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英文名:NINGBO No.2 HOSPITAL)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西医医院之一,也是浙江省首批通过第四周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的单位之一,是浙江省首批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现任院长是王波定。

宁波市第二医院前身为1843年美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玛高温创办的“浸礼医局”,位于北门外佑圣观附近。1875年,医院迁至北门姚江边(今永丰路42号),并更名为“大美浸礼会医院”。1915年,医院改名为“华美医院”,寓意中美友好合作。1930年,医院住院大楼落成,为当时宁波市地标建筑。1941年,宁波沦陷,医院被日军接管,改名为“华华医院”。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市人民政府接管医院,并定名为“宁波市第二医院”。此后,医院逐步发展成为区域医疗中心,设立多学科。1987年,医院成为省内首批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并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2010年,医院通过第四周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成为浙江省首批17家三级甲等医院之一。2016年,北院区启用,其前身为市传染病医院、市肝病医院。2018年,医院第一名称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第二名称“宁波市第二医院”继续沿用。2021年,医院启动新建医疗综合大楼建设。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拥有院区2个,本部院区位于宁波市西北街41号,北院区位于宁波市永丰北路175号。医院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核定床位2100张。至2023年底,医院有职工3282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709人,硕士以上学历人才986人(含博士104人),国家级人才称号4人,省市级人才称号60余人,专技二级岗15人。

院内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多个国家和省市级重点科研平台,并在建中国自然人群样本库东部中心。近五年,医院承担科研项目395项(含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1176篇,主编或参编专著152本,获批专利1069项。

历史沿革

创立与初期发展(1843年—1915年)

1843年11月,美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玛高温(Daniel Jerome Macgowan)来到宁波,设立浸礼医局。这是宁波最早的西医诊所,位于北门外佑圣观附近。诊所当时没有病床和分科,仅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

1863年,玛高温返回美国。1875年,传教士白保罗(S.P. Barchet)接管医院。他将医院迁至北门姚江边(今永丰路42号),新建男病房,并设置20张病床。 1880年,白保罗增设女病房,新增病床10张,医院更名为“大美浸礼会医院”。  在1880年—1890年这段时间里,医院年门诊量超过6000人次,住院病人超过250人次。

1891年,白保罗劳累过度,离开宁波市前往上海市休养,由加拿大传教士兰雅谷(James S. Grant)接任。 1915年,他将其担任宁波海关港口检疫官13年酬金悉数捐给医院,用于扩大医院的病房和建造手术室。地方有识之士见此景象后深为感动,争相效仿,来自国内社会各界的捐款承担了超过半数的建楼费用。医院也在这一年改名为“华美医院”,寓意中美两国友好合作。1922年,华美医院决定进一步扩建,建造新大楼。由于缺乏资金,兰雅谷竟将宁波社会人士于1920年祝他六十大寿时的500余份贺礼悉数捐给了医院。

进一步发展与战争动荡(1926年—1949年)

1926年,在募集得到足够的资金以后医院新大楼动工兴建。1927年,兰雅谷院长因病去世,美籍汤默思医生接替工作,华美医院在管理层面上步入了新时期。1930年,医院重新组织董事会,汤默思、任莘耕、丁立成等组成院务委员会,汤默思任院长。任莘耕任副院长,他也成为了华美医院历史上第一位华人院长。

1930年,宁波华美医院住院大楼落成投入使用,大楼以拆掉的宁波北门城墙砖为建筑用砖,并仿制宁波北城门的外观建成。新建的住院大楼正面4层、两边3层,具有东方式的屋顶,屹立于姚江之畔,可以说是当时宁波的地标建筑。这座大楼时至今日仍用于医疗服务。

1934年,丁立成任院长。1935年,华美医院设立了公共卫生部,之后几年里增设妇科学、传染科肺结核诊所、气胸诊疗所等,扩大了医院的规模。在护士人才培养方面,1918年,宁波私立华美高级护士学校成立。护校从1925年创办至1952年与宁波卫校合并,共培养了247名毕业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美医院在战火中坚守医疗救助职责。1940年10月,宁波市爆发鼠疫,华美医院院长丁立成率先通过化验确认病原体鼠疫杆菌,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

1941年,宁波沦陷,医院被日军接管,改名为“华华医院”。外籍传教士和医生被迫回国,但本地医生坚持服务。1945年,抗战胜利后,医院恢复“华美医院”名称,并重新恢复外籍医护人员管理模式。1946年,医院的年门诊量达到37000人次,并首次配备救护车,扩展急救能力。此外,还在孝闻街设立分诊所,以服务更多患者。

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与建设(1950年—1979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医院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1951年10月,宁波市人民政府接管医院,这一时期医院已有84名职工。1954年10月,华美医院改名为宁波市第二医院,吴元章出任院长。

1955年至1965年,医院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增设内科、普外、骨科、泌尿、眼科、妇产科等临床科室,以及药剂、放射、超声诊断等医技科室;病床数量增至280张;年门诊量超过22万人次,年住院病人接近8000人次,年门诊量超过2.2万人次,全院正式工作人员接近300人。这一时期,医院在外科学术领域发展迅速,不少手术不仅仅在宁波市,在浙东地区也是首先开展。1970年,医院建立了烧伤科;1973年,建立了肿瘤学和肿瘤免疫实验室。

改革开放以后,宁波市第二医院迅猛发展。1980年,医院成立了省内首家加强监护病房。1982年,成功完成宁波市首例肾移植手术,成为国内最早实施肾移植手术的医院之一。1987年,医院成为省内首批三级乙类综合性医院,并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医院为了宁波整体医疗环境的改进和提升不断贡献力量。1985年5月,医院妇产科迁出,另组建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1993年5月,医院骨科、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和普外科等科室迁出,组建宁波市李惠利医院。1996年12月,医院位于西北街的新住院大楼开始动工,1999年9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2000年,眼耳鼻喉口腔医疗中心项目在西北街动工,2002年10月竣工。2007年12月,医院综合医疗用房项目动工,2010年10月投入使用。2016年1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北院区正式启用,其前身为市传染病医院、市肝病医院。

2010年,宁波市第二医成为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是浙江省首批17家通过第四周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的医院之一。2022年,门急诊总量173.41万人次,出院病人10.33万人次,手术4.41万例次。至2022年底,医院有职工3189人,有烧伤科、神经外科、传染病科、肾内科、消化科等专科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等专科榜单排名百强。2021年,医院启动市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新建医疗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1.28万平方米,总投资15.13亿元,2025年建成后医院可开放总床位将增至4000张。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宁波市第二医院核定床位2100张,有职工3282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709人,硕士以上学历人才986人(含博士104人),国家级人才称号4人,省市级人才称号60余人,专技二级岗15人。

院区分布

宁波市第二医院现有院区2个,本部院区位于宁波市西北街41号,北院区位于宁波市永丰北路175号。医院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科研教育

重点学科

宁波市第二医院拥有多学科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和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中进入全国百强,包括烧伤外科学、护理学、呼吸病学、神经外科学、传染病科、肾内科、消化科等。医学影像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传染科(肝炎方向)、胸外科、骨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此外,医院建有传染病学医学影像学、肾脏病学3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呼吸系统疾病、心脏大血管疾病(共建)、麻醉学、肝病学4个市医疗卫生品牌学科,以及宁波市第四轮医学重点学科(麻醉学、肛肠外科、神经病学、乳腺外科、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肝科)和14个重点扶植学科(如骨外科学、急诊医学、烧伤外科学、甲状腺外科等)。医院同时挂靠9个市级质控中心和2个市慢病防治中心(肿瘤、骨质疏松症)。

实验室与研究机构

医院设有多个高水平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包括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院士工作站,以及省重点实验室(如消化系统肿瘤诊治及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研究中心(无液氦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应用)。

市级平台涵盖人类生物样本库、消化系统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肠道微生态与人类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数字影像与医工交叉重点实验室和医疗大数据研究所等。此外,医院正在建设中国自然人群样本库东部中心。

科研项目与医学刊物

2019年至2024年,医院共承担395个科研项目,其中包括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各类论文1176篇,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152本,获批专利1069项,展现了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

人才培养

宁波市第二医院于2014年入选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是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科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单位以及市住培管理、全科、麻醉、放射、超声及核医学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近三年共招收住院医师近400余名,曾多次在省、市住培竞赛中获奖。

机构治理

医院领导

组织架构

科室设置

医院有烧伤外科学、护理学、呼吸病学、神经外科学、传染病科、肾内科、消化科等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等学科/专科榜单排名百强。医学影像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传染科(肝炎方向)、胸外科、骨科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现建有传染病学医学影像学、肾脏病学3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呼吸系统疾病、心脏大血管疾病(共建)、麻醉学、肝病学4个市医疗卫生品牌学科,以及宁波市第四轮医学重点学科(麻醉学、肛肠外科、神经病学、乳腺外科、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肝科)、重点扶植学科(骨外科学、急诊医学、烧伤外科学、甲状腺外科、肝胆外科学、口腔医学、血管外科、康复医学)共14个,是院感、肿瘤、口腔等9个市质控中心及肿瘤、骨质疏松症2个市慢病防治中心挂靠单位。

院内专家

外科系列

内科系列

中医系列

医院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2025年1月,62岁的朱女士因突发胸痛、出汗、大汗淋漓等症状来到宁波市第二医院就诊。初步诊断怀疑为心肌梗死,但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其冠状动脉未见堵塞,最终被确诊为“心碎综合征”。经了解,朱女士的病症由与丈夫激烈争吵引发的情绪波动所致。她在医生的专业治疗和心理疏导下住院4天后顺利康复出院。

参考资料

宁波市第二医院简要情况.宁波市第二医院.2025-01-11

领导信息.宁波市第二医院.2025-01-12

穿越180年的厚重历史,看宁波这个老牌医院的光阴故事!.宁波档案馆.2025-01-12

宁波第二医院更名 成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市.新浪网.2025-01-12

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2025-01-11

组织构架图.宁波市第二医院.2025-01-12

宁波市第二医院 外科系列.宁波市第二医院.2025-01-12

宁波市第二医院 内科系列.宁波市第二医院.2025-01-12

中医科.宁波市第二医院.2025-01-12

医院荣誉.宁波市第二医院.2025-01-12

62岁女子和丈夫吵架吵到胸口痛,被医生确诊为“心碎综合征”!.搜狐网.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