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维吾尔语

维吾尔语

维吾尔语(维吾尔文:ئۇيغۇر تىلى,拉丁转写Uyghur tili,ISO639-3中的语言代码为uig),维吾尔族的民族语言,简称维语(Uyghur),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维吾尔语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此外,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加拿大等国家境内也有使用者。

历史上,维吾尔语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突厥语阶段(7-13世纪),察合台语阶段(14-18世纪),近代和现代维吾尔语阶段(19世纪-现在)。中国境内的维吾尔语分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维吾尔语方言之间的语法和词汇差别很小,只是在语音方面有细微的差别。维吾尔语有8个元音和24个辅音。语音方面,有元音弱化现象;词汇方面,有固定词和外来词,维吾尔语透过历史过程中接触其他语言,引入了不少外来语;语序方面,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自古以来由于多重宗教信仰,形成许多禁忌语。维吾尔语曾先后用古突厥文、回鹘文、哈卡尼亚语、察合台汗国文拼写,现在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维文(UEY)和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拉丁维文(ULY),而在原苏联境内的维吾尔则使用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西里尔维文(USY)。除此以外,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中国政府还尝试推行过一种罗马化新维文(UYY),但并未成功。

维吾尔语的使用率较高,截至2017年,维吾尔语的使用人数约有1200万。维吾尔语在公务活动、社会交际、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民族教育和科技等各个领域都被广泛使用。目前,汉语的普及,并未影响维吾尔族对维吾尔语的热情,却也带来了部分压力。为保护维语,中国政府开展语言学习工作,如教育部推行双语教育,并使得维吾尔族各界人士增加对本民族语言的认同感,科学保护维吾尔语。

名称由来

“维吾尔”是民族自称,意为“团结”“联合”“协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言文文献对这个族名有不同的译写。4世纪文献中称为“袁纥”,6世纪末、7世纪初文献中称为“韦纥”,788年以前文献中称为“回纥汗国”,788年以后至13世纪70年代则称为“回鹘”,13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40年代称为“畏兀儿”,17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则称为“回部”“缠回”。1935年起称为“维吾尔”,并一直沿用至今。“维吾尔语”的名称则是以民族名称“维吾尔”来命名的。

发展历程

维吾尔族及其先祖在历史上曾接受多个政权的统治,有多种不同的称谓,使用过多种语言,包括古突厥语、中古突厥语(回鹘语、哈卡尼亚语)、察合台语和现代维吾尔语等。其语言始终属于突厥语族,但随着历史发展,受到过阿拉伯语波斯语俄语、汉语等多种语言的影响。

古突厥语阶段

公元6世纪,居于阿尔金山脉一带的古突厥部落兴起,552年,阿史那土门击败柔然,建立突厥汗国,自号伊利可汗。突厥汗国的各部落使用的是一种大体相同的语言——古突厥语。当时维吾尔族的先祖也受到突厥汗国的统治,说古突厥语,使用古突厥文。于李隆基天宝三载(744),骨力裴罗在唐朝军队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被唐朝政府册封为怀仁可汗,从此回纥成为唐朝属国。回纥人仍说古突厥语,并使用突厥如尼文。目前,以这种古代突厥文书写流传下来的多半是碑铭文献,如在鄂尔浑河畔发现的《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

古突厥语中有一些特征一直延续到现代维吾尔语,古突厥语的数、格等范畴,在现代维吾尔语中得到了保留,也有所区别。如在数的范畴内,古突厥语的名词表示数的范畴时不是很严格,一个名词往往既可作单数,又可作复数。但古突厥语与现代维吾尔语中,一个名词前面一旦有确定的数词,名词都一律用作单数。在格的范畴内,古突厥语有七种格,其中六种现代维吾尔语继承了下来,“工具格”则消失了。在动词的式方面,古突厥语的陈述式要比现代维吾尔语简单得多,古突厥语祈使式的第一人称单、复数形式表示的是某种愿望,这种形式到现代维语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表愿动名词。动词的态方面,古突厥语与现代维吾尔语的使动态基本相同,古突厥语的被动态较少,一般在动词词干后加n,现代维吾尔语则在动词词干后加n,l。

李适时期,回纥又上表唐朝,请求改名“回鹘”,“回鹘”由此产生。回鹘人使用回鹘语,它也是古突厥语的一种。文字方面,回鹘人使用以粟特字母为基础的回鹘文。公元9世纪中叶,回鹘人被戛斯人击败,被迫撤出蒙古高原。战败的回鹘人有的被黠戛斯所俘,有的南迁至内地,但大部分迁到西域,进入安西都护府辖地和于阗以西的地方。还有一些到达甘肃省西部,投奔了吐蕃。回鹘人征服了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人诸城邦国并大量移居此地,吐火罗人逐渐被回鹘人同化,改说突厥语族的回鹘语,而流行于新疆东部的吐火罗语也大约在此时灭亡。公元866年,回鹘人以高昌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其势力范围东起哈密市,西及阿克苏市,北至伊犁河,南接吐蕃(今和田、敦煌市间)。因此,今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以及葱岭西的回鹘人在9-15世纪间曾或长或短地使用回鹘语,但东部的回鹘佛教徒使用的时间最长。回鹘语及回鹘文是当时维吾尔人(回鹘人)共同的书面语言。它不仅用来翻译佛经,而且被摩尼教徒、景教徒、伊斯兰教徒用来翻译和撰写他们的经典、契约、祷文以及诗歌和故事。

西迁的回鹘,还有一支进入中亚草原地区。10世纪中叶,回鹘联合葛逻禄、样磨等族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喀喇汗王朝信奉伊斯兰教,在高昌回鹘语的基础上引入了大量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并改用阿拉伯—波斯字母书写,形成了超方言的书面语──哈卡尼亚语。1004年,喀喇汗王朝攻灭了金玉国国,不久后完成了对于人的同化,此时整个塔里木盆地都开始改说突厥语族的语言。喀喇汗王朝时期诞生了《福乐智慧》《真理的入门》等文学作品,并出现了《突厥语大词典》这部名著,用词典学手法描绘了喀喇汗王朝鼎盛时期维吾尔族人(回鹘人)和其他操突厥语言的人群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察合台语阶段

1222年,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汗国在封地上建立了察合台汗国,其领地就包含了高昌回鹘喀喇汗王朝的区域。居于统治阶层的蒙古族改信伊斯兰教并迅速突厥化,以哈卡尼亚语和高昌回鹘语为基础形成了察合台语。塔塔统阿采还利用回鹘文字母创制了最早的蒙古文。由于察合台及其后裔统治时期,汗国境内操波斯语的诸部族以及阿拉伯人在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察合台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受到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强烈影响。察合台汗国语是当时维吾尔族先民和其他许多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也是中亚商旅间的通用语言。此外,进一步发展出了使用阿拉伯—波斯字母的察合台汗国文,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不断扩大使用范围,在15世纪基本取代了回鹘文,成为当时维吾尔族先民和新疆、中亚一带突厥语诸族通用的文字。

察合台汗国后来分裂为东西两部,直到16世纪末,喀什噶尔古城汗国(也称叶尔羌汗国汗国)建立,才逐步结束了分裂局面。汗国统治者仍是蒙古察合台后裔。清初,叶尔羌汗国与清朝建立了朝贡和通商关系,维吾尔族先祖和内地的往来趋于正常化。这一时期,出现了以察合台语写作的《喀什噶尔史》,记录了喀什噶尔汗国的重要历史事件。

近现代维吾尔语阶段

1678年,准噶尔汗国消灭了叶尔羌汗国,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平定了准噶尔贵族的叛乱。1759年,又粉碎了维吾尔人伊斯兰教白山派(依禅派)首领阿帕克和卓的后人大和卓木波罗尼都霍集占木霍集占在南疆的反清叛乱,此后,汉语文化在察合台语的发展中产生了更大影响,出现了一些汉借词,如衙门(jamul)、鬼(guj)、筷子(kojza)等带有鲜明汉文化色彩的词语。而波斯语阿拉伯语成分则有所淡化。察合台语此时出现了一些新的语法特征,如古代宾格字尾及代词性字尾的消失,副动词形式以及第一人称复数过去时的使用等。

晚期察合台语西支演化为乌兹别克语,东支演化为现代维吾尔语。东支维吾尔语是现代维吾尔族改进后使用的语言。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最初使用乌兹别克语,但由于长期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混居,逐渐转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语言,而乌孜别克语的使用人数很少。

现行的维吾尔文,是在晚期察合台汗国文的基础上改进而成。随着历史发展,察合台文与维吾尔语口语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1937年,中国曾对察合台文进行改革,废弃了其中专为拼写阿拉伯一波斯语而用的发音重复的某些复音字母,补充了维吾尔语需要的元音字母,制定出以32个阿拉伯字母组成的字母表,逐渐使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位,言文趋于一致。经过不断改进和补充,迄今已成为维吾尔族全民通用的文字。

语系

维吾尔语属于突厥语系,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与同语族的哈萨克语、乌孜别克语、柯尔克孜语等亲属语言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自己独具的特点。

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与维吾尔语均属于阿尔泰语系。哈萨克语比维吾尔语多了元音 æ,柯尔克孜语则比维吾尔语多了6个长元音。据学者们研究,哈萨克语前列元音中的 æ 是随着阿拉伯一波斯语借词的大量进入而出现的音位,因此可以认为 æ 在哈萨克语的基本元音系统中是后起的。柯尔克孜语的长元音是在语言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主要是历史上语音组合体紧缩的结果。

地理与人口分布

维吾尔语是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使用的语言。维吾尔语的使用率较高,截至2017年,维吾尔语的使用人数约有1200万。由于维吾尔族在新疆人口众多,分布范围较广,而且是官方语言之一,属于较为强势的语言,因此有些人口数最较少的民族己经或者正在转用维吾尔语,如乌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等。此外,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加拿大等国家境内也有使用者(其中一些是维吾尔族移民)。1993年哈萨克斯坦的维吾尔语使用者有30万人,1998年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有约9万人,1982年阿富汗和蒙古分别有3000和1000个维吾尔语使用者。

内部分区

在中国,现代维吾尔语分为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标准语以中心方言为基础,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市语音为标准音。标准语以中心方言为基础,并以伊犁—乌鲁木齐语音为标准音。

中心方言遍及乌鲁木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吐鲁番市哈密市、库尔勒、阿克苏市、喀什等地区,操这种方言的维吾尔族人口约占80%。

和田方言区包括和田以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若羌县的部分地区。语音方面,和田方言的音位 系统与标准音基本相同,仅“r”音位在多数情况下是卷舌音,在个别土语里,“r”变作“y”。和田方言的圆唇和谐较弱。词汇方面与标准语基本相同。语法方面,和田方言中保留了一些古代维吾尔语语法形式,它们还未发生现代维吾尔语中心区方言那样的变化。

罗布方言区包括尉犁县及若羌的米兰乡等地区。语音方面,罗布方言在音位系统上与标准音基本相同,但语音变化方面差别较大,并且有其特殊之处。比如单纯词中的元音不弱化,阿拉伯一波斯语借词词首的“h”在罗布方言里变为“k”。此外,罗布方言的圆唇和谐较强。辅音的前同化在罗布方言里比较普遍,是该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造成词汇的差别,增加了词缀的种类。在词汇方面,罗布方言与标准语差别不大,仅有少数完全不同的词,更多的是有语音上的差异。语法方面情况类似,除了少数因为复杂的附加成分变体而形成的语法特征外,其余更多的是语音上的差别。

总体而言,和田方言比罗布方言更接近标准语,但维吾尔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主要分歧在于语音,彼此交谈并不特别困难。

语言特点

语音

元音

现代维吾尔语的元音字母共有8个,分别为[ɑ]、[o]、[u]、[ε]、[ø]、[y]、[e]、[i]。

维吾尔语元音发音最大的两个特点是元音和谐与元音弱化。元音和谐表现在两个方面:词干内部元音之间的和谐;词干与附加成分之间的元音和谐。维吾尔语的元音和谐包含部位和谐与圆唇和谐,其中部位和谐比较严谨,圆唇和谐比较松弛,因此也有人认为维吾尔语是突厥语族中介于有无元音和谐中间地位的语言。元音弱化是指非重读音节中的 ɑ、ε 在与某些附加成分结合时变成e或i。元音弱化是现代维吾尔语区别于其它突厥语的重要标志。

不过,部分阿拉伯语波斯语、汉语和俄语的借词进入维吾尔语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元音弱化和元音和谐的规律。如一部分以 ɑ、ε 组成或结尾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外来词附加词缀或词尾时,为保留其重读音节或长读元音,ɑ、ε 保持不变,即重音不后移,不发生弱化。又如随着借词的引入,许多词出现了内部同时有前后元音的情况,打破了元音和谐规律,致使维语的元音和谐不够严整,并且有向简单方向发展的趋势。

此外,维吾尔语中还存在元音清化现象。如元音i出现在词首清辅音前面的非重读音节中时产生清化现象,同时前边伴有喉门清塞音;i如果出现在词首清塞音前面时,清化时后边还伴有擦音ʃ。当i出现在两个清辅音中间,轻读时清化,重读时不清化。元音u和y出现在词首清辅音前面的非重读音节中时,产生清化现象,同时前边伴有喉门清塞音,u、y出现在两个清辅音中间,轻读时清化,重读时不清化。

辅音

辅音有[b]、[p]、[t]、[dʒ]、[tʃ]、[x]、[d]、[r]、[q]、[k]、[g]、[ŋ]、[l]、[m]、[n]、[h]、[z]、[ʒ]、[ʁ]、[s]、[ʃ] 、[f]、[w]、[j]24个。

维吾尔语中辅音弱化现象比较普遍,塞音和塞擦音都有弱化现象或向擦音发展的趋势。

绝大多数维吾尔语辅音音位既可做音节开头,也可以做音节结尾。维吾尔语中有复辅音,但较为罕见,现代维吾尔语中复辅音多数来自汉语词以外的外来语词。维吾尔语口语中少见f,历史上维吾尔语从汉语、伊朗语和阿拉伯语吸收的带该音的词汇在标准化的过程中全部并入p音位。对于外来语中的v,维吾尔语书面语中一律以w拼写。维吾尔语辅音有许多同位异音。h音仅仅见于拟声词、叹词和少量借词中,在词首、音节首和词尾时,h也可读如音标/ɦ/,在音结尾或辅音前时,h常读作国际音标/χ/。

音节

维吾尔语音节结构主要包括CVC(辅音+元音+辅音),VC(元音+辅音),也有CV、VCC、CVCC等形式,仅有2%的维吾尔语词根为开音节,因此闭音节词根在维吾尔语词根中占绝对优势。少量俄语借词采用CCV,CCVCC,CCVC的形式,这类借词常带有复辅音结构,但是许多复辅音会通过省略变成单辅音或通过插入元音变成多个音节,如维吾尔语中的“计划”一词来源于欧洲语言中的“plan”,而现今维吾尔语中读作“pilan”,“居民点”一词“ponkt”,现读作“ponkit”。

维吾尔语的固有词基本上是单音节或双音节的,三个音节以上的词基本为派生词。维吾尔语中,词语有多少个元音就划分为多少个音节,一个音节只能有一个元音,如果连续出现两个元音,后一个就要划分到下一个音节中。辅音归属哪个音节,要依据元音而定。维吾尔语词的重音通常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当词干后接后缀词缀时,重音后移,一般仍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

现代维吾尔语在元音和辅音搭配有一定的独特性。突厥语族诸语言固有的元音和辅音搭配模式中,舌根辅音g、k和小舌辅音q,ʁ组成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两组。g,k只能与前元音结合,q,ʁ只能与后元音结合。而现代维吾尔语随着语言内部的发展变化和受外来语借词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g、k也可以和后元音相搭配,q,ʁ也可以同前元音相搭配,甚至g、k、q、ʁ可以出现在同一个词里。如: aka(哥哥),uka(弟弟),kɑlpuk(嘴唇), kɑkkuk(杜鹃鸟),gojɑ(仿佛),gɑtʃ gutʃ(噼里啪啦),qɛʁɛz(纸),qizʁin(热烈)等。这种现象在合成词中更为普遍。

语音紧缩现象也是现代维吾尔语语音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紧缩指的是某些词干与词缀或词与词的结合中,处在非重读条件下的音素或音节,产生了相当多的缩减形式和其他的变音现象。音节脱落是维吾尔语词形成减缩形式的主要原因。

词汇

维吾尔语词汇有单纯词、派生词、生成词和对偶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如,单音节的天、水、田等,双音节的淑典等;派生词是主要的构词方法,这种方法是借前缀和后缀之助,制定出派生词,主要有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三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语,占了绝大多数;对偶词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堆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维吾尔语的核心词汇主要来自古突厥语及突厥语系的其它语言,但通过历史过程中接触其它语言,亦引入了不少外来语。维吾尔语在同属突厥语系的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及察合台语都影响甚深。近代以来随着维吾尔聚居区与外界交流加深,汉语、英语、俄语等语言的词汇被借入维吾尔语之中。由于外来词进入维吾尔语,产生了大量同义词或等义词,同一事物或概念,往往可以用维吾尔语固有词或从阿拉伯语波斯语、俄语、汉语等不同语言吸收的同义词表达。

语法

维吾尔语是典型的黏着语,词组和句子有严格的词序: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在谓语前,修饰成分在中心语前,其主要语序“主语+宾语+谓语”,通过在谓语动词之后附加各种成分表达不同的语义。维吾尔语句子结构之间有严格的一致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主语和谓语之间有一致关系。维吾尔语里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在人称上有严格的一致关系,表现为二者之间在人称上的互相呼应。第二,从属短语有一致关系。维吾尔语里领属成分与从属成分之间有一致关系。

维吾尔语的名词有数、从属人称、格等的变化,其中数分单数和复数,语义格传统意义上认为有六种,分别是主格、宾格、与格、方位格、离格和属格。动词有时态、人称、语态、语气等的变化,如时态有现在式和过去式,语态有使役态和被动态。表示各种情态的助动词可组成多种复合动词。维吾尔语名词与人称、格成分均有语法化的现象。

维吾尔语的构词和构形标记(或词缀)很丰富,一个词根可以同时加几种标记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一般是构词标记在前,构形标记在后。例如:yaγa“木头”+ -i(构词标记)→yaγai“木匠”+ -lar(构形标记)→yaγailar“许多木匠”。

由于外来语的影响,维吾尔语利用外来语词缀丰富了派生词构词方式。如波斯语词缀在维吾尔语中的位置稳固,构词活跃,语义上拥有确切意义,既可附加在维吾尔语词干上构成新词,也可以附加在阿拉伯语、汉语、俄语等外来词词干上构成新词。此外,维吾尔语还借用了外来语的连词,特别是借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联合连接词、因果连接词、条件连接词、转折连接词等,如阿拉伯语的wε(和)、lekin(但是)、bεlki(而且、并且)、εmmɑ(但是)、wɑhɑlεnki(然而);波斯语的 hεm(又)、yɑki(或者)等。

文字

维吾尔族使用文字的历史很悠久。九世纪以前,其先祖曾广泛使用古突厥字母,以这种字母书写流传下来的多半是碑铭文献。使用时间较长和范围较广的一种文字是回鹘文。这种文字从8世纪至13世纪(部分地区直到16世纪)在新疆地区和中亚广泛使用,后来它成为蒙古文和满文的基础。19世纪中叶,维吾尔人奉伊斯兰教之后,逐渐改用阿拉伯文字,1960年,曾进行过罗马化的文字改革,但由于全面改用新文字的条件尚不成熟,故1982年9月起停止使用新文字,该文字被称为新维文(UYY)。新疆大学于2000年开始推行一种新的拉丁维文(维文缩写为ULY,维吾尔族LatinYéziqi),并被自治区定为官方文字。现在中国境内的维吾尔语使用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维文(UEY)和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拉丁维文(ULY),而在原苏联境内的维吾尔则使用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西里尔维文(USY)。

语言文化

古典文学

福乐智慧》是中国十一世纪维吾尔族著名学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所撰的哲理性长诗。《福乐智慧》是用回鹘文(古维吾尔文)写成的第一部大型文学作品,也是当时已臻于成熟的维吾尔文学语言的典范作品。诗作计13290行,由85章正文和3篇序言诗组成,其语言清新、形象、生动,内容涉及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人生百相学等领域。

《真理的入门》是中国伊斯兰教哲理性的劝喻长诗作品。书中的引子部分为赞颂安拉德性(Sifat)及伊斯兰教义的诗篇,正文主要阐述穆斯林应遵奉的道德准则及修身处世之道。诗歌采用阿鲁孜韵律中的木塔卡里甫格律,用中古西部维吾尔语喀什噶尔方言写成。

《乌古斯传》是在古代维吾尔族中广为流传的一部民间英雄史诗,产生于公元8世纪左右,最初在民间口头流传,公元13世纪写成回鹘文本。其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古代维吾尔族古老的神话、传说;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乌古斯可汗征战的历史。它用民间史诗特有的写法叙述了许多历史故事,再现了维吾尔族先民社会生活的原始风貌,对于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学和语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历史文献

《突厥语大词典》共收词7500个,展示了11世纪包括维吾尔在内的突厥语诸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丰富知识,是突厥语民族第一部文化集成,成为突厥语诸族的百科全书。而其中收录的242首民歌,200余条格言、谚语,则集中反映了突厥语诸族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智慧,许多篇章和诗句至今仍然在中亚多个国家的民众中传续,成为世代相传的口头传统实践和文化表现形式。

喀什噶尔史》是喀什噶尔汗国(也即叶尔羌汗国)时期佚名作者在叶尔羌用察合台文写成的一部历史著作。该书以编年体的形式叙述突厥神话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的历史和叶尔羌汗国的历史。作者以发生在叶尔羌的事件为主线展开叙述,随着记述年代逐渐接近作者生活时代,书中涉及的地理范围也越来越广,包括准噶尔汗国帕米尔高原拉萨市克什米尔等地,而后又逐渐缩小,最后主要集中在汗国的两个政治中心———叶尔羌与喀什噶尔。

谚语

维吾尔谚语不仅以句子的形式出现,而且还具有结构固定性和意义整体性特征,具有维吾尔谚语独特的语言形式美。维吾尔谚语的押韵可分为:首韵、腹韵、尾韵、首尾韵、首腹韵、腹尾韵、首腹尾韵押韵七种类型。维吾尔谚语从音步类型来看前后分句均为七音节式三音步结构,具有语言美;维吾尔谚语词性一致、词性对称具有用词美;句型对应、语序对应具有句式美。

禁忌语

农业禁忌语:因为维吾尔族中存在着“毒眼致厄”的信仰,所以不能夸维吾尔族家庭的农作物长得好,“bu buγdaj oxʃaptu”(这麦子长得真喜人),认为这样会带来厄运导致庄稼收成不好。

饮食禁忌语: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以后,不允许用筷子,认为用筷子吃饭是对食物的亵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食物种类的增多,使用简单方便的筷子又重新回到了维吾尔族人的餐桌。但是还是存在对于筷子的禁忌语“tʃoka tʃasayaman bolidu”(禁止两根筷子之间相互敲打),维吾尔族因为用筷子敲打餐具会使家中发生不愉快,产生争吵。

语言保护

使用现状

目前维吾尔族仍在继续使用并传承维吾尔语。维吾尔族虽然分布在全疆各地,但相对来说,在乡村、牧区和南疆各地比较集中,在北疆大部分地区和城镇则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征。聚居区的维吾尔族居民在交际中多数是以维吾尔语为主,而生活在多民族杂居区和城镇的维吾尔族民族,大部分都具备不同程度的维汉双语能力,在交际中兼用维吾尔语和汉语。除了在生活方面,维吾尔语在公务活动、社会交际、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民族教育和科技等各个领域都被广泛使用。

维吾尔语言文字在广播电视中广泛应用。新疆广播电视台新疆卫视XJTV-2套、新疆卫视9套XJTV-9全日播放维吾尔语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维吾尔语频道、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交通广播每日播出维吾尔语节目,各个地级市、县广播电视局均有维吾尔语的电视频道和广播频道。

维吾尔语言文字在政治生活中也得到广泛使用。维吾尔语是自治区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时使用的五种语言文字之一。中国政府鼓励援疆的汉族干部以及汉族教师学习和使用维吾尔语,并开设维语班以提高援疆汉族干部的维吾尔语水平。

维吾尔语在出版领域同样受到重视。维吾尔语报纸杂志约有80种,大约10家出版社使用维吾尔语。比如,新疆人民出版社作为成立时间较早的出版社,一直使用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书刊。

保护措施

法律方面,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3条规定,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这也是维吾尔语保护的基础。

语言调查和语言规范方面,通过两次对全疆各地维吾尔语方言土语进行调查,不仅掌握了一些较为系统的维吾尔语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资料,还还收录了大量民间故事、该语、长诗儿童文学、谜语、游戏等资料。由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具体负责编写出了《现代维吾尔语详解词典》,1997年出版了《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正字正音词典》,2009年出版了《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正字词典》为社会名领域提供了比较统一的正音和正字规则的词典。编篡词典方面,自治区民族语言名词术语规范审定委员会分别在1989年汇编了《规范化名词》,1990年编了《汉维规范化术语词典》,2002年出版了《汉英维科技大辞典》,2004年编篡了《汉维规范化新术语词典》,2012年该委员会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法律术语比较全面的《汉维法律大词典》,接着2014年出版了《汉英维科技大辞典》,填补了以往在此领域的空白。

语言文字机构和刊物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度重视设立语言文字机构,创办维吾尔文的刊物,并在相应的院校开设了维吾尔语专业,培养出了许多研究维吾尔族语言文字的工作者。中国政府自2015年起组织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收集记录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语言文化的实态语料。

教育方面,1984年,新疆提出在少数民族学校加强汉语教学工作,实现“民汉兼通”的目标。在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同时,维护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别是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新疆在学前和中小学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加授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

参考资料

维吾尔语.民族志|世界语言.2023-07-21

维吾尔族语言文字.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07-2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23-07-21

维吾尔族.中国政府网.2023-07-21

​突厥:第一个创制文字的漠北民族.今日头条.2023-07-21

维吾尔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07-28

探讨维吾尔族生活语言的嬗变.中文期刊.2023-07-28

国家致力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今日头条.2023-07-22

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教育部网站.2023-07-24

二、各民族语言文字广泛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7-21

国家致力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今日头条.2023-07-21

白皮书:新疆从来不是“东突厥斯坦”_新闻中心_中国网.中国网.2023-07-21

白皮书:新疆从来不是“东突厥斯坦”.今日头条.2023-07-21

外来词对维吾尔语的深层语言影响.中国知网.2023-07-28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维吾尔语研究概述.中国知网.2023-07-22

​突厥:第一个创制文字的漠北民族.今日头条.2023-07-28

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今日头条.2023-07-28

历史上维吾尔族与突厥及土耳其的关系.华光跨语种云服务平台.2023-07-24

维吾尔语发展.华光跨语种.2023-07-23

沙龙︱罗新、昝涛、付马:探寻丝绸之路上的西州回鹘文明.今日头条.2023-07-24

新疆两千年各种民族语言文字的诞生与变迁.华光跨语种云服务平台.2023-07-24

回鹘文文献:体现各民族源远流长的亲密关系 - 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民族宗教网.2023-07-22

尊重历史看发展 《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全文) - 中国军网.中国军网.2023-07-24

维吾尔书面文学语言──察合台语.中国知网.2023-07-22

关于维吾尔语言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知网.2023-07-21

简述现代维吾尔语和古代维吾尔语的渊源.华光跨语种云服务平台.2023-07-31

新疆历史上有多种文字语言共存,惟有汉文长存.今日头条.2023-07-21

察合台文献《喀什噶尔史》的语言研究 ————以两个版本的校勘本为例.中国知网.2023-07-24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07-31

中国乌孜别克族语言使用现状研究.知网空间.2023-07-31

..2023-07-25

..2023-07-25

..2023-07-25

吴宏伟:“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中亚(2).宣讲家网.2023-08-01

..2023-08-01

论现代维吾尔语方言及民族文学语言的基础方言和标准音.中国知网.2023-07-21

基于语音和嗓音的维吾尔语元音研究.中国知网.2023-07-22

维吾尔语名词与人称、格成分的语法化.中国知网.2023-07-21

语义场视域下维吾尔语词汇研究.中国知网.2023-07-24

维吾尔与哈萨克语文学论集.学术搜索.2023-08-01

回鹘文始用时间考.中国知网.2023-07-21

伊斯兰教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2023-07-21

An Introduction to Latin-Script Uyghur.Salt Lake City: University of Utah: 2, 2006.2023-08-01

《福乐智慧》哲学思想初探.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2023-07-22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文明互鉴与遗产共享——论维吾尔古典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桥梁作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22

《福乐智慧》汉语诵读版在今日在新疆首发 - 国内新闻 - 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2023-07-22

..2023-07-22

《真理的入门》.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7-22

..2023-07-23

..2023-07-23

维吾尔族文学.民族史.2023-07-23

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今日头条.2023-07-22

翻译美学视域下维吾尔谚语汉译研究.中国知网.2023-07-23

维吾尔语、汉语禁忌语对比研究.中国知网.2023-07-22

..2023-07-22

城市化进程中维吾尔族居民的语言使用现状——基于几个点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对比.中国知网.2023-07-22

中国专家表示新疆语言文字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新华网.2023-07-28

猜猜看,新疆两会材料有多少种文字版本?.新华社.2023-08-14

猜猜看,新疆两会材料有多少种文字版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24-03-12

乌鲁木齐“冬闲”不闲 维吾尔语班走俏.中国政府网.2023-07-28

中国大力推动新疆汉族干部学习维语加深民族情感.新疆频道_央广网.2023-07-28

民族语言文字在新疆得到广泛使用.新华网.2023-07-28

简述当前我国对维吾尔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应用.中国知网.2023-07-2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致公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2023-07-24

《现代维吾尔语详解辞典》(维吾尔文新编本)出版发行.艺术之家.2023-08-14

《汉维法律大词典》出版发行.央视网.2023-08-14

简述当前我国对维吾尔语言文字的保护和应用.达达文档网.2023-08-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民族文化资源库.2024-03-12

新疆的文化 保护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