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和田县

和田县

和田县(维吾尔语:خوتەنناھىيىسى,旧称“和”,1959年更名为“和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下辖县级市。

和田县位于新疆西南部,东与和田地区策勒县洛浦县、和田市交界,东南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相邻,西南与克什米尔控制区为邻,西与和田地区皮山县墨玉县相连,北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接壤。国土总面积4.03万平方公里,辖10乡3镇1园区260个村(社区)。县委、县政府驻地和田市,是全疆唯一的有县无城县。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置和阗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撤销和田直隶州建制,改和阗直隶州为和阗县,1950年6月,县人民政府成立,2021全县辖2个镇,10个乡,县政府驻和田市区。2023全县辖3个镇,10个乡。

软玉、和田大枣是和田的名片。全县总人口35.24万人,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族等13个民族。2022年和田县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558元、12010元,同比分别增长7%、8.5%。

2023年11月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和田地区和田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和田市古江南路6号迁移至拟设百和镇沙田社区科技路11号及和田市设立玉河街道。2018年9月25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关于确定第一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的通知》,和田薄皮核桃、和田大枣入选地理标志。

名称

和田,旧称“和阗”,一说系藏语,意为“玉邑”。一说为印地语“栅栏”、“牲畜圈”,或“堡”之意。《大唐西域记》称瞿萨旦那,系梵语“地乳”之意。1959年将和阗简化为和田。

历史沿革

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置和阗直隶州,今和阗县域属和阗直隶州管辖。民国二年(1913),撤销和田直隶州建制,改和阗直隶州为和阗县,属喀什噶尔观察使公署管辖,定为一级县。民国九年(1920),北洋政府设立和阗道,和田县属和阗道管辖。民国二十三年(1943),民国政府实行区、乡、镇、保甲制,和田县分8个区、5个镇、23个乡、278个保、2883个甲。1950年6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废除中华民国的保甲制,建立区、乡、村建制,成立10个区人民政府,下设108个乡。

1953年,将原10个区调整为11个区。1955年,由11个区调整为9个区。1958年8月,成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县成立28个小公社。1959年3月,将全县28个小公社合并为9个大公社。1961年10月,由原9个公社调整为11个公社。1965年,由原11个公社调整为12个公社。1980年,将原先表示先进性的公社名称改为表示地名性的名称,即:肖尔巴格公社、拉斯奎公社、吐沙拉公社、巴格其公社、罕艾日克公社、英阿瓦提公社、布扎克公社、拉依喀公社、朗如公社、塔瓦库勒公社、喀什塔什公社、和田镇。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和田市,将和田县的和田镇、肖尔巴格公社、拉斯奎公社及良种场划归和田市管辖。至此,和田县有县无城,县属机关单位分布在和田市区。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各公社(场)、镇改建为乡、镇人民政府,所属农牧业生产队改为行政村,全县下辖2个镇、10个乡、1个园艺场、153个村民委员会、1048个村民小组,保留农场、林场、牧场26个。2011年全县辖1镇、10个乡、1个园艺场,200个行政村。2012年,撤销罕艾日克镇,设立罕艾日克镇(新政函[2012]27号);设立吾宗肖乡,乡政府驻塔西力克村(新政函[2012]82号)。调整后,全县辖2个镇、10个乡:巴格其镇、罕艾日克镇、英阿瓦提乡英艾日克乡布扎克乡拉依喀乡朗如乡塔瓦库勒乡伊斯拉木阿瓦提乡色格孜库勒乡喀什塔什乡、吾宗肖乡。2015年全县辖2个镇,10个乡,1个园艺场,208年行政村。2017全县辖2个镇,10个乡,256个行政村,1153个村民小组,1个园艺场。县政府驻和田市区。2021全县辖2个镇,10个乡,259个行政村,1个社区,1162个村民小组。县政府驻和田市区。2023全县辖3个镇,10个乡,259个行政村,1个社区,1172个村民小组。县政府驻和田市区。

2023年11月11日,和田地区行政公署网站刊发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4号《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现对地区行政区划变更有关情况公示如下:2023年11月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和田地区和田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和田市古江南路6号迁移至拟设百和镇沙田社区科技路11号及和田市设立玉河街道。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和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喀喇昆仑山脉北麓。地处北纬34°22′~38°27′,东经78°~80°30′。县境东与策勒县洛浦县、和田市交界,东南与西藏自治区相邻,西南与克什米尔控制区为邻,西与皮山县墨玉县相连,北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阿瓦提县接壤。和田境内中印、中巴边境线长150千米。县政府驻地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513千米,航程1098千米。地形南宽北窄,呈葫芦状。东西宽21~150千米,南北长500千米,总面积4086779.3千米。

地质地貌

和田县境内地质分三个部分:一、昆仑山区。黄土厚度在0.9~1.8米左右,以下是戈壁土、片石、岩石,土层地下水位在8~30米之间,地质承载力为14~27吨/平方米左右。二、昆仑山麓山前倾斜平原。地貌南高北低,土层在7米左右,粉砂层0.8米,最高地下水位7.5米,地质承载力在8~14吨/平方米左右。三、昆仑山麓山前倾斜平原下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交接处,地形平坦。耕植土厚度1~1.2米,黄褐色,主要是粉砂,稍湿、松散,地下水位在1.9~2米左右,地质承载力在4~8吨/平方米。县境内海拔最高占7000米,最低1233米。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喀喇昆仑山脉位于和田县西南边界上,山脉走向~东南,是印度河流域与塔里木河的分界线。和田县的地貌类型划分为5种:风积沙漠区(海拔1200~1400米),山前平原堆积区(海拔1400~2000米),高山、极高山强烈侵蚀区(海拔3500~5000米和5000米以上),高山、极高山剥蚀堆积(海拔3500~5000米和5000米以上),雪被、冰川分布区(海拔5000米以上)。县境内主要山峰有4座:昌其利满岭,(最高海拔6500米);西罗克宗山(最高海拔6827米);察汗玛克楚山(海拔6827米);慕士山(海拔6638米)。

气候

和田县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为温暖带干旱,属典型的温带荒漠型气候,主要特点是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气温日、年差较大,春季升温快天气多变,夏季炎热、蒸发量大,秋季气气爽,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多晴天。由于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个区域均有不同特征,有着明显差异。

和田县地形高程落差大,气候的垂直分布特征明显,盆地内部热量充沛,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高山区常年白雪皑皑,6月飘雪。从盆地到高山可分为4个气候带:一、暖温带,平均海拔1500米以下平坦区,﹥10℃积温4100℃~4700℃之间,是农、林、桑蚕种植区;二、温带,海拔在1500~2400米之间山前起伏地带,﹥10℃积3 000℃~3700℃之间,是半农半牧区;三,寒温带,海拔高度2400~3000米的浅山地带,﹥10℃积温3000℃以下,夏季短促、冬季漫长,极端最低气温在-25℃以下,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热量条件差,只能栽培稞麦,由于降水量多,是县境内主要牧区;四、寒带,海拔3000米以上,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10℃积温在2000℃以下,分布有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山坐垫植被。

水利水文

水文

河流

和田县内陆干旱区,有2条内陆河,为白玉河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脉,流域集水面积1457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19亿立方米,平均流量6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3380米;喀拉喀什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集水面积1998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1.48亿立方米,平均流量60.5立方米,天然落差4001米。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流出山口后,为广阔的平原农业区,两河从河源至汇合口(扩什拉什)各长630千米、808千米,汇合后称和田河,流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沙漠,最后注入塔里木河。

湖泊

和田县境内有主要湖泊5处:阿克赛钦湖,距县城200千米,面积158平方米,湖面高程4963米;萨利吉勒干南库勒湖,距县城260千米,湖面高程5200米;列腾格湖,距县城260千米,湖水面积9.3平方千米;甜水海;长千湖,湖水面积8平方千米。

地下水

和田县地下水补给条件主要为高山降水、融雪、融冰。由于历次造山运动,昆仑山脉受到强烈挤压,地层褶皱、断裂,山岩破碎,河谷下切,山体风化,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多属第四纪松散砾层与沙砾石层,河床覆盖层厚,粒粗、坡陡,水的下渗流速快,渗透量大。地下水渗流方向由南向北,埋藏深亦南深北浅,一般以南埋深自10~50米,以北自5~30米不等。越接进灌区、绿洲和沙漠地带,粉沙土壤颗粒极细,流速变缓,地下水逐渐回升抬高,并有泉水出现。地下水分布基本沿河流域,大部集中于河道两侧,一般河流出山口地带有巨厚砂砾为冲积层,是较丰富的含水层,水源补给为河水,年内变化不大,以5~6月份枯,以12月、1月为最大。和田县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为9.68亿立方米。

冰川

和田县境内有冰川面积251850.1公顷,分布在昆仑山脉之巅。昆仑山的冰川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河流的源头,也是和田县主要河流的重要补给水来源之一。冰川资源的利用全系自然融化,融化量全赖高空气温升高,一般融化甚微。主要冰川、冰峰有8处:牙孜克艾格尔,面积约为99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100~6900米;托日艾峨孜塔格康库碌,面积约为12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900~5200米;泉水沟,面积约为64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萨岔口,面积约为24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慕士山,面积约为1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628米;卡孜勒谷地冰海,面积约为1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300米;塔弥特,面积约为1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000~5800米以上;库尔牙孜,面积约为27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980~6270米。

土壤

和田县属于干旱荒漠地区,土壤分7个土类、11个亚类、22个土属、28个土种。优势土类为灌淤土,其余面积稍大的有:草甸土、潮土、水稻土和盐土。主要土种为淡黄沙壤土,其他面积较大的土种是:轻度盐化潮土、河滩盐化草甸土、碱滩盐化草甸土、沙板盐化水稻土、薄层河滩土、灌淤棕漠土和苏打­­硫酸盐­­氯化物盐土。山间河谷平原主要是淡黄沙壤土及盐化草甸土、薄层戈壁土和河滩土,山前冲积扇的主体部分均为淡黄沙壤土,扇间洼地及扇缘潜水溢出带发育着盐化草甸土、盐化潮土及水稻土,北部冲积平原主要是淡黄沙壤土及淤河土、盐化潮土和草甸土。和田县土壤质地疏松易于耕作,通气性好,气、热、肥力因素易满足需要,但不保水、不保肥,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氮、钾丰富。有机质含量一般为0.6%~1%,全氮含量一般为0.04%~0.06%,速效氮含量15~30ppm,全磷含量一般为0.05%~0.07%,速效磷含量1~5ppm,速效钾含量一般为100~300ppm。养分状况每亩只能维持100~150千克的产量。提高产量的办法主要是人工施肥。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主要有核桃、葡萄、无花果茴香、沙枣等。野生药用植物有甘草、肉苁蓉、枸杞、锁阳党参、紫菜、大黄、寒兰麻黄等。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有黄羊、狐属、旱、野猪、狼、雪鸡蒙古野驴等。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煤、铁、云母、玉石、铅、黄金、锂辉石、锌、粘土、铜、碳酸钙、滩盐、石膏、铍、锂、等稀有金属,地下还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煤的储量达到9319.6万吨,可开采500年。

自然灾害

和田县近年内有小规模地震,2023年6月18日00时14分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北纬35.79度,东经79.83度)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政治

领导班子

时间截至2023年11月,参考资料

人口

人口数量

全县总人口35.24万人。

民族

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族等13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34.97万人、占99.23%,汉族0.24万人、占0.68%,其他民族003万人占0.09%。

经济

综述

2021年,和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706万元。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6249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3120万元,同比增长3.7%;2022年度全县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423186.75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农业总产值301271.91万元,同比增长22.82%;林业总产值1562.04万元,同比下降69.48%;畜牧业总产值110828.44万元,同比下降21.75%;渔业总产值912.96万元,同比下降4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611.39万元,同比增长26.37%。

种植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89万亩,同比下降6.74%。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2.63万亩,同比增长2.58%;玉米播种面积9.3万亩,同比下降18.94%;水稻播种面积1.69万亩,同比下降31.1%。棉花面积1.04万亩,同比增长47.92%;油料面积1.28万亩,同比增长80.77%;蔬菜面积12.5万亩,同比下降8.67%;薯类(鲜薯)面积0.0237万亩,同比下降13.19%。

全年粮食总产量12.42万吨,同比增长63.12%。其中:小麦产量8.26万吨,同比增长33.85%;玉米产量3.25万吨,同比增长20.14%;水稻产量0.83万吨,同比增长1.8%。全年棉花产量0.109万吨,同比增长92.13%;油料产量0.3473万吨,同比增长84.09%;蔬菜产量11.18万吨,同比增长5.19%;薯类(鲜薯)产量0.0462万吨,同比下降28.5%。全年人工造林面积0.72万亩,更新造林0.003万亩,防护林0.62万亩,经济林0.1万亩,四旁(零星)植树9.8万株,幼林抚育作业5.5万亩,幼林抚育实际面积6.9万亩,成林抚育面积51.5万亩,育苗面积0.01万亩,木材年采伐0.24万立方米。

畜牧业

全县羊存栏58.28万只,牛存栏2.88万头,猪存栏0.88万头。活家禽存栏73.64(万头、万只、万羽)。全县羊出栏36.75万只,牛出栏2.28万头,猪出栏1.125万头;活家禽出栏153.55万只。猪肉产量0.14万吨,牛肉产量0.56万吨,羊肉产量1.1万吨;禽肉产量0.2万吨,禽蛋产量0.17万吨,生牛奶产量0.6万吨。

第二产业

全县工业企业(全口径)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5466.3万元,同比增长36.9%。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0277.27万元,同比增长13.26%,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90253.2万元,同比下降2.22%。从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0445.6万元,同比下降29.99%,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9831.67万元,同比增长30.43%;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1217.96万元,同比下降22.46%,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49035.24万元,同比增长5.39%。工业产品种类逐渐完善,新增工业产品生产稳定。全年原煤产量达121.02万吨,同比增长25.67%;发电量158574.04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7.18%;砖产量达892.53万块,同比下降36.7%;商品混凝土54.97万立方米,同比下降31.45%;水泥产量达32.17万吨,同比下降52.87%;建筑用天然石料24.93万立方米;水泥混凝土电杆8867根;钢化玻璃5193平方米;纸制品(瓦楞纸箱)5427.17吨;塑料制品6429吨;鞋(纺织面鞋)产量达56.4万双;饲料17572.1吨;饮料455.18吨;小麦粉1.8万吨;烘焙松脆食品53.16吨。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1763.1万元,同比增长8.09%。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749929万元,同比增长3.44%。从行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8883万元,同比下降6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1104万元,同比增长47.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99942万元,同比增长23.49%。

社会消费

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09.07万元,同比下降11.61%。其中:城镇实现9602万元,同比增长5.52%;乡村实现31307.07万元,同比下降15.8%。从行业发展来看商品零售32489.07万元,同比下降15.16%;餐饮收入8420万元,同比增长5.39%。

旅游业

全年全县旅游业受疫情影响严重,旅游人数和收入呈现双下降趋势,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游客人数61.18万人次,同比下降34.9%;累计实现国内外旅游收入3.58亿元,同比下降36.0%。全县共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3A级景区4家,国家2A级景区2家;自治区级星级农家乐个13个(其中三星级农家乐12个、四星级农家乐1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74所(含教学点17所),其中幼儿园116所、小学142所(含17个教学点)、初中12所(初级中学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高中3所(完全中学1所、普通高中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全县共有3217个班级125046名在校生,其中幼儿园教学班603个,在园幼儿总数15518名;小学教学班1966个,在校学生总数78446名;初中教学班427个,在校学生总数20093名;普通高中教学班128个,在校学生总数6441名;职业技术学校9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547名。

全县共有教职工6409名(少数民族教师4452名),其中幼儿园教职工数1457名(专任教师数1433名,其中少数民族教师887名);小学教职工数3060名(专任教师2604名,其中少数民族教师1959名);初级中学教职工数1238名(专任教师数1078名,其中少数民族教师913名);高中教职工数554名(专任教师526名,其中少数民族教师412名);职业技术学校教职工数名100名(专任教师数74名,其中少数民族教师81名)。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有117.69万平方米,其中幼儿园13.65万平方米、小学51.06万平方米、初中23.94万平方米、高中10.04万平方米、职业高中18.54万平方米。

文化事业

全县各级图书馆、文化站、村文化室共有藏书11.0992万册,图书品种26813种,其中:维吾尔语品种册数43890册813种,汉语品种册数67102册26000种。

和田县广播台现开办维吾尔语调频广播1套(频率为99.2兆赫),汉语调频广播1套(频率为97.4兆赫),每天同步播出时间为16.40小时,维语广播覆盖全县,全县本地广播信号覆盖率为100%。和田县电视台现开办电视节目2套(维、汉语各1套),每天播出时间为16.3小时,数字有线内2套节目,数字无线传输2套节目,在各大网络平台(抖音、头条、快手、APP、零距离等)加强新媒体宣传力度。

年末县文工团有1辆流动舞台演出车,1辆流动舞台道具车,2022年创作完成36部创新精品节目(其中舞蹈12部,歌曲9部,小品2部,歌伴舞3部,情景剧4部,合唱1部,来排尔4部,快板儿1部)。开展各项演出334场次,惠及群众87130余人次;其中:开展新玉轻骑兵“三合一”演出100场,惠及群众23700余人次;开展歌会系列文艺演出活动100场,惠及27100余人次;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文艺演出72场,惠及群众18520余人次;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艺演出24场,惠及群众6700余人次;大型文艺演出12场,惠及群众5100余人次;文艺演出进景区系列演出活动10场,惠及群众1500人次;开展文艺演出进院校活动3场,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文化耀和田”系列内地交流演出2场,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开展各县市交叉演出6场,惠及群众1720余人次;开展“禁止毒品”宣传演出3场,惠及群众680余人次;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为主题演出2场,惠及群众450余人次。和田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个,现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9家。

卫生事业

年末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18所,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维吾尔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乡镇卫生院13所。卫生机构拥有编制床位1402张,实有床位1690张(县级医院449张,实有650张;乡镇卫生院953张,实有1030张)。城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785人(含招聘),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317人,注册护士(师)474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994人。目前全县民营医院2家,在职人员218人,共有医师51人,护士98人,药师8人,编制床位178张,实际开放195张。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实现再就业1924人,比上年减少803人,同比下降29.4%,年末累计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92135人次,同比增长3.8%,其中:县内转移就业87435人次,地区内富余劳动力转移813人次,疆内转移富余劳动力2697人次,疆外转移富余劳动力1190人次。

全年各项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351681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748人,参保率为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28402人,参保率为100%;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023人,参保率为10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6831人,参保率为102%,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8112人(包括已享受待遇20159人),参保率为109.48%;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13152人,参保率为101%;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689人,参保率为112%,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

全年解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7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1625人。年末和田县共有社会服务机构26个,其中10所敬老院(阿瓦提乡敬老院,巴格其镇敬老院,布扎克乡敬老院,罕艾日克镇敬老院,喀什塔什乡敬老院,拉依喀乡敬老院,朗如乡敬老院,塔瓦库勒乡敬老院,吾宗肖乡敬老院,英阿瓦提乡敬老院),共有床位数912张;15所农村幸福大院(阿瓦提乡幸福大院,巴格其镇幸福大院,布扎克乡幸福大院,稻香幸福大院,罕艾日克镇幸福大院,喀什塔什乡幸福大院,拉依喀乡幸福大院,朗如乡幸福大院,色格孜库勒乡幸福大院,沙田幸福大院,塔瓦库勒乡幸福大院,吾宗肖乡幸福大院,银海幸福大院,英阿瓦提乡幸福大院,英艾日克乡幸福大院),共有床位数1500张;1所儿童福利院,共有床位数150张。

交通

2022年末和田县公路总里程已达到4500.92公里,其中:国道28.06公里(G315、G580老兵路和田县境内),省道104.9公里(阿和公路、S216),高速公路10.04公里,G580国道95.92公里(和田县219国道建设中),农村公路4262公里。农村公路乡镇通畅率100%、建制村通达率100%。2022年实施项目共计8个,其中农村公路建设项目5个,全长133.159公里,养护项目3个,养护里程82.735公里,总投资19561.54万元。2022年完成对县域内县道、乡道、村道抽查10%~35%标准每年抽查工作,近三年县道优良中路率达到84.2%,乡道优良中路率67.2%,村道优良中路率62.1%。

文化

习俗

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7个世居民族内部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和禁忌,需要特别注意。比如,维吾尔族办丧事一般比较简朴、节省,但非常严肃、庄重,忌讳穿着鲜艳的衣饰出席;哈萨克族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跨拴牲畜的绳子、骑马进入自家的羊群;回族十分重视水源卫生,对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允许牲畜饮用,忌讳取水前不洗手,忌讳将盛水容器中的剩水倒回井里,忌讳他人在水源附近洗脸、洗衣或洗澡;柯尔克孜族最忌撒谎、欺骗和赌咒,出于对火的敬畏,禁忌在倒炉灰的地方大小便,忌讳向火盆、火炉、火灰烬吐痰,忌讳用火开玩笑;塔吉克族忌讳他人踢自己家的羊和其他牲畜,忌讳客人去看羊产羔,忌讳在与人交谈、就餐时脱帽子;乌孜别克族饭前饭后必须洗手,也特别注重饮水水源的清洁卫生;塔塔尔族禁忌在水渠、水池、水井、“涝坝”(注:一种依靠低洼地集水的饮用水源)附近洗衣服,忌讳在“涝坝”内洗澡、游泳。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新疆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回族等穆斯林在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命名礼

正式的命名礼,一般都在婴儿出生后一周左右举行。脐带的脱落,是可以举行仪式的信号。在此之前,婴儿的家长要作三项准备:一是宴请主持阿訇及其他宾客的物质准备;二是名称的选定;三是主持人的选择与聘请。其中,人们很重视主持人的选定,认为,命名仪式的主持者必须有家道顺昌,夫妻和睦,儿女双全,学识渊博,事业有成,寿高福大等条件。命名礼开始。经过“小净”,早已准备好的阿訇即主持人,便跑坐在主人铺好的“佳伊纳麻孜”上,照例先吟诵《古兰经》郑首语和清真言等。

白雪节

新疆维吾尔族人民都要举办初雪节。初雪节,也叫白雪节,维吾尔族同胞崇尚白色,所以每年瑞雪初降,都会举行隆重的歌舞娱乐庆祝活动。通常还要写封雪礼信,以白雪降临祝贺收信人全家平安。

特色饮食

特色饮食有酸奶粽子、椒麻鸡、大盘鸡、薄皮包子、馕(烤馕)、烤包子、拉面、库麦琪、羊肚子、烤肉抓饭、手抓肉、烤全羊新疆烤羊肉串

风景名胜

布盖乌于来克寺院

1982年发现的一座佛教寺院遗址,位于和田县城北面约40多公里的沙漠中。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地表散布著许多石膏模制残件和建筑构件。寺内偏东处有一座殿堂,边长约20米,墙残高1米。墙壁上绘著与真人等高的大型立佛像,仅存小腿和脚。其中一幅:佛身著红色袈裟,两脚呈八字形分别站在两朵莲花上,佛脚长0.48米,两脚相距1.5米。

麻扎塔格古城堡

麻扎塔格古城堡,位于和田河上游西侧麻扎塔格红山嘴上,属墨玉县喀拉喀什镇。麻扎塔格当地人亦称红白山,《宋史·于阗传》称“通圣山”。初步断定为唐朝遗址。

买力克阿瓦提故城

买力克阿瓦提古城位于和田城东南25公里的白玉河西岸,当地人称“什斯比尔”。1962年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北长十公里,东西宽两公里。该城建于1500至1600年以前。买力克阿瓦提古城遗址西侧沙山环立,冈峦起伏,南面昆仑山脉影影绰绰,高入云端,东面玉龙喀什河蜿蜒曲折,夏季洪水奔腾怒吼,北面不远,村舍点点,绿树环合。买力克阿瓦提古城遗址内有古墓葬地、古建筑群、西侧沙山背后有气氛神秘的洞窟三个。出土文物有铜佛像、玉器、泥塑佛像残件、回纹图案墙饰、壁画残片、陶器、及大量古钱币。钱中有汉代五侏钱、魏晋南北时代的剪轮钱和唐朝“开元通宝”。买力克阿瓦提古城遗址上散布许多高大的土堆和建筑用的柱础,还有陶窖堆积等。地面散布有许多红、灰色陶器残片。城南2里许,有土堆一圈。附近有一土台,方形,高约3米,周约百余步,似为古代建筑遗迹。附近红色陶片甚多。往南10余里,有石塔,周约60米,高6米许,系以石垒砌而成,已倾。四周散布有不少泥塑残件。附近有房舍遗址,为沙所掩,在此曾发现泥塑佛头,上有金叶,制作精美,据认为即《法显传》中所述之翟摩帝大寺。1978年冬,在一处寺院遗址里发现汉代钱窖一处,出土大量五株钱。

核桃王公园

核桃王公园于2007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和田县巴格其镇境内的恰勒瓦西村,距最近集散城市和田市7公里,景区类型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据考证,核桃王树定植于唐朝公元644年间,距今已有1365年历史,堪称果树中的老寿星。核桃王是历史辉煌的佛教古国首都约特干唯一生存下来的活证,距约特干遗址中心1000米(1866年,尼亚孜艾克木伯克统治和田期间,在约特干附近挖水渠当中发现了这个文化遗址)。

无花果王

无花果王位于和田县拉依喀乡。树龄500多年,古老的它毫无龙钟之态,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连年新枝勃发,遮天蔽日,树冠占地近一亩。不仅在新疆,以至在全国也实属罕见,堪称无花果之王。

乌鲁瓦提风景区

位于和田河西支流喀拉喀什河中游河段,该景区所依托的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会议接待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2005年8月被评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1年荣获自治级文明风景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和田约特干故城

位于和田县巴格其镇协海博依村,由和田县人民政府携手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是和田地区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是新时代“文化润疆”的示范性工程。该项目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56亩,总建筑面积7万㎡。规划分三期建设,一期为美食街区、工坊街区、民俗街区、玉石淘宝街、王城步道等项目;二期为酒吧街区、民宿街区等项目;三期为苏密古堡主体等项目。目前,一期项目已整体完成,二期和三期项目已完成主体,装修也即将完成。

获得荣誉

附录

以上数据均截至2022年末。

参考资料

上海路名中的新疆地名知多少?.上观.2023-11-13

和田县简介.和田县人民政府.2023-11-13

地貌气候.和田县人民政府.2023-11-13

新疆各地地名的由来,你有必要知道!.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3

2023年和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田县人民政府.2024-07-26

千年核桃王公园.和田县人民政府.2023-11-13

无花果王.和田县人民政府.2023-11-13

告别“有县无城”:新疆批准和田县政府驻地由和田市迁出.今日头条.2023-11-13

历史沿革.和田县人民政府.2023-11-13

和田县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强力推动脱贫攻坚进程.中国日报中文网经济.2023-11-13

和田薄皮核桃、大枣获“国字号”荣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1-13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3-11-13

自然资源.和田县人民政府.2023-11-13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发生4.4级地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2023-11-13

公开目录.和田县人民政府.2023-11-13

(和田地区)和田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田县统计局.2023-11-13

和田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田县人民政府.2023-11-13

正确对待新疆世居民族的风俗习惯.央广网.2023-11-13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1-14

第六届文博会新疆和田地区代表团子站.第六届文博会新疆和田地区代表团子站.2023-11-14

暖屋生火睡天明.百家号.2023-11-14

特色饮食.和田县人民政府.2023-11-13

布盖乌于来克佛寺遗址 .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3-11-13

和田沙漠边缘的小县城,因一种“玉”名远扬 .百家号.2023-11-13

买力克阿瓦提故城旅游.新浪旅游.2023-11-13

乌鲁瓦提风景区.和田县人民政府.2023-11-13

和田约特干故城.和田县人民政府.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