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环颈鸭

环颈鸭

环颈鸭(学名:Callonetta leucophrys)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是环颈鸭属的唯一物种。

形态特征

环颈鸭身长35-38cm,体重190 - 360g。雄鸭拥有色彩丰富的板栗色双翼,下体侧面浅灰色,胸部三文鱼色有黑色斑点。有一道黑色宽带纹由头顶延至颈背。雌鸭有橄榄褐色斑点双翼,头部和脸颊有白色条纹,胸部和腹部苍白有斑纹。雌雄都有黑色的尾巴,臀部白色,飞翼上有独特的白色斑,鸭喙灰色,腿和脚粉红色,虹膜棕色。个体通常重11-12盎司(310-340克),翼展28英寸(71厘米)。环颈鸭的脚趾有长而尖的爪子,专门用于让鸟类停在树枝上,这些特殊的脚趾是独特的,因为大多数水禽不能轻易停在树枝上。

分布范围

环颈鸭分布于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共和国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巴西、乌拉圭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多巴哥岛等国家和地区。

生活习性

环颈鸭的栖息地包括热带沼泽森林和树木茂密的低地沼泽地,以及僻静的池塘和小溪。作为一种以水为主的物种,环颈鸭吃各种水生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以及任何可以找到的种子。尽管雏鸭孵化时有一层羽毛,但并不立即具备防水能力。在它们自己的油腺完全发育之前,雏鸭通过与父母的羽毛接触来获得防水油。雄鸭和雌鸭在雏鸭孵化和保护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直到它们在50-55天大时离巢。雄鸭往往是最投入的,经常被看到跟在分离或行动缓慢的雏鸭后面。雄鸭和雌鸭在整年都保持着丰富的色彩,没有褪色羽衣。它们很容易结成一对,并且有独特的接触叫声,包括猫一样的“喵喵”声和雄鸭的持续的“啪喔”声。

繁殖

环颈鸭一般在富有水生动物的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上繁殖。通常营巢于水域岸边天然树洞中,每窝产5至12枚白色的卵,孵化需要23至26天。孵卵的初期雌鸟在早晨和下午离巢觅食,离巢前用巢边绒羽将卵盖住,在孵卵后期则很少离巢或不离巢。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第二天即能独自从树洞中跳下来进入水中,进行游泳和潜水。达到性成熟后,环颈鸭会形成牢固的配对关系,这种配对关系通常持续一个繁殖季节,但也可能持续一对的一生。配对的一对鸭通常能在一个繁殖季节内产下两批后代。雄鸭会继续照顾第一批雏鸭,而雌鸭则孵化第二批蛋。环颈鸭的配对行为使繁殖变得非常高效,一对配对的鸭可能在一个繁殖季节结束时已经产下并孵化了多达24只后代。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本种提示

环颈鸭通常被归类为浅水鸭类,但实际上可能更接近于鸭嘴鹅,属于鹑鸭亚科;它的最近亲属可能是鸳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