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
唐英(1682年-1756 年),字俊公,别号叔子,又字隽公,曾号陶成居士,沐斋居士陶人等,自号蜗寄老人,沈阳人,隶属汉军正白旗。
唐英7岁入私塾,15岁入内务府,16岁任内务部员外郎,于养心殿工作并接触多元艺术文化,其书画获雍正赞誉。雍正六年任景德镇御窑厂协理官,与陶工共学技艺,乾隆元年起管理多关兼理窑务,任期长达二十八年,他精准传达皇帝旨意制瓷,深入研究陶瓷工艺,著有《陶成纪事》等。“唐窑” 瓷器精美,他创新颇多,还擅仿制。在戏曲、绘画等领域亦有造诣,著17部昆曲传奇等。晚年曾于广东海关短暂任职,1756年退休后离世。
人物生平
唐英出生于1682年,他的曾祖父唐应祖是内务府正白旗汉姓满洲旗人,世居沈阳市。唐英的祖父承功从龙入关,被诰赠通议大夫。唐英的父亲为国,曾任员外郎兼佐领。唐英自幼在养心殿造办处工作,16岁时成为内务府的页子,负责照顾皇帝的生活起居。在养心殿,他接触到了丰富的艺术和文化资源,培养了对艺术的热爱和技能。1723年,唐英被任命为内务府员外郎,并在1728年被派往景德镇监督御窑。在景德镇,他与陶工同吃同住,深入学习陶瓷制作技艺。1735年,唐英被调至九江关,继续监督窑务。1750年至1751年,他还短暂地在广东海关服务。1756年,唐英退休并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人物成就
唐英在景德镇御窑厂的任期长达二十八年,是清代在任时间最长的督陶官。他不仅在瓷器制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对陶瓷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经验记录在《陶成纪事》《陶冶图说》等著作中。唐英的瓷器作品被称为“唐窑”,以其造型、彩绘、釉色、质地的完美结合而闻名。他的创新和仿制工艺,包括对宋、明等历代官窑的仿制,以及对外国瓷器的仿制,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唐英的瓷器作品不仅在中国,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人物作品
唐英的著作包括《陶成纪事》《陶冶图说》《陶人心语》等,这些作品为研究景德镇制瓷史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他的《陶冶图说》详细介绍了瓷器生产的二十项流程,是研究陶瓷工艺过程的重要文献。唐英不仅在陶瓷艺术上有所成就,还在戏曲、文学、绘画、书法等领域展现了其才华。他撰写了17部昆曲传奇,包括《灯月闲情》等,这些作品融合了昆曲和地方戏曲的元素。唐英的诗词作品也被收录在《熙朝雅颂集》中。
参考资料
唐英:清代陶瓷艺术家 能文善画精通制瓷.今日头条.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