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阿克赛钦湖

阿克赛钦湖

阿克赛钦湖(英文名称:Lake Aksaiqin),又称阿克萨依湖,是东羌塘高原新疆一侧的最大天然湖泊。其位于羌塘高原西北部新疆和田县境内的阿克赛钦盆地,地理位置为北纬35°08'~35°17',东经 79°45'~79°54'。湖面海拔约为4848m,湖泊面积约为165.8km2,南北长约19.3km,东西最大宽为12.5km。

阿克赛钦湖属高原干旱气候,湖区年平均气温约-8°C,年均降水量在25~50mm之间。湖泊补给主要依靠地面径流,由昆仑山脉南坡冰川融水经阿克赛钦河汇入阿克赛钦湖。阿克赛钦湖为内陆盐湖,湖水呈碱性 (pH=8.53),其北岸为半咸水,南岸为半咸-咸水。阿克赛钦湖周围区域内植被较少,仅有少量高寒荒漠型植被。

命名

阿克赛钦地区,突厥语意为“中国的白石滩”。

位置境域

阿克赛钦湖,坐落在昆仑山山间弧状构造盆地内,地理位置为北纬35°08'~35°17',东经79°45'~79°54'。其位于羌塘高原西北部新疆和田县境内的阿克赛钦盆地,东北靠昆仑山脉脉,西南临昆仑山支脉阿克赛钦塔格山。湖面海拔约为4848m,湖泊面积约为165.8km2,湖面形状似一枚腰果,南北长约19.3km,东西最大宽为12.5km。

历史变迁

西昆仑山南麓的河流湖泊原为统一的大湖(阿克赛钦湖与东部的郭扎错以及西部的苦水海等),后因高原隆升和气候变干而分割成三个大型封闭水系,阿克赛钦湖便是其中之一。

在进入21世纪之前阿克赛钦湖湖泊面积变化不大,仅从176.1km2减少到174.6km2。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温度持续上升,阿克赛钦湖湖泊面积增大。其中,2000年到2019年湖泊面积变化显著,从174.6km2增长到了288.3km2。

地理特征

气候

阿克赛钦湖位于西风带控制区域,湖区年平均气温约-8°C,年均降水量在25~50mm之间,属高原干旱气候,湖区西南风和西西北风盛行,平均风速4m/s,年大风日大于100天。

地质地貌

阿克赛钦湖位于阿克赛钦盆地东部,湖的西部为广袤的湖积平原,东部为阿克赛钦河谷平原。湖的北岸和南岸分布古湖岸砂堤,北岸最高1级古湖岸砂堤高出现湖面约25.0m;南岸古湖砂岸堤长19.0km;东岸在阿克赛钦湖和阿克赛钦河相互作用下形成一个浪控三角洲。

阿克赛钦湖长轴为北西西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边缘不规则,湖面有 一个类似基岩的山丘,从北到南地面标高为5400到4820到6400m。湖心因受北侧第四纪活动性泉水沟断裂控制,不断向北迁移,形成不对称的箕状盆地。

水文

湖泊补给主要依靠地面径流,由昆仑山脉南坡冰川融水经阿克赛钦河汇入阿克赛钦湖。

阿克赛钦湖流域有冰川129条,冰川面积为709.08km2,冰储量为136.2698 km3,水源丰富。阿克赛钦湖的集水面积约为8150.0km2,补给系数为49.1。与大多数封闭湖泊一样,阿克赛钦湖为内陆盐湖,湖水呈碱性 (pH=8.53),其北岸为半咸水,南岸为半咸-咸水。

水下地形

阿克赛钦湖的东部水深普遍较浅,绝大部分为水深低于5m的浅水区域,其面积约占阿克赛钦湖面积的三分之一,这可能与东部那唯一汇入河流——阿克赛钦河携带大量陆源碎屑沉积有关。湖区中心开阔湖区水下地形平坦,水深平均超过15m。而西部水深则较深,最深处超过25m(位于湖泊西南角)。

生物

阿克赛钦湖周围区域内植被较少,仅有少量高寒荒漠型植被。

在新疆阿克赛钦铁隆滩,生长有阿克赛钦雪灵芝,属于多年生垫状草本,茎密丛生,基部木质化,下部密集枯叶;叶片钻形,长5-10毫米,宽约1毫米,基部较宽,膜质,抱茎,边缘狭膜质,疏生缘毛,顶端急尖;花单生小枝顶端;苞片钻形,长3-4毫米,宽不足1毫米;花梗长约1毫米,无毛;萼片5,披针形,长6-7毫米,宽1.5-2毫米,基部较宽,边缘膜质,顶端急尖,外面具紧靠的3脉;花瓣5,白色,倒卵形,长4-5毫米,顶端钝圆,花盘碟状,具5个卵圆形腺体雄蕊10,花丝线形,短于花瓣,花药椭圆形,紫色;子房卵球形,长约1.5毫米,花柱3,线形,长2-3毫米。

环境问题

阿克赛钦湖位于青藏青藏高原西北部高海拔干旱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小。湖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易破坏,难恢复。

参考资料

深居内陆的新疆,湖泊面积竟排全国第四.腾讯网.2024-10-31

..2024-02-03

印地图将克什米尔划归巴基斯坦 阿克赛钦属中国.央视网.2024-02-03

阿克赛钦雪灵芝 (ā kè sài qīn xuě líng zhī).植物智.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