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豆类

豆类

豆类(Fabids)系指仅作为干燥种子而收获的一类豆科作物,干黄豆子小扁豆和豌豆是最常见和消费量最大的豆类。豆类的品种很多,一般可分为大豆类和其他豆类。大豆类有黄豆、青豆和黑豆,大豆在植物性食物里营养价值最高,含蛋白质量多质高,其他豆类有豌豆、蚕豆、赤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蛋白质含量低于大豆。

豆类的形态特征都各不相同,如红豆种子形状为长圆形,两端较为平坦或接近圆形,种脐并不凹陷。绿豆种子呈短圆柱状。而大豆形状多为椭圆或近似球形。豆类分布的范围较广,如大豆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主要有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豆类含有较为优质的植物蛋白,还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k、植物抗氧化物质、粗食纤维和谷类蛋白质中所缺乏的赖氨酸

2013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6年为“国际豆类年”。2019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月10日为世界豆类日。

历史起源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过着游牧的生活,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大约公元前9000年至8000年间,由于气候变化或偶然因素,野生植物种子开始被有意种植,这标志着农业活动的开端。刚开始时,以农作物为主的饮食方式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单一依赖谷物无法满足人体对所有必需营养素的需求;冬季不适合种植,导致春季食物短缺;原始的耕作方法迅速耗尽了土壤肥力等。在这种情况下,豆科逐渐成为了人类食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物种

豆类作物主要是大豆、蚕豆、红豆、绿豆、黄豆、黑豆粉豇豆、豌豆、条条豆扁豆芸豆鹰嘴豆、木豆等。下面详细介绍几种。

大豆

大豆富含营养,可供食用,亦可作酱、酱油和各种豆制食品,榨出的豆油除了可以食用以外,还是肥皂、润滑油等的重要原料。大豆的种子有2~5颗,长1厘米左右,宽约5~8毫米,呈椭圆形或近球形,卵圆形至长圆形,种皮光滑,有黑、褐、黄、淡绿等多种颜色,因品种而异,种脐明显,呈椭圆形。

红豆

红豆种子可食用,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做粥,也可磨成面粉制成豆沙,豆芽可做蔬菜。并且红豆全株可作为青贮饲料和优质绿肥。红豆呈荚果圆柱状,长5-8厘米,宽5-6毫米,平展或下弯,无毛;种子通常栗色或其他颜色,长圆形,长5-6毫米,宽4-5毫米,两头截平或近浑圆,种脐不凹陷。

绿豆

绿豆具有固氮的能力,可用于补种、填闲,对防治自然灾害起着重要作用。绿豆的加工技术简单,可在一年四季中生产,也可用来制作绿豆粥、自制绿豆沙等;其用途广,生产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不仅畅销中国市场,而且在亚洲及欧、美国家也大为流行。此外,绿豆植株的茎叶柔软,消化率高,为猪、家兔、牛等牲畜的优质饲料。绿豆呈荚果线状圆柱形,长4~9厘米,宽5~6毫米,被淡褐色长硬毛;种子8~14颗,淡绿色或黄褐色,短圆柱形。

黑豆

黑豆营养丰富,可加工成黑豆粉、浓缩蛋白等用于制作面包、糕点、烘焙食物的乳化剂泡沫剂等,黑豆生芽后可作为蔬菜食用。并且黑豆蛋白质消化率高,可制成黑豆饼,用作牲畜和家禽的饲料,也可制成黑豆饼用作高效肥料。黑豆呈结荚果,长披针形,黄褐色或绿褐色,密生黄褐色长硬毛。内种子数枚,呈卵圆形或近球形,种皮黑色。

豌豆

豌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种子可以作为粮食,豌豆的嫩苗、嫩荚以及嫩粒可以作为蔬菜,豌豆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富含胡萝卜素、粗食纤维以及微量元素等。豌豆的果实为荚果,豆荚呈长椭圆形,长约5~10厘米,绿色,光滑无毛,内有种子。

芸豆

芸豆富含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高于鸡肉,钙含量是鸡肉的七倍多,B族维生素的含量也高于鸡肉。芸豆的根系较发达。茎蔓生、半蔓生或矮生。初生真叶为单叶,对生;以后的真叶为三出复叶,近心脏形。荚果长10~20厘米,形状直或稍弯曲,横断面圆形或扁圆形,表皮密被绒毛;嫩荚呈深浅不一的绿、黄、紫红(或有斑纹)等颜色,成熟时黄白至黄褐色。

蚕豆

蚕豆性味甘平,微辛;生态方面,蚕豆作为豆科,具有较高的固氮能力,且自身养分含量高,作为绿肥能使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改善土壤结构。蚕豆果实为荚果,荚长一般10-15厘米,宽2厘米,荚呈扁平筒形,未成熟时为绿色,荚壳肥厚而多汁,荚内有丝绒状绒毛,成熟后荚变成黑色,蚕豆种子扁平椭圆形,种皮颜色因品种而异,有青绿、褐色、紫色等多种颜色,种子的基部有一个种柄脱落的痕迹,成为种脐,黑色或灰白色。种皮内包含两片肥大的子叶,子叶肉质,多为淡黄色,也有绿色,富含养分。

鹰嘴豆

鹰嘴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元素等,是人类种植面积较广的一种豆类作物,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罐头、豆奶等食品,由于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鹰嘴豆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量不断增加。鹰嘴豆的种子被白色短柔毛,表面有皱纹,一端有一个凸起的小尖状,一般为黑色或者褐色。

分布范围

大豆

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全球多个地区都有种植,其中包括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在中国,大豆的栽培遍布全国各地,而主要的生产区域则集中在几个特定省份,如北京、天津市辽宁省黑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陕西省广东省等地。其中,东北地区因其适宜的大豆生长条件而尤为著名,成为中国大豆的重要产地之一。

红豆

红豆起源于中国,在亚洲南部及东南部地区,美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在中国的主要产区为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河南省、陕西、山西省贵州省云南省等地,海南省有少量栽培。

绿豆

绿豆原产于阿拉伯半岛、中国台湾、热带亚洲和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等地区,在世界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以亚洲印度、中国、尼泊尔等国栽培最多;在中国,广泛栽培于南、北各省区。通常可种植在岗丘薄地、林果隙地、田边地角及短期休闲地等地区。

黑豆粉

黑豆起源于中国,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包括中国、韩国美国等地。黑豆在中国种植地区较为广泛,主产区集中在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黑豆生产面积在丘陵山地发展较快,如陕北地区晋中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地,中国黑豆的具体产区如下。

豌豆

豌豆原产于中亚以及地中海地区,传入印度北部之后,再经过中亚西亚传入中国。豌豆从热带一直到约北纬68度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与欧洲,其中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干豌豆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近年来豌豆的种植面积与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在2020年,一共约有100个国家生产干豌豆,其中约有87个国家生产青豌豆,而全球干豌豆种植面积约813万公顷,青豌豆种植面积约393万公顷。

蚕豆

蚕豆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世界有超过55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蚕豆,中国、埃塞俄比亚摩洛哥澳大利亚等国家是世界上蚕豆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

生长习性

大豆

大豆喜光,适宜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大豆喜温,大豆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25℃,生长旺盛期平均温度在18~22℃最适宜,开花期以25~28℃最适宜。大豆发育的不同时期对水的要求不同,发芽时要求水分充足,幼苗期水分略少,开花期需水量大,结荚期需要充足水分。大豆适合生长在酸碱值适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的土壤里。大豆花期为6~7月;果期为7~9月。

绿豆

绿豆耐旱、耐瘠、耐荫蔽,为日照时间短、喜爱阳光、耐受荫蔽的C3植物,在其生长发育期间,需要给予一定的时间的光照条件,这样才可正常开花并结实。绿豆怕涝不耐水淹,土壤过湿易旺长倒伏,花荚期遇连阴雨天,地面积水会导致植株死亡;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广,具较强的抗逆性,对土壤的要求不苛刻,从黏土到粘重壤土中,绿豆都可正常生长,但最适宜种植在土质疏松、富含有机物质、排水方便的中性或弱碱性壤土中,通常可种植在岗丘薄地、林果隙地、田边地角及短期休闲地等地区。此外,绿豆可与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番薯(Dioscorea esculenta (Lour.) Burkill)等作物间作套种;其生育期短,播种适期长,可在短期内获得青体和干草。花期初夏,果期6~8月。

豌豆

豌豆适应能力强,耐旱、耐寒、耐贫瘠,但是不耐热,适宜于在16~23摄氏度生长。豌豆对水分以及光照的要求比较高,湿润且有长日照最佳,充足的阳光有助于提高干豌豆的产量,日照时间短会引起花期延后以及枝节缩短;对土壤的要求低,土壤贫瘠时依然能够生长,但是在盐碱含量高或者低洼土地中生长状况比较差,最适宜于在疏松并且肥力高的土壤中种植,最佳pH在6.5~8.0;海拔要求较低,从海拔较低的平原到海拔在4000米的高原地区均可种植。

黑豆粉

黑豆根系发达,一般吸收面积可达10㎡。黑豆根可把植株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其根瘤可与黑豆植株之间共生固氮。因此,黑豆具有抗干旱、耐贫瘠、耐盐碱的特点,其适应性广,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黑豆喜温暖环境,除沼泽地、盐碱地之外,一般土壤均可正常生长,但最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灌溉良好、保水力强、pH值为6.8-7.5的土壤中。黑豆的花期6-7月,果期7-9月。

栽培技术

轮作和间作

豆类作物不耐连作,连作时由于噬菌体的繁衍抑制了根瘤菌的发育而影响生长,同时病虫害加重,产量品质降低。所以豆类作物要实行轮作才能获得高产。豆类作物适宜的前茬为禾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棉花。

整地

整地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即可,但以土层较厚、富含有机质和钙质、排水良好、通透性好、土壤pH值以6.8-7.5的黏壤土或壤土最为适宜。夏大豆一般在麦收后浅耕10cm左右,然后耙平播种。豌豆根系伸展力较弱,对深耕有良好的反应,播前深耕并耙平作,出苗整齐,可使幼苗健壮,增强抗寒力。蚕豆是深根作物,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故应进行秋耕或春耕,耕深以20cm为宜。

播种

播种包括了选种、晒种、确定播期、播量等技术环节。

1、选种及晒种:播种之前精选种子是保证苗全、苗壮的重要环节,要选用大粒、饱满的种子,剔除虫籽、瘪籽,可进行风选、水选或盐水选。播前晒种可以促进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和增强发芽势。

2、确定播期:大豆、绿豆、豇豆都可以春播和夏播。春播一般在平均地温10℃以上时播种,夏播在麦收后。抓紧时间抢种早播是增产的有效措施。豌豆、蚕豆可以秋播和春播,南方秋播大致与小麦同期,北方春播多在3月上旬。豆类作物的播种深度一般在3~5cm。

3、播种量及合理密植:夏大豆的行距一般在30~40cm,每公顷播种量一般为60~75kg,留苗21万~27万株。晚熟种、肥地、播种期早的留苗稀些,反之留苗密些。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补苗与间苗、中耕除草、施肥、浇水及加强病虫害防治。

1、补苗与间苗:豆类作物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发现漏种或缺苗要及时补种或移栽。及时间苗是保证苗匀、苗壮,实现合理密植的有效措施。一般在第1片复叶长出时进行间苗,第2片复叶长出时及时定苗。

2、中耕除草:中耕可以防旱保,疏松土壤,消除杂草,夏播豆类作物,中耕宜早不宜迟,生育期间一般中耕2-3次。

3、施肥:豆科作物在生育期中所吸收的营养元素较多,对氮、磷、钾、钙四大元素的要求很高。豆类作物所需氮素的1/2-2/3是由根瘤菌提供的,因此,当根瘤菌进行强烈的固氮作用时,豆类作物是不会表现缺氮的,此时施用氮素过多反而会造成徒长,抑制根瘤菌的形成和固氮作用。但是豆类作物在初出苗时适量施用氮肥是必要的,因为豆类作物出苗后前几片真叶出现时,种子内的氮素已经耗尽,而根瘤菌此时不但没有固氮,还需要寄主植物提供的氮素。施用磷肥、钾肥对豆类作物十分重要,因为不仅作物需要大量的磷肥、钾肥,根瘤菌也需要大量的磷

4、浇水:保证开花、结荚和鼓粒期供水。

5、加强病虫害防治。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豆类作物的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其中蛋白质含量为 20%~40%,比禾谷类作物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高1~3倍,比著类作物中的蛋白质含量高5~15倍。它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也比较齐全,尤其是赖氨酸含量丰富,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多数豆类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元案和维生素,如大豆比小麦含钙质高15倍,磷质高7倍,铁质和维生素B各高10倍。

蛋白质

豆类的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如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30%~40%,高于牛肉等动物性原料,是一般粮谷类的3~5倍。大豆蛋白质中8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与比例,与理想蛋白质模式相比,除甲硫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都十分相近,是最好的植物性优质蛋白质来源。并且,大豆因其丰富的赖氨酸含量,也成为粮谷类蛋白质互补的理想食物。

脂肪

豆类属于低脂食物,如大豆脂类的含量为15%~20%,其中约85%为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约占15%,脂肪酸中亚油酸约占55%。此外,约有21%的油酸、9%的软脂酸、6%的硬脂酸及少量的其他脂肪酸。大豆中约有1.5%的磷脂,主要为大豆磷脂,含量高于鸡蛋

无机盐维生素

豆类含有多种无机盐与维生素,如大豆含有丰富的磷、铁、钙、硒,高于谷类食物,但由于粗食纤维和一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钙与铁的消化吸收率并不高。另外,大豆含有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两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B1(11.0~17.5微克/克)、维生素B2(3.4~3.6微克/克)、维生素B3(烟草酸,21.4~23微克/克)、维生素B5(又称泛酸,13.0~21.5微克/克)以及叶酸(1.9微克/克)等;脂溶性维生素以维生素e维生素a(其前身为胡萝卜素,0.18~2.43微克/克)以及微量维生素k(1.9微克/克)为主;此外,还包括亲脂肪性维生素肌醇(2 300微克/克,维生素B群之一)和胆碱(3 400微克/克,维生素B群之一)。

矿物质

‌豆类含有多种矿物质。如大豆含有约5%的灰分,而主要以各种矿物质的化合物为主,诸如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根。大豆主要矿物质的浓度以钾为最高,其他依序为磷、镁、钙、氯等。大豆还含有微量矿物质,如硅、铁、锌、铜、硒等。

大豆卵磷脂

一般而言,大豆含有约0.4%的卵磷脂。卵磷脂是一种天然的生化清洁剂,可使血行畅通,头发亦能充分获得营养;男性精液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适量食用大豆及豆制品,亦可提升男性精液质量;卵磷脂又为前列腺素,其关联物质的先驱物质,可提高免疫功能。

大豆异黄酮

异黄酮是黄酮中的一种,主要存在于豆科中,如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国际上有关大豆异黄酮的科学研究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主要有以下功效机理:1、对身体雌激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2、具有防癌、抗癌作用;3、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大豆是人类获得异黄酮的唯一有效来源。大豆异黄酮通常在大豆胚轴(大约占大豆的2%)的含量较多,约为2.4%,而对大豆种子而言,其含量为0.2%~0.5%。

抗营养因子

Caspase-3抑制剂与凝集素

豆类中的酶抑制剂(如蛋白酶抑制剂,可与胰蛋白酶或抑凝乳蛋白酶结合,抑制酶水解蛋白的活性,使消化蛋白质的能力下降:淀粉酶抑制剂可使淀粉酶活性下降,影响糖类的利用率)、外源凝集素(如植物凝血素,可引起细胞凝集造成人体中毒)及皂角素(对消化道黏膜的有一定的刺激性,可引起腹痛)等成分有怕热的弱点,高温煮熟即可将它们破坏掉,吃起来就安全了。

植酸

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根干和茎中,其中以豆科的种子含量最高。例如大豆去壳粉植酸含量1.4%~1.6%,玉蜀黍属、水稻、高粱、小麦、大麦植酸含量0.96%~1.17%。

脂肪氧化酶

大豆及其制品具有固有的豆腥味,主要是因为含有脂肪氧化酶。采用95℃以上加热10-15分钟;乙醇处理后减压病蒸发;钝化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用酶或微生物进行脱臭等方法,均可除去部分豆腥味。

粮食安全

对于农民来说,豆类是一种重要的作物,因为它们既可以用来出售,也可以作为家庭的食物。农民可以选择食用或出售自己种植的豆类,从而有助于维持家庭的粮食安全并确保经济的稳定。此外,豆类所具有的固氮特性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和扩大农田的生产率。采用豆类进行间作和充当覆盖作物,农民还可以改善农场的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物多样性,并遏制有害生物和疾病。

环境效益

豆类的生物固氮能力可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加并扩大了农田的生产力。 通过使用豆类间作和覆盖农作物,农民还可以促进农场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物多样性,同时避免有害虫害和疾病的侵袭。此外,豆类还可减少对化肥的依赖,从而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这些化肥的制造耗用大量能源,并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因此它们的过度使用会给环境造成危害。许多豆类往往比谷物或草类更能有效地促进土壤碳积累。

参考资料

什么是豆类?.联合国官网.2024-01-23

豆类.duocet.ibiodiversity.net.2024-11-24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11-30

老年人应该如何食用豆类食物?.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1-23

Vigna angularis.植物智.2023-06-09

绿豆.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5-06

绿豆 Vigna radiata (Linn.) Wilczek.植物智.2023-05-06

Glycine max.植物智.2023-02-03

..2023-02-03

健康吃豆有秘诀,牢记5要点.新华网.2024-01-23

多把豆类当主食,理由一个就够了.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2024-01-23

一颗豆子的前世今生.经济日报.2024-11-30

..2022-10-29

..2022-10-29

豌豆.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2022-10-29

【芸豆的功效与作用】芸豆营养价值.家庭医生在线.2024-03-16

百吃不厌国民菜,做法简单全家都爱吃.百吃不厌国民菜,做法简单全家都爱吃.2022-02-25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鹰嘴豆.中国科学院植物学科学数据中心.2022-11-09

Vigna radiata (L.) R.Wilczek.POWO.2023-05-06

..2022-10-29

FAOSTAT.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2-10-29

..2022-10-29

..2022-10-2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0-29

..2022-10-29

..2022-10-29

大豆及其制品,健康好伙伴.中国质量新闻网.2024-11-24

菽香悠远话大豆(十六)| 神奇的大豆,营养的宝藏.中国农村杂志社.2024-11-24

植酸.化源网.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