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木寺
郎木寺古称“南番中心”,位于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藏语全称"郎木寺噶丹雪珠皖嘎昭吾林",意为"郎木寺具喜论修白连花解脱洲",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素有“东方小瑞士”“甘南香巴拉”之美誉,寺主是郎木赛赤活佛。
郎木寺创建于公元1748年,创始人是赛赤坚赞桑盖大师历经五世赛赤活佛的护持和扩建,1958年前,该寺设闻思、续部、时轮、印经、医学等五个学院,先后于1958年和"文革"中被拆毁,1981年5月批准开放复建。2005年3月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甘肃省批准为历史文化名镇。郎木寺所在地区属高原寒带湿润季风气候,地貌以以高原山地地貌为主,2016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郎木寺寺管会管理。
截至2019年11月,郎木寺占地面积5941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由弥勒殿、灵塔金瓦殿、护法殿等20余座、嘛呢经轮房大小20座、僧舍200余院组成。郎木寺又可分为两部分,其中江北的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若尔盖县,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峡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于四川郎木寺这边。
名称由来
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郎木”为藏语“仙女”之意,因其山洞中有石岩酷似亭亭玉女,民间谓为仙女所化,故名。寺后林荫深处有一虎穴,藏语称“德合仓”,故该寺之名可译为“虎穴中的仙女”。
郎木寺,即郎木赛赤寺,全称“大伽兰噶丹协珠皖嘎尔卓委林”,古称“南番中心”,藏语全称"郎木寺噶丹雪珠皖嘎昭吾林",意为"郎木寺具喜论修白连花解脱洲"。素有“东方小瑞士”、“甘南香巴拉”之美誉,又有神奇“德合仓郎木”自显天然石洞及“德合仓郎木赛赤”寺院而闻名。
历史沿革
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创建于公元1748年。其创始人即第一任赤哇嘉参格桑,1752年建大经堂,成立了显宗闻思学院,后来又建立了密宗喜金刚学院。阿坝曲尖嘉措、拉然巴阿坝罗桑谢热、松州克珠嘉措、索波罗桑曲培、大恩活佛罗桑生格等依次任寺院法台。经历代兴建,新中国成立前,郎木寺有僧众590人,是当地的宗教、文化、经济、政治中心。至新中国成立时,郎木寺有四大学院,即闻思学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寺院建筑壮观,规模宏大,成为甘川交界处的名刹和佛教圣地。寺内除四大学院的经堂外,尚有赛赤拉章、弥勒殿、罗汉堂、千佛殿、三层宝塔殿、药王殿、主殿、邬仗那大师殿、马头明王殿以及活佛的昂欠、僧众居住的房屋等。闻思学院采取西藏哲蚌寺郭莽学院的教本,分10个班级,系统讲授5部大论,讲经学法之风颇盛。
1958年前,该寺设闻思、续部、时轮、印经、医学等五个学院,建有大经堂、金瓦殿等殿堂囊欠近二十座,静修院两处,信教群众分布在碌曲郎木寺、阿拉及卓尼、迭部和四川江岔热瓦等地。该寺在1958年和"文革"中先后被拆毁,1981年5月批准开放复建,逐步修复了原有的四大学院。5·12汶川地震中,郎木寺院大经堂等21座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年久失修,亟需维修。随后,中央政府拨款200万元人民币对其进行了维修。2016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郎木寺寺管会管理。截至2022年,郎木寺寺主是郎木赛赤活佛。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处,海拔3480米,占地面积55公顷。距碌曲县县城90公里、省会兰州市467公里,是兰州经甘南藏族自治州到九寨沟县旅游的必经之地。
气候
郎木寺所在地区属高原寒带湿润季风气候,低温严寒,四季不明,冬长无夏。
地形地貌
郎木寺、碌曲一线以西以高原山地地貌为主。这类地区多为开阔草滩,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是良好的天然牧场。
方位布局
郎木寺位于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东临迭部县约65公里,南于四川省接壤,西临合作市,北靠大山,始建于清乾隆,截至2019年11月,占地面积5941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有弥勒殿、灵塔金瓦殿、护法殿、怙主殿、马头明王殿、狮面母殿、莲花火祖师殿、佛塔殿、大小囊欠20余座、嘛呢经轮房大小20座、僧舍200余院组成。郎木寺分为两部分,甘肃境内叫“白龙江”的小溪从镇中流过,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其中江北的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又叫“郎木寺镇赛赤寺”,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又叫“达仓郎木格尔底寺”,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峡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于四川郎木寺这边。两座寺庙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
主要景点
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镇。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第一世格尔底寺活佛茸青更登降参在白龙江源头达仓郎木修建了一座隐修寺。此后不断发展成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区格鲁派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寺院之一。在格尔底寺里,可以见到四个大殿,闻思院,也是主殿即大雄宝殿所在,医学院、时轮殿和护法殿,木瓦木楼的僧舍间于其中大雄宝殿旁是肉身舍利塔,这里供奉着五世格尔登活佛的法体,这是全藏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完好的肉身法体。
赛赤寺
赛赤寺位于碌曲县郎木寺镇。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甘丹寺第五十三任赤巴坚参桑格创建此寺。1958年时,有11个属寺分布于甘肃省的碌曲,夏河县、迭部县等县,若尔盖县、阿坝县也有分布。1981年郎木赛赤寺批准开放复建。该寺院占地面积约为2600亩,主要建筑有大经堂、佛塔、僧舍等。
郎木寺大峡谷
郎木大峡谷地处川甘之交的郎木寺镇被世人称为“微缩版的香格里拉”,它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天堂,古道的交会口,也是多元文化交融与发展之地。
郎木寺佛塔
郎木寺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五世活佛的肉身灵塔,据说该灵体的头发、指甲如新生长的一般;有万两黄金、白银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历世其他活佛的灵塔,以及70余座大小不一、制作各异的佛塔。
开发保护
2005年3月甘肃省政府批准郎木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10月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命名为“中国魅力名镇”,2006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甘肃省批准为历史文化名镇。5·12汶川地震中,郎木寺院大经堂等21座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年久失修,亟需维修。随后,政府拨款200万元人民币对其进行了维修。2016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郎木寺寺管会管理。2017年,甘肃省政府公布郎木寺保护范围为:“保护范围:东至白龙江河堤南侧,南至马热司住宅外墙北侧,西至白龙江东侧,北至尼布沟山峰南侧。”同年,甘肃省文物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其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向东、西、北各延伸100米,向南延伸40米。”
价值
与四川省格尔地寺院隔白龙江南北500米相对,郎木寺历史悠久,建筑技术采用藏式传统工艺,是研究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
相关文化
莫郎节
“莫郎节”藏语为“莫郎切莫”,意为传诏大法会,源于朱棣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每年藏历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七期间举行,是藏族民众重要的新年节日之一。阿坝县各座藏传佛教寺庙都会在藏历正月庆祝“莫郎节”,除了念经祈福外,还有展佛、跳神、抬佛、酥油花展等各类仪式和活动。
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在藏语中,雪顿节按解释就是吃酸奶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藏戏演出和晒佛仪式,所以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传统的雪顿节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插箭节
插箭节是藏族民众每年定期向地方保护神献供箭类武器并祈求其保护的宗教仪式称谓。插箭祭神是古代部落社会祭祀地方神灵的一种遗俗,也是藏族常见的一项民间祭祀活动.这种群众性祭祀仪式与赛马,郊游及其他庆典等相结合,已逐渐演变为隆重的民俗节日。插箭节没有固定的日期,由部落按宗教方式择定。临近插箭活动日,人们会准备箭杆,印经旗,做箭羽,拌煨桑物(用炒熟的青稞面、糌粑、牛奶等食物,然后摘柏枝,印“隆达”等。当地人民认为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将战争时使用的武器交给天神,以祈祷和平,所以插箭节都在各个村落最高的山上举行。
参考资料
文化景观视角下高寒民族地区风景区规划研究——以郎木寺风景区为例 .万方数据.2024-02-19
郎木寺景区概况.碌曲县人民政府.2024-02-11
碌曲县寺院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2-11
甘肃古建筑|郎木寺.甘肃文物.2024-02-21
郎木寺.去哪儿攻略.2024-02-19
碌曲:西成铁路(碌曲段)建设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碌曲县人民政府.2024-02-11
碌曲概况.碌曲县人民政府.2024-02-11
朝圣之旅——甘南川北行.江南佛教文化研究学会.2024-02-11
甘南,被遗留人间的秘境.七里河发布.2024-02-21
【推荐】甘南藏族自治州上的风情小镇.原生夏河.2024-02-22
郎木寺.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4-02-21
代表建议甘肃藏区郎木寺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人民网.2024-02-21
郎木寺的传说.手机中国西藏网.2024-02-21
聆听郎木大峡谷深处的野性召唤.中国国家地理景观.2024-02-22
四川阿坝藏区:“莫郎节”里话变迁.中国新闻网.2024-02-11
雪顿节是什么族的节日 雪顿节名称由来.闽南网.2024-02-11
绿色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节日中认知生态文明.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202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