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玉华

李玉华

李玉华,女,汉族,出生于1931年10月,淮阳区土台街人。1949年6月参加淮阳专署民友剧团三分团(河南省越调剧团前身)从事艺术表演工作,是剧团最早奠基人之一。1996年病故。

李玉华十三岁进江湖越调戏班学习,主攻旦行,拜掌班人于斗为师。由于她平时刻苦练功,虚心好学,积极钻研戏曲艺术技术,基功比较扎实。三年出师后。

艺术成就

首次登台在《于二姐拴娃娃》中饰演于二姐,崭露才华,颇受观众喜欢和肯定。以后相继在《五凤山》中饰演吴凤英,《青龙山》中饰演张美荣,《石梦学中状元》中饰演萧桂英,《五遇路》中饰演田金莲等角色。艺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逐渐成为该戏班的“台柱子”,在豫东地区有较大的影响。1949年6月,她带领戏班参加淮阳专署民友剧团三分团(越调)。先后成功地塑造了《火焚绣楼》中的洪美荣,《孟丽君》中的孟丽君,《穆桂英下山》中的穆桂英,《盘夫索夫》中的闫蓝曾,《烈火扬州》中的李桂英,《文君私奔》中的望江亭,现代戏《志愿军的未婚妻》中的江新蓉等艺术形象。1956年在《哭殿》中饰演詹贵妃,参加河南省首届戏剧观摩汇演获二等奖。1957年,她在《王玉姐》一剧中,以其精细工巧的表演和优美动听的唱腔,成功的塑造了十二岁的小姑娘、官门闺秀和八十岁老夫人等三个性格、年龄、身份、地位迥异的艺术形象,引起强烈轰动效果。

艺术特色

李玉华扮相俊俏,嗓音甜美,珠圆玉润,演唱吐字清晰,情感炽热,悲喜咸宜,含而不露,不温不火,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五、六十年代越调著名的旦角演员之一。1963年在北京三进中南海演出时,受到了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小平、彭真、李先念、贺龙、谭震林、鲍尔汉、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