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员外郎

员外郎

员外郎,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相当于副司长,郎中是正司长。后来“员外”一词逐渐成为富有地主的另一种称呼。

历史

三国曹魏末年,设员外散骑常侍司马炎时,始设员外散骑侍郎。隋唐以后,直至明清,各部均设有员外郎,位次郎中。天宝永徽六年(655年),以蒋孝璋为尚药奉御,员外特置,仍同正员。自是员外官复有同正员者,其加同正员者,唯不给职田耳,其禄俸赐与正官同。单言员外者,则俸禄减正官之半。在唐朝贞观时期之前,吏部考功员外郎是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在开元年间后,因李隆基觉得此官职过低,而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并一直延续下来。员外郎简称“员外”。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在较后来的时代,“员外”逐渐成为富有地主的另一种称呼,元朝与明朝的话本与小说作品都有以员外称呼有钱人的内容。会有这种现象,与捐纳盛行不无关系,像是在清朝,此官职配置于朝廷或地方之辅助部门,品等为从五品。该官职一般为闲职,常有商贾、仕绅捐纳八千两获得此官职,如权珰李莲英过继儿子李德福就捐过员外郎在兵部任职。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语义转变

在较后来的时代,“员外”逐渐成为富有地主的另一种称呼,元朝与明朝的话本与小说作品都有以员外称呼有钱人的内容。这种现象与捐纳盛行不无关系,明朝以降常有商贾仕绅捐钱获得此官职。

其他国家的状况

日本亦有员外官(权官),作为律令官制内定员以外的官,律令定员变得有名无实。比如“权大纳言”、“权少纳言”、“权中纳言”、“权近卫大将”等为令外官,不作单纯的员外官看待。

参考资料

贾政工部员外郎是什么官职?工部员外郎属于什么级别?.商业时报网.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