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三店街

三店街

三店街位于新洲区北部,106国道、柳明公路呈十字形贯穿境内,辖67个村、2个社区,版土面积11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71公顷,人口8.32万(其中非农户口5572人),因个体私营经济发达、市场繁荣、商贸活跃,被誉为“武汉的小温州”。

历史沿革

1949年团风县设11个行政区,三店属第八区,仍沿用保甲旧制。1951年三店属新洲县第五区。1956年1月,新洲县改12个区为8个区,三店为第四区。1956年7月,新洲区撤销区建制,设立农村工作组指导组,设三店镇,为县辖镇。1958年9月,三店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三店人民公社改称为三店区,区下设红旗、联盟、前进、幸福、新胜、和平、6个人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三店区析出新胜、和平两个人民公社,成立三店人民公社。1984年1月,新洲县撤社复区,三店复区称三店区。1986年,三店区改为三店镇。1999年12月,撤销三店镇、和平乡,合并设立三店街道办事处。驻地:三店街竹园村。面积(平方公里)108.32,总人口:82926,社区居委会:2个,建制村委会67个。

发展历程

三店街是湖北省“双百”优质棉生产基地、武汉市优质糯稻生产基地。

林果业也发展较快,优质梅果出口日本;现有常年蔬菜园8000亩,莴苣青萝卜畅销省内外,食用菌产业也颇具规模;畜禽业发达,三店黄牛肉名播荆楚;蛋鸡养殖业发展迅猛,常年饲养量达135万只,年产值1.5亿元,拥有年养殖10万只蛋鸡规模产业园2个;全街有个体经商户600余户、个体私营企业18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主要工业企业有木材加工、棉花加工、蜂蜜加工、食品加工、塑料制造等,其中木材加工企业29家,木芯板俏销省内外,年创产值1.68亿元。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直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街上下精诚团结,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努力围绕“财税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全力打好街镇经济发展“重点战”、城乡基础设施“攻坚战”、党的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持久战”等“三大战役”。以绩效目标管理为抓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2008—2010年街道累计投入2100万元用于“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进行环境综合整治。2010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119.1万元,2011年前8个月全口径财政收入为2175.2万元,占目标值(必达值)的82.8%。 

文化

典故传说

新洲区三店街也是东坡大学士河东狮吼之典故出处.

宋的时候,有一太常少卿、工部尚书陈希亮,亮有一儿子叫陈慥,此人狂放不羁,傲视世间,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尽管是官宦之后,不坐车,不载官帽,和我们今天爱摆架子,摆谱的人不一样。隐居龙丘。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府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两人系成为好友。陈慥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点象我们现在招待客人进歌厅的意思差不多。而陈慥的妻子柳姓,性情暴躁凶妒,每当陈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墙壁(当然她不敢打陈慥,否则就会遭到休妻的惩罚)弄得陈慥很是尴尬。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慥: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大日如来正声”,比喻威严。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至今仍然是凶悍妻子的形容词。又因为陈慥字季常(电影中就是以这个名字出现的),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

社会

管理机构

三店街道办事处人口有83100余人,面积118.48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67个村委会:和平、龙丘、三店、坨坑、沙、南桥、井塘、大塘、竹园、柳溪、东门、宋渡、西河、曾寨、施庙、七里、董椿、涂河、徐寨、石桥、王河、长塘、杨桥、份子、左桥、徐贵、徐远、保河、西黄、李、肖堤、观塘、黄套、杨岗、新泉、郭玉、高彭、富兴、高富、杨湾、朱杨、细方、蔡畈、石河、曹田、七田、石咀、黄岗、麻铺、李岗、施杨、华岳、宋寨、曹岗、许岗、吴岗、栾岗、马畈、道岗、袁田、蔡河、松林、金塘、院墙、何畈、陶田、姚湾、李畈、李河。

参考资料

湖北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道.中国易发网.2021-06-17