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非冻结性冷伤

非冻结性冷伤

非冻结性冷伤,是在1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温、潮湿条件下所造成的冷伤,如冻疮、战壕足、浸渍足等。主要病因是冷刺激引起血管长时间的收缩或肌肉痉挛,导致血管功能障碍,或持续扩张,血流淤滞,体液渗出,重者形成水痘,皮肤坏死。战壕足是因长时间在低温(0~10℃)兼有潮湿的壕沟内站立,少动以及鞋靴缩窄所致,多见于战时。浸渍足则因长时间足部浸泡于低温水中,多见于船员。本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发、变凉、肿胀,肢体麻木等。本病多采用冻疮药物进行治疗,糜烂或溃疡者可用含有抗菌药和糖皮质激素的软膏。病情严重者可发生感染,甚至肢体坏死。经积极治疗可治愈,但可复发。

就诊科室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危害

预后

预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