周围较僻静,50米之外有民宅,麻扎内外胡杨等杂树参天。麻扎形制系伊斯兰教式,拱拜孜顶,墓祠为青砖和黄土砌筑,长6米,宽4米,高5米,外有护墙,长宽各15米,高4米。谢伊赫·加玛鲁丁,中亚维吾尔人,系布拉吉家族成员。朱元璋洪武十八至二十二年(1385~1389),谢伊赫·加玛鲁丁协助秃黑鲁·帖木尔进攻吐鲁番市战死于进军途中,后葬于此。
阿布塔尔墓
元代墓葬。古墓位在阿克苏飞机场跑道西侧,东距机场候机厅800米,南700米处为机场保养间和居民点。西10米处有南北向干沟。基葬形制系早期伊斯兰教拱拜孜形,墓祠残破,呈方形,边长各4.5米。顶部残高3.5米。整个建筑用长40厘米、宽26厘米、厚8厘米黄土坏砌筑。墓祠四面墙上均开有高1.24米、宽66厘米、厚75厘米小门,门顶呈三角形。墓主阿布塔尔系元代蒙古部落小头领。
鲁·穆特里甫墓
位于城区东南喀热萨喀里阿塔木墓地内。鲁·穆特里甫是维吾尔族爱国诗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人。生于民国11年(1922)。民国34年(1945)9月23日在阿克苏县被中国国民党军警杀害。牺牲时年仅23岁。1966年,鲁·穆特里甫墓被毁1982年11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立有墓碑。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却日库木麦西热甫
“却日库木”意为沙漠中的“水”,“却日库木麦西热甫”是指围着沙漠中的水。这是维吾尔族特殊的民间娱乐形式也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却日库木麦西热甫”以模拟动物表演见长成为麦西热甫中独树一帜的存在。这一艺术兼具舞蹈、弹奏、说唱、娱乐、游戏等多种形式。2006年却日库木麦西热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名录。
饮食
阿克苏市地区的饮食是多种多样的,草原上奔跑的牛羊,平原上新鲜的菜蔬、飘香的瓜果,湖泊水库中畅游的河鲜,都是当地居民餐桌之上的美味。阿克苏居民一日三餐以清真食品为主,早餐、晚餐一般较为简单,喝奶茶,吃馕,或者吃点面条之类,午餐有囊坑肉、手抓饭、拉面、包子、羊肉烤包子、馄饨、花卷、油塔子、馓子、牛羊肉等维吾尔族风味。
特色美食
阿克苏馕
作为中华传统美食大家庭的一员——馕,外表酥脆焦黄,里面柔软清香,无菜自成味,有菜味更香。是新疆天山南北、城乡各族群众都喜爱的美食之一。馕已成为新疆人必不可少的日常餐食。
恰皮塔
恰皮塔俗称薄皮馕,是新疆阿克苏市柯坪县独有的一种美食。祖祖辈辈的柯坪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恰皮塔非常薄、脆,与众不同,受到人们的青睐。柯坪恰皮塔色、香、味俱全,且明显区别于新疆其它地方的馕,具有唯一性。新鲜出炉的薄皮馕,裹挟着鲜嫩的柯坪羊娃肉,味道鲜美。
一杆旗抓饭
新疆维吾尔族手抓饭,最早起源于古龟兹鼎盛时期,至今已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因其美味且滋补而传遍丝绸古道,成为维吾尔族的经典美食。据《中华药膳大典》记载,手抓饭具有补肾健脾、滋肾平肝、壮阳不虚的功效,民间俗称“十全大补汤饭”。
特产
“冰糖心”苹果
“冰糖心”苹果是红富士中的新贵族,以苹果公司果核部分呈现犹如蜂蜜般的结晶体而著称,果实横切后80%以上会出现“冰糖心”。目前,全球仅阿克苏市地区能生产出这样的苹果。阿克苏“冰糖心”红富士苹果曾是2008年奥运会指定果品,曾多次在全国苹果评比中获金奖。“冰糖心”其实就是苹果糖分的结晶体,由于阿克苏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白天气温高时产生糖分,晚上气温低时糖分凝聚,反反复复糖分便结晶成了“冰糖心”。
薄皮核桃
薄皮核桃外壳脆薄,轻轻一捏就破,果肉清香,细嚼有甜味。温185薄皮核桃是薄皮核桃中的佼佼者。“温”字来源于温宿县,素有“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温宿县地处天山脚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多晴少雨,光照充足。夏季来临时,托木尔峰的冰雪消融,流进林场,滋润树根。加上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化合物,让核桃营养价值极高,有补气益血、温补肾肺、定喘化痰、补血生发、益脑等功效。
沙棘
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沙棘叶片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及无氨浸出物等。沙棘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a、黄等。沙棘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入药,或加工成果汁饮料、果酒、果酱、果脯、果冻、饮料、保健品等。
风景名胜
月亮泊戈壁湿地温泉旅游度假区
月亮泊景区位于新疆天山南麓脚下,阿克苏市西北部阿依库勒镇,南侧紧邻国道,距阿克苏市区约50公里,总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于2019年9月开工,于2021年8月完成一期建设并投入使用。月亮泊戈壁湿地温泉旅游度假区包括美容养生度假区、戈壁湖泊景观区、戈壁文化景观区、戈壁帐篷区、中央景观区、田园水景区等;景区举办了多项赛事活动,于2018年和2019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支持下,阿克苏市人民政府、阿克苏市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等单位主办了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月亮泊(阿克苏)生态徒步大会活动。2019年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超级短道排位赛在月亮泊开赛。景区初步构成以康养住宿为主,峡谷探险、温泉理疗、冷泉疗养为体验热点,从而带动餐饮、购物等商业,初步形成一个以“住”为主,“游、购、娱、吃”为辅的旅游产业链。
阿克苏市多浪河景区
阿克苏多浪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阿克苏市西北侧,水源来自多浪河分支,于2018年8月挂牌国家4A级景区。多浪河景区工程分三期建设而成,一期景观工程于2005年规划,2006年动工,2010年全面完工,累计完成投资资金15亿,共治理河道2.45公里,以河道绿色水岸为轴线,结合阿克苏市社会经济和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突出表现了现代之光、多浪之魂、龟兹神韵、军民鱼水四个主题。
多浪河景区二期工程,于2010年启动,2013年动工,2014年10月1日全面完工。河道景观工程规划用地138公顷,河道全长3.24公里,分为ABC三段。A段以商业构筑为主,建成了8.3万平方米商业街。B段以阿克苏历史文化为主题,以西域广场、姑墨亭、威戎城、乐舞广场,多浪文化广场及雪莲广场为主要构筑物。C段主要以游泳池、多浪瀑布、水帘洞及大面积绿地为主,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多浪河三期景观工程南北全长1.9公里,占地面积138万平方米(2070亩),建有休闲广场、未来科普馆、鲜氧运动场、观景栈道、园林景观小品、戏水平台、景观绿化等工程。多浪河景观三期工程于2017年开工,项目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规划设计,建成后与多浪河一期、二期整体贯通,打造成集文化、旅游观光、运动休闲于一体、独居特色、西北一流的文化带、景观带和服务型经济带。
皇宫湖沙漠湖泊旅游度假区
皇宫湖沙漠湖泊旅游度假区是阿克苏市首个同时拥有湖泊、沙漠和田园资源的3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水上娱乐、沙漠娱乐为主打,辅以特色餐饮、民宿体验等项目,还有各种互动体验活动。
阿克苏国家湿地公园
新疆阿克苏中国湿地公园位于阿克苏市西北侧,分布着大小湖泊22个,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各种绿化植被达140余种。
阿克苏老街
阿克苏老街位于阿克苏市依干其镇依干其村,是由阿克苏市丝路魅力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依托民俗资源打造成的文创民宿老街区,依托特色民宿,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特色民俗体验于一体,将古老、朴实、原生态与现代生活元素相结合,建设特色民宿99套,街巷布局、街边茂密的桑葚树及部分民宿保持了原有风貌。2021年11月5日,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的第一批自治区旅游休闲街区公示名单。
柯柯牙纪念馆
柯柯牙纪念馆是在原柯柯牙绿化工程纪念馆基础上改扩建的,是新疆首家生态文明建设纪念馆,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建筑面积4396平方米。该馆分为序厅、荒漠之殇、创业之艰、奋进之旅、胜利之果、未来之路六个篇章,通过图文并茂、实物展示、光影再现、虚拟仿真、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示阿克苏传承和弘扬“柯柯牙精神”、推进生态治理取得的成效。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Aksu: land of ancient history and industry.中国日报网.2024-07-02
阿克苏市概况.阿克苏市人民政府.2024-06-26
阿克苏市概况.阿克苏政府网.2024-06-26
新疆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汉语使用状况调查与研究.知网空间.2023-10-09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人口情况.中国小康网.2024-06-27
阿克苏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2024-07-02
月亮泊戈壁湿地温泉旅游度假区.阿克苏政府网.2024-07-02
阿克苏多浪河景区.阿克苏政府网.2024-07-02
阿克苏市皇宫湖幸福一家人:生活在景区 工作在花园.百家号.2024-07-02
「沿着河湖看新疆」新疆阿克苏:湿地公园生态美.百家号.2024-07-02
阿克苏地区关于拟确定4家地区级 休闲旅游街区的公示.阿克苏政府网.2024-07-02
到新疆阿克苏,一定要去的十个地方!.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2
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阿克苏市人民政府.2024-06-26
阿克苏按下河湖生态“美颜键”.阿克苏政府网.2024-07-02
阿克苏地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阿克苏人民政府.2023-12-19
2023年阿克苏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4-06-27
田丰任新疆阿克苏市委书记.新浪财经.2024-11-08
新疆各地人大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热潮(六).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阿克苏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4
领导之窗.阿克苏市人民政府.2024-06-27
杭州市代表团赴阿克苏落实对口支援工作.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2024-07-17
阿克苏地区12个园区简介.阿克苏政府网.2023-10-05
阿克苏阿拉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网.2023-12-20
阿克苏地区.阿克苏政府网.2023-07-21
万里通达一日还.阿克苏政府网.2023-10-09
G219线公路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2024-06-28
阿克苏.新浪旅游.2023-10-09
阿克苏地区高速公路架起经济发展快车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0-09
阿克苏红旗坡机场“飞”出新高度.阿克苏政府网.2023-10-10
构建现代交通网 铺筑振兴发展路.人民资讯.2023-12-16
阿克苏地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温宿县人民政府.2024-06-27
新疆理工学院简介.新疆理工学院.2024-06-28
学院简介.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2024-06-28
阿克苏教育学院简介.阿克苏教育学院.2024-06-28
【招生】学历提升:阿克苏开放大学2024年春季开放教育招生简章.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8
阿克苏医保定点医院查询.社保查询网.2023-10-05
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7-02
探寻非遗之美丨以文化之名,走进非遗里的阿克苏.阿克苏文旅之声.2023-10-19
阿克苏的饮食特色.新浪旅游.2023-10-06
阿克苏好地方·美食篇——《中华传统美食之阿克苏馕》.阿克苏政府网.2023-10-06
“阿克苏好地方•非遗之美”——柯坪恰皮塔(薄皮馕).极目新闻.2023-10-09
维吾尔族恰皮塔(薄馕)制作技艺.喀什地区行政公署.2023-12-20
沙雅县人民政府.沙雅县人民政府.2023-10-06
“新疆礼物——阿克苏好礼”之特产篇:特色林果擦亮阿克苏大名片.阿克苏零距离.2023-10-19
沙棘.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2-20
沿着河湖看新疆丨阿克苏多浪河国家湿地公园:城市中的“湿”情画意.天山网.2024-07-02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示第一批自治区旅游休闲街区名单的公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旅厅.2024-07-02
阿克苏老街被确定为第一批自治区旅游街区.阿克苏市人民政府.2024-07-02
人物简历:艾尔肯·吐尼亚孜.央视网.2024-07-02
阿克苏好地方·人物篇:《好人陈耀平》.澎湃新闻.2024-07-02
关于对拟命名表彰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县、区)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名单的公示.天山网.2024-07-02
附件: 2021 年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的拟激励市、县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24-07-02
陕西9市5县城获“国家级”称号!.百家号.2024-07-02
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百家号.2024-07-02
国家民委关于命名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4-07-02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7-02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示第三批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公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旅厅.2024-07-02
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揭晓:四川26县上榜.人民网.2024-07-02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的批复.农业农村部 .2024-07-02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4-07-02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首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区县名单(2020-2021年度)的通知.第一师阿拉尔市人民政府.2024-07-02
「四川在线」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揭晓:四川29个县市上榜,总数西部第一,西昌领跑四川县域发展.百家号.2024-07-02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学习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典型经验活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24-07-02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 中央组织部 中央宣传部 民政部 司法部关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7-02
《中国西部地区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19》发布 提质降速成西部县域发展新特征.中国经济导报.2024-07-02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名单(410 个)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7-02
全国爱卫会关于2018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复审结果的通报.卫健委网站.2024-07-02
新疆阿克苏成为西北省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图].新浪网.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