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武库

武库

武库,拼音是wǔ kù,是指古代储藏器物的仓库。出自《汉书·毋将隆传》。

①古代储藏器物的仓库。《汉书·高帝纪下》:“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后常以形容人的学识广博。《晋书·杜预传》:“预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明 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寓(袁可立子)宪副》:“呜呼!惟灵目下十行,胸列武库。白壁购苏轼之文,黄金买蔺相如之赋。”

汉代置武库署,有武库令丞,掌藏兵器。本属执金吾,晋以后属卫尉,历代因之,到宋代才废。明置武库司,属兵部,清末废。

释义

2.泛指藏器物的仓库。《晋书·五行志上》:“﹝ 元康五年(公元295年)﹞武库火……是以累代异宝,王莽 头,孔子 屐,刘知远 断白蛇剑及二百万人器械,一时荡尽。”

3.掌管兵器的官署。《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属官有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后汉书·百官志四》:“武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兵器。丞一人。”

4.称誉人的学识渊博,干练多能。《晋书·杜预传》:“预 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清 赵翼 《赠春农同年》诗:“春农 先生我老友,武库胸中无不有。”

武库遗址

位于汉长安内南部,长乐、未央宫两宫之间,始建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吕雉为之改名灵金藏,刘盈即位后以此库存藏禁兵器,名曰灵金内府。王莽末年被战火焚毁。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工作队发现,1975~1977年进行勘探和发掘。

武库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80米,南北宽320米。四周筑有围墙,内部另有隔墙,围墙和隔墙各有门。共有7个仓库,内隔墙以东有4个,以西有3个。两组仓库以内隔墙南部的门沟通。7个仓库大小形状不一,平面都呈长方形,夯土筑造,四面有门。从遗存的础石、木炭灰烬和砖瓦推知,每座仓库都以夯土墙分隔成若干间,周边立木柱,房顶盖瓦。一号和七号房址已发掘。一号房址东西长197米,南北宽24.2米。7号房址东西长190米,南北宽45.7米。从部分础石的放置情况看,库存的长兵器应是放在木质兵器架上。

武库遗址主要出土有兵器、货币、建筑材料、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遗物。武器分铁、铜两大类,有剑、矛、戟、甲、刀、戈、镦、斧等,另外还有陶弹球。货币有西五铢、汉半两、王莽货泉、布泉、大泉五十、货布等。建筑材料有各种砖、瓦、铁钉和“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公司”12字瓦当。生产、生活用品有铁棒、、凿、铜斧、铁斧等。现己回填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