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区
淮阳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周口市下辖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地区中部。截至2022年,淮阳区下辖8个镇、9个乡、2个场、2个办事处,总面积1334.56平方千米。共有常住人口104.9万人。淮阳区政府驻地位于羲皇大道中段。
淮阳区位于黄河冲积扇南缘,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是黄淮低平原区。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长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公元前40世纪,东夷族首领太昊伏羲氏在此处设立都城,史称宛丘。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设立陈郡,统领12县。隋开皇十六年废州为郡,更改为宛丘县。1949年,划归为淮阳专区。2019年8月,正式设立周口市淮阳区。淮阳交通便利,G106、G311两条国道穿境而过,宁洛、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商南三条高速公路在境内通过并在城区及四通镇开设出口。郑阜高铁在淮阳设有淮阳高铁站。沙颖河航运直达淮河、长江。
淮阳区以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第二产业以塑料制品、装备制造为主导;文旅产业支撑第三产业。2022年,淮阳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7.5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居全市第二位。2021年淮阳区三次产业比重为21.2∶41.9∶36.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80元。
淮阳区是龙图腾文化、农耕文化、姓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截至2022年,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全国独有的人文和自然景观16处,太昊伏羲祭典、泥泥狗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淮阳区龙湖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2015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湿地公园。截至2023年9月,淮阳区拥有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4个,AA级景区5个。
名称由来
八千年前,太昊伏羲氏建都于此,命名为宛丘,后炎帝神农氏定都,改名为陈,战国时期被称为陈郢,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封儿子刘友为淮阳王,统治领地为淮阳国,由于此地位于淮河之北,水之北称为“阳”,这一名字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公元前40世纪,东夷族首领太昊伏羲氏在此处设立首都,史称宛丘。五千年前,炎帝神农氏继都于此,改名为陈。
西周时期,姬发封舜帝后裔陈胡公于陈,建立陈国,统治者称陈胡公。陈为周十二大诸侯国之一。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陈国区域与西周时同。姬匄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楚灭陈,夷陈为县。周郝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迁都陈城(郢陈)达38年,原陈邑留为魏侵,焦、夷为宋侵。春秋末期,楚国灭陈,将其改为陈县。战国末期,秦国破楚,楚顷襄王迁都于陈。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设立陈郡,统领12县。公元前209年,陈胜率领农民起义,占领了陈城,号“张楚”,并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由于陈在淮河之北,地势重要,又因水之北称为“阳”,汉高祖将陈郡改为淮阳郡,并封其子为淮阳王,建立淮阳国。东汉时期陈国复建,三国曹叡太和六年,陈四县封曹植为王,后曹植卒于任,葬于思陵冢。司马炎合陈郡于南梁,封司马肜为梁王,陈县属之,隶河南省。刘宋移陈郡治项城市,以陈令属南梁知府,隶南豫州。南齐置南陈县。属陈郡,隶豫州。北魏合陈县人项县(在今槐店),属陈郡。隶北扬州市。北齐移项县于故陈城,属信州,隶北扬州。北周改信州为陈州(陈州名自此始),项县属之,隶北扬州。
隋唐至宋元
隋朝(581年--618年),废州为郡,复称淮阳郡。析项县置宛丘县,并置临蔡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陈州,废州为郡,更改为宛丘县。隋大业初,废州复淮阳郡,并临蔡人宛丘。郡领宛丘、扶乐、太康、鹿邑等10个县。唐代(618年-907年),陈州淮阳郡统宛丘、太康、西华县、混水、南顿、项城市6县,治宛丘。贞观初,省西华县入宛丘县。武德元年(618年),析宛丘置新平县。唐武德八年(625年)废,复入宛丘。五代十国(907年-960年),陈州辖区无变更,宛丘属之。北宋(960年-1127年)初,宛丘属陈州淮阳郡,后升淮宁府,治宛丘,辖商水县、西华、南顿等5个县。宋朝时期改为淮阳郡,宣和元年升格为淮宁府。金(1115年-1234年),天会五年(1127年),设陈州,领县五,与宋同;殄寇镇、长平镇2个镇。宛丘县属陈州,隶南京路。元朝再度改为陈州,宛丘成为附郭。
明清
明代(1368年-1644年), 周口市领商水、西华县、项城市3县。弘治十一年(1498年),沈丘县属之,共统4县。清代仍明制,隶河南布政使司。顺治十六年(1659年),裁道、卫归陈州。雍正二年(1724年),改陈州为直隶州,县为附郭,仍统4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陈州府淮宁县附郭。领淮宁、太康县、扶沟县、西华、商水县、项城、沈丘7县。清朝雍正十二年,将陈州升格为府,淮宁改为县。
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年),将淮宁县改为淮阳县,属豫东道,1914年归属开封道。1927年,淮阳县直属河南省,1932年归属很那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1938年),县城沦予日本侵略军,日伪设淮阳县政府。属豫东道,隶河南省。同时,民国县政府南迁水寨镇。1945年光复后,民国县政府,治城关,属第七区督察专员公署、隶河南省。1943年,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建立淮太西县,设抗日民主政府,治东夏亭(今西华县境内)。属中共水东特委,隶中共河南省委。1946年,建立淮阳县人民政府,治戴集(今葛店乡境内),属淮阳专区。1949年3月,中共先后建立的周口县、界首市、夏亭县、淮阳市同时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划归为淮阳专区。1952年,两次调整乡级行政区划,撤销34个乡,划为171个乡。1953年属商丘专区,六年后变动为开封专区,1959年,商丘专区撤销,县改属开封专区。1961年8月,撤销农村12个人民公社,改建12个区。辖中型人民公社53个、443个生产大队、4158个生产队。1962年再次属商丘专区,1965年划归周口专区,后一直属周口。1974年12月,析朱集、鲁台两个人民人公社,置窦门人民公社。2019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调整周口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豫政〔2019〕14号,以下简称《通知》),对周口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淮阳县,正式设立周口市淮阳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淮阳区位于河南省东部,周口市中部,北纬33°20′-34°00′,东经114°38′-115°04′。东临郸城县、沈丘县,西接川汇区、西华县,南部是项城市、商水县,北侧是太康县、鹿邑县。行政区划面积1334.56平方千米。
气候
淮阳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温、降水、风向随季节变化显著,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和冬长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春夏之交多干风的特点。全年日照平均时数2354.6小时,平均日照率54%。年内分布是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平均246.5小时,日照率为57%,平均每天日照达84小时以上。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平均148.64小时,日照率为48%。平均每天日照只有5小时多。年平均气温14.3℃,一月份温度最低,平均是一2℃,冬季无严寒,有利于秋播作物的安全越冬。春季温度回升较快。七月份温度最高,平均是29.9℃。年平均无霜期219天。年平均降水量是762.3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年际变化很大,季节间分配不均。全县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按季节划分,四季风向多以东北风为主。全县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2%。
地质构造
淮阳区位于周口拗陷区,属新华夏系新二沉降(华夏式)带,发生于燕山运动早期。是通许隆起以南拗陷内部的次一级拗陷,凸起及区域性的断裂均呈北东、东西走向相间分带出现,东北有鹿邑拗陷群及郸北断裂;中有临颍至郸城凸起带;南有自商水县谭庄向东经新站转向东北至鹿邑的拗陷区;东南有郸城南断裂及沈丘拗陷带;再南是一个区域性的单斜,逐步抬起至淮滨隆起。境内出露地层不多,主要是一套红色碎屑岩系地层,自下而上可分五个岩性段。
淮阳区境内基底构造明显的断裂,主要是以北东、南西走向断裂活动为标志的新华夏系构造发育为特点,而新华夏系(断裂)构造具有较强的穿切能力,往往切断西北走向的断裂。穿过境域的断裂有由周口市向东至郸城县的东西向断裂;由周口向东南至沈丘县的东南向断裂;由郸城县巴集至鲁台的东北向新华夏系断裂;由太康县至郸城县的北西向断裂;由经县城的东北向新华夏系断裂;由搬日至太康县的东北向新华夏系断裂;由李集至太康县傅草楼的东北向背斜。
地形地貌
淮河区处于黄河冲积扇南部,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属于黄淮低平原区,西北地势高,东南低,整体从西北向东南部倾斜。西北海拔高50米,东南高40米,相对高差为10米。由于黄河南泛多次沉积的影响,地面呈现“大平小不平”的状态。地貌分为早期冲积的淮阳岗和近期冲积的低平原两种,淮阳岗西由老运河东起,南至七里河以北,东、北至县界,面积约为71.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32.6%。冲积低平原的范围是除了“淮阳岗”以外的全部地区,面积约为148.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7.4%。
水文水利
水文
淮阳区境内河流全部属于淮河,西部有新运河流域,北部和东北部有黑河流域,中部与东部有新蔡河流域,南部有沙河直属支流,城区内有万亩城湖。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道有14条,30平方千米至100平方千米的干沟13条,10平方千米至30平方千米的支沟25条。境内拥有东西阔4.4千米,南北长2.5千米,面积11平方千米的环城湖。新运河流域分布在县境西部,包括新运河、黄水沟、清水河、流沙河、洼冲沟五条骨干河道,主要承受扶沟县、西华县、太康县、周口市等四个县、市的客水和境内西部的坡水。境内归属面积308.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1%。黑河流域分布在县境北部和东北部,属原濯河流域。包括黑河、李贯河和老黑河三条骨干河道。境内归属流域面积30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0.8%,以承担太康县客水为主,境内排水次之。新蔡河流域分布在县境中部和东部。境内流域面积53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6.4%。骨干河道有新蔡河、狼牙沟、七里河。
淮阳区四周皆水,俗称环城湖。东西阔4.4千米,南北长2.5千米,围堤14千米,面积11平方千米。县城居湖中稍偏西,与湖滨名胜、村庄共占地5643亩,湖域实际面积10840亩,水域面积约8000亩。
水利
截止2021年,淮阳区进行引江济淮工程和南水北调“双水源”置换工程,总投资达到12.06亿元,实施疏浚沟渠18条,长度209.79千米,新建、重建小型桥涵275座,对18个乡镇供水厂的管道和设备进行改造,建立龙湖引水补源常态化机制,保证龙湖水良性循环。
土壤
淮阳区的土壤主要分为黄河沉积、湖相沉积与河湖相沉积三种,可细化为2个土类、4个亚类、7个土属和24个土种。其中最大的土属是两合土,面积为1272316.2亩,达到总土地面积的57.78%,分布在东、北、西部。两合土的砂粘适中,疏松多孔,易于耕种,同时保水保肥,适合粮、棉、油等作物生长。第二大的土属是砂土,面积为507904.7亩,占总面积的23.06%,分布在南、西南、东南部,这种土属的土质透气性较好,但土地的养分较少,保水保肥能力差,适合种植红薯、棉花和花生。第三大土属是淤土,面积为357402.3亩,占总面积的16.23%,分布在西部和东南部,淤土的养分丰富,具有很大的粮食增产潜力,但这种土壤的土质耕性不良,透气性差,适合粮、棉作物生长。其余2.93%的土属是盐化潮土、湿潮土、砂浆黑土和灰质老黑土,分布在东北、东南、东部等地,这些土属的排水性交叉、养分不足,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淮阳县拥有94101.55公顷耕地,全部为水浇地;366.11公顷园地,其中85.58%是果园;6435.08公顷林地,54.36%是乔木林地,剩余为其他林地;45.91公顷草地;39.28公顷湿地,均为内地滩涂;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4858.18公顷。
矿产资源
淮阳区境内拥有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较薄的煤层。境内天然气地质储量3518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淮阳区境内各种树木数量达到1648.4万株,木材蓄积量为47.6万立方米,年生长量为14.5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为9.1%,树木种类115种。
水资源
淮阳区地表水主要赖于自然降雨,降水除蒸发消耗、植物吸收、渗入地下外,形成地表径流。年平均径流深为100毫米,径流量为1.5亿立方米。涝、旱年份变差约60%。由于降水多集中汛期,为减少洪涝灾害,多以排为主,利用甚少。目前用于提灌和补充地下水源的过境河水与通过贾东干渠引调的水量,都是汛末拦蓄。一般年份为1亿立方米,直接利用约0.3亿立方米。地表水虽水质好,扬程低、灌溉效益高,但水浅、量少,可用而不可靠。地下水主要是裂隙潜水和浅层承压水,一般埋深3米左右,总贮量约2.8亿立方米,可供开采利用的约2.2亿立方米。富水区和中等富水区占总面积的84.5%,且水质好,矿化度小,开发利用对工农业生产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淮阳区的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全县拥有维管植物130科,共计3000多种,其中2/3是草本植物,1/3是木本植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等,树种有泡桐、加杨、小叶杨、大官杨等,果树有苹果、梨、桃、杏等,沙性植物有碱蓬、大红柳、刺槐等,碱性植物有碱蓬、猪毛菜、节节草等。龙湖湿地植物达到280种,常见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银杏、水杉、厚朴、榉树、野大豆、莲和绞股兰7种。
动物
淮阳区内小型动物有刺猬、狐、猪獾等,鸟类则是灰喜鹊、秃鼻乌鸦、麻雀等华北区系种类较多。爬虫动物中,麻蜥属数量最多;蛇类最常见的是赤链蛇、红点锦蛇;两栖纲在境内较为常见,多为大蟾蜍、泽陆蛙;爬行纲有少量的龟、鳖。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短耳鸮、鸳鸯、鸬鹚等。
自然保护地
龙湖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湖区总面积接近11平方千米,水域面积8000余亩,2015年12月被确立为中国湿地公园,是一级、二级保护区,每年有30多种鸟类飞迁徙至此过冬,湖内植物种类达到280种,动物156种。
自然灾害
淮阳区境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雨涝、寒潮、雨淞、干旱风(亦称于热风)、低温连阴雨等,其中干旱和雨涝尤甚,且发生频繁,危害较大,是农业生产最大的气象灾害。干旱强度是伏旱最大,初夏旱次之,秋旱重于春旱。季节连旱最多,一般春、初夏连旱和伏、秋连旱较普遍,四季连旱较少。低温连阴雨中春季低温连阴雨多出现在4月中旬,对棉花播种及幼苗生长不利,易造成烂籽烂芽,立枯病蔓延,缺苗断垄严重。夏季低温连阴雨多发生在6月份,对麦收不利。秋季低温连阴雨多发生在9月至10月中旬,对秋收和麦播不利。
淮阳区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震,由于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脉运动,使以前的地层形成褶皱带,造成境内地质基底构造有6条断裂。一条背斜。具有一定的活动性,曾发生过多次地震。
行政区划
截止2023年9月,淮阳区下辖8个镇、9个乡、2个场、2个办事处、476个行政村。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淮阳区户籍人口149.5万人,常住人口104.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77万人,城镇化率34.27%。根据2020年11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淮阳区常住人口为102.23人,男性人口占比48.93%,女性人口占比51.07%,年龄结构中0-14岁占26.24%,15-59岁占比53.7%,60岁以上占比20.06%,65岁以上占比15.69%。
民族
淮阳区内少数民族总人口数为4万,占总人口的2.2%,共有回、满、壮等21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城关回族镇、刘振屯镇、大连乡、白楼乡、新站镇等地。
语言
淮阳方言是北方方言里的中原官话,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不大,拥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也保留了自身的特色,比起普通话,淮阳方言的词汇词缀更加丰富,儿化更为常见。
宗教信仰
道教
道教是汉族白创的一种宗教,奉老子李耳为教主。老子系陈国苦县人(今鹿邑)。故陈地以太昊陵庙为中心,是全国道教活动主要地区之一。宋、元时期太昊陵即有长治玉皇观,为道教活动场所。清时,县内道教活动至盛,全县有道观70余座,信徒遍及城乡,清末太昊陵仍有道士60余人。建国初期,尚有道士20余人,由第24代道长孙连生主持太昊陵道务。
佛教
佛教于东汉刘庄永平十年(67年)传人中国,至隋唐已在县境流传。清末境内有寺庙80多处,分别有僧、尼主持。鲁台乡释詹西系著名佛僧,曾为开封相国寺大雄宝殿主持僧,对佛学研究颇有建树。1986年病故。
伊斯兰教元代传人境内,明初在城内新街建清真寺,为该教活动中心,寺内由教长(阿訇)主持教务。清康熙八年(1669年).又于今民族南街重建清真寺。后随着伊斯兰教民的不断增加,清真寺在城乡增多,至民国初,县内已有清真寺17方。
基督教于清代传入境内。光绪十六年(1890年),英籍牧师戴存义。来县设堂传教。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牧师包某在府后街设教堂一座。1982年,全县有基督教活动点218个。1983年全县统一规划,定活动点21个,现参加礼拜的信徒约3万余人。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另一派别。清末,意大利人来县传教,在东关设教堂,信徒80余人,美国传教士在城内东坊子街(今民生街)设耶稣福音堂。信徒100余人。1952年,全县设天主教堂9处,有信徒1264人,遍及12个区(镇)。
经济
综述
淮阳区以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第二产业以塑料制品、装备制造为主导;文旅产业支撑第三产业。
2022年,淮阳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7.5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居全市第二位。2021年淮阳区三次产业比重为21.2∶41.9∶36.9,2020年,淮阳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9094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49元。
第一产业
淮阳区以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把淮阳特色优势农业作为“一区一品、一乡一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2022年,全区优质花生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其中高油酸油用、食用优质花生示范推广面积发展到30万亩,优质花生规模化种植占全区花生总面积的50%以上。建设大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基地2-3个,优质大蒜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建成王店黄花菜、王店兔、安岭芦笋3个特色种养殖基地。新认定河南中田园、周口国瑞、河南万源3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淮阳花生”“淮阳樱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截至2023年,淮阳区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9家、市级15家。建设蔬菜种植温室大棚、食用菌种植大棚501个,积极打造优质蔬菜、食用菌种植基地,带动脱贫户2000余人就近务工,人均年收入1.8万元。
2021年,淮阳区第一产业总值为646104元,粮食产量稳定在20亿斤以上,生猪调出稳定在60万头以上。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加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146个、家庭农场2124家,培育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2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3.7亿元。
第二产业
淮阳区第二产业以塑料制品、装备制造为主导,2022年,淮阳区荣获“中国塑料制品之城”称号。17个主导产业项目投产达效,总投资155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3.2%。新实施技改项目26个、“5个5”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9个。
2021年,第二产业总值为1272833元,淮阳区已发展塑料制品企业105家,其中规上企业1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增速居全市第一位。淮阳塑料制品产业集群规模已达百亿级,年产塑料薄膜18万吨,占全省市场份额的25%;年产塑料管材30万吨,占全省市场份额的29%;年产塑料编织袋6.2亿条,占全省市场份额的55%。
第三产业
淮阳第三产业以旅游行业为主,2021年,淮阳区第三产业总值为1121758元。2021年,淮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71.2亿元,增长9.4%,增速居全市第三位,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全省1.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2%,增速居全市第二位,高于全市6.6个百分点、全省10.9个百分点。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接待游客59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7.6亿元,增长17.4%,文旅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淮阳区累计投入资金达12.5亿元用于11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腾达学校、文明小学、新星小学、五星学校、能源路幼儿园、宛丘路幼儿园等7所学校投入使用,提供新学位11220个。同时又投入资金7620万元,对人民中学、柳湖中学、秋月中学、翰林小学等校进行改扩建,增加学位4800个。截至2023年,淮阳区义务教育学校共有407所,2021年秋季,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已经达到93%,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已经达到100%,同年高考本科上线7277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入学9人。
淮阳中学建于1903年,1978年,河南省教育厅正式把淮阳中学确定为河南省二十四所重点中学之一;2005年学校首批当选“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占地160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教职员工680人,拥有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209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52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和市拔尖人才122人。现有130个教学班,拥有在校生9000余人。
医疗事业
2021年,淮阳区升级改造乡镇卫生院18个、村卫生室130个,建成中医馆18个,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截至2023年,淮阳区建成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82个,加快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等5个医疗项目建设,新增床位2000张以上。
淮阳区人民医院(原公疗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82年7月是一所集临床、急救、康复、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新院区位于清风路在106国道西侧、清风路北侧、汉江路南侧,占地52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2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50余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86人,专科学历95人。开放床位300余张。医院共有临床医技科室30余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淮阳区有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67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城市道德书屋6个。组织开展了“感党恩,话振兴,树新风”群众性文化活动130场,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6800场次。送文化下乡25场,送戏下乡74场次,受益群众47万人次。组建了广场舞,民间艺术等民间艺术队伍260支,建立乡村文化合作社38支,培育乡村文艺人才400多人。
淮阳区文化馆
区文化馆淮阳泥泥狗陈列馆作为全国一流的县级陈列馆,收藏展品1200件,《通不通》获得第二届周口市小戏小品大赛优秀剧目奖,豫剧《双官诰》获得周口市戏剧大赛金奖。文化馆设置数字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室、 文化活动工作室、基层文化工作室、音乐培训室、舞蹈培训室、 美术书法培训室等。主要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普及科 学文化知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原文化活动等。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淮阳区实施技改项目26个、“5个5”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9个;新增国家“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省质量标杆企业2家、省级智能车间(工厂)5家;新认定科技型企业46家;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市级高分子功能性材料产业研究院1个。2021年,淮阳区区拥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技孵化器1个撑。全区科技特派员2021年度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8项,累计推广新技术43项,引进新品种35项。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淮阳区共建立体育社团40多个,体育健身指导站、群众健身活动点300多处,引进体育项目10多个,保持了“全国武术之乡”光荣称号。淮阳区每年都会举办传统武术大赛。2006年,淮阳选手马超在多哈亚运会武术散打比赛中,以2:0击败伊朗选手,获得60公斤级冠军,为中国在亚运会上摘下了第158枚金牌。这是淮阳区选手在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淮阳区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24座,第二污水处理厂、静脉产业园投产运营。全年PM10下降7.3个百分点,PM2.5保持总体稳定。市控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新改建3A级公厕10座,新增绿地203万平方米、雨污管网32.4公里,整治窨井盖3548个,清淤管网66.3公里,治理河道17公里,绿化河岸13.8公里,城区整体形象、品质气质显著提升。纵深推进“治理六乱、开展六清”行动,整治乱搭乱建1.6万处、“空心院”6822个、坑塘3065个、黄土裸露74万平方米,打造“一宅变四园”2564处,改造农村户厕1.2万座。
社会保障
2022年,淮阳区新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7个、老年驿站4个、道德书屋11座。整合涉农资金4.8亿元,实施项目193个,脱贫成果持续巩固。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548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950人,安置困难人员就业109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4亿元,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4500人;线上线下组织开展招聘活动43场,促进3600人就业。全区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3.41万人次,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5.03亿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0.45亿元;为29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56.49万元,助力企业稳岗发展。
交通
淮阳周边交通便利,周围有京九铁路、京广铁路、漯阜铁路和陇海铁路,G106、G311两条国道均经过淮阳,宁洛高铁、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商南三条公路在城区和四通镇均设有出口,与周口港距离不远,颍河航运可以直达淮河、长江等水域,水运便利。
公路
淮阳区全国干线公路有98.7公里。淮阳区有106、311两条国道,漯双公路两条省道,宁洛、大广、商南三条高速公路在境内通过并开口。2022年底,全区21个乡镇(场、街道)已通三级公路,18个乡镇(场、街道)已通二级公路,2096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主干道通硬化路。全区现有农村公路3100公里。
宁洛高速双向八车道。南京-洛阳高速公路简称“宁洛高速公路”,为中国境内连接南京市和洛阳市的高速公路。宁洛高速公路2002年11月开工建设,2006年9月30日全线通车,沿线经过滁州市、蚌埠市、阜阳市、周口市、漯河市、平顶山市、洛阳等城市。宁洛高速公路延伸线是安徽省为“加密、联网、扩容、提速”高速公路而实施的又一重点项目。
铁路
郑阜高铁在淮阳设有淮阳高铁站。
公共交通
截至2018年,淮阳区公交公司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达到了110台,驾驶员132名,城市公交线路有到七条线路,新老城区和景区做到公共交通全覆盖。2022年,淮阳城区共投放共享单车3200辆。
人文
综述
淮阳是龙图腾文化、农耕文化、姓氏文化的发源地,陈、胡、田、袁等50多个姓氏均发源于此,太昊伏羲祭典、泥泥狗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
截止2023年9月,淮阳拥有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粮台位于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平粮台遗址于1979年—1985年多次发掘考古,考古发现该古城遗址保存格局基本完整,外围有城壕和夯实城墙,城墙边长185米左右,遗址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860米,南北宽670米,总面积达57.6平方米。1988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被列为国家二级风险单位;2000年被评为二十世纪河南省十大重点考古发现。2012年8月22日淮阳平粮台城址保护规划已被国家批复。该遗址是河南龙山文化时期建城,二里头文化一期时城被废弃,战国至汉代城为贵族墓地。遗址中有战国汉代时期墓葬130余座,灰坑260个、战国时期车马坑一座、内坤冥器车6辆、泥马数十匹、错金银“越王剑”、陶排水管道,另外还发现城址下面有大汶口文化遗存,出土有红陶鼎,背水壶等一大批珍贵文物。
陈楚故城即为今淮阳县城,城垣残高2米至5米,最宽处达20余米,夯土建成。故城为方形,有内外两城,外城周长15公里,内城周长4.5公里。出土文物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板瓦、简瓦、盆、罐、豆以及蚊鼻钱等。此城的建筑年代始于春秋,后经战国、汉以及宋、明等时代,多次修筑。周代的陈国首都,楚国北迁后的楚都,“张楚”政权的所在地及汉淮阳国治所,均设于此。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止2023年9月,淮阳拥有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八卦拳为河南陈州刘怀创于清道光初年。 刘怀把老道长所口传的武功加上自己的功夫加以整理留传后世,因为老道长姓风与人祖太昊伏羲氏同姓,拳术又以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为基础,所以定名为伏羲八卦拳。伏羲八卦拳以混元、两仪、无极、太极为主要进攻手法,柳叶掌为辅。以勾手防守,有崩、扒、棚、搂、劈、挂、领、合八种防御手法,进攻主要步法为九宫步和大、小垫步。伏羲八卦拳以一套七十二式的内家桩功为基本功,练习百日便可全身不惧拳脚。套路主要有:上七十二式上六十四式、音六十四式、下六十四式、天干、地支、外五音.....共计十一套,一千三百六十八式,另有腿八音共六十四式腿法。
淮阳芦苇画初步形成于隋朝末期,以简单的粗贴为主。淮阳芦苇画在画面风格上以传统民俗为本,乡土生活气息浓郁;色彩运用上以芦苇自然色为主调,配以红或黑相间的底色,使其醒目大方。代表性作品主要有表现生活情境和花鸟鱼虫等民俗和自然现象的《牧鸭女》《一鹭莲升》《亲情》《梅兰竹菊》等。淮阳芦苇画是以芦苇的叶、杆、花穗为原料,经割、晒、晾、刮、碾、烫、贴、润等30多道工序创作而成。
饮食
淮阳人爱吃面条,不同的季节做不同口味面条。咸汤也是淮阳的特色家常饭。淮阳区美食有很多,如杨家小焦鱼汤、朱家馄饨、李尔萨烧鸡、盖家锅盔、朱麻子炖肉糊辣汤、段家焦鱼汤等等。
李氏烧鸡历史悠久,源于宋代,制作工艺由宫廷传入民间。精选当年肥壮草鸡,宰杀前饮清水并洗净鸡身,然后别好晾干。用糖稀涂抹,纯小磨香油烹炸,配以砂仁、白芷、肉蔻、丁香、木栏、元茴等30种名贵香料,放在陈年卤汁里,先用武火高温烧煮,再经文火回酥四至六小时,方才捞出。
淮阳南关的杨家小焦鱼汤是淮阳远近闻名的风味小吃。创始人杨守仁先生乃清末淮阳南关人,其所创制的小焦鱼汤闻名陈州,时至今日,已传承130余年。制作工艺为用20余种名贵佐料配以自洗的面筋做成胡辣汤,另选用淮阳龙湖里的泥巴沤小鱼,经过认真清洗后,拌上味料、白面,然后过油,炸至小鱼红中透亮,捞出备用。食用时,把小香葱一起撒在做好的胡辣汤上。鱼汤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是人体所需要各种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富含氮化合物,主要是胶原蛋白和粘蛋白。
盖家锅盔由淮阳黄集乡盖庄盖老殿始创于清光绪末年,传其子盖长荣,先后两代。其锅盔无磺、无碱、馍味香甜。做法是:用开水烫面提酵,接面二至三次,上杠软,再用手反复搓揉,达到光滑油亮,色如雪团。做成圆饼(或半圆),靠锅边粘贴,武火烧成一面喧白一面焦黄,不霉不坏,出锅后就是味道鲜美、外焦里软的独特锅盔。
习俗
太昊伏羲祭典
太昊伏羲陵被称为“天下第一陵”,每逢农历二月二至上巳节,太昊伏羲陵都会开办进香祭典,祭典的最高峰是二月初十至二月二十、二月十四至二月十六,最多曾创下单日接待游客82.5万的世界吉尼斯记录。撞钟击鼓,奏祭祀乐。9时5分,公祭大典正式开始。瞬时,钟鼓齐鸣,丝弦悠扬,礼炮声响彻两周王陵上空。随后,参加祭祀的各级领导分别敬献花篮。2004年,淮阳太昊陵庙会被文化部、财政部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当年升格为省祭后,先后举办了两届中华姓氏文化节。 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和淮阳二月古庙会被国家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龙湖赏荷月
龙湖赏荷月是河南省三大花卉节庆之一,同时龙湖也是中国湿地公园,有着“天下第一湖”之称。作为中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淮阳龙湖水域面积1.6万亩,约西湖的2倍,以其独特的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自2007年以来,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每年一届,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人来此观光度夏,成为继洛阳牡丹花会、开封市菊展之后我省第三大花卉旅游节会品牌。
艺术
淮阳泥泥狗
"泥泥狗"是淮阳县太昊伏羲陵泥玩具的总称,当地农民用黄泥捏成的、含纳福避邪之意的祭祀物。除了狗外,它还有猴、羊、鸟等110多种形态,相传已有3000多年历史,泥泥狗又叫“陵狗”、“天狗”,为淮阳太昊陵所独有。泥泥狗是用胶泥捏制而成,全身染黑色作底,然后用大红、黄、白、绿、桃红五色点画出由圆弧曲线、直线和点组成的各种图案,其题材包罗鸟、兽、鱼、虫与人物。2014年,泥泥狗选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担经挑
“担经挑“又称挑花篮,花篮舞,是指千古流传于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上的一种原始巫舞。舞者多是年岁稍长的妇女,也有姑娘,以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为多,她们身穿黑色衣裤,头裹垂地黑巾,足蹬黑鞋,一人打竹板颂经,三个老太太肩担龙凤花篮起舞。担经挑所用的花篮,多是老斋公们自己设计和编制的。制作材料有毛线、纸盒、竹、塑料花、香皂盒等。传统的舞蹈队形,有剪子股交合(寓男女交合),即一人打经板,三人表演,以十字路线为中心,对面穿叉,走成剪子股路线;有蛇脱皮舞(象征生育):一人在前,三人(包括打经板者)朝一个方向沿履而舞,每二人从中间交叉而过,像蟒蛇逶迤而行一样;有“履迹步”。
风景名胜
综述
淮阳拥有人文和自然景观16处,截至2023年9月,拥有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4个,AA级景区5个。
重要景点
太昊陵
太昊伏羲陵,位于河南省淮阳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内,毗邻风景秀丽的万亩龙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昊伏羲陵是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寝陵,总占地面积875亩。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的太昊陵古庙会,世界各地华人潮水般涌向太昊伏羲陵朝祖祭拜,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2008年农历2月15日以“单日参与祭拜人数最多(82.56万人)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太昊伏羲祭典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弦歌台
弦歌台位于淮阳县城外西南隅的南坛湖中。弦歌台,又称厄台、绝粮祠,是纪念当年孔子厄于陈蔡绝粮七日弦歌不止而建造。现存弦歌台,为清乾隆四十八年重修。现存建筑有门二进,大门上有清康熙五十年立的“弦歌台”三字石匾额。弦歌台周围群房有72间,主体建筑正殿7间,进深5间,为单檐歇山式,飞檐斗拱,绿琉璃瓦盖顶,周有回廊,以24根方形石柱擎托。正门两侧石雕有对联一幅,上联:“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下联:“庭前豆千年犹自仰高山”。弦歌台四周碧水环绕,环境清幽,为古陈州七台八景之一,2006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别名.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淮阳区情简介.www.hyzww.gov.cn.2023-09-08
中国·淮阳.淮阳网.2023-09-08
综合查询.dmfw.mca.gov.cn.2023-09-08
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民政部.2023-09-08
2022年周口市人口发展报告.周口市统计局.2023-10-25
一图读懂2023年淮阳区政府工作报告.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2023-09-08
2022年周口统计年鉴.周口市统计局.2023-10-25
景区景点.淮阳网.2023-09-08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淮阳区人民政府.2023-10-16
建置沿革.中国·淮阳.2023-09-04
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淮阳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淮阳区人民政府.2023-10-25
工业.淮阳网.2023-10-16
周口市淮阳区2023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县域.2023-10-16
周口市淮阳区2021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县域.2023-10-16
非遗.中国政府网.2023-10-17
河南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10-17
周口市新增9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10-17
行政区划.淮阳网.2023-09-09
淮阳区水利局打造优质高效水利环境.中华龙都网.2023-09-14
周口市淮阳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2023-09-10
植物.中国淮阳.2023-10-17
淮阳区自然资源局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耳鸮.周口网.2023-10-17
淮阳龙湖.河南省生态环境厅.2023-09-10
委员会主任.淮阳网.2023-10-16
周口市淮阳区人大常委会召开机关全体人员会议.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淮阳区人民政府.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2023-10-16
“沉”到基层做实事 “聚”在一线解民忧.人民政协网.2023-10-16
周口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周口市统计局.2023-10-25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人口情况.mxy.chinaxiaokang.com.2023-09-08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9-10
周口市淮阳区:特色产业活力旺盛 群众增收底气十足.河南人民政府.2023-10-16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2023-10-16
工业发展.淮阳区委区政府.2023-10-16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2023-10-16
淮阳区:奋力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淮阳区义务教育学校名录.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2023-09-10
【再回首 再出发】回眸2021,谋划2022--听听教体局长怎么说?.搜狐网.2023-09-10
2023年河南省淮阳中学公开招聘优秀教师实施….河南省淮阳中学.2023-10-17
医疗.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2023-10-25
医疗.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5
医院概况.周口市淮阳区人民医院.2023-10-17
淮阳区:创新驱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淮阳营商.2023-10-16
淮阳: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9-10
文化馆.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政府.2023-10-16
深化改革风正劲 创新发展谱新篇——2021年周口市淮阳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中华龙都网.2023-10-16
淮阳区:2021年全民健身月体育赛事活动启动.中华龙都网.2023-10-16
河南淮阳:全国武术之乡“武林大会” 尽展武术绝技.搜狐网.2023-09-10
运动员.淮阳网.2023-10-16
体育场.中国淮阳.2023-10-25
2023政府工作报告.www.hyzww.gov.cn.2023-09-10
《新征程 新淮阳》回眸2022,谋划2023!——听听人社局局长怎么说?.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5
淮阳区.www.zgbk.com.2023-09-08
淮阳区公路局:重点项目强推进 精细养路促发展.中华龙都网.2023-10-16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10-16
淮阳区“四好农村路”铺就百姓致富路.网易.2023-10-16
宁洛高速几车道(宁洛高速几车道?限速多少?).中国历史网.2023-10-25
淮阳南站.高铁网.2023-10-16
公共交通.淮阳网.2023-10-16
全域上牌 周口市淮阳区3200辆共享单车有了“身份证”.河南大象网.2023-10-16
非遗.中国政府网.2023-10-17
河南省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周口市人民政府.2023-09-10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09-14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09-14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河南省文物局.2023-09-14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河南省文物局.2023-09-14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河南省文物局.2023-09-14
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河南省文物局.2023-10-16
陈楚故城.河南省文物局.2023-09-14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商城县人民政府.2023-09-10
河南淮阳发现频临失传的稀有拳种伏羲八卦拳.中国日报网.2023-09-14
知识 | 淮阳芦苇画.美术学会.2023-10-16
淮阳人夏天的家常饭,吃着真得劲!.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7
美食.中国淮阳.2023-10-17
太昊伏羲祭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9-10
太昊伏羲祭典.feiyi.museumcloud.com.cn.2023-09-10
周口市:壬辰年公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大典隆重举行.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10-17
龙湖赏荷.淮阳网.2023-10-17
泥泥狗.淮阳网.2023-10-17
论淮阳民间艺术担经挑.根在中原.2023-10-17
太昊陵.淮阳太昊陵.2023-10-17
弦歌台.周口市人民政府.2023-10-17
陈胡公.淮阳网.2023-10-17
郑当时.淮阳网.2023-10-17
历仕五朝十三帝的符彦卿.政协贵州省委员会.2023-10-17
叶桐轩.淮阳网.2023-10-17
何仰羲.淮阳网.2023-10-17
荣誉.淮阳网.2023-10-25
荣誉.淮阳网.2023-10-25
淮阳获“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殊荣.中华龙都网.2023-09-10
周口这个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全省只有9个!.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5
关于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的公示.全国农技推广网.2023-09-04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通知.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2023-09-04
关于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9-04
《新征程 新淮阳》回眸2022,谋划2023!——听听区水利局局长怎么说?.腾讯网.2025-04-16
河南周口淮阳:务实重干写华章 勇毅前行谱新篇.中国日报网.2023-10-17
榜上有名!淮阳区获全国殊荣!.微信公众平台.2023-11-01
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16
淮安区水利局:节约用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水效|节水办|水资源管理.网易.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