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廉州中心小学

廉州中心小学

廉州镇中心小学位于古老的珠城——合浦县城中心。学校始创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占地面积9866m2 ,校舍建筑面积约为11360m2。学校环境幽雅,绿树成荫,基础设施完善,各类仪器按照“普实”一类学校标准配备。现有教学班44个,学生2377多人,教职员工110人,专任教师10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60人,大专毕业的教师65人,学历100%达标,100%教师取得专业合格证。学校先后有四位教师分别被评为:“全国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学校历来以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质量高赢得社会的广泛信赖和赞誉,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红旗大队”的光荣称号;被自治区教育厅定为“首批电化教育实验学校”;被评为“自治区普通完全小学素质教育水平一级甲等学校”及自治区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学校”,学校还多次荣获市、县、镇的“文明单位”、“德育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

基本介绍

1944年秋,在党支部领导下,学生剧团下乡巡回宣传演出,激 发人民大众坚持抗日,坚持进步。成立龙中护校队,梁祖泽任总指 挥,黄辛波负责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在护校队中又以党员为核心,组织比较坚强的20多人为秘密游击小组。

1944年11月17日,日寇入侵龙潭茅坡,140 多名师生由武装起来的护校队员的护送下紧急疏散到双旺进行上课,护校队员继续军事训练。日军撤退后,师生回校复习考学期试。

1944年12月,中共博白县委为准备抗日武装起义,在双旺由熊福芝同志主持,陈办的有龙潭中学、沙河中学、东平国民中学的党员积极分子参加的革命青年骨干训练班,学习有关起义的文件和接受发动群众起义的任务。1945年2月27日,有71名护校队员, 自带长短枪46枝参加桂 东南抗日武装起义。倪雄生任博白民主抗日自卫队青年支队队长。陈咏任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黄辛波任第三中队副队长。

1945年,调走梁泽昌,调李继章来任校长。李留任廖国教,请张声宜任教师。后,廖调凤中,张声宜任教导主任。教师有张朝文、黄柳珍(女,中共党员)、罗南煜、潘荫彬、陈然祖、张达昭、李继筹等。李曾主编《铎声》周刊,由教师撰稿,交流学术思想。并编印龙中校刊,内有李继章、张声宜、罗南煜、曹为钧等人的文章,朱为珍、赖慧鹏为校刊题了词。校刊有校史、校训、校歌、教育方针和师生名录,是一份有价值的史料。

1945年─1946年,博白县反动派在县内进行清乡点甲,搞白色恐 怖;在学校搞高压政策,严防学生赤化。李继章奉命严禁学生阅 读进步书刊。先后利用童军队长张达炎、李善发明查暗访学生行动,压制和监视进步学生。

龙中学生参加抗日武装起义后,党和“读书会”的活动曾一度 中断。1945年下半年,梁祖泽(时任南区地下党支部副书记)指示在龙中读书的周复昌重建龙中马列小组“秘密读书会”。1946年春,江清(博白县委委员)布置刚考上初八班的卜功筹协助发展龙中“读书会”。在同学中公开组织是历史研究会和时事研究会。主要活动是学习时事,学习历史知识,宣传共产党的思想,散发革命传单,侦察敌情。“秘密读书会”会员有周复昌、黄汝明、庞波(庞宝腾)、张达秀、陈运洲、卜功筹、卜功寿、周深谋、邹颖安、邓昌荣等人,到1949年3月,“秘密读书会”会员发展到38人.“秘密读书会”一 建立就在党的领导下,以各种方式同反动派进行斗争。在党所领导的学生运动中,广大师生自动发起捐衣献药运动,支援地下斗争,粉碎反动派内战阴谋。如:龙中教师柳玲捐了被、服等衣物。

1947年春,博白县县长罗中天巡视到龙潭,在大会上公开宣布 将龙中、沙中、凤中改为私立,把节约下的教育经费,一部分用于 建设博中,一部分用来“巢匪”。罗中天的讲话激怒了龙中广大师 生。“读书会”立即发动和组织进步学生,以“龙中文学研究会”的名义,在龙潭圩张贴反对将龙中改为私立的专刊,并与广西博白县中学进步 学生联系,在《博白日报》发表《绝不让博白教育开倒车》及《再 论不能让博白教育开倒车》等文章,反对将龙中改为私立,力促各 方父老和社会舆论支持反对罗中天。数月后,罗中天调离博白县,龙 中又恢复公办。

1947年冬,李继章宣布解散“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解散后,部分成员于1948年春加入“读书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