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三角塘镇

三角塘镇

三角塘镇位于湖南省常宁市,东南部与盐湖镇相邻,南界罗桥镇,西接板桥镇,北抵宜阳镇和宜潭乡。全镇水田面积为25302亩,旱地面积为2486亩,总人口为45011人(2017年数据)。该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花生、小麦、大豆、油茶、李子(奈李、水王李)、茶叶和柑橘属等传统产品。大堡水王李和麻洲花生是当地的特色产品,销往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此外,三角塘镇还拥有烟煤、生石灰、金、银、铅、锌等矿产资源,其中衡阳市大堡煤矿位于该镇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85%,主要生长油茶树、杉木王孟宗竹,林面积为45473亩。三角塘镇是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于2015年11月9日与盐湖镇合并设立。

历史沿革

常宁市辖镇。1950年属十二区,1956年设三塘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为三角塘公社,1993改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61.6平方公里,人口3万。镇政府驻牛市坪。省1811线、1807线穿境而过。辖33个村委会和三角塘居委会。矿藏有煤、锡等。农业主产水稻,兼产大豆、油茶、高粱、辣椒。市属裕民电站座落于此。

地理环境

三角塘镇总面积6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651公顷。总人口3万(2018),现辖33个村,1个居委会。该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豆类、薯类、高梁、玉米、蔬菜六大类187个品种,香柚奈李、油茶、柑橘属、茶叶、黄花菜是该镇著名特产。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锡等。

三角塘镇位于常宁市东南部,北与宜潭乡、宜阳镇接壤,南与罗桥镇交界、西与板桥镇毗邻,东与盐湖镇相连。全镇总面积61.6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镇公路网络发达,交通便捷,省道S214线穿境而过。潭水镇、沙水两河自南向北纵贯境内,潭水河上有全省最早的拦河坝鸭婆堰水利枢纽工程。潭水、沙水两个大型国家商品粮基地分布沿河两岸,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日照充足,气候适宜,蕴藏着丰富的农业资源,盛产水果、蔬菜和烤烟。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有18种,其中煤、锡、锰储量较大,占常宁市储量的40%、20%和16%。全镇民营企业发达,瑶塘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投资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平台。1995年至1998年年间,贯穿境内的省道1807线宜阳至东田段已开通,三角塘至瑶塘的乡道改道和路基扩宽基本完成。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镇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按照经济发展定位,克难奋进,扎实工件,三角塘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三角塘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8亿元,人均纯收入3706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出口包装厂、华望集团、絮片厂不断投入改造资金,扩大规模,2005年实现利税710万元。百里水产走廊建设稳步推进,青草湖鱼场成功改制,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全部取消农业税,并及时足额发放两补资金71万元。镇党委、政府一直对产业结构调整高度重视,加大稻田改制的力度,全面推广优质稻。培植养殖大户,年出栏牲猪500头以上的有22户,2005年出栏牲猪49800头;年出产鲜鱼200担以上的47户,年产鲜鱼达到800吨;奶牛养殖70头;发展甲烷用户125户。利用乔口资源优势,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南美北对虾属、鳜鱼、闸蟹养殖获得成功。以“建新镇,活老镇”的指导思想,抓住边贸集镇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高起点规划,编制了2005——2020年“三角塘镇总体规划”和“镇域公路网规划”,政府多方筹集资金,硬化了新镇公路,绿化了新镇广场,改造下水道,全面实现集镇亮化。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有18种,其中煤、锡储量分别占常宁市的40%和20%。衡阳市裕民煤矿井、裕民火电站、常宁市属红旗煤矿座落境内。个体小煤窑星罗棋布。80年代至90年代间,三角塘采煤、渔池淘锡、瑶塘选锰曾风靡一时。潭水河从境内穿过,上有全省最早的拦河坝--鸭婆堰水利枢纽工程。盛产稻谷、大豆、红薯、高梁、玉蜀黍属茶油香柚奈李、茶叶、黄花菜杉木王孟宗竹等。

水稻资源

三角塘镇早稻生产大丰收。据该县农业局调查、测产,三角塘镇早稻种植面积达86.59万亩,较上年增加0.53万亩;亩平产量440公斤,较上年增加16公斤;总产38.1万吨,较上年增加16.1万吨。三角塘镇全面出台遏制稻田镇抛荒和水稻双改单的奖罚措施。三角塘镇农业局狠抓了优质稻高产创建活动和万亩绿色优质稻示范,派出了21名干部蹲点指导,多次督查了病虫防治和其他技术措施的落实,并协助粮食大户和加工企业落实了基地,安排了专人蹲点指导。三角塘镇还涌现了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4户,有近10家粮食企业和合作协会参与了基地建设。其中盛湘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土地流转方式在三角塘镇进行了4000亩的优质稻连片种植;亮之星米业在历经铺乡租地1500亩进行了优质稻连片开发;万家春米业与中央储备粮宁乡直属库在回龙铺镇成立了“万家春优质稻生产专业合作社”,签订了5000吨优质稻收购合同,合作社已发展成700个种粮大户、12000亩水稻的生产规模。粮食加工流通企业和生产合作社的推进,给县粮食生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角塘镇落实烟叶种植面积3298亩

三角塘镇,该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劳动力富足,适宜种植烟叶。在当地市委、市政府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植下,该镇大规模引进栽种烤烟,当地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村民纷纷利用烤烟发家致富。今年该镇落实烟叶种植面积达3298亩,远超去年1286亩的水平

三角塘镇地处常宁市东南部,在这里,目之所及皆是茫茫烟海,蔚为壮观。据三角塘镇负责人介绍,全镇发展烤烟面积3298亩,主要分布在12个村,其中烤烟面积达400亩以上的村是石岭村、幸福村、南岭村、长江村、双湾村、太陈村。完成建设5个密集烤房群和105个小烤房,新建大型育苗工厂1个,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可保证3000亩烟田烟苗供应。同时,组建了常宁富山烤烟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178名,购置了8台翻耕起垄拖拉机,成立了专业机耕队伍、技术员队伍、烤烟服务队伍等。三角塘镇财政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改善烟叶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了烟叶生产发展。预计亩产达400斤,总产达1.32万担。明年三角塘镇计划落实5000亩烟叶面积,各项前期工作正在争取计划、立项、报建中。

该镇村民除了在承包的耕地全部栽种上烟叶,还垦荒300亩。

南岭村党支部书记刘桂成告诉记者,家中60亩烟叶,除去成本赚10万元不成问题。由于烟叶种植季节性较强,平时用工高峰主要集中在5至8月,村里剩余劳动力发展烟叶劳作后,又可种值晚稻,为烟农带来两份收入。年纯收入可达万余元。在家种植烟叶既可赚钱又可照顾家中老人及小孩,比起打工来讲好多了。刘桂成站在自家颇具现代感的小洋楼前,眺望四周规范的烟田块,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

行政区划

社会

基础设施

在县委、县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900多万元,完成了4.4公里的撇洪河大堤处险工程。投资100多万元,对团头湖护坡1000米;对多条渠道进行整修、清淤,确保水系畅通。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投资180万元,建设标准农田3000亩;积极争取市、县支持,投资120万元,新修团头湖公路1300米,硬化了百里水产走廊基地公路500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三角塘镇共有1978名特困人员被纳入城镇、农村低保或五保,2005年共发放低保金101.8万元,发放社会救济款17.8万元,新建了敬老院,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7%。完成了中心小学礼堂D级危房、教师宿舍和办公楼改造工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