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站
石龙站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是广深铁路的客货运火车站。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简称广铁)广深铁路股份管辖。该站始建于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曾经是广深铁路上重要的城际站。1975年,石龙火车站从石龙北桥之东建成红海车站,分支线到石龙港。2000年开始,石龙火车站经过升级改造并能停靠、通行高速列车。2009年4月13日,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R2线起点站暨石龙火车站新站工程举行动工仪式。石龙站于2014年1月8日停止客运业务,全部列车改为停靠东莞站。该站仍保留货运功能。其后,商人巫清活与铁路部门达成合作,接手了老站一楼售票大厅的再利用开发,将之升级成一间明清家具艺术城。2019年,广深铁路石龙站扩能改造新增两股到发线,同时将综合性货场区和集装箱作业区引入石龙站,实现集装箱办理站物流货运通车运营。2023年1月15日,位于石龙镇的东莞站迎来了从广州东站首发经停东莞站的广深港高速铁路,这也是首趟途经东莞站发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广深港香港段列车。
历史沿革
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5日,石龙站落成,为广九铁路华段的中间站,也是早期广九直通车固定停靠的大站之一;列车在石龙站停靠时间全线最长,以便蒸汽机车加水;当时车站的候车室只有100多平方米。民国14年(1925年),周恩来率领东征军在石龙站的车厢内设立总指挥部。民国23年(1934年),石龙站全年货运量达到11万吨,占整个东莞地区火车货运量的40%。民国27年(1938年)10月至民国34年(1944年)10月3日,因石龙南桥在抗日战争中被毁,石龙站停用。1979年4月4日,广九直通车恢复运营,但再也没有停靠石龙站。1984年,石龙站进行扩建,以增强货运能力;但客运站的扩建因不利地形和其它车站的竞争而没有实现。1985年,石龙站全年共完成客运量75.83万人次,货运量41.44万吨。1995年,石龙站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770.78万人次,货运量67万吨。1997年以后,石龙站年客运量降至180万人次左右,货运量逐渐减少乃至取消。20世纪90年代,为争取高速列车在石龙镇停靠,石龙站铁路桥下新建客运楼,顶部为站台,下面为站厅。2000年,石龙站改造完成,成为广深铁路城际列车的中间站之一。2007年2月1日,石龙站停靠首趟和谐号和谐号CRH1型电力动车组型电力动车组列车。随着城市发展,石龙站因车站规模小、无法满足客流需求,加之所处区域水网密集、土地狭窄而无法扩建车站以及无法接驳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故东莞市政府决定于2009年在石龙镇西湖区新建石龙站作为客运大站。2014年1月8日,拥有103年历史的石龙站停止客运业务,原停靠石龙站的所有城际列车改停新建东莞站。2016年4月14日,石龙站始发第一趟前往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中欧铁路集装箱列车;该货车是当时中国国内运距最长的中欧班列。截至2019年1月,石龙站中欧班列已常态化运营。石龙站是东莞境内历史悠久的火车站,自1911年10月15日港穗直通车开通后,石龙站成为当时直通车其中一个固定停靠的车站之一。但于1949年10月14日,广九直通车服务中断,而广九铁路(华段)也改称广深铁路。虽然直通车服务于1979年4月4日恢复,但直通车已经不再在石龙站停车。1925年蒋介石挥师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时,周恩来等所率领的东征军总指挥部就设在石龙火车站内的车厢,而至今车站门口处仍然矗立着孙中山视察石龙火车站的雕塑。石龙站先后于1984年、2001年和2006年三次扩建,为一站两场布局。2014年1月8日凌晨,石龙火车站正式停止客运服务,原有客运服务迁移至新的东莞火车站。1月7日晚22时20分,车站里的设备开始陆续被搬走:由于安检设备已被转移,车站对乘客行李进行开箱检查。最后一班由深圳市开往广州东的D7064次列车停靠石龙站的列车于晚上11点21分进站。列车离开后,站台灯光于晚上11点45分被熄灭。1月8日凌晨0时整,石龙站正式停办客运业务,车站职工在出站口燃放鞭炮以纪念这一时刻。2016年4月14日,石龙站始发第一趟前往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中欧铁路集装箱列车;该货车是当时中国国内运距最长的中欧班列。截至2019年1月,石龙站中欧班列已常态化运营。
建筑设计
截至1989年,石龙站站区总面积20.5万平方米,货场仓库面积1.19万平方米;拥有2个立交桥隧道,1个客运地道;客运楼建筑面积4250平方米。截至2013年12月,石龙站是一座三层小型建筑,地面一层设有售票处、候车间、商店和自动检票机;车站候车间后设有行人通道通往与客运楼有一段距离的各月台;车站客运楼设有往石龙、石碣镇两个方向的出口;一层站台属于广九铁路站场,经停普速列车。车站二层是广深铁路站场,经停动车组列车;车站三层为办公区。石龙站城际车站大楼为三层高中国式建筑物,地面的一层设有售票处(已设有自动售票机)、候车间、商店和自动检票机。候车间后有行人通道通往与车站大楼有一段距离的各个月台。车站大楼设有往石龙、石碣两个出口。第二层月台为高速列车站场,广深铁路一线及二线(高速线)在此通过。设有三站台和四站台两个侧式月台,位于地面高二至三层的高架桥上,已电气化。第二层只有双线(2条正线,不设到发线),相向运行的列车可以同时进站。月台设有屋檐和防止乘客堕轨的月台幕门(原为电动金属栏栅、属全中国首个设有幕门的火车站),给予广深城际列车的和谐号CRH1型电力动车组型动车组停靠或通过。
站台线路
截至1985年,石龙站内设有1股正线、3股到发线,3股货物线和1股带出线,1条专用支线到粤省贮木场,到发线有效长度在800米以上。历经多次改造扩建后,截至2007年12月,石龙站拥有4台6线,其中普速场2台4线,高速场2台2线,站场均为侧式月台布置。普速场有广深铁路三线及四线(普速线)在此通过,分为为Ⅰ场和Ⅱ场。Ⅰ场位于东江北干流石龙北桥以北、北靠紧水河。Ⅰ场主要办理货运业务,车站货场位于增城区石滩镇三江区莞增公路旁,设有4条货物线,另设有通往广州工务大修段红海焊轨基地、招商局东莞中外运物流石龙港区及石龙木材厂的专用线。2017年车站在站场东侧建设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货场位于东莞市石龙镇、博罗县石湾镇与广州增城区石滩镇三地交界处,办理集装箱货运业务,2019年完工。石龙货场是多班行邮特快专列的始发站。Ⅱ场位于石龙北桥南侧、Ⅰ场下行方向、毗邻城际站。设有一站台和二站台两个侧式月台,共设四线,分别为2条到发线及2条位于到发线之间的正线。四线均已铺设高架电缆,其路基比地面高一层。月台原为露天,现已加设檐篷。主要给予长途客车及货运列车使用,但由于目前已经没有广深普速线的旅客列车停靠石龙站,一、二站台一直闲置,只会有少数货物列车停靠以避让旅客列车。
文化特色
为纪念历史上国民革命军在石龙站的东征战役,石龙镇政府在石龙站筑起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车站取消客运服务后,一些商人与铁路部门合作,接手车站一楼售票厅再利用开发,将站厅改造成一间明清家具艺术城:昔日人语车声盈耳,今时木色古香满眼。石龙站保留有岁月留痕,大厅主体结构没有改动,售票台、办公室和小仓库仍在原有位置;地板和立柱都是原有装修,透着简朴素净之风;古式家具“迷宫”尽头是狭长进站通道。东莞站建成投入使用后,在距离车站东面1千米处建有机车主题餐厅,由蒸汽机车和绿皮车厢组成,车内陈列了石龙站发展历史的图文。2017年10月20日,石龙站附近开始建设以“莞邑故事”主题集市和风情街区,再现石龙铁路的历史文化。
发展规划
石龙站维持并发展货运功能,与附近红海站、石龙港等共同组成中原地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货运枢纽部署点。2017年7月5日,石龙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工程开工建设。其中到发场工程为石龙站到发场新增到发兼调车线2条,有效长均为850米,紧邻石龙站既有到发线东侧布置。新建怕湿货物装卸线从石龙站广州端咽喉出岔,引出后向车站东部,紧邻怕湿货物装卸线布置铁路站台货物仓库2座。
2023年1月15日,位于石龙镇的东莞站迎来了从广州东站首发经停东莞站的广深港高速铁路,这也是首趟途经东莞站发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广深港香港段列车。这标志着石龙至香港西九龙站“一地两检”班列正式开通,为石龙深度融入粤港澳的合作和大湾区一体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市民一站直抵广州、深圳市,两站直达香港西九龙,实现“早上去广州吃早茶、下午在深圳逛公园、晚上去香港购物”的日程安排。
价值意义
忆昔石龙站全盛日,充满着热闹喧腾:售票大厅内,增城迟菜心、东莞荔枝龙眼,一筐筐等着过秤;绿皮车厢里,广州话、东莞话、客家话、普通话共冶一炉,气氛欢快;逢年过节时,衣着光鲜的返乡者更是在进站通道排起长龙。东江流域生产的山货、干货、蔬菜、大米等农作物,甚至鸟纲都经过石龙站流通到深圳乃至香港。所以石龙站是一个保存着无数人记忆与别离的地方。(《石龙铁路世纪行》评)
20世纪中期,石龙站繁荣热闹。整个惠阳地区的对外货物运输大部分是由石龙承运,其中有大米、白糖等。东莞生产的香蕉也在石龙站装车运往北方。当时车站有七八个仓库,一个仓库能容纳近200吨货物,仍不能满足需求,许多物资只能到货即发。那时,石龙站共有100多名装卸工。(《东莞时报》评)
20世纪90年代以前,石龙站一直都是东莞的“龙头老大”,因为其地形优势不可复制。石龙镇是东莞、增城区和博罗县的交界处,不但有水路、公路,还有铁路,交通便利,能有效发挥铁路车站优势。(《南方都市报》评)
参考资料
百年石龙站 蜕变接高铁.新浪网.2024-08-28
“退役”十年的石龙火车站,你是否还记得它的模样.“退役”十年的石龙火车站,你是否还记得它的模样.2024-08-28
百年老站迁徙印记:有火车站沉睡10年后迎客(图).搜狐网.2024-02-26
广深铁路石龙站扩能改造 增加中欧班列运力.今日头条.2024-08-28
[广东]合力将东莞石龙打造成“一带一路”多式联运重要枢纽-广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易手机网.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