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河
叶尔羌河(英语:Yarkand River),别称葱岭南河,是新疆第三大河流、塔里木河最长的支流。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北坡,流域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喀喇昆仑山北麓和塔里木盆地南部,北抵天山南麓与阿克苏地区相接,西接布古里托乎拉克沙漠,与喀什噶尔河相邻,流域总面积达10.81万平方千米,中国境内流域面积9.36万平方千米。叶尔羌河河流全长1281千米,上游山区河段长590千米,中游灌区河段长352千米,下游荒漠河段长339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78.66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克勒青河、塔什库尔干河、提兹那甫河、柯克亚河、乌鲁克河等。
叶尔羌河流域地处欧亚板块南缘的塔里木地块,河网结构受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和南天山西支山脉复杂的地质构造、基岩性质和地表形态控制。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山地、平原以大断裂相隔。整体属干旱大陆性气候,按地理位置与地形条件又分多个气候小区。山地高原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平原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沙漠区空气干燥,日照强,风沙大,灾害性天气频繁。流域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维管植物15科40属73种;有脊椎动物24目46科105种。
叶尔羌河流域的人类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吉日尕勒等人类活动遗迹。公元前3000年,叶尔羌河流域进入青铜时代,诞生了“西玉东输”的玉石之路。西汉,今叶尔羌河上游一带是中国境外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唐朝政府在叶尔羌河上游置葱岭守捉。公元1514年,东察合台汗国后裔在叶尔羌河流域创建叶尔羌汗国,统治今新疆大部分地区。清光绪十年(1884年),在叶尔羌河流域设有多个地方行政建置。叶尔羌河流域整体上属荒漠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脆弱,存在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环境问题。1958年,喀什地区叶尔羌河流域管理局成立,负责叶尔羌河水资源的调度管理。自2016年启动引洪补水工作以来,叶尔羌河流域已累计补水13.46亿立方米,植被覆盖率、森林承载率均有提升,动物活动轨迹明显增多。
叶尔羌河流域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导,中下游的平原绿洲区是新疆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和著名的干果水果生产基地,也是新疆最大、全国第四大农业灌区。此外,流域内分布着泽普叶尔羌河中国湿地公园、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叶尔羌河生态文化园等多个国家级旅游景区,还汇集了众多独具民族特色的刀郎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存。
命名
叶尔羌河得名于其所流经的地域。“叶尔羌汗国”系维吾尔语,即“土地宽广的地方”,又一说意为“崖上的城堡”。叶尔羌地名的由来,据《莎车县志》记载:“赵匡胤开元三年(公元971年),今县境一带在西方文献中称为鸭儿看,后译为叶尔羌。”叶尔羌汗国(1514-1680年)是公元1514年以莎车县为中心建立的地方政权,历经6代,到1678年被准噶尔汗国部灭亡,存续165年。历史上的叶尔羌汗国曾经一度成为新疆乃至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统治着叶尔羌河流域。此外,叶尔羌河也被称为“帕米尔高原南河”。据《汉书·西域传》:“葱岭南河,出叶尔羌汗国山中;葱岭北河,则出喀什噶尔西千余里之大龙池,是为黄河最远之正源。”《新疆图志》卷六十九《水道志》三载:“叶尔羌河二源,一为泽普县河,一为听杂阿布河,汇为叶尔羌河,是曰葱岭南河。”
位置境域
叶尔羌河流域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喀喇昆仑山脉北麓和塔里木盆地南部,北抵天山南麓与阿克苏地区相接,西接布古里托乎拉克沙漠,与喀什噶尔河相邻,经纬度范围介于东经74°31'~80°52',北纬34°25'~40°29'之间。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坡,流经喀什地区的叶城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泽普县、莎车县、麦盖提县、巴楚县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的阿克陶县,流入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与和田河汇合后注入塔里木河,是新疆第三大河流、塔里木河最长的支流。河流全长1281千米,流域总面积10.81万平方千米。
历史变迁
叶尔羌河为冰川融雪补给型内陆河,流域呈条带状分布,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和南天山西支山脉复杂的地质构造、基岩性质和地表形态,控制了叶尔羌河的河网结构,表现为河流的山区段河道形态趋于稳定,但在出山口以后,尤其是在进入灌区以后,由于人类活动和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致使流域与流域之间和水系与水系之间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新的水文网络。叶尔羌河卡群以上为山区河道,蜿蜒在喀喇昆仑山中,流经许多山间谷地和峡谷,河谷中许多地段曾为古冰磺堵塞,形成堰塞性湖泊,经后期河流切割,目前沿河湖泊很少。冰后期山地大幅度抬升,主河道深切,谷坡上堆有巨大的倒石堆,河谷中碎石很多,遇有融雪洪水、暴雨洪水和阻塞湖溃洪而导致突发性洪水,河道中易被冲刷的部分物质被搬运走。在出山口以下的灌区内,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河道演变进程加速。沿下游两岸数十处引水口的区段内,尤其是在麦盖提和巴楚县的东河滩、民生渠首和小海子水库引水河道附近区段内,河道变化频繁,易受冲淤摆动。
流域水系和特征
水系组成
叶尔羌河水系是以叶尔羌河为主,包括其东侧的提兹那甫河、柯克亚河、乌鲁克河,西侧的塔什库尔干河以及上游的克勒青河在内的扇状水系。水系流贯新疆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叶城县、泽普县等7个县和兵团农三师、公安系统的45个农林牧场,另外还有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县和阿克苏地区的柯坪县、阿瓦提县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部分乡和农场。中国境内流域面积9.36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5.56万平方千米,平原面积3.80万平方千米;流域集水总面积为8.58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400米。
干流河段
叶尔羌河是塔里木河流域主要河流之一,源于喀喇昆仑山脉主峰乔戈里峰东部,西流塔吐鲁沟附近,折向北流形成大拐弯构造,在喀群附近出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全长1281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8.66亿立方米。
根据地形,叶尔羌河可分为上游山区河段、中游灌区河段以及下游荒漠河段。其中上游山区河段自黑巴龙口至喀群渠首上游18千米处的恰木萨,河道长590千米,基本由主流克勒青河和支流塔什库尔干河组成,海拔为1447~8537米,占全流域面积的47%左右;中游灌区河段自恰木萨至艾里克塔木渠首,河道长352千米;下游河道自艾里克塔木渠首至河道末端与和田河汇合口处,河段长339千米。
主要支流
克勒青河
克勒青河是叶尔羌河上游主要支流,源出喀喇昆仑山脉海拔7464米特拉木坎力峰东南麓。东流折向北流,经因地拉科里山口,海拔8611米乔戈里峰东南侧,至吾甫浪山南麓,折向南流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自治县塔吐鲁沟东南入叶尔羌河干流。全河基本上呈东南西北向,集水面积7802平方千米,干流长266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5.8立方米/秒,海拔高程在5692至7464米之间。流域多冰川雪山,其中音苏盖提冰川长约40千米,为中国已知最大冰川。河道曲折,支流发育,主要支流有塔吐鲁沟、布拉尔杜冰河、音苏盖提冰河和星峡冰河等。克勒青河南侧为喀喇昆仑山脉主脊,北侧是喀喇昆仑山的支脉阿吉里山,夹峙在两山之间受断裂构造控制,侵蚀下切,始终循软弱带活动,第四纪以来又受到多次较长时间的冰川作用,形成幽谷地形。水量靠两侧山地冰雪融水补给,年际变化很大,受气温影响颇为明显。
塔什库尔干河
塔什库尔干河发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阿富汗交界处的克克吐鲁克,流经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阿克陶县,于阿克陶县塔尔乡东部的两河口汇入叶尔羌河。河道全长298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9×108立方米。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在4920~5844米之间。河道迂回曲折,支流短而稀。达布达尔以上流经高山区,中游地势平缓,下游河谷狭窄。主要支流有瓦恰河、塔合曼河等。中上游年结冰期4至5个月。
提孜那甫河
提兹那甫河,意为“平缓的河”,是叶尔羌河水系中的第二条大河,流域范围为东经76°27′~79°04′,北纬36°31′~38°54′,流域总面积20390平方千米,集水面积537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8.14×108立方米/年。该河发源于西昆仑山脉北麓加尔勒克塔山赛利亚克达坂和阳盖达坂,北流折向东流,经叶城县西合林、莫木克等地,至喀赞其干流为渠道所分割,穿行叶城、泽普县、莎车绿洲,至麦盖提县分多支入干流。全长335千米,其中玉孜门勒克水文站以上为山区干流段,全长190千米,该段河谷狭窄,平均比降约22.4‰。
柯克亚河
柯克亚河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境内,其源流区为叶尔羌河流域的暴雨常发区——昆仑林场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77°19~77°38',北纬36°36~37°21'之间,是一条以降雨和泉水混合补给型河流。柯克亚河发源于海拔近5000米的昆仑山脉北坡的赛女西达板,流域西北面与提孜那甫河流域相邻,东与乌鲁克河毗邻,南以喀喇昆仑山为屏障,末端消失于叶城县北部的沙漠之中。河长约128千米,出山口以上集水面积1750平方千米,年径流0.78亿立方米,流域呈三角形,上游窄,中下游宽,主河道河床平均坡降26‰。
乌鲁克河
乌鲁克河源出昆仑山脉海拔6346米柯克阿特达坂东北麓,东北流折向东流,经叶城县乌夏巴什、洛克等地,至泽普县界消没于沙漠之中。流域面积为1052平方千米,河长157千米,多年平均流量为2.12×108立方米/年。
地下水
叶尔羌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总量达到129.39×108立方米,灌区地下水资源量约为32.58×108立方米,地下水的供应量约为11.40×108立方。河床中地下水位埋深最浅,出山口地下水埋深在0~30米。流域内的地下水资源补给主要依靠天然补给和地表水入渗转化补给两个渠道,天然补给渠道主要有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山前侧向补给;地表水入渗转化补给渠道主要有河道渗漏、渠系渗漏和田间、入库渗漏补给等。地下水整体呈由西向东径流的趋势,西部山区地层中燕山期岩体出露,岩性复杂,并在长期溶滤影响下,岩层内硫酸盐和氯化物大量析出,形成该区域内以碳酸氢钙、碳酸硫酸钙为主的水化学类型;东部平原区径流弱,地下水埋深浅,在垂直蒸发的作用下,含盐量提高,地下水化学类型,逐渐转变为重碳酸钠镁和硫酸钠镁型。
水文特征
水源补给
叶尔羌河流域位于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区,在河流的上游山区发育着现代冰川和永久积雪。流域内有冰川3247条,出山口以上流域内冰川面积5852.57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11.95%,积雪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15%,因此高山冰雪融水是流域径流主要补给来源,约占径流总补给量的77.4%。大气降水也是该流域的重要水源补给之一,西风环流所携带的大西洋水汽是影响当地降水的主要因素。西风环流途径地中海等区域补充水汽来源,从中亚进入新疆地区后遇到冷空气形成较强降水天气。
径流变化
由于叶尔羌河流域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其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每年5~9月为洪水期,10月至次年4月为枯水期,6-8月约占径流总来水量的77.4%。
水能资源
叶尔羌河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出山口喀群引水枢纽以上的叶尔羌河干流和支流塔什库尔干河段。叶尔羌河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175.7兆瓦,占南疆的1/2,为全疆的1/5。其中,叶尔羌河干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776.7兆瓦,居全疆首位。
地理特征
气候
叶尔羌河流域位于干旱大陆性气候区,按地理位置与地形条件大致分为5个气候小区,即昆仑山脉气候区、帕米尔高原气候区、低山丘陵气候区、平原气候区和沙漠气候区。昆仑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0℃以下,气候寒冷;帕米尔高原区年平均气温为3.6℃,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1毫米;低山丘陵区年平均气温为11.3℃,冬季长于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8.5毫米,个别年份有局地大雨或暴雨发生,产生山洪或泥石流;平原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1.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6毫米;沙漠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高于12℃,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毫米,空气干燥,日照强,风沙大,灾害性天气频繁。由于叶尔羌河流域绿洲裹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布古里、托格拉克沙漠之间,年均大风及沙尘暴日数32天,常年日照时数为2800时。
地质
地质构造
叶尔羌河流域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盆地地块,处在欧亚板块南缘。自中新生代以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闭合作用下,南、北的昆仑山脉和天山强烈隆升形成两大弧形山系,塔盆为克拉通裂陷盆地急剧下沉,于上新统时期形成统一的内陆盆地。以深断裂的晚近时期复活运动为基础的近代活动带,通过第四纪(或第三纪末)以来继承性或反复的活动,控制着地壳表面的构造形变。由于帕米尔山结或“突刺”的强烈上升,使塔里木地区产生掀斜作用,造成天山和昆山阶梯式地貌和向东倾斜的多级夷平面,位于塔盆内部的叶尔羌河水系受掀斜作用影响形成从南向北的流向。
地层特征
叶尔羌河流域属塔里木盆地、西昆仑、喀喇昆仑山脉和空喀山口四个地层分区。其中,塔里木地层区出露地层为长城系赛拉加兹塔格群、墨玉县岩群、埃连卡特群、上二叠统皮山群杜瓦组和中—下侏罗统叶尔羌河群;昆仑地层区主要有元古界长城系赛拉加兹塔格群、埃连卡特群、蓟县系塔昔达坂群和下石炭统他龙群、中—上石炭统库尔良群;喀喇昆仑地层区从元古界到新生界均有出露,以古生界和中生界为主,主要分布下志留统温泉沟群和中上志留统达坂沟群,元古界长城系,下二叠统加温达坂组;冈底斯地层区位于流域南缘,出露面积小,仅见下二叠统加温达坂组。此外,流域在构造—岩浆区划分上属西昆仑区和喀喇昆仑区。岩浆作用旋回包括元古代旋回、华力西旋回、印支旋回、燕山旋回。以中晚华力西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印支期、燕山期次之,元古代仅有第二期侵入。
地形地貌
叶尔羌河流域地形南高北低,山地、平原以大断裂相隔,山地巍峨高大,平原宽阔平坦。上游河源区有喀喇昆仑山脉横贯东西,主峰为乔戈里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有4座,5000米以上高山地区常年积雪,为世界上最大山地冰川作用中心之一。上游河谷均呈东南一西北向,山谷相间,高差达3000~5000米,切割很深,古冰川泥石沙堆积严重,河曲较大,水流湍急。由于顺坡下伸的山谷冰川延伸入干流谷地,纵向河谷、横向冰川的地貌格局是叶尔羌河河源区地貌特点之一。
中、低山丘陵地带海拔在1500~30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缓,多土石山岭,山坡坡度在30°~60°之间,坡面上基岩裸露,冲沟发育,沉积物较多,植被稀少。谷地宽达2千米,河槽中沙洲发育,串流、汊流众多,河床由卵石组成。
卡群以下为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区,其东部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整个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平坦、宽阔,发展有广大的灌区。
土壤
叶尔羌河流域主要土壤类型有棕漠土、盐土、风沙土和绿洲土,此外还分布有平原林土、残余盐土等土壤类型。
棕漠土主要分布在叶尔羌河的近代冲积一洪积扇上,地表覆盖砾石,植物稀少。因风蚀、风积作用强烈,土层游、质地粗,农林牧利用都困难,唯在扇形地下部细土约质堆积较厚的地区可以利用。
盐土是指目前仍在地下水影响下继续积盐,使0-30厘米含盐量达到2%以上的土壤。这类土壤主要分布在叶尔羌河流域内的冲积一洪积扇缘、冲积平原和湖滨平原上,质地大都以沙壤、轻为主,不少地区表层覆沙。
风沙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特殊土壤类型,干燥的气候、一定强度的盛行风和粉沙级以上的粗物质是风沙土形成的基础。该流域的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古老的和近代的冲积平原上,难以利用,对现有绿洲有严重危害。
绿洲土是干早半于早地区人类长期灌溉耕作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耕作土壤,具有不同厚度的灌溉淤积层,主要分布在叶尔河冲积平原区或冲积一洪积扇的中下部。
残众盐土是在水成条件下,受地下水的作用形成的盐土,主要分布在叶尔羌河下游冲积平原上。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形成已脱离地下水的影响,积盐过程已停止,但因自然降水极少,冬季又无积雪,所以土壤的脱盐极为微弱,剖面中仍残留有大量盐分。
平原林土,是指荒漠地区河流沿岸或扇缘溢出带,星带状分布的胡杨林或滥木林下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叶尔羌河中下游地区以及扇缘带。这种土壤质地较轻,以沙壤、轻壤为主,下层大都为沙土,有不同程度的盐化。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叶尔羌河流域共有维管植物15科40属73种,流域中下游的胡杨林区包含植物12科27属37种,其中单子叶植物1科4属4种,双子叶植物纲11科23属33种;胡杨与灰叶胡杨为优势树种;林下灌木主要有多枝柽柳、黑果枸杞和铃铛刺;多年生植物主要以芦苇、甘草为主。
动物
叶尔羌河流域动物资源丰富,仅泽普段就有脊椎动物24目46科105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东方白鹳等,以及蓑羽鹤、长脚秧鸡、小苇鳽、黑鸢、雀鹰、白尾鹞、白头鹞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自然保护区
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省级(兵团)自然保护区
叶尔羌河中下游湿地省级(兵团)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保护区包括前海灌区的 前进水库、小海子水库、永安坝南北库和前海总干渠,总面积达4.44万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1854.87公顷,林地面积11711.31公顷。截至2023年,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263种,隶属于47科147属,包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Ⅰ级重点保护植物11种,自治区Ⅱ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植被类型以芦苇草甸、刚毛怪柳荒漠、刚毛怪柳+胡杨疏林和多枝怪柳荒漠为主。同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包括哺乳纲、鸟纲、爬行纲、两栖动物和鱼纲。其中,鸟纲13目37科102属176种,最具代表性保护鸟类包括大天鹅、长耳鸮、短耳鸮、蓑羽鹤等;哺乳纲15种,包括狼、沙狐、小家鼠、印度家鼠等;爬行纲11种,主要为新疆漠虎、西域沙虎、新疆岩蜥、叶城沙蜥等;鱼纲涵盖3目6科13属15种,主要有泥鳅、叶尔羌高原鳅等。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叶尔羌河流域的人类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1万年前),考古人员在叶尔羌河上游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河东岸吉日尕勒一带发掘出人工用火痕迹、大型打制石器、动物肢骨碎片等人类活动遗迹。公元前3000年,叶尔羌河流域进入青铜时代,当地采出的龙山文化时期的软玉被运输到中原地区,“西玉东输”的玉石之路由此产生。
西汉,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从皮山县西南至乌秅(今叶尔羌河上游)而到达罽宾(今克什米尔)、天竺等国,属中国境外丝绸之路东段支线商路。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都护府统一管西北边疆地区,位于叶尔羌河流域的莎车县、于阗、疏勒国等国是西域都护府管辖最西端的属国。公元1世纪左右,在帕米尔高原河(今叶尔羌河)上游有一石头城存在,又称“朅盘陀国”。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朅盘陀国归降吐蕃,唐朝政府在当地置葱岭守捉,作为国家边境的一个要塞。公元1514年,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汗的后裔萨亦德汗在叶尔羌河流域创建叶尔羌汗国,其统治范围包括今新疆大部分地区。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在叶尔羌河流域设有莎车府、蒲犁厅、巴楚州、叶城县、皮山县等地方行政建置。
人口和民族
叶尔羌河流经中国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与阿克苏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叶城县、阿克陶县、泽普县、莎车县、阿瓦提县等9个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及十个团场、公安系统的45个农林牧场。该流域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其余民族包括汉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回族、乌孜别克族等。
经济活动
叶尔羌河流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该流域中下游的平原绿洲区总面积达496万公顷,是新疆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和著名的干果水果生产基地,也是新疆最大、全国第四大农业灌区。灌区内种植的农作物主要包括谷物( 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和棉花,其中棉花和小麦是灌区内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截至2020年,灌区地区生产总值为4.7×1010万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达1.7×1010万元,占比36%。2023年,叶尔羌河流域总灌溉面积达1014.02万亩,小麦、玉米和棉花等主要作物普遍增产10-30千克,瓜菜、油料、果园等作物的长势、品质及挂果率也远超往年。
水利工程
叶尔羌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大致可分为水库工程、引水枢纽工程两类。
水库工程
截至2024年,叶尔羌河流域内有山区水库2座,分别为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和下坂地水利枢纽;平原水库24座,其中大型水库4座,分别为小海子、永安坝、前进和苏库恰克水库,中型水库有依干其、红海子、东方红、色力勿衣等14座,小型水库6座 。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坝址位于新疆喀什地区阿尔塔什村叶尔羌河段,是“十三五”期间100个重大项目之一,也是新疆最大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新疆三峡”,工程惠及新疆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及和田地区。该工程是叶尔羌河干流山区河段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属大(1)型Ⅰ等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水建筑物、发电引水系统、电站厂房、生态基流放水洞等建筑组成,规划水库正常蓄水位1820米,最大坝高164.8米,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755兆瓦,设计年发电量21.86亿千瓦时,于2021年8月正式建成投运。
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
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坐落在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班迪尔乡境内,位于叶尔羌河中上游的主要支流塔什库尔干河上,是一座具有生态补水、春旱供水、发电等功能的大(2)型Ⅱ等工程。该工程控制流域面积9570.00平方千米,占塔什库尔干河全流域的95.90%;总库容8.6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6.93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150兆瓦,年发电量4.64亿千瓦时。
引水枢纽工程
喀群引水枢纽工程
叶尔羌河喀群引水枢纽位于叶尔羌河出山口,地处莎车县喀群乡境内,距莎车县城60千米处,是叶尔羌河第一级引水枢纽,兴建于1982年,1987年2月投入正常运行。该工程年引水约25亿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350万亩,多年平均引水量25亿立方米,可改善13座水库引水条件,满足7座水电站的发电引水,属大(1)型Ⅰ等水利枢纽工程,素有“新疆的都江堰”美称。
科考研究
1985年4-6月,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研究所与新疆水文总站等有关单位联合组成的叶尔羌河冰川洪水考察队,进入喀喇昆仑山脉的乔戈里峰——乔戈里峰地区北坡,对叶尔羌河主要支流之一的克勒青河上游谷地进行科学考察,首次获得该区有关冰川洪水等方面的第一手科学资料。考察期间,研究人员先后对峰区北坡的迎雪布鲁姆冰川、乌尔多克冰川、斯塔格冰川和特拉木坎力冰川以及相应范围内的克勒青河谷进行了半定位观测和线路考察,初步了解了该地区现代冰川一些基本特征,并发现了大量的、明显的冰川洪水遗迹。据此,已基本辨明克勒青河上游地区冰川的活动(如冰川堵塞湖及冰内积水的溃决等)是引起叶尔羌河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3年5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常宏研究员及其团队通过室内地貌提取和野外地貌考察及现代河流沉积物的样品采集,揭示帕米尔高原东缘叶尔羌河流域的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物源变化、构造变形及其地貌响应过程。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土地沙漠化
叶尔羌河流域生态环境类型,从整体上属于荒漠生态系统,其特点是气候极端干旱少雨、蒸发量大、风沙多、灾害性天气频繁、盐碱重,因此生物少而单纯、生长期短、生态结构简单、功能不稳定,不可避免地遭受干旱、风沙、盐碱的危害。
叶尔羌河绿洲由西南向东北呈现带状分布在河的两岸,三大沙漠即塔克拉玛干沙漠、托格拉克沙漠、布古里沙漠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沙漠化时刻威胁绿洲的安全。据统计,三大沙漠在流域内共有沙漠面积2.38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21.7%,占流域平原面积的48.2%。在灌区内还分布着一些大小不等的流动沙丘,总面积为49.6万亩,也是风沙灾害的沙源之一。
由于沙漠边缘过渡地带的绿色植被遭到破坏,使植被覆盖率降低,天然屏障作用减弱,引起原来固定、半固定的沙丘活化移动,在流动沙丘前缘失去了天然绿色植被的保护,会使流沙对绿洲入侵加快,使大片绿洲在一定时间内变成沙漠。特别是叶尔羌河下游麦盖提县至巴楚县一线,由于滥砍滥伐及水土资源无计划开发而造成的河水断流、河道两岸地下水位下降,使沿河两岸林带宽度逐年收缩,远离河道的幼林枯死,草原退化,植被覆盖大幅度下降,有些地段甚至造成草场植被完全消失。随着干早不断加剧,故河道将成为无林地段,胡杨林成为枯林木,林下植被全部消失,在风力作用下就地起沙,最终变成沙漠化。对比1959、1983、1992和1996年4个时段航空相片的沙漠化制图,叶尔羌河流域沙漠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增长0.42%,其中极强和强度沙漠化面积增长更大,达到0.45%和2.49%,并且从发展趋势看,沙漠化很难逆转。
土壤盐渍化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地处干旱的塔里木盆地内陆盆地,流域土壤形成总的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淋溶微弱,现代积盐过程强烈,自然脱盐过程微弱;矿质化作用强烈,有机质积累微弱。另一方面平原绿洲经济为农业经济,靠引用地表水进行灌溉。多年来由于大量引用地表水进行不合理灌溉,年灌溉引用水量达60×108立方米,农田毛灌溉定额最高达27000立方米/公顷,平均为16500立方米/公顷。盐分随地表水的引用而进入灌区,在灌溉过程中,因渠道、田间、河道及水库的渗漏而引起灌区内地下水位普遍上升,农业难以摆脱土壤盐渍化的困扰,耕地中不同程度受盐渍化威胁的面积达 61%,不少耕地因次生盐溃化而荒废。据80代初查土壤普查成果,麦盖提县盐化地面积占农用地总面积的94%,其中盐化与重盐化土地占47%;巴楚县盐化土地面积占农用地面积的93%,其中盐化与重盐化土地占58%。90年代后,开挖了不少排水沟(渠),本区的盐渍化现象有所好转,但缺乏总体规划,各自为政,其效果尚不明显。
环境保护
水资源调度管理
1958年,喀什地区叶尔羌河流域管理局成立,长期以来负责叶尔羌河水资源的调度管理。2011年,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和田河和孔雀—开都河等管理机构整建制移交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统一管理,喀什地区叶尔羌河流域管理局自此改名为塔里木河流域喀什管理局。2019年,叶尔羌河流域的主要支流提兹那甫河最后隶属地区的两个渠首移交塔河喀什管理局管理。自此,完全实现了对叶尔羌河流域上下游、各县市以及兵地之间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2023年,管理局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四十八团渡口以下河道跑水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利用遥感影像和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式摸清了四十八团渡口至黑尼亚孜段河道的跑水口位置、规模、受水面积,制定封堵方案,实施封堵措施,将该段河道损失率降至40%左右,将节约出来的近2亿立方米水量用于补充灌溉、回补地下水及增加胡杨林引洪补水。同年,巴楚县引入国家开发银行金融贷款40亿元、麦盖提县引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12.5亿元支持,推进叶尔羌河灌区参与干支斗农等小型农田水利渠系防渗建设。
自2016年启动引洪补水工作以来,叶尔羌河流域已累计补水13.46亿立方米,年平均补水1.68亿立方米。通过补水,胡杨林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动物活动轨迹明显增多,森林承载率得到提升。
植树造林
从2012年开始,叶尔羌河下游的麦盖提县通过苦咸水种植胡杨、梭梭等耐盐碱树种,历经11年培育了面积达46万亩的人工防护林。2020年以来,地处流域冲积平原上的阿拉尔市累计投入资金3.49亿元,共完成森林抚育区国土绿化面积49.335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4.11万亩,退耕还林3.94万亩,退化林修复14.5万亩、防护林更新造林0.4万亩、补植补造1.885万亩、封沙(山)育林14.5万亩、防沙治沙4万亩,草原生态修复3万亩,鼠虫害防治3万亩。2021年秋季,莎车县在离县城40多千米的沙漠中建起一座新的中水库。2022年开始蓄水后,在周边种植了1600亩生态林和1000亩苗圃,把林带向沙漠推进。
风景名胜
泽普叶尔羌河国家湿地公园
泽普叶尔羌河中国湿地公园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泽普县古勒巴格乡、依玛乡和图呼其乡片区,地处叶尔羌河古道附近,是中国西部干旱区罕见的河滩芦苇沼泽湿地。公园以叶尔羌河流域的芦苇和香蒲沼泽为核心,通过自然河道和人工渠道水系实现相互连通,总面积达2449.68公顷,湿地率高达98.8%。水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达到107种,其中脊椎动物24目46科105种,鸟类78种,包含黑鹳、东方白鹳2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蓑羽鹤、长脚秧鸡、小苇鳽、黑鸢、雀鹰、白尾鹞、白头鹞和红隼8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017年6月,叶尔羌河中国湿地公园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017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
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泽普县城西南,西北以叶尔羌河为界,同莎车县相望,东南与叶城县为邻,地理坐标介于东经76°52′38"~76°59′50",北纬37°58′15"~38°03′49"之间。公园坐落在叶尔羌河冲积扇上缘,景区占地面积4万亩,天然胡杨林面积达2万亩。景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截至2020年7月,共有植物21科51属74种,包括沙生柽柳、光果甘草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野生动物资源23目44科102种,其中鱼类有1目2科8种,两栖爬行纲2目4科5种,哺乳类5目7科10种,鸟类15目31科79种,包含水老鹳、黑鹳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和塔里木兔、大天鹅、黑鸢、雀鹰、长脚秧鸡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新疆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集“胡杨、碧水、绿洲、戈壁”四位一体,被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称为最佳景观组合,曾先后被命名为“新疆摄影之乡”和“中国晚报摄影基地”。2013年9月,被相关部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新疆第6个AAAAA级风景区。
叶尔羌河生态文化园
叶尔羌河生态文化园位于麦盖提县县城西侧、叶尔羌河畔。园区以叶尔羌河、胡杨林、生态湿地为依托,以传播弘扬“刀郎文化”为主题,融合“刀郎文化产业”“生态人文融合”及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来甫等文化元素,划分为刀郎文化区、国花国树区、院士论坛区、原始胡杨林区四个功能区。2015年,叶尔羌河生态文化园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截至2024年,园区面积达5800亩,水域面积28.6万平方米。
相关文化
刀郎文化
刀郎文化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叶尔羌河流域,主要分布在中下游一带的麦盖提县、阿瓦提县、巴楚县地区。刀郎(dolan),亦被译为“多郎”“多兰”“多伦”“都兰”等,是古代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叶尔羌河流域部分维吾尔人的自称,最初由蒙古杜格拉特部与维吾尔人融合而成。刀朗人在生产生活中融合了牧猎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创造出粗犷、优美的音乐、歌舞和绘画,以其独具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在新疆维吾尔文化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刀郎舞、刀郎乐、刀郎画、刀郎羊被称为“刀郎四绝”。阿瓦提县和麦盖提县是刀郎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刀郎文化之乡,刀郎热瓦普艺术、刀郎木卡姆艺术、刀郎麦西热甫舞蹈、慕萨莱思酿造工艺等多项艺术和工艺被列入自治区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项目。
非遗文化
刀郎木卡姆
刀郎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主要代表之一,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以叶尔羌河与塔里木河交汇地带为中心的刀郎文化带,主要包括麦盖提、巴楚县、阿瓦提县三县。刀郎木卡姆的唱词内容丰富,曲调高亢粗犷,反映出当地民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刀朗木卡姆据说原有12套,截至2022年共搜集到九套,包括《孜尔巴亚宛木卡姆》《乌孜哈尔巴亚宛木卡姆》《区尔巴亚宛木卡姆》等,每套刀郎木卡姆都由“木凯迪满”“且克脱曼”“赛乃姆”“赛勒凯”和“色利尔玛”五部分组成,为前缀有散板序唱的不同节拍、节奏的歌舞套曲,演唱时长约六至九分钟。2006年,刀郎木卡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名录。
刀郎麦西热甫
刀郎舞,维吾尔语称“刀郎麦西热甫”,是新疆维吾尔族一种特殊的民间娱乐形式和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麦西热甫”一词源自阿拉伯语,意为“聚会”。刀郎麦西热甫流行于叶尔羌河下游阿瓦提县一带,属于歌舞类艺术形式,不需要专门的舞台和服装,参加者自娱自乐,但要举办必须找齐伊格提别西、米热瓦孜、纳格米凯西(乐师)、舞蹈者和滑稽者。2008年,新疆刀郎麦西热甫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名录。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流传于叶尔羌河下游的图木舒克市,具有悠久的历史。自秦汉以来,当地已有少部分牧民从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过渡。为了便于生活,他们利用当地的陶土、多枝柽柳和梧桐烧制生活用具,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较为完善的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土陶制品与当地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习俗紧密相连,品种多达百种,涉及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各式土陶油灯、烛台、婴儿摇床便具,也有土陶制的捕鸟猎具等。2008年,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名录。
文学影视
参考资料
地图说︱图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50).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4
Yarkand River in winter.新华网.2024-06-04
封面报道 | 叶尔羌河流域之变.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8
让每滴水都在叶尔羌河灌区发挥最大价值.新华网.2024-06-04
全力呵护河流生态 厚植生态底色.百家号.2024-06-18
让每滴水都在叶尔羌河灌区发挥最大价值.中国新闻网.2024-03-31
麦盖提县叶尔羌河生态文化园景区简介.麦盖提县人民政府.2024-06-03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6-03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刀郎木卡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6-04
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新疆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6-04
泽普概况 图看泽普.泽普县人民政府.2024-03-27
入眼成画!莎车县叶尔羌国家湿地公园初冬美景正当时.莎车县人民政府.2024-03-27
在戈壁建大坝值不值?投资上百亿的“新疆三峡”为当地带来了什么?.中核集团.2024-04-06
新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圆满通过自治区级水库标准化管理评价验收.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2024-04-06
新疆叶尔羌河喀群引水枢纽 助力两岸耕地秋播.环球时报.2024-04-06
地球环境研究所在帕米尔高原地貌演化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网易.2024-04-09
植树造林护家园 绿水青山书画卷.百家号.2024-06-03
天山环保行丨泽普县:一道屏障护湿地.天山网.2024-03-27
泽普县2021年度国有资产综合报告.泽普县人民政府.2024-03-27
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喀什地区行政公署.2024-06-03
新疆诞生第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新闻网.2024-06-04
叶尔羌河生态文化园迎来了春天的第一茬花.中国新闻网.2024-06-03
画出幸福的模样——麦盖提县刀郎农民画侧记.百家号.2024-06-18
麦盖提概况.麦盖提县人民政府.2024-06-18
非遗中国年,阿瓦提县刀郎麦西热甫里的浓浓年味.百家号.2024-06-18
赓续传统文脉 绽放非遗光彩.阿克苏政府网.2024-06-18
在传承和发展中彰显土陶之美(美在乡村·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人民日报.2024-06-03
火与土的艺术: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微信公众平台.2024-06-03
叶尔羌大地沉甸甸的历史是金黄色的 .搜狐网.2024-06-04
徐梅 | 历史沉思、现实观照与生命情怀的诗意表达——论赵力叶尔羌系列诗歌.中国新闻网.2024-06-04
静静的叶尔羌河 (2001).豆瓣电影.2024-06-04
叶尔羌河.豆瓣电影.2024-06-04
记录雄奇景观,展现绚烂文化,讲述传奇故事—— 4K自然人文纪录片《叶尔羌河》开机.澎湃新闻.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